搜尋此網誌

2021年1月16日 星期六

楞嚴經-47

 經文――(第 152 頁)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及法王子,諸菩 薩頂。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並灌會中,諸大菩 薩,及阿羅漢。(從微塵方:即很多的方向) 小字體佛現瑞應。師子為獸中王,遊行無所畏,佛為法中王,說法無所畏,故以師 子名座。從其五體:一首兩手兩腳為五體,同放寶光;其光遠灌十方微塵數如來之 頂,及法王子菩薩頂,彼諸如來亦同,光明互相灌注,正顯自他因果交徹。佛光灌 諸佛頂,乃以自果徹他果(自己修證的果位,然後貫徹他方的果位),灌菩薩頂,以自 果徹他因;然必灌其頂者,表圓通妙理,為最勝頂法(最殊勝的妙法)。(最) 經文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絲網。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 金剛三昧。即時天雨去聲落也百寶蓮華,青、黃、赤、白、間錯紛糅,十方虛空, 成七寶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梵 唄詠歌,自然敷奏。 小字體色聲諸法,法法圓融。林木池沼屬無情(沒有情的自然界),皆演法音成有情, 情與無情共一體(我們研究楞嚴經就了解,情跟無情是同一體的,都是我們不生不滅 的真心佛性)。交光相羅,同體不分,不雜不亂,處處皆同真法界(就是一真法界), 以表諸聖法門,即同而異,即異而同,互遍互嚴,天地呈祥,滿目瑞相(祥瑞之相),。 大眾眼觀瑞相,耳聞法音,身居法會,頂灌佛光,各各得未曾有(不曾這樣)。一切普 獲金剛三昧者,因相悟性(因為這個相,然後悟這個性),悟明一切事究竟堅固之理性 (所以悟明了一切事究竟,就是一切事已經都完成了、沒有了,已經都究竟了,然後 得到堅固的理性,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是謂徹法底源(徹法的源頭),無 動無壞(如如不動)。諸聖入門雖各不同(諸聖修持的方法都不一樣),所證圓通則一。 即時天雨百寶蓮華,此娑婆世界依報之大地山河,俱同不現,唯見十方,微塵諸佛 國土合成一個世界,表諸妄銷亡(所有的妄都沒有了),一真獨露(一真就顯現)。妄空 真顯(妄已經空了,真就顯),即生滅既滅(所有的生滅都沒有了),寂滅現前(如如不動 就顯現在眼前),正是圓通真境,到此詠歌讚頌,自然敷揚節奏。 經文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 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我今 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 ―2― 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誰當其根:什麼人修持的方法可以給阿難來修最適當。 小字體佛敕文殊揀選(選擇哪一個法門最適合阿難以及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因前 「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選擇圓通的根來修跟不圓通的根來修,它的功 效差別是在一天可以成就、一劫可以成就,是差的非常遠,一劫是非常久,一日是 很短,所以選擇圓通根的話,很快就可以有成就。選擇不適合的來修,成效很慢), 又云:「隨汝詳擇(選詳細的選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釋迦牟尼佛對阿 難講,你詳細的選擇,可以進入的、很適合修的,佛就會發明讓修持的方法很清楚 的顯現,讓你知道怎麼去做)」。因阿難示現不知最圓之根,故請如來,最後開示,退 藏密機,冀佛冥授(就是不用講,用暗中告訴他)。故佛敕諸聖各說因地修證法門,使 欲有成就之修士,可深入各法門解密,文殊為根本大智(智慧最高就是文殊菩薩),過 去乃七佛之師(七佛的老師),承命揀選有二意: 一者:佛前雖令一門深入,究竟未曾顯說何門(佛前面有講過一門深入就可以到達圓 通,但沒有講是哪一個法門);況今諸門並陳(25 修行方法全部都講的很詳細),理宜 決定一門也。 二者:諸聖所說,各皆方便,惜不對根智,惟觀音合機(就是二十五門裡面,就只有 耳根很適合娑婆世界來修持,所以文殊菩薩就選耳根圓通),此一選決定捨諸門,而 獨取耳門,歸元無二(歸到我們的本來,沒有兩個,都是一樣),方便多門(有很多的 修持法門),末世眾生開悟甚難,示方便門容易成就。 經文――(第 153 頁)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後學在我們之前看的那本楞嚴經(即第一本)裡面有說這一段,我們在佛經裡面是 很少能夠看到,這裡是沒有。各位回去你翻一翻(第一本)這部分,前面有寫:一 般天地的造化變化,所有的經過情形,在經典裡面很少記載也很少去探討,唯有就 這是一段,文殊菩薩所講的這一段是最詳細,我們可以從這一門深入,就是文殊講 的這一段我們深入研究,就可以知道整個凡塵的整個變化。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我們對這一些偈語要特 別的,一個字一個字意思都很深,我們要一個字一個字了解。 我們的覺性非常的寬廣,就好像海一樣。性澄圓,就是澄清圓融圓滿。 【註】第一本講義這段偈語,附在後面。 小字體覺性為海,橫無邊涯,豎無底蘊,非若水海,尚有邊底(橫的話沒有邊際,豎 ―3― 則沒有底,廣無邊,我們的覺性就是非常的寬廣;不像凡塵的海,凡塵的海有邊有 底,海很深,可是畢竟有底。像太平洋最深的地方大概有三千公尺,已經非常的深, 可是太平洋畢竟有底,但我們的覺性沒有底。這一段我們特別的注意一下,對我們 修道會很有幫助)。性―指體大,澄圓圓澄―相大,元妙元明―用大(平常我們只有講 體跟用,相我們比較不強調,但這裡全部都講出:體=性,澄圓圓澄=相,元妙元 明=用)。