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禮拜有前賢問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可能會對後面那句「而生其心」 不太能夠體會裡面的涵義,以為「而生其心」就是我們起心動念,要了解那個跟起 心動念搭不上關係(跟起心動念沒有關係),但是跟我們在研究的真理很有關係, 老子道德經的第一章有「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就是有跟無,常有常無這兩個同出,可是名稱不一樣(同出而異名,不同樣的名);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所以這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跟老子所講 的這一段,意思是完全一樣。甚至於跟我們現在研究的楞嚴經也一樣的意思。釋迦 牟尼佛問阿難「唯心與目今何所在」,「心與目今何所在」也就是在講「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各位能夠連的起來嗎?連不起來喔!後學把裡面的意思講解。 「應無所住」就是空,「而生其心」就是有。所以老子所講的「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已經是同樣的意思。常有跟常無(常住的有跟常住的無),無= 沒有,就是應無所住,無所住就是真空;「而生其心」就是妙有,有但沒有形相(常 有=有,但沒有形相)。所以聖人證悟以後所傳的,絕對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 佛性。我們的真心佛性是屬於真空又屬於妙有,有但沒有形相,空中不空,就是真 空妙有。所以用這些語言文字把祂表達出來,也是要我們知道我們的佛性非常的奧 妙,是玄之又玄、是眾妙之門。所以我們對這個一定要了解,因為我們在凡塵,身 體有形相,所以很容易住相,那我們都「無所住(不住了)」,不住才能夠回歸到 佛性本體回來。那都不住又怕我們落入頑空,所以才接說「而生其心」,生心不住, 不住生心,這個才是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所以「而生其心」不是起心動念,而是 我們「了了分明」的知覺性,我們的知覺就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不是有一個放不 下的嗎?(有),萬緣放下以後,我們再怎麼放怎麼放,那個知覺性都在,那個知 覺性就是佛性的本體,是我們認識我們佛性一個輪廓的最初,開始下手的地方所在, 是很淺很容易就知道。所以我們只要萬緣都放下了,一念不生,那個時候我們佛性 就出來了,成佛就是這一個不生不滅的佛性在成佛。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我 們都可以啟發我們那個知覺性出來當家作主,發號施令來指揮我們身體的所有言行 動作。因為假如我們沒有啟發我們佛性,我們就會被我們六根支配,就是六根當家。 -2- 六根當家的時候,喜歡討厭就很強烈,我們就會造業,造了業就要受苦,受苦的當 下又迷惑又造業又受苦,惡性循環。 我們啟發我們佛性出來當家,佛性當家不會造業,佛性純善無惡,全部都是善,是 一體的,天地之間是一體的。所以我們唱善歌「謝謝你」,我們老師就講「在天地 造化之中,我們原來是一體」,本來就是一體,是一體的話就沒有分別心,心不分 別我們就不會產生很強烈的喜歡討厭,既然不很強烈的喜歡討厭,我們就不會造業, 不造業就不用受苦,就解脫了。所以這個解脫一定要自己,了解真理,自己解脫自 己,可以離開煩惱世界。我們的煩惱從哪裡來?(佛性),從佛性來啊?佛性生發 出來就煩惱啊?我們的煩惱是從住相來(住在形相)。 我們都不住相就沒有煩惱。所以我們一住相了就煩惱,所以煩惱是從住相而來。我 們形相都不住了,煩惱就消失了,沒有煩惱。我們生活在沒有煩惱之中,就像在天 堂一樣。煩惱都是我們自己找的,自己很聰明,找煩惱來煩惱。所以我們要把煩惱 去掉。這樣各位了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了解)。 在楞嚴經裡面,釋迦牟尼佛問阿難「唯心與目今何所在」,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 眼睛在哪裡(就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我們能夠知道的知覺性是在哪裡)。各位前賢 我們的心在哪裡?我們的心就是沒有形相,所以要把祂拿出來,拿不出來;可是我 們的知覺性,我們確實知道我們有真心,知道有真心,可是就是沒辦法把祂拿出來, 沒有辦法指點出來。要了解,就是因為這麼奧妙,玄之又玄,所以我們才要進入我 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本體。我們從大乘佛法裡面就了解,我們的心是無所不在, 不在內不在外、不住中間(沒有內外也沒有中間),就是充塞整個宇宙虛空,整個宇宙 虛空都是我們真心,甚至連整個山河大地也都是我們真心所呈現,所有的萬相萬事 也是我們的真心所呈現,可是我們都會把那個心認為就住在我們身內,然後身外, 萬法都在身外,就是因為這樣,我們的觀念念頭就已經差錯,就已經不對了,不是 這樣!尤其我們研究楞嚴經,佛就明確的講,心假如住在我們身內的話,因為心有 靈知的作用(靈敏的知覺性),假如心的所在,一切今能分別了知(心在哪裡,都 能夠了了分明);假如心是住在我們身內的話,我們身內有五臟六腑,可是我們知 道我們五臟六腑嗎?有沒有看到?沒辦法看到,知道有可是沒有辦法看到。我們爪 生髮長(爪=指甲,髮=頭髮),頭髮跟指甲都在生長,我們有看到嗎?沒有,都 沒有看到。所以佛就講心有靈知的作用,假如是在身內的話,那你都能夠了解看到 啊,那為什麼沒有,所以住在身內是錯的。