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1月15日 星期五

楞嚴經-24

 經文――六入―舌根(第 54 頁)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 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講,我們嘴巴的舌頭來舔我們嘴唇(舐吻)。熟舐令勞,熟舐就是舐 的久一點,令勞=讓我們舌頭疲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假如這個人生病了則有 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沒有病的話,是有一點點甜。各位曾經試驗過用我們 的舌頭來舔我們的嘴唇嗎?我們身體的器官有一些動作都是我們不生不滅真心佛性 本體所生發,所以身體有病的話,舌頭舔嘴唇會有一點苦味。沒有病的話,就是稍 微有一點甜。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就是顯現我們舌根,舌根不動的時候 淡性常在,淡淡的都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我們的舌頭以及讓舌頭疲勞,就 是我們的菩提(就是覺心),我們的佛性瞪發勞相。上個禮拜有前賢問瞪發勞相,瞪 發就是瞪目發勞,瞪目發勞即我們看到空中會有花。各位曾經試驗過嗎?就是不眨 眼睛,然後向著虛空一直看,會看到什麼?因為每一個人看到都不一樣,大概會看 到好像很大的細菌,會呈現且我們會看到。在台灣俚語裡面會講「滿天全金條,滿 欲抓無半條」,這是另外的一種講法,但是不會看到金條,我們沒有一直在想金子, 就不會看到。所以瞪發勞相,因為這邊在講六入(即六根),六根全部都是如來藏妙 真如性,因為我們平常比較少探討研究,所以講四科――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的時候 就比較生疏、不熟悉。 後學有把大學、中庸寄下來了,各位有拿回去看嗎?有聽嗎?還沒,因為是我們中 國的傳統文化,會比較容易了解,而且是呂祖師註解的,我們連書也寄下來,有大 學、中庸的 mp3、CD,可以拿回去看回去聽。了解以後,我們對修道會比較熟悉。 早期雖然有講,並沒有準備要寄下來,因為我們這陣子研究楞嚴經很生澀很深,所 以想把比較容易了解的寄下來,像我們過去研究的道德經也會覺得比較容易懂,因 為是我們的傳統文化,這樣對我們來說會比較有幫助。至於比較深的部分,我們須 要聽久一點,反覆再聽,反覆聽的話意思才會跑出,不然都很深,講了以後我們不 容易了解。像瞪發勞相,我們平常很少接觸也不會去試驗,去試驗會呈現什麼現相, 也沒有研究瞪發勞相怎麼來的。 ―2― 佛就跟我們講,我們這一些都是佛性本體生發出來(從佛性本體出來的)。瞪=就是 一念無明,已經發出勞相,有勞相就是有根,我們有六根,讓六根疲勞產生的現相。 勞=就是屬於我們根的部分,相=就是形相,我們的根產生疲勞會有什麼形相!而 這邊就詳細的講,當我們的舌頭疲勞了,這樣就有瞪發勞相,那瞪發勞相的來源就 是菩提,同是菩提(就是從菩提覺心生發出來)。 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 「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甜苦是有味的一種,淡是無味的一種,所以就兩種。但我們 看到三個(甜苦淡),竟然只有說兩種,一定會想到底是兩樣還是三樣。甜苦淡是兩種 還是三種?(三種),我們按照文字裡面的意思一定會覺得是有三種。那為什麼會說 兩種妄塵呢?因為甜跟苦屬於有味道的一種,淡屬於沒有味道的一種,所以就兩種, 比較不按照我們知道的邏輯,所以祂是把甜苦(有味道的)一種,淡(沒有味道的) 一種,是這樣來分別的,所以二種妄塵。那為什麼說妄呢?因為它不固定,不固定 就叫妄,固定叫實相。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才叫實相,普通都是妄、都是變化 無常,所以是妄。「發知居中」,把知覺性在這兩種妄塵之中,發知居中。「吸此塵象」, 吸甜苦淡這個塵相進來,讓我們知道名叫做知味性,我們知道甜、知道苦、知道淡, 叫做知味性。 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 我們的知味性(知道味道的那個性),離開甜苦淡這兩種妄塵,畢竟無體。所以知味 性沒有自體(自性本體)。我們舌頭沒有自性,各位前賢舌頭的性是什麼性?感覺, 感覺是從哪裡來?我們平常的時候很少研究很少去迴光返照,來了解我們六根到底 是產生什麼,然後有什麼作用,然後怎麼來、怎麼變化,我們可以說都沒有研究, 所以也都不了解。