澄圓謂覺海澄湛不動(湛然常寂都如如不動),圓含萬有(凡塵的萬相萬事都 含藏在這澄圓裡面,包含萬有),寂而照,不變常隨緣(寂=不變之體,照=隨緣之用, 不變就是寂,隨緣就是照,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圓澄,謂覺海雖然圓含萬有,究 竟澄湛不動(雖然圓含萬有,可是祂是如如不動,湛然不動),照而寂,隨緣常不變(雖 然一直有體,可是祂都有用,用以後又收歸到本體回來。所以不變常隨緣,可是隨 緣以後又回到常不變,所以奧妙就在這裡,平常我們沒有研究,就會一有體用以後, 就認用為體,就錯誤了)。元妙,本來自妙(自己就很奧妙),不由造作(不是我們有為 去造作);元明,本來自明(本來祂很光明,自然的光明),不假功用(不是我們用人力 可以去做的),曰元妙元明,則一念不生,法爾具足(我們在作工夫萬緣放下一念不生, 當一念不生,我們法爾具足(所有的萬法全部都具足),雖然已經都到達一念不生、 雖然到達萬緣放下,可是我們都圓含萬有――即天地的萬相萬事都在我們那個當下。所 以這個工夫一定要做,久了,你體會就深入,一深入以後,就法喜充滿,就已經脫 離凡塵了,苦海就脫離了,一定要這樣子研究努力)。元妙即含有元明之意,澄圓即 元妙義,圓澄即元明義(經文的圓澄、澄圓,只有字對調而已,可是意思是一個元妙、 一個元明,元妙是講體,元明是講用,有體然後有用)。故上兩句偈語所依的真源即 是本有的真心,亦即如來藏性(我們每一個都是如來,我們含藏天地的萬相萬事)。 下兩句:「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是能依妄源(已經起妄了),即最初根本不覺(根 本不覺就是無明),亦即獨頭生相無明(這就是不知不覺已經產生無明),一切妄法皆 依他而生(就是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在我們佛性本體,都不能落入有為,一落 入有為,真就不見了,就隱了,然後妄就呈現,妄法就全部出來)。元明,不妄生照 用(元明不要發生照用),則是本明,毫無一物(全部沒有),今於彼元明性上,妄生照 用(所以看經文:元明然後照,這個「照」字就是最開頭的錯誤,不要照就可以,但 我們都要照,以為佛性都暗,要把佛性照的光亮,我們凡情都是這樣想,結果這是 最初的無明,開始就由這一個念頭一來以後,底下就全部錯錯錯,錯的開源就是這 一個。元明,不要照,不要加工,不要加東西進去,當我們一加,就照,照就生所, 就有能所,有能所就是生滅,所以所立以後,我們的照性本來光明,佛性本體的照 ―4― 性就亡,本來的光明就沒有了。所以元明照生所的照就是妄,已經是妄照),照―妄 照,生所―因妄照而妄所生,即前之「覺非所明,因明立所(覺,我們佛性本體非我 們要去研究、要明瞭的對象,因為我們要明瞭,然後立所,即有能所。再講一次, 因為這意思比較不明顯。覺非所明,我們佛性本體不是我們用有為的方式要去研討 祂、知道祂,你用有為的方式,都已經是錯,所以不會讓我們到達最上乘最頂點, 不會修到最高。所以,這個覺(佛性的本體)不是我們用有為的方式可以到達,因 為用有為就建立能所。只要我們一落入能所都是生滅,一有生滅都是對待、都是無 常,就沒有辦法到我們的本來。所以元明不能照,祂本來就很光明,你用無明要來 照祂,把祂照的光明,這樣全部都是妄)」。「性覺必明,妄為明覺」(佛性本體有體有 用,用=照,照就是明,很光明了,我們不能再加了,一加就變成妄),所明、必明 ――就是在本體上加工(本體上不能加工),轉本明變無明(本來很光明,但只要我們 落入有為,就變無明),以所照之妄境既立(所照已經建立),而真照之性遂亡,即所 謂有相當情,無相即隱(有形有相,我們有做有為當家了,無相的佛性就退隱,所以 我們的佛性本體就是我們要努力的去認知、知道。六祖壇經裡面懷讓禪師講「染污 及不得」,就是講佛性本體。佛性本體你要染污,染不得,為什麼?沒有形相,沒 有形相你再怎麼染…,好像我們用油漆要來刷虛空,虛空哪能讓你油漆,你再怎麼刷 也刷不著,只要你一油漆就掉落地上,虛空漆不著,我們佛性就是這樣,你要用有 為,全部就錯了,所以染污即不得,六祖也講「即此不染污,是諸佛是所護念」, 諸佛所護念的就是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就是這個。「修證即不無」,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六道輪迴染了很多的塵垢,佛性本體裡都沒有這些塵垢在,我們修道就是 要把這些佛性所沒有的去掉,最嚴重的就是貪嗔癡,佛性沒有貪嗔癡,可是我們現 在眼前生活之中有沒有貪嗔癡?(有),從哪裡來的?從我們六道輪迴來的,六道 輪迴久了,久了以後,本來是都沒有,可是我們一生一世累計,一直加,本來是貪 一點點,後來愈貪愈多;嗔,就是不順自己的意思就生氣,本來也是一點點,後來 愈氣愈大;癡=無明,無明本來也一點點,後來愈來愈無明,每況愈下。所以我們 研究要從根源,研究根源,從根源做起,絕對就正確),如迷雲起,必障蔽於慧日(就 好像天上的雲都起來了,我們就看不到太陽。慧日=我們的智慧,假如我們迷昧了, 智慧就沒有了,障礙我們的智慧)。遂將本有如來藏,轉成無明藏識。故云所立照性 亡(所已經立了,有能所了,照性就沒有)。 經文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我們對這一段了解,凡塵的事就很好應對,為什麼?迷妄,我們迷了、已經妄了, ―5― 不真了,才有虛空,有虛空了,依這個空才有世界,各位前賢世界是真的還是假的? (假的),我們從這裡來講就知道,原來世界是假的,因為那個虛空是從迷妄出來, 從迷妄出來的虛空,依這個空才立世界,有世界才有國土、山河大地,有山河大地 我們才有眾生,所以全部都是妄。所以為什麼後學一直在講「假的、假的、不真」 就是這樣,全部都是妄,只要落入形相都是妄、不真,變化無常。你愈了解真理, 你就愈不會跟人計較――沒有用、假的,多的是我們六道輪迴的業,為什麼會六道輪迴? 因為我們造業,為什麼造業?不知道真理,為什麼不知道?不研究,我們可以想想, 我們為什麼不研究?每天都很忙,忙什麼?賺錢,賺錢做什麼?吃飯,吃飯做什麼? 要生存,生存要做什麼?