那離開我們身體來找心,有沒有?一樣 -3- 沒有。所以祂是不即不離,不即=不住,不住在身內;不離=不離開我們的身體, 所以我們的身體一樣就是有佛性的存在。 我們用構造來說的話,身體的構造是天地的物質,水火風土眾緣聚會借我們用,我 們都要還給天地的,而且水火風土沒有知覺性。那現在我們身體有知覺性,身體的 知覺性就是佛性;身體的水火風土是天地的物質,本來是無知之物,沒有知覺的東 西,但現在變成有知覺,所以我們就會被有知覺的身體,大部分時間都被它佔據引 誘,所以身體我們看的很重,然後佛性因為沒有形相,所以我們就忽略就沒有重視 祂。要了解身體有一天終歸要還給天地,我們靈敏知覺的不生不滅佛性,是永遠常 住不遷,不會生也不會滅,所以沒有生死。可是我們對沒有生死的佛性都不加以認 識跟培養。所以當我們一口氣不來的時候,我們就被業力把我們推到現相界去現相。 要了解,我們一直住在形相,那麼這一些它就不會脫離,業推我們來凡塵現相的這 個六道輪迴,我們就永遠持續下去。我們一直在凡塵都是受苦,縱然有很大的福報, 一樣是在受苦,像這個時間你到北部是很冷,穿很厚的外套還很冷,可是到南部來 竟然很熱,所以了解,只要有形相我們就要接受天地的煎熬,冷接受冷,熱接受熱, 狂風暴雨一樣要接受,天地之間所有形成的現象我們都要去接受它。所以我們能夠 回歸到靈敏的知覺性(就是我們佛性的本體),我們能夠回歸了以後,我們就可以 超越這些現相,現相之中都是受苦,所以我們不要貪戀凡塵。那剛好我們現在能夠 得道,上天大開普渡都能夠得道,這個很不容易,以往都是要三仟功八佰果,功果 圓滿才可以得道,那現在我們都得了,得了以後要努力修,使我們的佛性能夠主宰, 能夠主宰,我們已經可以進入真空妙有;那進入到佛性本體以後,這個身體的現相 就回歸給天地(四大,水火風土就回歸給水火風土),身體跟佛性都已經沒有關係 了。我們沒有研究、沒有加以訓練,身體與佛性關係就很重要,因為業力會把我們 推到現相來現相,我們有現相以後,要了解到我們要給它吃、要給它穿、要給它享 受,要不要?(要),恩,我們所追求的就是這一些,要吃要穿要享受,還不能違 反自然。佛都講我們有長壽的命,但一定要有緣來配合。長壽的命是因,然後我們 要飲食的緣。很長壽的人不吃飯,能不能夠讓它很長壽?就不可能了。所以有長壽 的因,要有吃飯的緣,因緣配合,他的長壽才能夠呈現。所以我們凡塵都是這個樣 子,要現相能夠在凡塵立足、能夠呈現,一定要有它的背景因素。 我們在凡塵就是適可而止,有得吃有得穿有個遮風避雨就可以了,再追求的話就無 底深淵,我們都不會滿足的。等到一口氣不來,沒有一樣東西我們可以帶得走,我 -4- 們辛辛苦苦打拼,賺了很多東西很多財產,都帶不走要怎麼辦?都要留給別人,那 我們何苦哀哉!那麼辛辛苦苦,到時候拱手讓人很不甘願。所以凡塵虛幻不實在, 都是假的,最實在就是不生不滅佛性本體,那個很實在,我們就要活在當下,不要 有三心、不要有四相,沒有三心四相,我們就不走入六道輪迴,三世都攝受我們不 住,我們就可以逍遙自在。所以我們一般都認為心經「觀自在菩薩」是最容易的、 最簡單的,只有兩百六十個字,不知道心經是最深,心經是般若的精華。般若,釋 迦牟尼佛在凡塵講最久,有二十二年,二十二年講般若(就是講妙智慧)最久;講 方等經(大乘佛法)才講六年的時間,沒有講二十二年那麼久。所以般若是最不容 易進入,我們只要在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那個狀態之下,我們能夠持續,又加以做萬 緣放下的工夫一直深入,就可以啟發我們般若妙智慧。般若一有了以後,般若所生 發的沒有兩邊,都是一個絕對,所以答案就是最理想。普通我們在凡塵都是兩邊, 一定有兩邊才能夠呈現現相,沒有兩邊就呈現不了。所以一進入到佛性以後,祂就 是一個絕對體,一體了以後就沒有兩邊、沒有對待。所以這個理我們平常都很少接 觸真理。因為上個禮拜有前賢問「應無所著而生其心」,後學聽問的口氣就了解他 對而生其心的意思已經錯解(錯誤的了領悟了解),已經認為是起心動念,所以後 學才會在開始的時候就先講,講「應無所著而生其心」的重要性,跟老子的道德經 開頭、跟我們研究楞嚴經裡面的涵義,都是互相融通的。這樣各位通了沒有?通了 喔,就是真空妙有,佛性的本體,就是那個知覺性,沒有形相,可是確實存在,我 們都肯定祂確實存在。所以我們只要能夠從內心生發相信,信居中然後統四端兼萬 善,四端就是仁義禮智東西南北,信是最重要,信不是相信外面,而是相信自己不 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所以一定要相信,這個我們都可以肯定的,絕對相信。相不相 信?(相信),相信自己的佛性,不相信的話就活不下去了,所以一定相信。我們 回來講楞嚴經,講到 43 頁(小字體)。 小字體 佛言此見精與物象但惟一體(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跟所有物象(萬物的形相) 但惟一體,就是全部都是一體,沒有分別的),所以無是無非(沒有是非,我們平常認 為有是非,佛在這邊發揮真理,在真理裡面,我們佛性本體裡面沒有是非),亦復如 文殊一樣,但有一真文殊(但有一個真的文殊),無是與非是(沒有是文殊與非文殊, 這兩個沒有)。欲知無是非乃合二妄成一真(就把兩個相對待的合成一體,就是是非和 成一體),明妄元是真(我們明瞭所有的妄――不真的來源也是佛性出來,只是它是功能 -5- 作用,所以稱為妄,本體就稱為真,所以明妄元是真),於一真總喻而總合,歸真即 無是非(歸真了以後就沒有是非,是一體的)。 今推是義之所始(義理的開始),欲教以出是非之法(出是非的方法),乃從一真起二妄 (從真起妄),明妄本依真(妄為什麼會存在,就是因為有真,有佛性本體,所以妄才 會存在),於真妄別喻而別合(就是個別的比喻,然後跟真理來相合),悟真方出是非(領 悟到真的以後,才能夠脫離是非)。 