佛就講知味性,為什麼會知道味道,那個都是佛性,也就是菩提。 我們佛性知道,可是會藉著舌頭了解,而它本身並沒有本體自性。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 我們舌頭能夠嘗到味道,苦以及淡我們知道了,雖然我們能夠知道苦、知道甜、也 知道淡淡的無味,但它不是從甜苦來,也不是從淡出來。「又非根出,不於空生」, 所以這些都是虛妄顯現,都是假的不真,但是我們都在生活之中很自然而然都有這 些,我們舌頭能夠嘗到甜、能夠嘗到苦以及那個淡淡沒有知味的,全部都能夠知覺, 這些知覺是從我們菩提覺心裡面生發,然後藉著我們舌頭,舌頭畢竟本身沒有自性、 沒有本體,而是藉著我們佛性才會有作用。 ―3― 經文 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甜苦二 相?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 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 什麼原因呢,假如我們知覺性是從甜苦而來,就變成跟甜苦合在一起,那淡的時候, 我們那個知覺性就滅了、就沒有知覺性了。「云何知淡」,為什麼知道那個淡淡沒有 味道的呢。 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甜苦二相 假如我們知覺性是從淡出來,那跟淡已經合在一起、連在一起了。「甜即知亡」,嚐 到甜的時候,知覺性就沒有。「復云何知」,那為什麼會知道甜呢,所以就是跟我們 講不是從淡出來也不是從甜苦來。「甜苦二相」,假如是從淡出,甜苦二相就全部都 不知道了。 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 假如從我們舌頭生發甜、苦、淡。「必無甜淡」,一定沒有甜苦以及淡。「及與苦塵」, 這些都沒有。「斯知味根本無自性」,我們知道味道的舌根,本來就沒有自性,沒有 自己本性。 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 假如是從空出來,虛空自己吃它的味道。「非汝口知」,口=舌頭,不是我們的舌頭 知道。「又空自知,何關汝入」,假如是從空出來的,那空自己知道那個味道,跟我 們的舌入(舌頭進來)沒有關係。 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我們的舌頭整個都虛幻不實在。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呈現的。 所以我們要了解,都是我們如來藏妙真如性,都是從我們本性生發。我們因為不研 究就不了解,像我們吃東西有什麼味道,我們都直接以為是東西產生的。各位前賢 是不是這樣?(是),一定都是,吃什麼東西就什麼味道,都是東西產生的,我們都 認為是這樣。可是佛一講,竟然是我們如來藏妙真如性,因為萬相萬事全部都是我 們真心佛性,所以牽涉到整個萬物,我們已經都把萬物分門別類,可是佛都把它連 成一體,當連成一體的時候,就融相(把所有的相都融化),然後進入我們的佛性(入 性)。所以我們在這方面很少研究沒有探討,所以完全都不知道,我們心都是外放, 要收回來蠻不容易。所以我們生活之中不研究的話,我們心的外放就會愈寬廣,放 的愈厲害。假如我們有研究,了解再大的山河大地也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所生發, ―4― 山河大地這麼大的形相都是我們佛性所生發,那比較小的萬相一樣也是我們佛性所 生發。所以所有的形相都是真心佛性,所有的東西也都是真心佛性。各位前賢,我 們能夠接受嗎?會覺得很奇怪。所以我們的心就是會把它分門別類,當我們的分別 心愈濃,我們成道成佛就愈不容易,一定要把它融成一體,當融成一體以後我們才 能構成就才能夠成道。像唱「謝謝你」,天地造化之中我們原來是一體。各位前賢可 以知道,我們唱是唱,可是有沒有把它融成一體,保證沒有,都是個個都分開,沒 有融成一體。所以為什麼能夠成佛、能夠成道,就是因為已經融成一體,了解到萬 殊都歸一本,歸到一本就是一體了。一體以後,就成就了。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裡 面就很不容易體會到這麼高深的佛理。 我們講六入,講到第四個舌頭,六入就是六根,六根自己本身都有其功能作用,平 常我們都會認為六根的所有那些作用,各位前賢有沒有想過是我們的佛性?六根的 功能作用全部都是佛性本體,那因為我們沒有研究六根全部都是佛性,所以就讓六 根當家,當六根一當家以後,我們造業就形成,造的業就要受苦。假如原來我們六 根還是聽佛性本體,這樣的話我們請佛性本體當家,佛性本體當家的話我們就沒有 喜歡討厭就沒有取捨,不會造業。我們之前都有講,我們不要讓六根當家,因為讓 六根當家我們會造了很多業,自己就要去接受果報就受苦了。