我們可以一直追,追到根源的時候,原來都是假的,我們 追的都是假的,真的都不追。所以研究性理心法就是讓我們徹底了解,凡塵的所有 都是假的,我們一定要把假的去掉,然後走入真的,當一到真的,我們就已經回來 一真法界了,全部沒有兩邊對待。所以講「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所以世界 的形成都是虛妄才有,都不真。 小字體此明從真起妄(這一段從真起妄,從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起妄,這妄假如沒 有佛性本體,妄沒有作用,所以從真起妄),妄成世界、眾生、業果(這個妄才成為世 界,有世界才有眾生,有眾生才有業果),三種相續之相(這樣三種相續之相,一直綿 延不絕,所以追到來源,怎麼來的,原來是虛妄來的,是假的而來的,迷幻不實在, 都是虛的)。以其妄所既已成立(所立照性亡,妄所都成立了),則轉本有之智光,而 成能見之妄見(我們本來有的智慧智光,可是我們不用,而我們要什麼?我能見,就 有我所見,我要看、我一定要看,看了才知道,就是因為我們追這個能見,以為都 是很有智慧才會追能見,結果一追我們就是妄,因為有能見有所見就是生滅),欲見 本識(要來看我們所造的業在哪裡,想要看看業在哪),不知本識不可見(看不到,各 位前賢我們的業債看得到嗎?看不到,無形無相,可是可以用我們的智慧去推測, 去推測就可以知道這個有業有造業,但業的本身看不見的),遂迷性空而妄成頑空(本 來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是屬於真空,可是現在變頑空,頑空是什麼都沒有,所以 就講迷妄有虛空,這個虛空就變頑空了),故曰迷妄有虛空,即前「晦昧為空」是也; 親依無明(依賴無明),虛空先現(虛空先顯現)。依空立世界――以本識既不可見(我們 所有的業都看不到),而定欲見之(而一定要看),空見相對(空跟見相對),堅執欲緣(就 是要要要,我一定要,欲=要),如瞪目發勞(我們眼睛一看虛空都不要眨眼,會看到 什麼?「滿天全金條,要拿沒半條」,這叫瞪目發勞),依虛空晦昧,結暗境而成四 大之色法(所以凡塵的來源就是這樣來的,怎麼來?瞪目發勞,本來都沒有,但我們 ―6― 強制一定要看到有,它真的就顯現有讓你看。所以凡塵怎麼會是這樣,我們都認為 很堅固,原來都是虛幻不實在的),故曰,依空立世界(因為有頑空了,世界才建立), 即前「空晦暗中,結暗為色(把暗境變成形相,就是四大。所以會想:空就是空,怎 麼會有四大、怎麼會有景相?所以後學就講,我們這個空間有四大水火風土。現在 我們用科學所發明的冷氣機、除濕機,我們可以把空中的水集中,我們就可以真的 看到空中有水。火,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體溫、溫度,那就屬於火,不管天氣是熱是 冷,全部都有溫度,都有火。風,你只要一手不動,一手動,你就可以知道風。土, 太陽光從空隙照進來,我們就可以看到灰塵,世界粉碎就變灰塵,灰塵集中就變成 世界。所以在空中,空跟色合在一起,所以一點都不是卡通,是真的,原來空色不 二,色空不二,色空是一,空中有水火風土,水火風土就是萬相的元素,萬相怎麼 來?水火風土而來,萬相都是水火風土,所以由水火風土形成萬相,而水火風土就 在空中。所以你研究真理透徹了,我們就可以解脫所有的煩惱,我們煩惱都是從形 相而來,住相了才煩惱。我們對「相」已經了解――「原來是水火風土,緣聚則生緣散 就滅,都是假的」,那還要不要煩惱?(不要)所以要記得往後在煩惱的時候,你就要 知道「這都是空的,我怎麼在煩惱啊」,就會了解再煩惱下去的話就很笨了。所以 就是我們迷昧了以後,才有這世界的呈現)」是也。妄想凝結成無情國土(就是山河大 地)。妄想知覺成有情眾生。依無明藏識(我們無明已經有了),生起依、正二報(正報 =我們的身心,依報=我們所處的環境,山河大地整個國土),而有見、相二分(我們 的見跟形相。各位可以了解,為什麼我們要心境一如,因為心跟境是一體,可是我 們看到這邊就知道它怎麼分了。知不知道?從我們的妄,我們加東西進去「佛性本 體」,因為覺得佛性暗、不光明,我們要照,要使祂光明,這樣一照就變妄――無明開 始了,一妄以後,就有一念無明生三細,有業相、轉相、現相。業相是全部都還沒 有形相,轉相也一樣是還沒有形相,等於是現在在腦筋裡面想,腦筋裡面的想,會 不會變成行為?就會變行為,把我們本有的般若妙智慧轉成能見之見,有能見就要 有所見,所見要來見業識,但業識沒有形相,那我們就一直想見想見,就結暗為色― ―就是瞪目發勞,你就看看看。所以後學講你要見鬼,你就一直心裡面、頭腦裡面想: 鬼跑出來、鬼跑出來,真的鬼跑出來給你看。而我們的山河大地竟然也是這樣來的, 從我們的一念(起心動念)就有山河大地,當山河大地有了以後,就有眾生,眾生有了 以後就有業果,我們造業要接受果報。所以在這個源頭醞釀的時候,這時候還沒有 形相,可是只要有醞釀以後就會慢慢呈現,呈現以後,山河大地也是我們佛性裡面 生發,然後有山河大地就可以呈現我們身體,就可以住,有住了以後,我們就有行 ―7― 為,造了業,就收受果報。所以世界眾生業果三種就一直相續,就沒有了期。為什 麼?因為從妄而來,而我們又把妄當成真,然後就一直有喜歡討厭、有取捨,然後 一直造業一直受苦,什麼時候解脫?所以上天慈悲大開普渡讓我們得道,道很殊勝, 可是我們不研究的話知道殊勝嗎?一定要研究,很殊勝,可以使我們回歸到我們本 際本來。在還沒有起心動念、沒有一念無明生三細之前,就是那個狀態,所以我們 一定要回到我們的本來,就不用在凡塵受苦。六道輪迴縱然是在天道當氣天神仙, 那也不很如意,雖然當時很享受,畢竟有時間限制,時間過了一樣又六道輪迴,唯 有回到我們的本體、不生不滅佛性本體)。 經文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 有? 空生大覺中: 虛空(世界的成立)就產生在我們的大覺之中。整個世界就在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 體之中。所以各位前賢這不是後學發明,這是釋迦牟尼講的經典,而這一段是文殊 菩薩講的。說「空生大覺中」,這個虛空就是在我們的佛性本體之中。 