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十二處―鼻&香(第 56 頁) 阿難,汝又齅此爐中栴檀,此香若復然於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於意 云何?此香為復生栴檀木?生於汝鼻?為生於空? 佛對阿難講,汝又齅此爐中栴檀(栴檀=檀香),此香若復然於一銖(然=點燃。一兩是 二十四銖,所以一銖的量非常的少),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王舍城四十里內同 時聞氣,所以栴檀非常的香而且效果非常的好,只要我們聞到香,身體的毛病都可 以去除掉,病都已經好了!所以很難去聞到栴檀香,在北俱盧洲才有栴檀香,我們 南贍部州沒有這種二十四銖為一兩的栴檀香,所以這邊眾生的福份都還不夠,沒有 辦法聞到),佛就問阿難,於意云何?此香為復生栴檀木?生於汝鼻?為生於空(現 在講十二處,就是眼跟色、耳跟聲音,第三個鼻子跟嗅聞,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之前我們就有講「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那時候先了解到我們的真 心佛性超越凡塵所有的因緣以及自然性,所以這邊就把那個內容又講出來。不自生、 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答案就是無生,無生就無滅,沒有生沒有滅就是我們 佛性本體,就是我們如來藏妙真如性,妙真如,妙性真如)。這邊佛就問阿難,我們 聞到的栴檀香是從栴檀木生出來的,還是從我們鼻孔生出來,還是在空間生出來。 就問阿難你的意思怎麼樣! 各位前賢我們要辦道都有發爐,也都有檀香的味道,我們聞到檀香的味道,檀香味 道是怎麼出來的?各位有沒有參與辦道?(有),有沒有發爐?(有),都會發爐嗎?(會), 因為後學在老前人、前人的身邊,老前人、前人非常注重發爐,發了以後爐就會熱, 剛好我們檀香木一插上去以後,馬上就有那種好像要滾的樣子,那叫熱爐,很熱, 當老前人、前人一看到這情形就會稱讚發爐的人說「這道會辦的很宏展,爐會熱爐, 很熱」。假如檀香木一插進去沒動靜,這一下子老前人、前人就不講話,可是也顯現 不高興的臉色,這地區地方辦不起來。雖然是外在的因緣,可是會顯現在我們的行 為動作之中,所以發爐倒是很重要,我們都是把檀香末放進香爐,然後跟香灰攪拌, 就在爐的中間攪拌,然後範圍就是我們一銖檀香木的深度,各位有沒有這樣?這叫 做沒有契合,我在講跟你們在想的都不一樣,不然怎麼發爐?整個爐都填滿檀香末 嗎?不是那樣子,所以要熟悉,時常發爐就會掌握那個竅妙,當掌握竅妙一發爐就 ―2― 很理想,發爐的很理想時,點傳師一插檀香木的時候就會很喜歡很高興,說你這道 會辦的很宏展,這是從發爐的形相來講辦道的事。 我們瞭解一發爐以後就會有檀香的香味,現在我們買檀香末一兩是多少錢?各位有 沒有參與買檀香末嗎?(一包一包的),在北部一兩大概 40 元,有的木材行鋸木材的 材灰拿來燒也是會香,可是那個很便宜,有的木材行說,你想要的話不用錢,你拿 回家燒,不用錢送給你。可是我們去買檀香末、檀香木的話,大部分都要錢,有的 都已經幫我們切好了。以前後學在民國六十幾年辦道,要拿茶刀、砧板來剖束材, 各位有做過嗎?(有),現在不是都已經切好了,買來就可以用了。以前都是要自己 弄,一個一個切剖,不能切剖的太大,大太的束材不好插,太小的又會斷,要剛剛 好,所以中道難行,要剛好都很不容易。這裡講到檀香木的香味,鼻子能夠聞到檀 香木的香味,是怎麼來的。 經文 阿難!若復此香生於汝鼻,稱鼻所生,當從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氣? 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 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講,若復此香生於汝鼻,從鼻孔開始,香味從鼻孔生出來,稱鼻 所生,當從鼻出,鼻非栴檀,我們鼻子不是栴檀,各位前賢鼻子會出栴檀氣嗎?(不 會),若會出栴檀氣,大家都想要去你身邊。之前後學在民國約六十六或六十七年時 候,有帶一位由天堂地府的許傳營先生,後來許先生也貪戀凡塵,凡塵事很貪戀, 所以就被閻羅王押到第七殿去洗澡,閻羅王說你全身都污穢,要到第七殿把污穢洗 乾淨,許先生洗好以後出來又來找後學,後學說你身上怎麼這麼香啊,許先生說因 為去第七殿洗澡,裡面的水就是很香,所以許先生洗出來以後全身都是很香,只要 跟許先生擦身而過,就一定可以聞到,然後一直延續一個禮拜,一個禮拜內我們用 凡塵的水洗,那個香都洗不掉,還是很香都可以聞到那個香味。各位想不想去洗啊? 我們都不承認我們沾惹塵垢,所以都不想去洗,到第七殿去了也不是好,已經都在 地府了,所以還是在凡塵比較好。 