妄為色空及與聞見(有色(形相)以及空間,跟我們的聞(耳朵跟鼻子)見(眼根),有色空 跟聞見),此明從真起妄(從我們的佛性然後起來,妄就是功能作用,真就是本體), 謂本是一真心體(本來就是一個真心體),由最初性覺必明(因為我們的性本來就有知 覺在,我們加一個必,就是要落入有為,要使祂光明,這樣變成妄了),妄為明覺(所 以性覺必明就變妄),轉妙明而為無明(本來很奧妙的、很光明的,然後現在就變成我 們日常所用的無明,就是已經喪失一真,一真之體已經喪失,就是走入無明,不了 解真理了),轉真覺而成不覺(本來是真覺,真覺沒有兩邊,然後我們不覺,不覺就有 兩邊了――有覺有不覺,變成兩邊),起為業識(就已經造了業。所以這都是很微細的轉 變。像我們起心動念,念頭就是業,我們都不知道我們起心動念就已經在造業。假 如我們對社會人士這樣講,他會說哪是啊,怎麼起心動念會是業呢,他不知道在真 理世界裡面,就是已經造了業下來,本來就是沒有念,沒有念就是正念。所以這個 我們要徹底知道――沒有念頭就是正念,沒有念頭就是佛知佛覺(佛的知覺),有念頭就 變成有為,有為就會生滅、就會變化。知道嗎?很微細,這轉折的地方都很微細。 所以就有業識),變現見、相二分(變現見跟相兩個分別了,有形有相然後我們看見。 所以有業識以後就會變現見跟相兩個分別。見=能見,既然能見就要有所見。假如 我們已經起心動念(各位前賢我們起心動念就造業了),那我們想看業相(業的形相), 業沒有形相,然後我們強要看我們的業相,就會形成結暗為色(就是把暗境變成四大― ―水火風土的形相呈現,很微細的。所以了解我們的根源來源――為什麼有山河大地, 就是因為我們一念無明(起心動念),只有這樣喔,然後山河大地就形成了。我們再怎 麼想也想不通,為什麼念頭會形成山河大地。因為本來在我真理世界裡面沒有念頭, 那我們有念頭就已經形成――有,「有跟無」有沒有一樣?絕對不一樣。我們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叫做三有(三個有),就是內容全部都是「有」,那我們在三界裡面來 學叫做有學,有學的程度高不高?不知道喔,那無學高不高?無學就是無法可以學。 無學就是阿羅漢,他已經沒有法可以學。然後我們有學就是有為法,有為法如夢幻 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以「有」――三有,我們在三有的世界裡面受苦。 -6- 那要怎麼樣才不苦?就是全部都沒有,全部都沒有叫做無學(沒有方法可以學)。沒有 法可以學要不要法執?(不要),要不要我執?(不要),全部都沒有了――沒有我執、 沒有法執,成不成佛?已經成佛了喔!所以最起碼你到無學就是阿羅漢。我們在「有」 裡面學,就是很微細的起心動念,一念無明生三細――三個很微細的業相呈現,業相轉 相跟現相,這個時候一念無明生三細――三個很微細都沒有形相,可是已經醞釀,我們 起念頭以後會怎麼樣?會促成我們的行為。所以各位可以想像,我們行為之前由什 麼開始?(念頭),就是由念頭開始。有念頭了以後我們就會有行為,所以行為的前兆 就是念頭;那念頭的前兆呢?是不是沒有念;那我們為什麼會起心動念?是不是無 明,就是不覺。在覺的佛性之中已經起不覺,所以才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以後促成 我們行為,就是這麼微細。我們修道要了解,我們要能夠推敲真理所在――我為什麼會 起念頭、我們為什麼會有這種行為出現。行為出現的出現一定有前兆,前兆就是生 發念頭;念頭的生發一定有外在的因緣,外在的因緣是怎麼來的我們要先了解,了 解以後問題才可以解決。比如我們說跟某某人不投緣,一看到就生氣,一生氣就想 跟他吵架;我們就要往還沒有發生這個吵架之前,怎麼形成這些念頭,一定有因; 因,我們要抓得住,把因能夠消弭消失,讓它歸於無(已經沒有),進入無才能夠 進入真理世界。 我們在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14 個有,色界=7 個有,無色界=4 個 有。後學把內容稍微提一下。欲界有六欲天,最低四天王天,第二個忉利天(就是 我們講的三十三天,布袋戲最常說的三十三天天外天),第三個夜摩天,第四個兜 率陀天,第五個樂變化天,第六個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有魔醯首羅天,就是魔 王在住的地方,他也屬於第六的他化自在天管轄。所以魔王住在欲界的最高,我們 就在欲界的管轄裡面,有六欲天就六個了。然後有四大部州,人道有四大部州,東 勝神州,西牛賀州,南贍部州跟北瞿廬州;然後有四趣,就是阿修羅、畜生道、地 獄道跟惡鬼道,六欲天+四大部州+四趣=14 有,都有,有因有果,都叫有。 色界有七個,就是初禪、大梵天、二禪、三禪、四禪,五淨居天跟無想天,七個。 無色界有四個,叫四空天,總共就二十五,二十五就是三界的詳細分。我們講三有 跟講二十五有是一樣的,都是有因有果,我們都要六道輪迴的。我們要超出,超出 就是要「無」。各位前賢,我們心中是不是時時刻刻都擁有?(對),「有」的時 間比較長,所以「無」是最理想。時時刻刻你都講「無事、無事」,沒事啦,有沒 有事?(沒事)。沒事就是已經回歸到我們佛性本體了,一「有」了我們是不是煩 惱?所以三有,三界都是煩惱。那「無」了,無學了(沒有方法可以學),就是阿 -7- 羅漢,已經到達最基本的、我們走入修道軌道的初步工夫。所以要「無」。各位前 賢這樣擁「無」好呢、還是擁「有」好呢?(擁無)。容不容易做到「無」?(不 容易),我們都會想依賴,我們依賴有還是依賴無?(依賴無),依賴無的話,假 如我們吃飯都沒錢,怎麼辦!都沒了、都無了!要了解那個「無」就是從心境上, 真正的已經回歸到真理,全部都是無,都是真空,一真空妙有就呈現,真空妙有就 是佛性本體了。所以我們凡塵的財富、凡塵的現相,不要有沒關係。我們佛性能夠 掌握、能夠使祂發號施令,這個是最重要!最重要就是一定要從佛性啟發。現在我 們是被佛性主宰還是被六根主宰?慢慢地我們把權柄要交給我們佛性,這樣的話我 們就可以在一口氣不來的時候,身體就歸還給天地,身體跟佛性已經就沒有關係了, 就很自由自在。假如我們不這樣做,我們會被業力又推到現相來現相。因為現在的 人孩子生得少,所以本來都是抱孩子,現在都抱寵物。所以搭車時常都看到人家在 抱寵物就像抱孩子一樣,這樣好不好?(不好)。後學都講,我們修道不能養寵物, 為什麼?