如海一漚發: 我們這個世界就好像海水有波浪,波浪會起泡泡;一個世界就是海浪所引起來的一 個泡泡,很微小。我們看世界大不大?在我們的佛性之中,我們佛性非常寬廣,以 我們佛性的角度來看世界就很小。我們就是不知道這個真理,當我們知道以後,原 來佛性無量無邊,沒有邊涯也沒有底蘊,無量無邊這麼寬廣,但是世界這麼小,只 是海浪產生的一個泡泡而已,很小。 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漏=煩惱,有煩惱微塵國,指非常多的國家都有漏有煩惱。都是從頑空所生出來。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海浪所引起來的泡泡(漚=泡泡),泡泡滅掉了,就沒有這整個世界了。因為世界 是依空而立的,漚滅以後,空本來都沒有,空都沒有,哪有三界(三有=三界)。 小字體前述迷妄有虛空,則虛空生於大覺心中(虛空的產生就在我們的大覺心中,由 我們的大覺心中產生虛空,由虛空產生世界,由世界產生眾生,由眾生產生業果), 僅如海之一漚(一個泡泡),發現而已。以覺心喻之如海;虛空喻之如漚;有漏即有情 世界,具足欲漏、有漏、無明漏。微塵國即器世界(器=有形有相),皆依虛空之所生, 不出空外(不會超出空之外,一定是在這空之中)。漚滅空本無(海浪引起的泡泡,滅 掉後,空都沒有)――空性如漚,有生必滅,究之生滅(我們研究到生滅),亦屬妄見(我 們去研究的話都屬於妄見);三有即三界,妙理無端(奧妙的道理沒有一個底,就是你 ―8― 要用語言文字來說的話,你說不出它的究竟,可以說不可思議的),妄成三界(我們奧 妙的不生不滅佛性本體,沒有理由就妄成三界),如水結成冰(好像水遇到寒冷就結成 冰),物而不化(就變成物),故謂之曰「有」。空有同體,安危事一(就是一個),故滅 則俱滅,是知漚性不實(泡泡沒有本體),滅之仍歸於海,則知空性本無,滅之仍歸如 來藏性。(所以文殊菩薩講的這一段偈語,裡面就把我們整個世界產生的過程全部都 講)。 經文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 倫。 我們要歸到本來,我們的佛性都一樣,沒有兩個,就是全部都是一體的。我們要怎 麼樣歸到本來呢?那個方便法有很多,八萬四千法門。都可以通達我們的聖性(即不 生不滅佛性本體),不管是順修、逆修都是方便法門。我們開始修的時候(那個初心), 要進入正定,快跟慢不同種類,不一樣。 小字體――(第 154 頁) 上明可以還滅,已引歸元之路(要歸到我們本來,怎麼歸回本來的道路);此明圓通順 逆之意,意謂:但能滅除妄識境界,自可復歸本來元有如來藏性(就可以歸還到我們 本來有的佛性本體);既歸藏性,其理則無有二(歸到我們佛性本體以後都是一樣)。 設若欲入此無二之理,其方便自有多門(有很多方法);諸聖證入此性,則無有不通(所 講的所有二十五門修持方法,都可以到達圓通,都可以證悟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 或順修或逆,二十五門皆為方便之門。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以不得圓根,則 難而遲(很難修又很慢),雖修數劫(已經修了很久),不及一日(你用圓根修一天的話, 一天就可以抵擋好幾個劫煞),得圓根則易而速(很容易又很快速),修一日可當數劫。 因此遲速難易,自不同倫(不同種類),不可以不選(一定要選擇圓通根)。 ◎底下講二十五門裡面的過程。 經文色想結成塵,精了不能徹,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 小字體文殊將二十五聖所修持法門加以分析,先言六塵,次言五根、次言六識、再 次七大,殿後耳根(六根裡面的耳根,留到最後)。六塵之色塵是優婆尼沙陀所修之法 門,因觀色性空而悟入者(色性空然後進入不生不滅佛性本體),文殊言:色惟憑妄想 凝結而成,為障蔽之塵(會被這個塵障礙蒙蔽),若以心精了之,終不能使之明徹(這 對我們開始要修的人來講,用這樣來修很不容易);因色塵之體,本是結暗所成(色塵 =有形有相,有形有相的這些東西都是瞪目發勞所成,毀滅為空,結暗所成),如何 以此不了明,不透徹之物,而欲初心依此來獲得圓通――此是文殊分析,而尼沙陀 敘述自己所修時之重點在「觀不淨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以從不淨,白骨微塵, ―9― 歸於虛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色空不二,初修者不易領悟。(我們初修者,假 如後學不講,我們知道空中有色嗎?假如以平常的社會人士來講,對他講空中有色, 他一定會說你的頭殼有沒有問題。當我們一研究真理以後,就了解完全不是那麼一 回事,我們眼睛看到沒有形相(沒有色),我們因為看不到而你就說沒有,對不對?就 不對了;有的,我們可以用現在的科學整個呈現出來,天地的萬相都是水火風土所 形成的,緣聚則生緣散就滅,萬相都是這樣。我們就了解原來形相(色)跟空是一體, 而現在我們對社會人士來講色空一體,可能聽一聽就好;你若是認真對他講,他就 會說你要去看精神科。我們要徹底從自己的心底來了解真理,當我們一了解以後, 真的就不一樣;我們六道輪迴走的很習慣,我們就不要走了,不管再怎麼好、福報 再大,都是短暫,很快就過去。當我們一追到我們的覺海(覺性已經追到了、不生不 滅佛性本體已經追到了),要不要使祂成就?一定要,所以我們最值得高興的就是上 天大開普渡「得道了」,要知道是很寶貴的,是不是很殊勝?(是)一定要知道它殊勝 的地方在哪裡,不研究知道嗎?真的不知道,只是光會講道很殊勝,而我們也都修 了蠻久了,有沒有體會殊勝在哪裡) 經文音聲雜語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聲塵――憍陳那所修之法,因聞法音而悟入者(領悟進入)。音聲―徑直聲(我 們聽到的都直接進到耳朵來),語言―屈曲聲(我們講出來,裡面參雜很多),音聲一 法,未免雜於語言文字。伊―彼,名―詮自性(以一字直目為名,如言花,不言何花); 句―詮差別(解釋差別)(如言蓮花,荷花);味―文理所詮(解釋)之義味(以多字聯合為 文)。