那我們請佛性出來當 家,要請佛性出來不容易,因為佛性修養很好,佛性不會跟六根來爭執爭權柄,可 是六根都會佔據發號施令的地位且都不願意放棄。各位有沒有學讓佛性當家,不要 讓六根當家?容不容易?(不容易),不容易做到。所以我們就要學著慢慢讓佛性當 家。因為儒家所講的良知良能就是佛性本體,它就是天然本然就會發生,對或不對, 良知良能就會告訴我們,假如有一些是不對的、是錯的、不要做的,良知良能也會 告訴我們。當告訴我們的時候,我們有時候在利害關係之中,我們就不聽良知良能 的話,就會按照我們的利害關係去行持去做,這樣就會造業。所以在凡塵還是需要 有正義在有真理在,還是要按照真理。 經文――六入―身根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 如是以此合覺之處,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 相。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 順二塵,畢竟無體。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 ―5― 一手冷一手熱,用冷手來觸熱手。冷的比較多,熱的就會被冷的吸走,熱就消失, 冷就增多。反過來,「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冷就變成熱,這是講身。 如是以此合覺之處,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合覺接觸,「顯於離知」,離知――離開了,我們知覺性有,顯現離合,那個知覺才會出 來。「涉勢若成」,涉=交涉,交涉的勢已經成立。「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 發勞相」,這邊講的理都是相同,身與勞,身體方面就會有疲勞的時候,當我們的身 疲勞了就有疲勞的現象呈現,現象的呈現一樣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又是一念無明然 後發勞相,把整個我們在凡塵疲憊的形相呈現出來,一樣是菩提、是覺心呈現的。 所以用一個冷手跟熱手互相之間接觸,假如一手非常冷一手非常熱,各位前賢有這 種現象嗎,在我們一個人的身上不容易一手很冷一手很熱,不容易這樣子。可是我 們可以試驗,假如冷的這隻手可以把熱的這隻手整個消化掉,熱就消失了,就變成 冷,這時候就表示冷的冷勢,涉勢若成,冷的勢比較強。比較強的話,我們就是要 有合(有接觸),所以我們身根就是要接觸跟離開,我們才有那個覺。接觸跟離開(離 合),有合有離我們覺才顯得出來。像現在天氣很熱,假如我們穿著棉襖會怎麼樣? 很熱,所以給我們身體的接觸,接觸不順我們的心也不順著外面的天氣,這樣我們 就感到很難過很難受,身體的覺就很不舒服。各位有沒有研究這個身體的觸覺?像 現在天氣熱,就要穿薄的又能透氣的比較適合,所以我們身體的覺就是要有離合(離 開跟合在一起)才會顯出覺出來。所以身體的覺我們倒是可以感受。身體的那種知 覺性也是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所生發出來,所以也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 因為有離跟合這兩種妄塵(凡塵的景相),然後讓我們的覺能夠呈現(就是發覺居中), 「吸此塵象」,有塵象以後我們那個覺才會呈現。「名知覺性」,名字叫做知覺性。 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 這個知覺性的知覺體,假如離開離合跟違順(違=不順著我們的心,順=順心,像 剛才講夏天穿著棉襖就是違,已經不合了;現在穿著比較薄比較清涼就是順),這兩 個凡塵的景相,假如已經離開了,沒有這一些的話,畢竟無體,身體的知覺沒有自 體、沒有本性沒有自性。 經文 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 來時,離當已滅,云和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 則汝身知元無自性。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 ―6― 因緣非自然性。 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 雖然這個覺會讓我們覺得是違跟順兩種感覺,這個覺不是從離合來,也非違順有, 也不從我們的身根出來,也不是虛空產生。 何以故,若合來時,離當已滅,云和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 為什麼呢,假如跟合是合在一起的話,離的時候就已經滅,為什麼知道已經離開這 個身的覺。