因為你養寵物的話,你還要使你的寵物成佛,這樣是不是自找麻煩?(是), 我們自己成佛都很有問題了,還要來使我們寵物成佛,還要等牠轉世當人,然後當 人以後又不一定聽話,等到他修成佛的時候,可能都到下一個元會去了,這個元會 來不及了,所以不要找自己麻煩。既然養了,已經有了,之前就養了,就把牠養, 把牠好好的送終,送牠過一生,那個不會落入等到往後使牠成佛。 所以我們了解在凡塵我們的使命任務很重要,現在的重點就是要親朋好友、自己的 親人以及我們熟識的人要他們能夠求道、修道,又能夠研究性理心法,能夠明心見 性,心明因果不昧,見性成佛無疑,絕對可以成佛。所以,起為業識以後就會變現 見跟相,二個方向,見就是有能見所見,相就是形相。落入形相以後我們就會住在 形相,所以就有業,然後轉、然後現,業相、轉相、現相,都是在沒有形的裡面)。 色空即所現之相分,依報世界物象,及與聞見,即所現之見分(所以有相有見,是不 一樣的。相=形相,見=能見。我們在凡塵,我們用的見聞覺知,那個能見不是正 確)。正報六根身相,皆屬妄為(正報就是我們身心;依報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生活 的環境叫依報。正報就是我們的根身以及我們的心(六識心),這個全部都屬於妄 為)。本非實有(本來它不是實在有的)。雖非實有宛現二相(雖然不是實在有,可是宛 然呈現這兩種現相)。則是非生(不是真正的身)。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第 二月,就是我們眼睛一壓,就形成兩個形相,一個是真、一個是妄,可是它離真不 遠,不像水中的月亮,全部都虛幻不實,所以第二月差一點點)。文殊,但識得一月 為真,則惟一體(我們認識真月只有一個,那個就是獨一無二,沒有分別的)。中間自 -8- 無是月非月之可言(中間自然沒有是月、非月之可言,我們講是月非月,有是非的話, 那已經就是我們凡塵從真起妄了,真已經不見了)。 汝今觀見與塵(我們來觀察我們的見性跟凡塵),研究起來,任從種種發明,無非妄想 (我們種種的發明,全部都是妄想,都已經不真,真就是本體,妄想就是功能作用, 全部都是功能作用,本體已經不見了),上佛對文殊說(上面佛對文殊說),此汝今觀 見是對阿難和大眾說(這個地方對阿難以及對大眾講),見即見精,塵即內之身心外之 萬物(所以觀見與塵,見=佛性本體;塵=形相,身心及萬物),承上汝今不悟妙明真 心(佛對阿難講,不領悟妙明真心,妙=不變之體,明=隨緣之用,我們真心有體有 用),故觀見與塵不了(不了解)元是何物(元=本來,不了解本來是什麼東西),任從汝 種種發明,如對萬象而言,云何知是我真性(對萬象來說,要怎麼樣知道,萬象是我 的真姓),對身心而言,見性實我而身非我(這個就是已經錯誤的領悟!就是見性實在 是我,但是身體不是我),說是說非(這個都在是非裡面),總屬分別計度(就是分別心 一直在想),名為妄想,於依他法上起遍計執(這個依他起就是因緣聚會;遍計執就是 我們已經把它認為是實在的),縱說到斷氣,亦不能於中超出是與非(一定在是非裡面, 那個就不是真理)。 由是返迷歸悟(迷已經消失了,能夠回歸到領悟),會妄歸真(領會所有的妄是佛性的 功能作用,然後歸到佛性的本體),了知見與塵元是一真(就是了了分明知道,我們佛 性跟凡塵萬象,本來都是一真法界),則能超出是非之外(就可以超出是非,是非是一 體的),真精者,無妄離垢之體(真精就是已經無妄,離開凡塵的塵垢,離垢之體), 妙覺明者,圓照法界之性(能夠圓滿的照片整個虛空法界佛性),悟此體性,則能遠離 依他起性及遍計執性(就會歸到圓成實性),則根、塵、識三(六根、六塵、六識,這 三個),無非圓成實性(全部都是圓成實,就是佛性本體),悉無自他之別(沒有自己、 沒有他人,沒有你我他的分別),安有是非可指(沒有是非可以指點出來)。 故能令汝出指非指者:此指字與前佛問阿難,既有方所,非無指示句相對(既然有地 方所在,就可以把它指明、指點出來),若悟一真法界,見、相二分俱屬空華(若悟一 真法界,見跟相這兩個俱屬於空中的花),萬物見性本來一體(萬物跟我們佛性本來就 是一體),故能令汝超出是非(因為是一體,就可以讓我們超出是非之外),豈復於萬 象中,何者是見可指,何者非見可指(就沒有是非見解了),亦如但知一月真,則妄計 全消(我們那個在想東想西的言辭,全部消失了),此合識得真月,是非自息喻(是非 自然就休息了),可見迷、悟、真、妄,惟在一念,若一念迷,則心境紛然(心跟境紛 紛擾擾的,這麼多呈現),是非鋒起(講是講非),若一念悟,則妙覺湛然(一念能夠領 -9- 悟,則我們那個妙覺湛然整個呈現在我們眼前),豈容是非於其間哉(不容是非在這個 中間)。 這就是屬於第八顯見不分(就是沒有分別),見(不生不滅的佛性)跟萬物萬相是 一體的。下第九番顯見超情(超過我們凡情)。 經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 與先梵志娑毘迦羅,所談冥諦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遍滿十方,有何差別。 阿難又問釋迦牟尼佛,印度外道娑毘迦羅,他談冥諦(冥初自諦)跟他們修苦行(那些 投灰),外道所說的真我遍滿十方,佛說的跟外道說的有什麼差別。這個阿難一問了 以後,佛就會回答,回答以後,我們就會了解差別所在。 小字體 先梵志是古來梵志。其人自謂(自己說自己)梵天苗裔,志生梵天(就是初禪的大梵天), 即婆羅門種。娑毗迦羅,印度六外道之一(印度有六位很有名的外道之一),冥諦,為冥 初自諦,是外道二十五諦中的第一諦【謂此冥諦最初而有之法性,為生萬法之主因,從 冥諦生大,大生我心,我心生五微(色聲香味觸),五微生五大(水火風土空),五大生十 一根(眼耳鼻舌身口手足男女大遺)(大遺=我們的身體),如是冥諦為能生,二十三法為 所生,能受用此二十三法者,名神我(名字叫做神我),証知此理者,為涅槃因】,此乃 外道顛倒,迷非色非空而生之邪見妄執(他們不是從真理來講的,是他們自己生發,生 發的念頭就把它當真理,這不正確)。 