但伊名句味――只有彼之名句義味而已。一非含一切――一名非能徧含一切名; 一句非能徧含一切句,一義…(都是一樣),云何初心依此不通之物而速獲圓通。 (文殊菩薩分析,說我們粗心的人來修這個不太恰當,會很難又很慢) 經文香以合中知,離則元無有,不恆其所覺,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因香塵而悟入者,香嚴童子(燃燒檀香的時候,他領悟真理)。香塵必以鼻根合, 方知其香,如若離則元無有(香跟鼻子離開,你就不知道有這個香)。且能覺之根,不 能恆常與所覺之塵相合(我們根跟塵都不能夠時時刻刻合在一起),以塵合有覺,塵離 無覺(香到我們鼻子來了,聞到香,我們離開香的範圍,香都沒了,我們能夠覺到香 的,就全部不在了);云何依此不恆之物而速獲圓通(就是不容易)。 經文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時有,其覺不恆一,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藥王、藥上味塵而悟入者。此味塵體性非本然(自然),要以舌根合時方知味(舌 根跟東西,吃東西才知道什麼味道)。其舌根能覺之性,不能恆常與所覺合而為一(所 ―10― 以吃什麼就什麼味道,你不吃了,味道就沒有);云何依此不恆之物而速獲圓通。 經文觸以所觸明,無所不明觸,合離性非定,云何獲圓通?(所跟觸相對,有能有所) 小字體觸塵本無自性,要以有知之身根與無知之外物合,方名為觸。合離之性,本 非一定。(像我們穿衣服,穿上衣服以後就是合,脫掉衣服就是離,合離之性不一定。) 經文法稱為內塵,憑塵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法塵非同外五塵之實質(實在有的東西),乃是五塵落謝影子,謝在意地之中(眼 耳鼻舌身落下來在意地,我們才稱為法),惟意中獨緣(法就是意自己知道);合外五 塵,俱屬法塵,為獨影境,故稱為內塵。憑塵必有所落謝之影,能所非互遍互涉(互 相能夠全部都具備,然後互相交涉),捨一緣一(一定都是捨一緣一,所以不容易用這 法來修)。 經文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後,四維虧一半,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見根之性即眼根(六根裡面第一個眼根,耳根就留到最後,所以眼根以後接著 就講鼻根),雖洞然明徹,若四方論,但明前一方及左右兩方,不明後一方(所以四維 虧一半,沒有全部都能了解)。 經文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顯現在眼前沒有交氣),支離匪涉入(匪=不,它沒有 互相涉入),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鼻息―鼻中之氣息。出而通於外,入而通於內。現前――出入少停之時(我們 在呼吸,有吸氣根呼氣,在吸氣與呼氣的中間,既沒有吸進來也沒有呼出去的中間, 那個無交氣),出息盡時,不能即入;入息盡時,不能即出(暫時停住)。無有交接之 氣。支分離異,各有所據,有出無入,有入無出,即此支離處,匪(不)能互相涉入; 云何依此不圓之根而望速獲圓通(就是說不容易修,所以二十五聖,大部分都是修了 很久)。 經文――(第 155 頁) 舌非入無端,因味生覺了,味亡了無有,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無端即無因(沒有原因)。謂舌入非無因(吃東西不是沒有原因的),而能知味(一 定要有東西而能知味),因有味塵合到舌根之時,方生覺了之知(知什麼味)。設若味 塵銷亡(都沒有東西),則覺了之知本無所有(舌沒有知覺);云何依此不常之根而速獲 圓通。 經文身與所觸同,各非圓覺觀,涯量不冥會,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身根與所有觸塵相同,謂身之覺性,亦因所觸而得發明(一定要有所觸才能知 ―11― 道);若無所觸之塵,不得發明。此身根與觸塵,各非圓覺與圓觀,以合方知,根塵 相待而顯(互相對待才顯現出來),故前觸塵離此身根,其相即隱。而此身根離前觸塵, 其知亦泯(就沒有知覺),此二總是合而後有知,各有邊涯,各有分量,不能於離時, 而得冥知契會,離而後無知。 經文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想念不可脫,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知根即意根,第六依第七末那識為根。雜者夾雜,亂思是意識,此識於諸識 中最亂最強,最難調伏。脫盡意識,湛然了知之境,終不可見,如是則想念,不可 一時頓脫(意最難去降伏,很難去控制)。 經文識見雜三和,詰本稱非相,自體先無定,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經初以六識為生死根本,不可依之錯誤修習,故以捨識用根為經旨(經的宗旨)。 而諸聖自陳圓通,仍備六識者,見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此處文殊復不用者, 正以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識見即見識,見屬眼,即眼識。根塵相對,識生其 中(眼識就生在根塵相對之中),能所合說(能跟所一起來講),故曰雜三和。所生之識, 詰其根本,無所從來,不從根生,根不自生。不從塵生,色塵無知,不能生識。非 和合共生,體皆虛妄不實,稱為非相。自體先無定。 經文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心聞即耳識,能洞徹十方,此皆生於修法界行,大因威力之所成就(所以要修 的很久),非耳識自能有如是功能,須是深位菩薩方可圓聞無礙(整個所有十方都能夠 聞而不會被聲塵障礙)。云何初心依此久遠之因,而得圓通(所以這都要修很久才會成 就)。 經文鼻想本權機,祗令攝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鼻想者,於鼻端作觀白之想。