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講,栴檀的香味不是從我們鼻子生出來,云何鼻中有栴檀氣,稱 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所以我們聞到香味應該是從鼻子進入, 說鼻中能夠出香(我們鼻子可以出香),說聞跟真理就合不來。所以就不是從鼻子出 香(不是從鼻子產生香味)。這邊我們可以了解,栴檀木香味非常香,可以治療我們 身體的毛病,可是栴檀木的旁邊都會有伊蘭樹,伊蘭樹跟栴檀木都會生長在一起, 可是伊蘭樹非常臭,味道就像人死掉屍體腐爛的臭味(人屍體的臭味是凡塵最臭的), ―3― 伊蘭樹的味道就像屍體腐爛的臭味。所以香的時候最香是栴檀木,臭的時候伊蘭樹 是最臭,但這兩個一定生長在一起。奇不奇怪?所以凡塵事一好就有一壞,有白天 就有晚上。 經文 若生於空,空性常恆,香應常在,何藉爐中爇此枯木? 假如這種栴檀香是生在空,空性恆常都在,香應常在,空性都常在,那個香也時時 刻刻都有。何藉爐中爇此枯木,為什麼要藉著香爐之中來燒枯木(枯木就是栴檀木)。 經文 若生於木,則此香質,應爇成煙,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其煙騰空未及遙遠,四十 里內云何已聞?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齅與香,二處虛妄,本非因緣 非自然性。 假如這個栴檀香是生於栴檀木,則此香質,應爇成煙,木的香質,因為把它燒了, 它就變成煙。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假如我們鼻子要聞的話,就是那些煙氣跑到我 們鼻子裡面來。其煙騰空,煙往空間上面騰。未及遙遠,煙沒有到很遙遠的地方去。 云何四十里內已經都可以聞到栴檀香。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所以我們 一般都會想,香一定是栴檀木發出來的,可是各位前賢,假如不把栴檀木用火燒的 話,栴檀木會不會發出香氣?不會,所以佛在講經說法都把整個分開,鼻子、空間 跟栴檀都分開,分開了就沒有這種會產生很香的香氣了。所以佛就講,香、鼻子跟 我們的嗅聞(聞香的那個動作)俱無處所,就是沒有地方所在,都沒有它固定的地 方所在。即齅與香,二處虛妄,我們在嗅聞跟香味,這兩處虛妄,這兩個都不實在。 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它不是因緣所產生,也不是自然性所有,而是我們如來藏妙真 如性,是我們的佛性所呈現。 所以各位前賢我們講四科,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四個,跟後面七大,這 全部都是如來藏,都是我們妙真如性,可是我們在凡塵的生活很多產生的現象,我 們都會用別的語言文字來闡釋來說,像我們發爐以後會產生香氣,能夠聞到香,我 們會說因緣所生(是因緣所產生),我們要了解因緣所產生,因緣的內容就是那些東西, 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所生發,所以我們從根源來講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這樣我 們就了解,原來佛在講就是從根源來講。我們一直也聽到摸著根的成仙作佛,摸不 著根的瞎修行,我們就是摸到根源。就是從根源了解、從根源研究,中間的一些過 程,是因緣所產生的這些現象都是短暫。那為什麼會產生現象?都是我們不生不滅 的真心佛性本體所呈現。我們研究就是透徹的了解到它的根源,就是摸到根源。摸 到根源就不會講虛妄,就不會說但有言說既無實義。 ―4― 所以後學這幾天在北部剛好有講到,我們修道應該是怎麼樣從凡夫到佛地,在日常 生活之中怎麼樣呈現。後學就有想到圓覺經裡面清淨慧菩薩問釋迦牟尼佛,我們凡 夫跟阿羅漢、辟支佛、菩薩跟十方諸佛,為什麼有差別,不是都一樣嗎?不一樣在 哪裡?不一樣在現相,佛性都一樣。凡夫的佛性、阿羅漢的佛性、辟支佛的佛性、 菩薩的佛性、十方諸佛的佛性都一樣。所以佛就教我們眾生怎麼在日常生活之中到 達十方諸佛的程度,後學有帶一張講義過來,那是七年前後學寫給前賢的內容,後 學都忘了有這件事,倒是那個拿到的人聽到之後,就拿出來給後學看,說七年前你 就寫這一張。這張是圓覺經裡面的一小段,是清淨慧菩薩問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 佛回答:「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經文不多,後學覺得這段講到我們凡 夫直接到達佛地,而且要怎麼樣在日常生活之中去做。所以就把這段抄錄下來。 「居一切時」=整天。「不起妄念」=不要有妄想雜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諸= 很多,我們很多的妄心也不要去息滅,因為妄心無體(妄心沒有體)。