阿難問佛,佛所說的真理和外道所說的道理有何差別(不一樣在哪裡),讓佛說明其不同 的地方,投灰,亦云塗灰,有時以身投灰(就是用火燒過的灰),有時以灰塗身,而修無 益之苦行(比丘的偈語:身口意業不作惡,莫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 之苦當遠離,最後一句無益之苦當遠離,就是針對印度外道修的那些方法,那些方 法都無益,對自己沒有利益,然後對所有眾生也沒有利益,所以那一些不要去修, 修都是多餘的,受苦也多餘的,對自己沒有幫助,對別人也沒有幫助。所以我們修 要有功效,我們了解我們的習性深根蒂固,要改過都很不容易,我們修一些受苦的 動作,那是要改掉我們不好的習慣性,跟外道那個無益之苦是不一樣的,這樣了解 嗎?可能我們都沒有,都沒有修一些受苦的方法來改變自己堅固的習慣性,有沒有? 應該是說現在是什麼時候了,賺錢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再去修那個。所以了解佛 -10- 為什麼會講比丘偈語最後一句:無益之苦當遠離)。說有真我徧滿十方,或即二十五諦, 末諦,最後一諦之神我。阿難請佛說有何差別(這個就很重要)。 經文 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 阿難跟釋迦牟尼佛講,世尊也曾在楞伽山,楞伽山就是底下很小,上面山很大,沒 有神通是上不去,要到楞伽山聽講經說法,一定要有神通才可以到達。阿難因為是 佛的侍者,所以被佛帶到楞伽山去。在楞伽山,是大慧菩薩為當機(就是所有的問 題,都是大慧菩薩提出來)。達摩祖師到中國來的時候,就帶楞伽經四本(就是傳給 我們中國楞伽經)。到五祖的時候,把楞伽經改成金剛經,因為楞伽經太深了,那是 對菩薩講,金剛經對我們一般眾生來講,所以比較容易了解,所以後來我們看的大 部分也是金剛經。楞伽經四本的原本就比較沈寂,沒有廣為流傳。後來有傳楞伽經 大概都是有十卷的,不是原來的四卷,不一樣了。 小字體 楞伽山,下小上大,此云不可往(翻成中文叫做不可往),非有神通者,不能到(沒有神 通到不了那個地方)。佛依此山而說《楞伽經》,表法殊勝,非二乘所能及(二乘就是 聲聞跟緣覺。聲聞就是修苦寂滅道,緣覺就是修十二因緣)。大慧菩薩是楞伽會上當 機(所有問題都由大慧菩薩來問)。佛在此廣辯內教與外道不同之義。達摩祖師老水還 潮,帶來中國闡揚的就是這本楞伽經,傳到五祖的時候,五祖欲廣為教化,才改成 金剛經,因為楞伽經意境太高,是菩薩程度,末法眾生雖然研究未能瞭解,也就無 法實踐,所以從淺近處入手,比較實際。 彼外道等,無因論師,計一切物,無因、無緣,自然生,自然滅。如彼偈云:「誰 開河海堆山嶽?誰削荊棘畫獸禽?一切無有能生者,是故我說為自然(這就是外道所 講的偈語)」此則撥無因果(我翻成中文就叫做把因果撥開了,就是全部都沒有因果, 這樣我們行善作惡都沒關係,那個跟真理就不合了),不立修證(所以外道不立修證), 佛說因緣以破之(說因緣來破外道所講的撥無因果),故曰:「我說因緣,非彼境界(所 說的因緣,不是外道所講的那種境界)」如楞伽經頌云:「我說唯鈎鎖(鈎鎖即是因 緣,取相連不斷之義,十二因緣,名十二鈎鎖),離諸外道過(外道的過錯都已經離 開了),若離緣鈎鎖,別有生法者,是則無因論(就是不落入因果裡面,無因),彼壞鈎 鎖義(就是破壞因緣,鈎鎖就是因緣,破壞鈎鎖義理)」 -11- 因,謂種子親因;緣,謂資發助緣,外而百穀等物,須種子為因,水土為緣,方生 芽。修道須借宿生善根,種子為因;如來教法為緣,方生所證之果,大異於彼外道 所說,故曰非彼境界(跟外道所講的境界完全不同)。 經文 我今觀此:覺性自然,非生非滅,離遠一切虛妄顛倒,似非因緣,與同也彼自然; 云何開示,不入群邪,獲真實心,妙覺明性 這是阿難請求釋迦牟尼佛,能夠把它的詳細內容講說。因為阿難觀我們覺性自然, 那個非生非滅以及遠離一切的虛妄顛倒,好像不是因緣,跟外道所講的自然,怎麼 樣能夠開示,希望釋迦牟尼佛能夠開演明示,不入群邪(不進入不對的角度裡面),能 夠獲真實心,妙覺明性,這是最重要。 小字體 謂我今觀此覺緣見性,亦成自然,非生非滅,離遠一切虛妄顛倒,似非因緣及自然, 云何開示不入群邪。凡人在生活中,很多道理不是不知,只是知的內容含混,沒有 確定目標,所以會模稜兩可,起惑造業,因業受苦,惡性循環,阿難慈悲要佛開示 明顯目標,不含混內容,要眾生得益。云何開示分明,令知揀擇,不入群邪,頓獲 無戲論之真實心,而證妙覺明性之全體大用。(所以我們在凡塵,佛就講我們所有的 談說都是戲論――就是戲臺上演戲的台詞,都沒有利益,那個不真實的,而證妙覺明性 之全體大用,這個很重要)。 經文 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惑為自然。 阿難,若必自然,自然甄明,有自然體。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何為自,此見為 復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 阿難,若明為自,應不見暗;若復以空為自體者,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 以為自者,則於明時,見性斷滅,云何見明? 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就是已經講的很明白了,可 是你都還沒有領悟)。惑為自然(迷惑這一些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它是屬於自然)。 阿難,若必自然,自然甄明,有自然體(假如是自然的話,你一定要了解到,自然一 定要甄明,它有自然體)。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何為自(佛要阿難來觀察,我們妙 -12- 明――不變之體、隨緣之用那個見解之中,是用什麼當成自然),此見為復以明為自? 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我們的見,是用明為自然體、還是用暗為自然體、 是用空為自然、還是用塞為自然,所以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指示)。 