本來是權巧方便,隨順機宜而設,非鼻識本有(不 是它本來有);只令收攝散亂心,令得暫住而已,則鼻端白即成所住之境,而真心無 住,云何初心依此有住之心,而得圓通。(所以我們的真心是無所住,一有所住,真 心就不見了) 經文說法弄音文,開悟先成者,名句非無漏,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舌識說法,惟是播弄音聲,及語言文字。開悟之者乃是先所成曠劫辯才之力, 故能如是,非一時舌識之功能。以名身、句身、文身,是有為法不相應行所攝,非 無漏法(不是無漏法)。 經文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持犯者,持婬、殺、盜戒,欲令清淨,不使有犯,但能約束身識而已。非身 識之範圍,如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則身識無所從束(沒有辦法去束縛),是尚不 ―12― 遍於口、意二業;況清淨律儀,乃至八萬細行一切法門,故曰元非遍一切。 經文神通本宿因,何關法分別?念緣非離物,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不可測度謂之神,自在無礙謂之通。大目連神通,雖由旋識復湛,心光發宣, 究其深本,乃宿因久修(修的很久)。故遇佛聞法,即得成就,是知其有由來(就是有 原因,遠因一直在修了),何關意識之事。法分別:即意識。因對法塵上所起分別, 念念攀緣;即合法塵則有,離法塵則無,故曰念緣非離物;物即法塵。云何初心依 此攀緣妄識,而速獲圓通者哉? 經文――(第 156 頁) 若以地性觀,堅礙非通達,有為非聖性,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此揀七大圓通,前五大同塵,第六同識,第七同根。今言前五大之第一,持 地菩薩因平地而悟入者。若以地大之性而為觀察,境則是堅凝障礙之物,而非通達 之相。持地平填道路,尚涉有為,非無漏之正性,聖者正也;後遇平心之教,方歸 聖性。初心依此有為之法,不易成就。(平心不是要平地) 經文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如如非覺觀,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二、月光童子水大,因觀水大而悟入者。若以水大之性,而為觀境。皆由想 念而成,非真如實際如如不動之真理。凡欲契如如不動之真理,須得如如不動之智; 而起心分別覺觀,皆不與相應(所以有能觀所觀、能覺所覺都跟如如不動不相應),故 曰如如非六識覺觀所能契入。云何初心依此獲圓通。 經文若以火性觀,厭有非真離,非初心方便,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三、烏芻瑟摩火大,因觀火大而悟入者。若以火大之性而為觀境。烏芻厭有 慾火,而求離欲,非到身心俱斷,斷性亦無,乃非真離欲也。非初心依此不通之法 而成。 經文若以風性觀,動寂非無對,對非無上覺,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四、琉璃光法王子風大,因觀風大而悟入者。若以風大之性而為觀境。彼雖 遍觀內外皆是妄緣風力所轉,然風大有動有寂,屬循環生滅無常之法,有對待,自 非無上覺體。云何初心依此不常之法,而速獲圓通者耶。 【問】:反聞法門亦從動靜而入,和此風大有何不同?(假設的來問) 【答】:彼反聞著重在反聞之聞性,此在所觀之境(塵),反聞藉動靜二塵以取無動靜 之聞性,和此風大修法不同。) (這裡先把它點明出來) 經文若以空性觀,昏鈍先非覺,無覺異菩提,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五、虛空藏菩薩空大,因觀空大而悟入者。若以空大之性而為觀境,諦觀四 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虛空,乃晦昧所為,昏即冥(暗),鈍即頑。乃以冥頑 為相,自體先非靈明覺知之用,與菩提相異。今欲以昏鈍之因,而取靈明之果,怎 能得。 經文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住,存心乃虛妄,云何獲圓通? ―13― 小字體六、彌勒菩薩識大,因觀識大而悟入者。若以識性為所觀境,諦觀十方唯識。 然此識性,念念生滅不停,實非常住之性;且存心觀之,已是虛妄,何況所觀之識 大,而不虛妄耶?云何初心依此不常之心,而速獲圓通者哉? 經文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 小字體七、大勢至法王子根大。凡有動作遷流,全屬諸行,皆是無常。而勢至則曰,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既是都攝,則屬根大;可見「念佛法門」,不是口念,不是 第六意識心念,乃是意根都攝六根而念。雖曰淨念,終是有念;既曰相續(繼),難脫 生滅;故曰念性元生滅。以此念佛為因,往生淨土為果,因果相孚。 若以此生滅為因,而求現證不生滅之圓通,則因果相背(相違背),感應咸殊(感應都 不同),如何能成。 經文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 入。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所以把耳根殿後,最後來講) 小字體佛教揀擇,文殊一一述其概略,最後選擇耳根。娑婆世界=此云堪忍(娑婆世 界翻城中文叫做堪忍,雖然很苦但還可以忍受),以娑婆眾苦具足,眾生堪能忍受諸 苦故。如來必隨一方機宜,而立教體(一定要隨著娑婆世界的眾生,根基很適合修的 來建立教體)。如不應機,化則不勝(教化就沒有辦法到達)。末世眾生耳根偏利(我們 末世眾生耳根都很銳利,若講小聲的話語,都豎起耳根來聽,所以耳根偏利),能由 聞性遍達無量差別理事,故宜以音聲施作佛事。 