假如我們要息滅 妄心的話,變有為(有所作為),有所作為在金剛裡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 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以不落入有為(就是無為),無為就是佛性。所以「於諸妄心, 亦不息滅」,我們不息滅妄心的時候,那都是我們佛性本體,可是我們要加以息滅我 們的妄心,就變成凡夫。聽懂嗎?因為這個很容易,可是我們也容易忽略,很容易 知道、很容易去做、很容易忽略。當我們一有妄想心的時候,要怎麼處理?趕快去 除掉,那是我們人的常情,人都會這樣。可是佛就講「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佛就 跟我們講真理,你要息滅你就是已經落入有為(有所作為),你有所作為,它就變生滅, 有生有滅就不是佛性本體。所以佛就講「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我們在生活之中不可能不住妄想境,我們一看到什麼好看 的,都會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可是佛就講「住妄想境(我們已經住)」,「不加了知」, 這樣會嗎?這講出來很容易,做起來卻蠻困難。因為我們住妄想境的時候都會想要 去了解是什麼,那想要去了解是什麼就跟上面那句一樣,落入有為,當一落入有為 又是生滅,所以「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不加了知知道嗎?比如我們看到外面有種 荔枝,我們看到了,住在妄想境。「不加了知」就是不去看是種什麼。知道是種荔枝 就已經「加以了知」。所以我們「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在無了知之中不分辨是真的、是假的。做起來不容易,可 是我們聽了很容易會知道。 ―5― 後學從頭再講,「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 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有沒有聽清楚了,聽不清楚 也沒關係,手上有影印一張,有經文也有解說。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面,我們就 可以進入不生不滅佛性本體,就是從這樣進入,「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是最不容易 的,我們都會起念,所以要訓練自己不要起心動念。住妄想境,我們不加了知,於 諸妄心也不息滅,那都是非常容易呈現,我們的處理方式又很容易進入生滅、很容 易進入有為。最後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就是不去分辨它是真的是假的。所以要知 道,整個天地之間就是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存在,整個山河大地、整個萬相都是 佛性本體,所有整個有情的眾生都是同體、都是一體。剛才我們唱的那首善歌,「只 要我們用很至誠的心,就能夠跟上天契合」,就是這個意思,假如我們用至誠的心, 全部都不落入作為(就是有為),然後也不落入生滅,這樣的話我們就很容易回歸到 本位。 所以那陣子後學有休息五十天後再來,那時候有跟各位講,假如那時候就已經一口 氣不來了,後學還會再來。因為曾經跟各位許諾要各位都成佛,都還沒成嘛!所以 還要跟各位結個善緣,還是要循循善誘,引導我們努力做努力修,可以成就可以成 道成佛。我們聽到好的方法就要去實行、實際的做,當實際做以後,我們在往更高 更深入的佛理,我們都會聽得懂。假如我們有聽沒有做,往後講比較高又比較能讓 我們成就的,就會聽不懂了。像上個禮拜有前賢問,我們非常努力的修道竟然是魔 業,要了解當我們研究到比較高階層的時候,比較微細的道理就一定要透徹了解。 我們很發心來修道,就一定要找到不生不滅的修行方法,假如我們很努力很發心, 很努力來修道,各位前賢正不正確?我們鼓勵一些新進的、資格比較淺的,都是要 這樣,要努力修道。可是當我們到達比較高的程度以後,那個很努力,我們就要深 入的去探討,我們人都有疲憊的時候也有反彈的時候,當我們一疲憊下來(本來是 很努力),就有點懈怠。所以很努力的時候是屬於生,有點疲憊懈怠下來是屬於滅, 我們不修生滅的道,我們要修不生不滅的道。是不是比較微細了?所以我們要保持 平常心,「很努力的修」是我們確立的目標,可是我們的作法就不能「你跑到沒力氣 了就要停下來」,所以在我們力氣還沒有消失之前,我們就要保持那種繼續的力道, 這樣繼續的力道有了,我們又可以往下一個階層又努力前進,這樣的話,就沒有生 也沒有滅,都一直很努力的,可以說從頭到尾都是精進。所以自己要了解,有沒有 走入生滅、有沒有走入變化,變化跟生滅是一樣,要了解修道不能變化,一產生變 化我們的心變不變?