阿難,若明為自,應不見暗(假如是明為自然體的話,應該我們見不到暗)。若復以空 為自體者,應不見塞(底下有很多都省略,明底下還有暗,但暗就沒說而就講空。以 空為自然體的話,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以為自者,則於明時,見性斷 滅,云何見明(所以佛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都不會含混) 小字體 此段所言,是要我們把前面之八番顯見,深入其中瞭含意,不要在語言文字做工夫, 這段經文很長,含意卻很白話。種種權巧方便,無非將一真,實相之道告訴我們(就 是一真法界,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叫做實相,把實相之道告訴我們)。若將此 覺緣周徧不動,性非生滅,以為是自然者,自當甄別明白有一自然之體方可,汝且 觀此妙明見中,以何為自然之體(什麼才是自然之體),只要汝進入其中一境,皆 有死角,出不來。 所有講出來的明暗、通塞、生滅,所有你只要進入一個角度,然後就出不來了。因 為楞嚴經的本來就是蠻深入,要我們能夠瞭解,凡塵的所有一切對待都是妄。妄就 是佛性的功能作用,真就是佛性本體,我們能夠先把這個確定以後,我們就了解在 講妄――無常變化,為什麼會有無常變化?就是因為有本體,它才能夠無常變化,所以 它也是屬於佛性的。會講「會妄歸真」――我們領會所有的妄,然後就歸到真;我們領 會所有功能作用,然後就歸到本體。 因為我們從出生以來,所聽到的、所研究的,沒有這樣的真理,就是從來都沒有接 近,所以聽起來會很生澀。可是假如我們已經聽的很習慣以後,你就會了解,原來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眾妙的門被我們抓到了。後 學剛看有「懷海禪師的頓教法門」,後學剛從高鐵搭車到我們這裡的時候在聽那個 講說,因為我們這邊場地不適合再來講那個枝葉,我們就直接講經,另外有一些修 持法門在北部小佛堂講,我們都有錄音然後做成 mp3、CD 寄下來。沒有的話,後 面還有,懷海禪師跟普願禪師、智藏禪師三人同時拜七祖馬道一為老師,他們那時 候的修持都是很努力很認真。懷海禪師這一篇,後學一看就像我們萬緣放下的內容, 就好像在告訴我們怎麼樣萬緣放下,後學就講婆婆媽媽的,講的很詳細,各位都一 定可以聽得懂,一定可以進入,一進入以後我們就感到很親切,一進入真理世界就 回歸到本來,本位就可以到達,成佛是絕對沒有問題,只要我們肯來研究、然後肯 -13- 做,一定就可以到達我們想要的成道成佛,不困難的,一世修可以一世成,所以後 學在講說,都會找那種頓教法門,不要經過五十五個位階,那個不知道要修到什麼 時候才會到達,而且又很容易住相,我們一有成就以後就很高興就住相了,住相以 後就出不來,出來以後又要受苦了,然後那個成就很高興,又會退回去,就會走回 頭路。所以頓教從凡夫地一下子到達佛地是最理想,可以讓我們成就,而且努力的 用心差不多是一樣,所以漸修跟頓教是差別很大。那所有的差別後學覺得是在認知 上面,我們一認知錯誤了,我們行為一定錯誤;認知很正確了,行為就很正確。我 們一開始就近入無學(無法可學),你想要法執都不容易。沒有法執、沒有我執, 我、法這兩個執去掉了,就成就了。 現在時常看到有兩個字叫「好康」,好像要講台語,就比較能夠把意思傳達出來。 我們修持方面也有這麼好康。 經文 阿難言必此妙見,性非自然,我今發明,是因緣生。心猶未明,咨詢如來, 是義云何,合因緣性? 阿難很慈悲,故意又來講,既然不是自然的話,那就是因緣了。讓因緣、自然兩個 都由釋迦牟尼佛口中說出來,差別的地方在哪裡,這樣讓我們眾生有脈絡可以追尋。 小字體 引我們瞭解佛性本體超越自然,因緣等微細真理所在,知道其無上的奧妙。自然講 明之後轉入因緣(所以因緣跟自然這兩個)。此之發明,不是真智發明真理,乃是對待 發明,故心猶未曾明悟,必須咨詢如來(詢問),云何符合因緣性(怎樣才符合因 緣性)。 經文 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汝今因見,見性現前,此見為復因明有見?因暗有見? 因空有見?因塞有見? 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你在講這個因緣,然後我來問你)。汝今因見,見性現 前(現在你因為用眼睛來看,然後見性顯現在你的眼前)。此見為復因明有見,因 暗有見(現在就講因緣,你現在能夠看得見,是因明有見還是因暗有見。各位前賢 我們現在在這邊,一樣都能看得見萬象,大家的面孔也都看得見,我們是因明有見 還是因暗有見?(因明),就是因為有明,所以這個因緣被阿難一挑起來了以後, 真的就是有那個因緣,就是因為明,然後我們有見,暗的話我們就看不見。這就是 -14- 經文的內容跟我們現實的現象。因空有見,因塞有見(我們是因空有見還是因塞有 見?我們都是因空有見,有這個空間才有這麼多萬象,所以因空有見)。 經文 阿難若因明有,應不見暗;如因暗有,應不見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於明 暗。復次阿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 若因明有(假如因為明才有這個因緣性),應不見暗(各位前賢,我們現在因明有 見,見不見暗?假如暗相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我們看得見暗相嗎?一樣看得見, 所以我們就瞭解,不同的地方在哪裡,不同的地方就是因為我們因明有見,只能夠 依賴明,就不能夠依賴暗,暗的時候就什麼都看不見,這樣才是跟阿難要問的意思 相符合。不是像我們生活之中,明來就見明暗來就見暗,我們明來見明暗來見暗、 空來見空塞來見塞,那是已經盡虛空徧法界都是我們真心所在才有這個功能作用, 那個叫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我們在用是眾妙之門、是玄之又玄。