此方真教體(我們娑婆世界的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取三摩提須聞中入,因聞性最切 近藏性者。然領悟雖以雙託音聞(音跟聞),而修定宜單取聞性(這重點就是在聞性), 故取證三摩提,要在以耳根聞性得入。說選根以來直至此處,方以決定耳根為圓通 至妙之法門!能離苦得解脫,善哉。 經文――(第 157 頁) 於恆沙劫中,入微塵佛國,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 小字體於恆沙劫化導救護眾生。以說法不滯為妙音(說法都不會阻塞),尋聲救苦為觀 音,音性無著為梵音,應不失時為海潮音(海潮都有固定的)。以世人慳貪積聚,患得 患失,皆不安寧,觀音救之。 經文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 真 實。 小字體文殊啟白如來,所以揀去諸聖,獨選耳根者,如觀世音菩薩所說:我從耳門, 圓照三昧,所以速證圓通。譬如人靜居者(這是文殊所說):假設聞鼓一事,以例聞一 切聲;寂靜居處,揀非鬧時(鬧時不太容易呈現),因鬧時聞性,雖具常圓通,但不易 發覺。十方俱擊鼓:一時同擊。十處一時聞:聞無先後,同時聞。由此知耳根聞性, ―14― 人人本來自圓,周遍十方,真而無妄,實而不虛,故曰圓真實。 經文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 小字體此言耳根超勝五根。目(眼根)能觀障內之色,障外非能觀見(障外眼睛就看不 到了);口是舌字,以舌在口中,故代之。口鼻二根之與味香二塵,稍離尺寸(稍離一 點點),便不覺知。身亦然,心是意根,又雜意識,想念紛飛無有頭緒,如是則想念 尚不能脫,況能通乎(就沒有辦法圓通)。 經文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五根所不齊,是則○通 真實。(剛才是圓,這地方是通) 小字體此言耳根在動用中,現具靈通之相,隔垣牆而聽音響,尚無隔礙。不知者, 謂聲能透入;其知者,以聞性湛然,圓滿周遍。無線電話可以驗知,並非聲來耳邊, 亦非耳往聲處,如隔數千里之遙,問答如在目前,因聞性周遍故。五根所不齊者 經文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聲無即無滅,聲有亦非 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 真實。(所以我們具備圓通常) 小字體此對聲塵以顯聞性常住(聞性跟佛性都一樣的,佛性顯現在聞性方面就是常住)。 音聲是總相,動靜是別相,如擊鐘驗之時,音聲之性屬動;擊久聲銷,音響雙絕, 則對動說靜。於聞性之中循環代謝,動則音聲歷然現有;擊久聲銷,靜則音聲寂然 現無。世人顛倒,惑聲為聞(以為聲音就是我們的聞性),無聲之時號為無聞,不知此 時聞性無有邊際,無滅(也沒有滅),聲有亦非聞性生,一任其中,聲有則聞動,聲無 則聞靜(聽到靜悄悄,假如我們沒有性的話,怎麼知道靜悄悄)。而自體無生滅(所以 我們聞性自體沒有生滅之相),故曰生滅二圓離。是知聞性,湛然常住。 經文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小字體此離思惟(離開我們的思惟),以顯聞性常住。思惟乃第六意識所為,而夢想亦 是第六獨頭意識所現。夢中完全忘卻身外動靜之境,而了無所思(沒有念頭);而此聞 性不為無思便滅(不會說我們沒有在想就沒有)。覺觀出思惟(覺觀超出我們的思惟), 乃是寂而常照,不假思惟,超出思惟之外。身心不能及――身根兼眼、鼻、舌三根, 心是意根,如是五根皆不能接夢外五塵之境而有覺,惟獨耳根能通夢外之聲,一叫 便能知覺醒來(在我們睡覺的時候,家人對我們講有朋友來找你,我們就會起來,這 個身心都不能及,可是我們在用的時候都不知道那是佛性本體),身心所不能及。然 此圓通常三種真實,皆是吾人尋常日用所現具者(所具備的),不待修習而後有(不用 修就有了,祂本來就有)。若能依之反聞自性,修證圓通,如帆船行於順水,易而速(很 快又很容易)。 ―15― 經文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 小字體此娑婆國眾生當由所聞聲論,而反聞能聞之本根,方為得旨(得到奧妙的宗 旨)。 經文――(第 158 頁) 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阿難從強記,不免落邪思,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阿難汝諦聽:我承佛威力,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 小字體此明病在循聲(這一段講病在追尋聲音)。此方眾生耳根既利,如來以音聲做佛 事,凡聞聲者皆當免於流轉!但若循聲,則不能因言會道(不能因為語言就體會道的 本體);能聞之本聞,是為妙明心性(之前後學都會講「不以所聞分別染境,但以能聞 討個消息」,能聞的那個就是妙明心性);循順所聞之聲教,增益戲論(假如我們循著 我們所聞的聲音,只有增加戲論,都沒有用),故自取於流轉(都在六道輪迴)。阿難 縱強記(阿難縱然記性很好,能夠一聞就記住(得),不免落邪思(可是還是會落入邪思) ═給強背經典為能事者,一劑當頭棒喝(所以你會背經典、會倒背如流,就很驕傲, 沒有用的,可能當時後學有感而發)。套一句六祖惠能祖師的話,道在悟,豈在背(坐) 也 (你會背沒有用,只有增加戲論。所以要做,就是要做)。 ◎剩下約十分鐘,提問問題 【問】:剛才「佛為法中王」,所以佛說法無所畏,這種意境跟孔老夫子「七十而隨 心所欲而不踰矩」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答】:對對!這講出來完全都是一樣。證悟本性以後,就是已經法王(法中之王), 說法都無所畏,這個很不容易。不管你怎麼樣,他都會答。我們一定要透徹的全部 都知道,才能夠這樣說。「一切智無所畏」,假如今天有下雨,下幾滴雨他都要講出 來,那才能講「一切智無所畏」。而這說法無所畏就是對法已經全部都了解,才能講 這句話。