「違順二相,亦復如是」,違順這兩個也是這個樣子。 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 假如是從我們的身根出來,一定不用離合,「違順四相」就是離合違順不要。 「則汝身知元無自性」,這也是一樣在講我們身體的知覺性沒有本體、沒有自性。 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假如從空出來的話,空它自己知覺的話,「何關汝入」,汝入就是身,身的覺。「是故 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所以後學就有講,我們在研究四科的時候就 要把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記在我們心中,所有裡面的一切講法都是虛妄不實在的,實 在的就是我們的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最後會講本非因緣,不是因緣所產生也不是 自然界呈現,而是我們的如來藏妙真如性,那麼這個身也是一樣。現在我們講到四 科裡面第二科的六入,眼耳鼻舌身,講到身,第五個,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裡面 所講的那些,告訴我們都是虛幻不實在,雖然有時候我們都經過,但是都不確實的 都是假的。 經文――六入―意根(55 頁)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 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疲勞了然後就睡覺。「睡熟便寤」,疲勞過去了就醒過來。 「覽塵斯憶」,就是我們看到凡塵的景象,這些景象都讓我們有記憶,就是能夠了解、 從這些景象裡面我們會聯想;「失憶為忘」,就是已經把那些記憶喪失掉了叫忘。所 以一個是屬於生,一個是屬於滅。「是其顛倒生住異滅」,我們在凡塵大部分都是顛 倒,我們應該很注重的,我們卻看輕了,應該看輕的但我們卻看的很重,就像我們 的身體看的很重,佛性我們卻看的很輕;我們是應該把佛性看重,把身體看輕,可 是我們都顛倒。四相―生住異滅,我們在凡塵整個都是生住異滅,像覽塵斯憶就叫生, 失憶為忘就叫滅,住異是在中間。像我們起心動念,我們剛開始要起心動念叫生, 然後我們正在思索起心動念的內容叫住,已經想的快要好了時候叫異(變化了),最 ―7― 後這一個起心動念結尾了(尾巴)叫滅。我們在凡塵都是這樣,開始注意的時候叫生, 正在注意的時候叫住,然後開始變化已經對它注意減少了叫異,最後叫滅(已經全部 把它丟掉了)。所以我們在凡塵都是在用生住異滅,剛開始我們很疲勞的時候想睡覺 叫生,正在睡的時候叫住,然後疲勞一直過去叫異,醒過來叫滅。沒有固定的生住 異滅。我們在日常生活,像醒過來也是生(醒過來剛才說滅,可是我們把它運用在醒 過來,所以醒過來叫生),生的時候我們精神很飽滿,然後開始處理事情叫住,我們 處理事情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會變化叫異,然後人又感到疲勞叫滅。所以生住異滅在 我們凡塵都是在使用,可是我們都是顛倒,該注意的沒有很注意,不該注意的我們 非常注意,所以叫顛倒的生住異滅。 「吸習中歸」,我們吸收我們所學習的,然後歸到我們的意地(中歸就是歸到我們意地)。 在凡塵不管是學習還是我們習性,我們全部都會歸到我們「意地」然後加以思索。 我們在凡塵「意」的使用是最活躍、使用是最多的。所以吸習中歸,就是吸收所學 習的,然後歸到我們意地。「不相踰越」,就是前面跟後面都按照秩序,不會互相超 越。「稱意知根」,就是稱我們的意知根。「兼意與勞」,意,我們用的到達疲勞的狀 態。「同是菩提瞪發勞相」,都是一樣,後學就講「瞪」字就是一念無明,我們發出 念頭就是這個「瞪」,就是眼睛都不眨的意思,可是我們要了解都是我們不生不滅佛 性裡面提供那個動力,才讓我們有辦法連續的接著有所有形相出來。 經文 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 知性,離彼窹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 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 「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我們的「意」會吸撮內塵,內塵就是 法塵。各位前賢法塵知道嗎?在凡塵的使用,以佛教來講,「法」是最寬廣,可是在 我們六塵裡面,法是最狹隘(色聲香味觸法),所以我們眼睛看的、耳朵聽的、鼻子嗅 聞、嘴巴所嚐、身體所覺,全部都歸到意地,都給意來接收。