(變),會變的心就是生滅的心,我們就是找到不生不滅的心, ―6― 來修不生不滅的道,這樣因果一致絕對可以成,而我們當下就已經了解、已經在做, 已經就是了,就是整個佛性已經呈現在眼前,當下都是,無欠無餘,剛剛好,所以 億萬年就在當下,幾千萬年之前、幾千萬年之後跟現在同時會合在我們的眼前,所 以我們沒有過去心、也沒有未來心、也沒有現在心,沒有三心則三世就攝受我們不 住,我們不用進入六道輪迴,有沒有回到我們本位了?(有),所以很殊勝喔! 各位要了解,不會很困難,只要我們很篤定的對自己有信心,儒家講信就在中間, 統四端(仁義禮智,就是東西南北),中就是信,信統四端兼萬善,我們要了解相信 自己不生不滅佛性非常重要,我們都沒有十足的相信自己的佛性,所以力道才不足。 假如對自己的佛性很肯定,你做什麼力道都很充足都很夠都不缺欠。可是我們現在 有時候都會感到力有不逮(不充足),為什麼這樣?就是對我們佛性本體的認識都還不 夠,現在我們都一直要呈現在日常生活之中怎麼樣能夠都跟佛在一起,就是我們現 在手上拿的那一張,圓覺,圓滿的覺性都呈現,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整個都出來, 那要怎麼做呢?就是「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心,不 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就這樣,非常簡單的,就是要去做而且又不困難, 只是我們認知上的差別而已。假如我們沒有研究的話,我們「於諸妄心」,我們都會 息滅,我們在息滅妄心,已經走入有為法、已經走入生滅,而我們都還不知道。那 我們現在一聽到圓覺,不能落入有為法、不能落入生滅,所以「於諸妄心」,妄心來 了,你不息滅妄心(不管它),不管它最容易了。所以當我們在有起心動念的時候,就 不要動、不要去息滅它、也不要去管它,這樣的話我們也會習慣,往後我們只要一 起心動念,馬上就知覺,知覺了以後它不會延續,這樣的話我們的心,我們自己掌 握,當自己能夠掌握自己心的動態,等於是過去、現在、未來,整個三心你都可以 掌握了,不被三世攝受,三世不攝受就沒有六道輪迴,不用六道輪迴則我們每一個 都已經成道成佛了,可以超越。所以影印活佛老師縮小型的墨寶,後面有寫:「(活佛 老師說的)要聽性理心法才可以拿墨寶;點傳師點道是萬八得超然(沒有說永遠得超然, 只有一萬零八百年)」,所以鼓勵我們研究性理心法超越一萬零八百年。因為一萬零八 百年是一個元會裡面的一會(一元有 12 會,10800 年才十二分之一)而已,那麼少。 而我們一回歸本位以後,不管過幾個元會,我們都可以跟南極老仙翁一樣,南極老 仙翁已經經過七個元會,只要南極老仙翁來借竅都叫我們小寶寶,我們真的是小寶 寶,太小了,所以我們要趕快修證到南極老仙翁的身邊,然後南極老仙翁看第八次 的天地渾沌,而我們看第一次。不要又經過了一倍(十四次),第十五次的時候南極 老仙翁又來借竅,說自我成道以來天地已經渾沌第十四次了,然後我們那個時候還 ―7― 在聽課,各位也都忘了,當南極老仙翁說我已經看過天地渾沌第一次,那個時候我 們也在場聽課,有沒有?都忘記了啊?我們都忘了,第一次南極老仙翁就跟我講, 而我們都忘了,到現在都第七次了,然後再第七,就十四了,在十四的時候,南極 老仙翁又來了,然後我們又坐著聽課,可不可能?最好是不要在世間輪迴,凡塵真 的有苦說不出,很苦,年歲愈大就愈苦。 我們要生存在凡間,條件要很多,要具備很多的條件才能生存在凡間,很不容易。 很勤勞的照顧它(身體),但是我們都沒辦法把它(身體)照顧好,能把它照顧好嗎?我 們都不敢回答,為什麼,再經過一百年哪一個人多會照顧(身體),全部都不在凡塵了。 所以只要對眾生有利益,已經命終的時候,到欲界他化自在天走一趟再回來凡塵, 跟所有親屬、認識的朋友,說一說我已經到他化自在天去了,有辦法嗎?發現回來 後怎麼都沒半個認識的人,為什麼,因為我們凡塵要經過一千六百年,他化自在天 才一天一夜。這樣我們去一天就好,然後我們再來凡塵,會怎麼樣?整個都不一樣, 所以都落入不可思議,不能用我們的頭腦來想、不能用嘴巴來論議,這個過程都是 非常的快、生滅無常。而我們佛性永遠常住不遷,如如不動,但是我們都不認識祂, 認識祂了沒?一定要認識,我們要回歸本位。所以「香鼻與聞」這三個都沒有固定 的地方所在。 經文――舌&味(56 頁,右邊) 阿難,汝嘗二時,眾中持鉢,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於意云何?此味為復 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 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講,汝嘗二時(早上跟中午這兩個時辰,佛制訂戒律過午不食, 經過下午一點就不吃了,這樣修起道來比較容易成功)。佛對阿難講,你早上跟中午 在眾中持鉢(就是到百姓家托缽化緣),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就是最好的 味道,就是牛奶)。