所以跟佛講的角度 已經不同了。佛說我們因緣,依賴明的話就不見暗,依賴通的話就不見塞,可是我 們全部都不會阻礙、不會阻塞,那個不會阻塞就是已經發揮我們佛性的功能大用, 已經全部發揮了,而佛現在在講,是講因緣有因緣的脈絡,自然有自然的軌道,所 以我們要了解佛在講的內容涵義。所以佛說若因明有,應不見暗(因緣,我們的佛 性是因為明才看到萬象,那應該不見暗,暗的時候就看不到暗相)。 如因暗有(假如我們佛性是因為暗才有),應不見明(應該不會見明)。如是乃至, 因空、因塞,同於明暗(這樣這一段經文瞭解意思了嘛,很白話,不要把它想的很 複雜,就是講的很粗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因為明就是只有明,因為暗就是只 有暗,因為通就是只有通,因為塞就是只有塞,而不像我們現在全部都可以,全部 都可以叫做玄之又玄,已經進入佛性的奧妙!) 復次阿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上面是因,下面是緣,他把因跟緣分開講;上面是 因明有見,底下這邊是因緣有見,所以已經完全不同了,因明跟緣明,有沒有看出 不同的地方,把因跟緣分開了,上面是因明、下面是緣明,下面意思是一樣的) 經文 阿難若緣空有,應不見塞。若緣塞有,應不見空。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 切相,即一切法。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如以手掌撮 摩虛空,祇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捉。 -15- 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把所有的結論答案,都在這邊講出來。我們的不生不滅佛 性不屬於因也不屬於緣,也不屬於自然、也不屬於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 全部,你只要講出來都不對。就像我們之前在講不可思議那種狀態是一樣,我們不 著有、也不著空、不著亦有意空、不著非有非空,請問我們著什麼?(不可思議), 就是不可思議,這地方就是把不可思議的內容全部用文字講出來。所以非因非緣、, 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然後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開一切 相了,所有相都離開了,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就是一真法界,即一切法。 汝今云何於中措心(為什麼在這個中間霧煞煞,亂七八糟中間然後錯心,就是用錯 心了),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用世間的戲論,世間凡塵都是演戲的台詞, 所有講話論調都是在演戲,名跟相也都是假的,我們為什麼在假的裡面分別),如 以手掌撮摩虛空,祇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捉(虛空可以抓得住嗎?(不可以), 所以佛就講,我們用手掌來撮摩虛空――就是要來抓虛空,我們自己疲勞,虛空怎麼會 讓我們抓得住,抓不住的,就是講我們玄之又玄的不生不滅佛性本體,我們可以領 悟、可以體會、可以覺知,可是卻沒辦法把祂拿出來) 小字體 上段要我們超越自然,此段要我們超越因緣,經文雖然很長,內容卻很白話,又和 破自然內容相同,佛不厭其煩一一說明,使住相者都能知道答案。 經文――十番顯見――顯見離見 阿難白佛言,世尊,必妙覺性,非因非緣。世尊云何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 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義云何。 這四種緣就是要有空間、要有光明、要有心、要有眼睛,這四種緣我們才能見(看 見)。 ◎剩下約 20 分,提問問題 【問】:後學想問,剛劉講師有講到「我們沒有念的時候,這時候叫做正念」,這 種說跟我們一般在解釋八正道的時候,可不可以一併套用,八正道裡面的正念、正 語、正命、正精進、正思惟、…又是另外一種講法。 【答】:我們所有的念頭都不起(不起心動念),要了解,我們不起心動念不表示 我們沒有念頭,我們念頭是非常多,只是不起而已,有。八正道就是我們在修持的 過程裡面,讓我們有一個遵循的軌道,正見=正確的見解,假如你有認知了「沒有 念頭就是正念」,這個叫做正見(正確的見解)。正見以後要有正思惟,正思惟就 -16- 是你的思想裡面是跟真理相應,不是為了自己的自私自利,是屬於我們要進入真理 世界的一個方法。有時候聽到人家講的,然後我們要去思索,思索的時候這屬於正 思惟的範圍,因為是要進入真理而不是要進入世間的名相,完全不同。第三個正念, 正念就是我們不能有自私的念頭(即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已經造業,我們不起心 動念的念,那個念就是我們佛性裡面所具備的,叫佛知佛見(佛的知見),所以我 們的正念是要佛的知見,佛的知見是沒有念,沒有念的時候祂靈敏度是最高,因為 我們有念,一有念就會縮小範圍,在我們念頭的範圍裡面,祂就沒有盡虛空(沒有 充滿整個虛空),要充滿整個虛空的時候你就是沒有念,沒有念才有辦法盡虛空徧 法界,整個法界都是我們的正念,都是真心佛性。所以八正道裡面,正見、正思惟、 正念都非常重要,然後我們從正見、正思惟、正念發揮出來正語(正確的語言), 就是你要講、對人說,一定要符合真理,所以這很重要,我們很多在凡塵的語言都 叫戲論(演戲的台詞),佛會講這對我們都沒有幫助,所以不要說。