眼睛看了以後,眼睛 沒有可藏看到形相的地方,所以歸給意,由意來集中所看的一切,所以那個就叫法, 這個法就是只有眼耳鼻舌身所收集的給意,五根所接觸的全部都讓意來知覺。所以 「吸撮內塵」,意就全部把法都吸收。「見聞逆流,流不及地」,我們的見聞(看見根耳 朵聽見)要讓它能夠本身記下來都沒辦法,都是順流,沒有辦法逆流。眼睛耳朵沒有 辦法把看到的、聽到的藏下來,都要藉著意地來把所看到、所聽到、五根所知覺到 的,全部都吸收在意地裡面。「名覺知性」,名字叫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窹寐生 滅二塵,畢竟無體」,前面就講醒過來跟睡覺與生滅,兩種凡塵的景相,離開以後畢 ―8― 竟無體。所以意,最重要就是在於生滅。 我們在凡塵,意用的是最多,害我們最悽慘也就是意,所以我們就是要轉,「五八六 七果因轉」第一個就是轉意。各位還記得嗎?這個蠻重要,因為能夠轉的話,就能 夠成就成道成佛。我們轉不過來就會在六道輪迴,都忘了沒有印象嘛!五=眼耳鼻 舌身,八=阿賴耶識,六=意,七=末那識,五八=果,六七=因,所以要因地轉。 第一個意要轉成妙觀察智,第二個末那就要轉成平等性智,這兩個轉成以後就命令 前面眼耳鼻舌身,由第六的意跟第七的末那來發號施令,前面就成所作智,最後一 個就是大圓鏡智。所以八識轉四智(四個智慧),最重要就是第一個意,意轉成妙觀 察智,六祖講「妙觀察智見非功」,見非功就是見到非有為的功用,非有為就是無為, 無為就是佛性。所以第一個意不用,然後用妙觀察就能夠見到佛性,所以是蠻重要, 跟「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工夫,若要紙上尋佛法,筆尖蘸乾洞庭湖」,用洞 庭湖的水來當墨水來寫文章寫佛法,都找不到佛法,就是從「全憑心意」的意,這 個意是很重要。 這邊佛就講我們勞倦則眠,睡熟便寤,在凡塵生活之中離不開這樣,就是醒過來跟 睡覺。然後再講生滅,因為意念的生滅很明顯。我們一起心動念就生,然後很快就 接著下一個就滅,生滅生滅一直生滅,我們能夠妙觀察智的話,跟生滅就差別很大。 所以六入最後一個就是「意」,我們要把它轉成妙觀察智。第七轉成平等性智,平等 性智心就無病。然後又轉到前面成所作智就同圓鏡。到第八阿賴耶識轉成大圓鏡智 就性清淨了,就成道成佛了。所以這個意是一個起頭、開始努力的地方,我們把它 轉過。這邊佛就講,意也是一樣,是屬於如來藏妙真如性,它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 自然的,所以講的角度跟內容不同。 「當知如是覺知之根」,我們覺知的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是從我們睡覺醒 過來那個地方來,也不是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這個也都是一樣。 經文 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 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 為什麼呢,「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假如是從醒過來的時候,那個意才來,那麼睡 覺的時候就消失了,「將何為寐」,那怎麼樣算是睡。「必生時有,滅即同無」,生滅 的時候,生的時候有,滅的時候就跟無一樣。「令誰受滅」,要什麼人來受滅。「若從 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假如是從滅而有,生就沒有了。這內容都是告訴我們 裡面的變化,都是虛幻不實在。 經文 ―9― 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 覺知就跟空中的花一樣,畢竟沒有自性。 經文 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假如我們意入是從空生的話,虛空知道,何關我們的意入,所以這個意入虛妄,本 非因緣非自然性,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所以六入,佛雖然講的很詳細,但後學都說很白話,可能因為我們沒有研究會覺得 很生澀,聽起來也不容易懂。後學都說掌握原則,就是開頭的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跟結尾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這樣就可以了,比較容易。那中間的過程是交代我們 在凡塵生活之中,所呈現的這些現象,這些現象都虛幻不實在,虛幻不實在的這些 現象是從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顯現出來。