牛奶有五個味道,第一個牛奶,第二個乳酪,第三個生酥,第四 個熟酥,第五個醍醐。台灣大概只有到第二個。早期後學看到釋迦牟尼佛講醍醐可 以治百病,那後學就到大賣場去問售貨員,你們這邊有賣醍醐嗎?售貨員說你是要 買醬油,後學說醍醐,售貨員說要到印度去買,因為佛在那邊講經說法,佛有講吃 了醍醐以後,百病全部消失,都沒病了。後學說這種最好,一定要買來吃。我們這 邊只有做到乳酪。乳酪要十二大杯的牛奶提煉一片乳酪,所以我們吃早餐都在麵包 中夾一片乳酪,那時候後學去買來吃,結果很快就發胖,所以還真的不能說吃就吃。 因為一片乳酪是是十二大杯的牛奶提煉。乳酪若是生吃也可以,一般都是夾土司來 吃。在佛的朝代,這五味:牛奶、乳酪、生酥、熟酥、醍醐,名為上味,在吃方面 ―8― 是最好的味道。 「於意云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佛問我們吃的味道,是從 空中產生還是從我們舌頭中產生、還是從食物之中產生,一樣是一個一個全部都講。 經文 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祇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 不推移;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假如這個味道是從你的舌頭生出來,「在汝口中,祇有一舌」,你嘴裡的舌頭只有一 個,「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佛講這也是很有意思。你的舌頭只 有一個,那時你已經在吃生酥熟酥(即牛奶第三跟第四的味道)。黑石蜜就是甘蔗, 甘蔗的外皮黑的,很硬(石),很甜(蜜),現在我們是說甘蔗,而佛那時候是講它 的外表跟味道。「應不推移」,就是舌頭只有一個,當吃了生酥以後,舌頭裡面就是 生酥的味道,那吃了甘蔗應該不會變甘蔗的味道。因為我們舌頭只有一個,一個舌 頭已經被一個味道佔據了,應該不會變化,所以我們吃甘蔗應該還是生酥的味道, 會這樣嗎?(不會),假如這樣才奇怪。我們吃花生有花生味道,吃甘蔗有甘蔗的味 道,假如我們在吃甘蔗的時候也是花生的味道,那怎麼辦?後學都一直在想,當花 生跟甘蔗一起吃的話,到底是要吐掉還是要吞進去,花生可以吞進去,甘蔗咀嚼以 後要吐掉,當兩個一起吃的時候要怎麼辦,各位有試驗過嗎?倒是可以試驗看看, 甘蔗跟花生一起吃,然後你一直咀嚼,到後來真的還可以吞進去,花生跟甘蔗一起 吃,但是你不要吃個幾口就吐掉了,以免浪費,你要把它咀嚼到爛一點,到最後真 的可以吞進去,很奇怪喔!各位可以試驗看看,一起吃,然後吃了很久,整個甘蔗 渣都變成花生。因為後學有吃過,真的把它吞進去。 「若不變移,不名知味」,假如舌頭已經變成生酥的味道,當你再吃甘蔗而味道不變 化,這樣就不叫知味(你知道那個味道)。「若變移者,舌非多體」,假如已經變移了, 我們的舌頭只有一個,「云何多味一舌之知」,那麼多的味道,一個舌頭能夠知道。 佛就是在講我們如來藏妙真如性很奧妙,我們舌頭只有一個,你看我們吃的東西有 百千個味道,有時候味道差一點點,就會說以後不要到這家來吃,有沒有? 我們修道就是要光明正大,努力修持,能夠修證成佛救渡苦難的眾生,眾生都很苦, 因為我們都把苦寫在臉上,我們的眉毛=草,眼睛跟鼻子是一個十字架,嘴巴是一 個口,加起來就是一個苦字,所以我們把苦都寫在臉上,不苦也不行,苦不了。在 凡塵年歲愈大苦就吃的愈多,愈不好處理凡塵事。假如我們福報大,各位前賢好不 好?這個不要回答比較好,因為福報大是我們追求,可是真正福報大我們就不想修 ―9― 道,社會地位有、又有錢,他就要享受生活。這一享受生活就像密勒日巴講的,入 地獄唯恐不深,受苦的日子唯恐不長。他要享受,一享受了以後都是造罪,我們一 生不素食的話,我們吃那些葷食,多少生命,算不完,難怪釋迦牟尼佛會講「一失 人身,萬劫難復」,人身一失掉以後,經過萬劫都沒有辦法再恢復人的身體。所以我 們有人的身體要趕快借假修真,趕快把佛性修證,身體是水火風土就還給天地,這 樣我們不缺天地一筆債。 經文 若生於食,食非有識,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 假如那個味道是生於食物,食非有識,各位前賢食物裡面有「識」嗎?都沒有。所 以再怎麼好吃的東西,它不會說「我很好吃,趕快把我買來吃」,沒有這樣,所以食 非有識。云何自知,為什麼它自己知道。又食自知,即同他食,假如是食物裡面自 己知道的話,跟別人在吃一樣。何預於汝,跟你有什麼關係。名味之知,說你知道 那個味。 經文 若生於空,汝噉虛空當作何味?必其虛空若作鹹味,既鹹汝舌,亦鹹汝面,則此界 人,同於海魚,既常受鹹,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鹹,必無所知,云何名味? 假如我們吃的這個味道是生於空,汝噉虛空當作何味,噉=吃,你吃虛空是什麼味 道。