而孔老夫子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踰矩(不超過規矩)是跟這一樣的,已經從心 所欲了,就是很自由自在了,可是都是在真理裡面,不會超過真理之外,都是規矩, 是一樣的。 【問】:在 152 頁中,受到佛菩薩灌頂或是用佛光來灌頂,並灌會中,這跟我們求道 點開玄關竅有沒有相關? ―16― 【答】:這角度不同。因為那是表瑞相,然後以灌頂,頂就是我們人最重要最殊勝的 地方,從頂一下來就穿透我們全身,只要我們頂上都很光明(都是光),那你整個下來 都不會有黑暗都不會錯。各各已經成就的都互相灌,然後在楞嚴法會會場,只要你 是在會場,因為佛跟眾生是一樣的,差別只在見解,我們的見解有時候有障礙,被 自己的見解障礙,所以才沒有成就,那佛沒有分別心,所以你是在會場的,眾生一 樣也都是灌頂,把光從你的頭頂能夠灌進去,都是一樣的。那是獻瑞相,跟點道不 同。 【問】:(1)這時候都是爭功奪果,尤其是白陽時期,辦道當中,曾經聽過老點傳師說, 我們點道是沒有功德的,但表文當中並沒有點傳師的姓名,這個後學不了解?(2)我 點的時候,這個就是我的後學,但往往在現實環境當中,有些人是在於(聽不清), 譬如一個大班,可能是我們這一區帶來但也點,這個方面,所謂的後學,執著在點 道這方面這個我的後學,這一方面如何解讀,才能夠讓心性更圓明,德行能夠增光。 【答】:因為我們之前一直非常強調天命,各位要了解,四書明白記載「天命之謂性」, 我們的佛性、我們的性就是天命。現在我們有很多都有領天命點傳師,各位要了解 我們有一個團體就有一個執行官,執行官要來管所有的事,是不是有一個期限?就 是在大開普渡這一段期間,領了天命來點開我們眾生的玄關,要了解是我們活佛老 師有掌道盤,有道盤才有權柄點開我們眾生的玄關,不是點傳師點,是活佛老師點, 所以這個要知道。當我們一請壇了,然後活佛老師來了,活佛老師在點道,因為活 佛老師已經成道沒有形相,借著點傳師的形相來點。所以像剛才所講的真的點傳師 沒有功德,你有什麼功德,那是你的職責所在,當執行官的時候,你什麼事都要做, 就跟我們在講的,你要成佛要先當眾生的馬牛,我們都是住在名相,名相都是假的, 不真,真的是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妙真如性,那個才是真,佛性本體如如不動、 常住不遷,億萬年都在,哪有這些名相,沒有名沒有相。假如我們覺得自己有名有 相就了不起,有什麼了不起,百年後還在嗎?不在了,都是假的,借著這個時候我 們來做一些事,天人合一來合辦,能夠使眾生都能脫離苦海,這個才是重要。假如 你一直固執自己自私的、不正確的見解,那不是造罪嗎?怎麼行功?要了解,六祖 明確的講「見性是功,平等是德」,你在爭功德,你就是要見性就是要平等,沒有分 別的。有分別了,哪有德?絕對沒有德。我們一定要從我們的不生不滅本體然後發 出來,怎麼樣來利益眾生,先要自己都透徹知道了解,我們做的對,然後才引導別 人也做。不能說我們帶人去求道,就算一個、兩個、三個,你把他們帶到無極理天 了嘛?沒有啊。我們都是這樣,我帶去求道就算是我渡一個了,你渡他成道了嘛? ―17― 那你沒有渡他成道,算渡嗎?渡好幾千個好幾萬個,算不算?沒有一個成。老前人 都時常講空開花沒結果,很好聽很好看,但沒效,為什麼?沒有成就。我們一定要 了解,名相都是假的,大家都平等,沒有高低的。老前人時常講,點傳師是一上台 以後,在請壇的時候才是點傳師,一下來以後,都是平等。老前人都一直講,我們 是兄弟姊妹,都是平等的,沒有高高在上。後學在老前人身邊,將近十年的時間, 都是這樣,不但是說,做也都是一樣。有一次在吃飯的時候,湯稍微抖動一下,一 些湯溢出到桌上,我們就趕快要拿抹布來擦,老前人說不要動,然後把那些溢出的 湯都吸光,是不是很平常,比我們平常還平常,不會說高高在上,不會說湯溢出後, 你們趕快去擦去掃。為什麼老前人到九十幾歲還健步如飛?就是因為吃的少,飯碗 約七~八分,然後一點菜一點湯,固定吃這樣,所以吃的少身體健康。現在我們為什 麼病那麼多?就是因為我們吃得太多又吃的太好。吃的太多、吃的太好,所以身體 都不好。老前人因為都是固定的,吃飯時間:早上大約七點、中午十二點,晚上大 概五點半。中午十二點一到,老人家就吃飯了,廚師菜還沒煮好,稍微再等一下, 老前人飯盛了就吃了,煮菜的人很緊張,趕快煮然後端出來,老前人已經吃飽了, 老前人吃飽了沒配菜,老前人並不會說你們菜端出來,我再夾一些菜來吃,不會! 吃飽放著,走了。貪不貪口腹之慾?一點也不貪。我要自己要求自己鞭策,你要身 體健康,生活就是要規律要運動。我們跟在老前人後面要半跑步,老人家年歲那麼 大那麼多了,很健康。 【問】:要去掉我相、法相、非法相,「法相、非法相」能否再講一次。 【答】:這個叫大哉問,這範圍很寬廣。我們要去掉法相,第一個就要先去掉我,因 為有我執才有法執,沒有我的話就沒有法,只要你把我全部都消彌,我們就要想「我」 ――都是身體的我,而身體的我是水火風土眾緣聚會呈現借我用,並不是真正的我。 所以佛就講身體的「我」是無(沒有,無我),你已經知道無我了,沒有這個身體的執 著,然後進入佛性,佛性的我就是如來,我就是佛、我就是如來。這樣的時候,已 經沒有我的執,當沒有我的執,就是等於凡塵所有的分別心都沒有。所以去掉這個 我真的是很困難,我們都會在私心裡面「我我我」,這都會有,所以我們要漸漸的看 淡看薄,慢慢的讓它不很強烈。 然後我們對「法」,「所有的一切,你就要這樣做才對喔」――這叫法執,我們在生 活之中很容易就落入法執。而不知道「法」裡面,不一定要按照這樣做,你可以用 一個方式更圓滿更好,那你就要有智慧去思索。只要你是達到最恰當的、最剛好的, 適宜剛好,那個就已經沒有我也沒有法也沒有非法。所以有時候一些都是很奧妙, ―18― 比如我們來佛堂掃地,要把佛堂清理乾淨,而你很努力的做,你想不想讓人稱讚?(不 想),真的不想嗎?當你在做,而人家又對你嫌東嫌西「這裡沒掃到,那裡又很髒」, 你會怎麼樣?(不掃),你可能會回答「不然你來掃」。所以我們那個心態,當你在做 的時候,總是希望被人家稱讚,那個心已經就是「我執也有、法執也有」。假如你是 真正的誠心誠意,不管是稱讚也好、不管是人家毀謗也好、諷刺也好,都不影響, 那就沒有我執也沒有法執了。容不容易做?(容易),容易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