接著要正業, 就是我們的身、口、意都是要正,我們所有的善惡業都是從身口意出來,假如我們 歸於正,身正口正意正,我們就已經可以走入真理世界。再來正精進,精進就是不 能有起伏,有起伏屬於生滅,我們的精進要走入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就是平常心, 平常就是人與人之間平等、人與物之間平等、物與物也平等,這樣我們德行就能夠 建立。所以六祖講「見性是功,平等是得」,我們要有平等心,平等心一出來以後 就叫正精進,你是一直往真理的世界在行持,那就沒有起伏沒有生滅。 接著正定,正定是從我們佛性出發,因為我們在凡塵打坐修下來的定,很難成很容 易破壞,我們坐了老半天,只要一個聲響、一句話,我們那個定就不見了、就消失 了。所以從佛性出來的定才叫正,才不會被外境破壞。再來正命,正命就是正確的 職業,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就是我們在生活之中不符合真理的錢財,我們不取。所 以後學講上看九億或是發票中獎,我們要訓練身外之財那些都不要,縱然送到我們 面前來我們也不要。本來我們壽命有八十歲,那你拿了這些錢,結果變成六十歲, 促成我們早死,所以我們還是不要,慢慢的,使我們的壽命能夠到達一起的終了, 那就是正確的我們取財方法。 要知道藉著神明,佛家一文錢大似須彌山,這一生我們有看到五官不全四肢殘缺, 那都是用佛家的錢在生活,下一生下一世就會有那種現象呈現。我們不要去當著人 家的面講,人家都已經殘缺了,你還講,慘忍!知道意思嘛?但我們知道,他為什 麼會有這種現象的呈現,不是這一生這一世,是前生前世,錢財的來源不清不白, 所以就會有那種五官不全四肢殘缺。 -17- 【問】:後學也是不鼓勵養寵物,但劉講師說養寵物就要養到牠成佛,理路來源是 為什麼?有人說我們養小孩也都不可能保證養到他成佛,那養寵物也要保證牠成佛, 那我們可能就不敢養小孩了,所以理路來源,為什麼養寵物就要養到牠成佛。劉講 師曾經講過,如果以前不知道那養了就好;如果你後面知道的話,你還要繼續養的 話,那要養到牠成佛。這個理路,為什麼以前不知,可以延續;現在知了,我們養 了就一定要……,這因緣理路是? 【答】:為什麼說養小孩不一定要他成佛,我們才可以成佛。養寵物為什麼要使寵 物來轉世當人,修成佛我們才可以。因為寵物沒有智慧,寵物有沒有智慧?(沒有) 有沒有頭腦?(有),我們是講寵物跟人有沒有一樣的頭腦?(沒有),寵物知道 要修道嗎?(不知道),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之前不知道而養的時候,那已經是 不知道的因在前面,那我們就把牠一生養到歸空就過去了。 那你已經知道這個道理,你還要再買寵物來養,要不要使牠成佛?這樣理路知道了 嘛?因為牠不會用頭腦,牠沒有人的頭腦,牠不知道要修道,牠不知道要修道而你 要養牠,則你要負責。那小孩子有頭腦,他要不要修是他的事,他有他的因果,不 能混為一談的,理路很清楚明白。像佛在講的這個,自然就是自然軌道,因緣有因 緣的來源,我們都要分的很清楚明白。寵物不會去辨別,那你要養牠,你就要負責 到底。絕對不是用霸道,我這樣講你就要相信,不是這樣,一定要有理來貫串,有 理才可以,理就是這個樣子。因為牠不會辨別、不會修道,那你既然要負責的話, 你就要負責到底。你還要等牠來轉世當人,當人以後,你還要教育,促成牠修道, 所以這個是自找麻煩。所以當所有的人都不養寵物,會有寵物嗎?所以當所有人都 不吃雞鴨鵝,會有雞鴨鵝嗎?(沒有),就是因為你愛吃,所以人家就去飼養,飼 養以後然後殺掉,罪過要給誰?所以理的所在,貪口腹之慾。 密勒日巴傳記說「我們多活著一天,多造一天的罪,入地獄唯恐不深,受罪的時間 唯恐不長」,按照密勒日巴這樣講,是不是叫我們趕快早一點死,早一點死就少造 一點罪,你少造罪,受的苦就減少了;可是我們可以改變啊,不是說一定要吃那些 才能夠活命,我們粗茶淡飯一樣可以活命,而且活的很健康。後學都講老前人吃的 很少,因為後學跟老前人生活的時間蠻長,白飯差不多七分滿而已,菜也是一點點, 湯也喝一點點,三餐都是這樣,過的生活都是很平淡,九十幾歲了健步如飛,我們 跟在後面要半跑步才跟得上。那你吃的好,坐輪椅,你要吃好還是要吃比較清淡的? (清淡的),我們都會說啦! -18- 【問】:我們眾生,眾念叢生,佛經裡面說一念一輪迴。但是我們求道以後,現在 又在修道一定回歸無極理天,這樣子業力輪迴的理路,是不是請劉講師說明一下。 【答】:因為我們是一念無明生三細,就是那麼一點點,我們開始落入凡塵就是一 個念頭而已,皇母訓子十誡裡面說在三山坡我們在洗澡,仙衣仙鞋老母收回去,那 是說的好聽,其實是我們自己起心動念,只有一念,一念就落入凡塵,然後我們到 凡塵來,本來我們所造的業不多,一點點而已,以現象來講差不多五毛錢,都還不 到一塊錢,可是我們要來還這五毛錢卻被現象迷惑,結果欠了五元,還五毛欠五元。 然後為了五元我們又要來還,為了這五元,糟糕這下變五十元了,然後一直到現在, 大概五億都不止了,欠多了我們就賴皮,不想還,欠這麼多還不清,就不想還。可 是因果定理,不會說你不想還就可以,還是要還,所以「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仍 須還宿債」,你的宿債就是要還。 一念一輪迴,告訴我們不要起心動念,所以我們是有念才落入凡塵,要回去就是須 要無念。無念的時候,我們的生因就斷了,一直到達我們所有的念都可以完全自己 掌控了,生相就盡。生因斷,生相盡,我們就不落入凡塵,凡塵就沒有我們的份, 我們想受苦也沒有因要來。所以一念一輪迴,就是講我們不知不覺,不知不覺我們 起心動念,那個念沒完沒了。各位前賢,我們是不是一個接一個?我們知道我們一 天之中多少念頭嗎,有沒有算算看,以後拿一個碼表按按看,起一個念頭就按 1,再 起來一個就按 2,到晚上你看有多少念,很多都忘了按。所以一念一輪迴就是告訴我 們,不知不覺我們都起心動念,只要你是不知不覺起心動念,你永遠在六道輪迴裡 面,所以講的嚴重一點「一念一輪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