必其虛空若作鹹味,既鹹汝舌,亦鹹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假如虛空是 鹹味的話,鹹你的舌頭也鹹你的面,那麼娑婆世界的人全部都變成海魚。既常受鹹, 了不知淡,就不知道淡淡的,時常受到鹹的味道。若不識淡,亦不覺鹹,必無所知, 云何名味,所以這個味道是我們如來藏妙真如性才知道味道。 我們在第三片的 DVD 有講生滅的六根跟不生不滅的六根,我們有講到舌頭,舌頭就 是不變之體,吃東西就是隨緣之用,吃到什麼東西知道什麼味道,那就是佛性的功 能作用。我們吃完以後,攝用又歸體(攝受我們舌頭的用,然後又歸到佛性本體回來)。 經文 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都是虛妄不實在的,實在的是我們如來藏妙真如性。 經文―身&觸―(第 57 頁) 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於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 各位前賢早晨為什麼要用手來摸頭,什麼意思?我們這邊沒講過嗎?可能在台北講 的。修道進入比丘、比丘尼,要把頭髮理掉,早晨用手來摸頭意思是「你已經出家 了,不能再貪戀凡塵事」,那我們早上要不要摸頭?我們是水裡的蓮花火裡栽,所以 不用摸頭。外表形相跟所有的眾生沒有兩樣,可是我們的內心就是不同,就是一心 ―10― 一意要回歸到本位,要成道要成佛,要渡化眾生,使所有的眾生也都能夠成道成佛, 這樣整個娑婆世界就變蓮花邦。這邊佛對阿難講,你常早晨以手摸頭。 「於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各位前賢這個我們可以 試試看,我們摸頭,誰為能觸?這是手為能、還是頭為能。我們的手來摸頭,是頭 是「能」,還是手是「能」。手是能摸,頭是被摸,可是現在的知覺是在頭,手是所 知,頭是能知,各位前賢哪一個正確?是手還是頭?我們都沒有去研究,所以佛一 講出來,我們都沒有答案。 經文 若在於手,頭則無知,云何成觸?若在於頭,手則無用,云何名觸? 假如手是能觸,頭被所觸,手是能,頭是所。假如是手的話,頭就無知,就沒有觸。 若在於頭,手則無用,這個能觸的是在頭,手則無用,云何名觸,所以在手也不對, 在頭也不對,請問哪裡正確?(佛性),對啦,就是佛性,就是我們如來藏妙真如性。 經文 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 觸則無成,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虛空與汝成觸。 若一體者,觸則無成,一體就沒有接觸。若二體者,觸誰為在,二體的話,是頭還 是手。這個能所,我們修道就是要消滅能所,能所要雙泯(泯滅,能所都睡覺了)。所 以我們在修持的過程裡面,就是把能所都滅掉,沒有能沒有所。因為能所就是四相,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能看,這個能看的就是我相,一定有所看,所看 就是人相,能所。然後所看差別叢生,叫做眾生相,然後我們連續不斷一直看叫做 壽者相,叫做四相。我們消滅能所就是消滅四相,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 相、沒有壽者相,就已經回歸一體,回歸到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 經文 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覺跟接觸以及我們的身體,都沒有地方所在。即身與觸,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 然性,所以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是不真(不是真的)。我們講實相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 佛性本體。我們講真如,不生不滅的佛性叫真如。講一真法界,不生不滅的佛性叫 一真法界。所以身跟觸都是虛幻不實在,沒有的東西,而我們眾生看的都是實實在 在,但在佛菩薩清明眼來看都是清明空(都是沒有),可是我們看都是有,各位前賢 到底是有還是沒有?我們可以延伸,我們的身體,一百年前有沒有?一百年後有沒 有?都沒有了,都是假的,身體是假的,佛性是真的,佛性沒有形相,所以不會生 ―11― 滅,我們要把佛性修證。各位前賢佛性有沒有?(有),這倒是要肯定。 經文―意&法―(第 57 頁)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 別有方所? 我們講法的時候,大部分都很寬廣,整個宇宙虛空稱為法界,可是在講六塵的法, 卻是很狹隘,只有眼耳鼻舌身落謝在意地的影子叫「法」。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無記就是不記善也不記惡。