各位前賢,從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顯 現出來是真的還是假的?所以佛教不容易了解的地方,就是讓我們進入那種不可思 議的狀態,後學以前都講我們怎麼體會不可思議,就是「不著有、也不著空,不著 亦有亦空、不著非有非空」就進入了不可思議。就是不是用我們頭腦來思想,不是 用嘴巴來論議,各位前賢要怎麼樣體會?就是萬殊歸一本,萬殊是不是爭執的地方 很多,歸一本有沒有分別心?沒有了。因為中間的所有論議,我們各有各的觀點, 都會堅持,我們的認知都沒有到達很圓滿的狀態,那我們研究性理心法以後,了解 原來天地造化之中本來都是一體,那能夠了解都是一體就不要分別,不要分別就成 道就成佛了。可是要我們不分別,大概要等到一口氣不來,那個時候就不會分別了, 那還有一口氣的時候,分別都要,不但要還很強烈。既然分別心很強烈,那我們研 究真理就要努力,努力的話則認知就可以歸到無極,因為到無極,無到極點了就不 會分別,就正確了。所以六入已經算研究到此,接著底下就是四科的第三個,十二 處,處=地方所在,十二個地方所在。因為六根跟六塵合起來就是十二個,六根有 六根的地方所在,六塵有六塵的地方所在,所以就十二處,十二個地方所在。一樣, 各位前賢把握「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最後一定「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經文――十二處(55 頁,右邊) 復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 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 「復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怎麼樣十二處本如來藏,就是我們 不生不滅真心佛性所含藏,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個很重要,我們記得開頭本如來藏 妙真如性,以及最後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這樣原則我們都已經把握住了,中間過程 ―10― 都是在講現相,怎麼樣形成的現相都是虛妄、假的、不真。 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 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講,你來觀察這祇陀樹林、這些泉與水池,你的意思怎麼樣啊! 這些是色生眼見(色=形相),有祇陀樹林、泉池,是它生出來而我們眼睛看見,還 是眼生色相?後學以前有另外一個講法,就是我們面對神龕彌勒祖師,請問是彌勒 祖師跑到我們眼睛來,還是我們眼睛跑到彌勒祖師的表面上?是彌勒祖師跑過來還 是我們跑過去?這樣比較容易了解,眼生色相、色生眼見就沒有這麼明顯。這只有 講一個,所有形相都這樣,到底是形相跑到我們眼睛來,還是我們眼睛跑到形相的 表面上?我們開始講出來到現在很久了,竟然答案都沒出來。那時候我們就有講, 既不是形相跑過來也不是我們眼睛跑過去,而是我們的心知道!所以這個地方就是 在講這樣,但是沒有我們講的這麼白話。它都是用文字,而文字意思我們都會覺得 比較深,其實也都是講這樣:「到底是形相跑過來,還是我們眼睛跑過去」,都不是, 是我們的心知道。所以各位前賢我們的心是不是很寬廣?(是),很寬廣,不用跑過 去也不用跑過來,是不是一體了?(是),所以就更容易了解,原來我們都是一體! 「謝謝你」有講:「天地造化之中,我們都是一體」,所以一體的時候,不用跑過來 也不用跑過去,全部都了了分明! 經文 阿難,若復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空,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 誰明空質?空亦如是。 「若復眼根生色相者」,佛就講假如是我們的眼根(眼睛)生色相。「見空非空,色性應 銷」,各位前賢我們看到虛空,空間沒有形相(空間非色),形相的性應該就消失了。「銷 則顯發一切都無」,銷的時候,然後顯現發明一切全部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 空亦如是」,色相全部都沒有了,什麼人了解虛空(的空質),這個空就是這樣。 經文 若復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是故當知,見與 色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虛妄,非本因緣非自然性。 