生成法則,所 言的善跟所言的惡、所言無記,這三個怎麼生成呢。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 別有方所,所以前面就講「汝常意中」,意裡面的善、意裡面的惡、意裡面的無記, 怎麼樣生成呢,它有一個法則,這個法是我們的心所生、還是為當離於心別有方所。 各位前賢「心跟意」,相不相通?「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紙上尋 佛法,筆尖蘸乾洞庭湖」,用洞庭湖的水當墨水來寫佛法,都找不到佛法,所以一定 要用心意。這邊佛講,我們那個意生出來的善惡跟無記,生成的這個方法,這個法 是我們的心所生、還是離於心別有方所。這平常我們很少去探討。 經文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 「若即心者,法則非塵」,假如意就是我們的心,那麼法就變成不是六塵裡面的最後 一個。法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最後一個。我們知道六塵的最後一個,再來看 佛所講「法則非塵」,法就不是六塵了。假如我們的意是心的話,法則不是六塵了。 不是「非心所緣」,各位前賢,心所緣跟意所緣相不相同?心所緣跟意所緣是不同的。 所以法則非塵,不是六塵就不是心所緣,「云何成處」,就是十二處地方所在。 經文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 就是意所緣的善惡無記,離於心另外有地方所在,這樣法的自性(就是六塵裡面最 後一個法,那個法的自己本身),是知道呢還是不知道。 經文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 知道的話就叫做心。跟你不一樣,但是它不是凡塵裡面的一個。同他心量,就是跟 別人的心量是一樣。即汝即心,假如是你的話,那麼就是你的心。云何汝心更二於 汝,為什麼你有兩個心。 經文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煖及虛空相,當於何在? 假如不知道,法塵不是色聲香味、離合冷煖及虛空相,六塵的最後一個,在什麼地 方。 ―12― 經文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 現在這個法在色、空間都沒有表示,不應該我們人間又有空的外面,我們的心不所 緣,心是能緣。地方所在從誰建立。 經文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意跟法二俱虛妄,兩個都虛幻不實在。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不是因緣不是自然性, 而是我們如來藏妙真如性。 這是十二處(十二個地方所在),六根跟六塵十二個地方所在,也都是如來藏妙真如 性。 ◎剩下約 20 分,提問問題 【問】:明心見性跟開悟,是不是文字不同,意思是一樣。 【答】:明心見性是我們所追求的主要目標,開悟有非常多的角度而且又有深的悟、 淺的悟,有道理的悟、有形相的悟,所以開悟是比較狹隘。明心見性,心明了因果 就不昧,見性成佛就無疑,所以明心見性是究竟,開悟是一個起步。 【問】:修道人有必要為往後的生活作存款的儲蓄計畫嗎?有必要為了要買保險,讓 自己為了繳保險費,而把時間用在賺錢的事情,這樣是不是不值得,為了生活拼命 在賺錢,撥不出時間來修道,這樣是不是太可惜了,也耽誤自己的前程。 【答】:這個就是現實與理想。理想跟現實都有一段距離,我們要知道,身體要策劃, 可是佛性不用。策劃未來是為了身體,可是佛性不用你策劃未來。我們佛性是要掌 握當下,那是很重要。可是我們身體的生存也是蠻重要,因為借假修真。那要怎麼 樣過的生活比較能夠安心、正常,倒是自己也要深深的思索,身體跟佛性把它分開, 我們重視佛性但是也不忽略身體。了解意思嘛?可能也都會困擾每一個修道者。因 為真正的努力修道,他會全部都投入在佛性之中,假如你真的是非常至誠,對自己 不生不滅佛性非常的誠,要了解所有現相的變化,誠者,你都會預先知道現相的變 化(對佛性非常虔誠的,他會事先了解),所以怎麼樣應對,佛性也會告訴你。可是 我們一般對佛性的信心不夠,你就可以兩方面都同時進行,這樣就不會後悔,我們 修道也是一樣不要後悔,每走一步都很踏實,一步一腳印,絕對會成就。 【問】:人的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到了半夜的時候會一直吵鬧,但是到了天亮又變 的很安靜,那他晚上吵鬧是跟誰在講話呢? 【答】:各位前賢聽懂這意思嘛?(懂),因為生命走到盡頭就死掉了,半夜怎麼會 ―13― 吵鬧!(此時前賢回覆),因為後學聽到是這樣,有這種事嘛! 我們人是半陰辦陽,陽跟陰我們都可以適應,不管是晚上、不管是白天,我們都過 的很舒服,假如我們在凡塵的修持一直讓陰增加,讓陽減少,這樣的話,他晚上會 特別的興奮,然後白天昏昏沈沈。假如反過來,我們一直培陽,陰一直減少,我們 不管什麼時候都很清醒,那個覺(佛性)都會呈現。各位陽多還是陰多?(陽多), 蠻有自信的,就是要正面、光明,光明就是陽。半夜會吵鬧的話,都不是好事,就 是有冤欠要來討債,這時候你就得安穩,他要作弄的讓你沒辦法安睡,等到白天的 時候為什麼安靜,因為那些冤欠是陰體,一到白天就陽了,陽的時候冤欠就要離開, 冤欠一離開你就又很平靜安穩了,是這樣的。所以那個倒是要趕快還債,從心裡面 建立,說「我所欠的,我絕不賴債,不賴皮,一定會還」,當你表明自己的態度以後, 冤欠就會安心,冤欠安心以後就不會找你麻煩,你就會過的比較好。 【問】:求了道,沒有再辦道的人,他過世後,靈性會到哪裡去? 【答】:之前後學都時常講,你求了道都沒有修、沒有辦,那只有種子不滅,就是我 們佛性的種子不滅,要等到下一個元會又來轉世又來修,那要經過很久的時間都在 受苦,可是比沒有求道要強。 【問】:現在還是有這麼多種,聽了醫生的話、配合醫生治療,但是能夠幸運的根治 者,是很少的機會,只是多活一段的生命,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夠讓身體恢復正常? 又為什麼會得癌症? 【答】:得到癌症大概每一個人都會,早晚我們都會得癌症,都會死掉,看看哪一個 器官先呈現。身體的水火風土,我們要注重也是算養生的一部份,那我們養生就不 能害生。所以在凡塵心地非常重要,你心好,然後不陷害別人,也不吃那些生靈的 東西,這樣對自己身體的本身,飲食要定時定量,不要吃得太多,吃太多就會有毛 病,我們吃少一點身體會健康,精神方面比較充足,修道也比較容易。假如我們吃 的方面,已經超越我們身體的負荷,或是造了很多的殺業,這樣我們的毛病就會很 快呈現、很快就來。第一個我們要注重自己的消化系統,會產生毛病第一個就是消 化不良,當消化不良就會累積在我們肚子,肚子有累積東西就會發炎,久了會有那 些毛病形成―就是腫瘤,腫瘤你再不管它,一段時間後就變成癌症,癌症你再不管它, 差不多就要跟凡塵再見了,就是這個樣子。所以先注重自己的消化系統,看看消化 的好不好,不好的話要趕快改善,一方面吃藥、一方面運動,這樣使胃能夠消化正 常,消化正常則我們吸收營養也就正常,造血也正常,全身五臟六腑毛病就比較少, ―14― 生活也比較快樂。假如我們不朝這個方向,你用錢的話,大概得到的效果只有一半, 有時候連一半都不到,所以一定要配合運動,肚子要照顧。我們病的由來是從肚子 來,肚子照顧好了,營養都會吸收了,器官都沒有毛病。假如我們肚子不好,肚子 會累積那些穢物,穢物累積久了叫宿便,大便都沒通,都累積在肚子,那些都是阿 摩尼亞,沒有把它清除掉,就一定會產生毛病,所以我們要時時讓肚子都能夠消化、 能夠空空,肚子空空沒有東西,它就不會形成腫瘤、不會形成癌症,就身體健康, 這個蠻重要。 【問】:意所緣跟心所緣,有何不同? 【答】:我們形成意,要很多的因緣,所以意叫做所緣,可是我們的心叫做能緣。這 樣有沒有差別?心掌握主動,意掌握被動。被動的意一定要有很多因緣聚會。可是 心,雖然很多因緣也可以形成我們心,可是心可以策劃、可以很多都在主動、都在 掌握現象之中。而「意」,大部分是眼而鼻舌身累積下來才成意。所以意,是一直從 我們第八阿賴耶識轉成末那識,末那識以後就轉成眼耳鼻舌身意六個,就已經很多 因緣,很多因緣形成以後,意一定要有現象,眼耳鼻舌身這些現象以後,意才有作 用。但是心不用,心不用這些眼耳鼻舌身就會有作用。所以心可以掌握主動,意大 部分都是被動。我們在修持的過程,我們把我們的意,不要讓它呈現凡塵的萬相, 我們把意來做妙觀察智,就是用凡塵的所緣――我們運用這些緣來觀察天地的變化,就 是妙觀察,觀察天地的整個變化,然後我們觀察以後會見非功,非功就是非有為功 用,非有為就是無為,我們的意就可以見到無為的佛性。所以我們要轉,把意轉成 妙觀察智。意要很多因緣聚會才有,可是心掌握主動,心可以策劃、可以整個凡塵 怎麼變化,明瞭整個心的狀態。所以心是比較寬廣,意是比較狹隘。 【問】:後學在前人的紀念館看到一副對聯,不清楚要請教劉講師。寫:「禪心寂寂 菩提路,成性存存道義門」。 【答】:「成性存存道義門」,成人之性,存存道義門。形成我們已經追求目標一個固 定方向。存存道義門,就是存在道義門。就是要我們凡塵注意的方向,一定要朝著 道義門。「禪心寂寂菩提路」,我們中國受這個禪,就是講佛性本體。在印度說禪, 是修持的法門,已經方向不同。禪心,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真心佛性寂 寂,就是我們不要落入有為、不要落入生滅,就是空寂、寂滅,然後菩提路,就是 已經到達菩提的道路,這已經抓到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然後你按照這樣,不用再 很多語言文字,只要你守住寂滅,寂滅就是所有生滅都沒有了,叫做寂滅。寂寂菩 ―15― 提路,就已經非常正確走上菩提的道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