假如形相生出我們的眼見。「觀空非色,見即銷亡」,我們看到空沒有形相,我們的 見(眼根)已經銷亡。「亡則都無」,亡的時候已經都沒有了。「誰明空色」,什麼人了解 那個空。各位前賢,空有沒有形相?我們用粗淺的角度來看,空沒有形相。可是我 們用比較微細的角度來看,空假如沒有形相,我們怎麼知道空!當我們看到虛空, 假如虛空沒有形相的話,我們怎麼知道是虛空,以這個角度來說空一樣有形相,就 ―11― 是空相。可是一般我們在用,空都沒有形相,那是比較粗淺的說法。那你用詳細來 的說、觀察,空有啊,假如空沒有形相,你怎麼知道是空呢! 這好像伸手不見五指(黑漆漆),請問黑漆漆,能看得見嗎?看不見喔,那看不見怎麼 知道是黑漆漆。能看到嗎?就是看到黑漆漆,能看得到,所以我們講話真的是很有 意思,「看不見看不見、黑漆漆看不見」,若看不見的話你怎麼知道是黑漆漆一片, 就是能夠看到才知道是黑漆漆。所以我們研究就不粗淺,要深入的觀察,原來是有 看見,而是看到黑漆漆。有看見虛空,但是整個都沒有東西,都有看見。「是故當知, 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就是我們眼根的見跟形相的空,色跟空合在一起。俱無處所, 就是沒有固定的地方所在。「即色與見,二處虛妄,非本因緣非自然性」,色跟見兩 個地方都虛妄不實在的,它不是因緣所產生也不是自然性(自然界所有)。所以見跟色 空,沒有固定的地方所在,所以十二處的第一個就是見,六根的第一個見、六塵的 第一個色。底下就是第二個,六根的第二個「聽」以及六塵的第二個「聲」。這樣一 直到全部講到完,六根的一個配六塵的一個,六根的第二個配六塵的第二個,六根 的第三個配六塵的第三個。 經文――十二處―耳根、聲塵(56 頁) 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於意云何? 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 佛對阿難講,在生活的範圍裡面你聽祇陀園中,吃飯的時候要擊鼓(食辦擊鼓),聽 到鼓聲的時候就拿著碗(缽)去吃飯,然後聽到撞鐘就是要集合了(眾集撞鐘)。「鐘 鼓音聲,前後相續」,有撞鐘、有擊鼓,聽到鼓就是要吃飯,聽到撞鐘就是要集合講 課了,所以鐘鼓音聲前後相續。「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各位 前賢現在我們生活也是一樣有聲音,是聲音跑到我們耳朵旁邊,還是我們耳朵跑到 聲音發生的地方?跟剛才我們眼睛看的是一樣。而這是佛講,是我們耳朵跑到聲音 發生的地方,還是聲音跑來我們耳朵旁邊。平常我們也都沒有研究,可是我們了解 到,既不是我們耳朵跑過去也不是聲音跑過來,而是我們的心知道,你看還是如來 藏妙真如性。 經文 阿難,若復此聲來於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祇陀林則無有我,此聲必來阿難 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 所以聲音只有一個,只有一個可以聽到而已。佛已經到室羅筏城(王舍城)乞食, 在祇陀林就沒有我(佛)。那麼這個聲音就會來阿難的耳朵旁邊,然後目犍連跟大迦葉 應該不會同時聽到。我們平常已經在用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但我們都不知道。 ―12― 這邊佛就把真理講出來,聲音只有單一,然後我們人也是單一,所以聲音也只允許 一個人聽到,是這樣嗎?不是的,所以就了解到,為什麼叫妙真如性,真如就是佛 性本體,前面的「妙」跟後面的「性」,妙性真如,各位有沒有看出來?開始的時候 講「本如來藏」,然後「妙真如性」。然後我們把真如抽出來(真如就是我們如來、 就是一真法界),前後連起來就「妙性」,所以我們本來就是妙性,很奧妙的,只是 我們沒有研究而已。真=一真一切真,如=一如一切如。所以佛就講,祂到王舍城 去乞食,然後祇陀林就沒有佛了。那這個聲音就會來阿難的耳朵旁邊,然後目犍連 跟大迦葉不會同時聽到,可是事實不是這樣,所以我們如來藏妙真如性真的是奧妙! 「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聽到聲音就同時要來吃飯, 所以打鼓跟撞鐘都知道要做什麼。 經文 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祇陀林中,在室羅城則無有我,汝聞鼓聲,其耳已往 擊鼓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 假如是你的耳朵往聲音發出的地方去,好像佛已經回來了,在王舍城就沒有佛了。「汝 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我們聽聲音的時候會參雜在一 起,可是佛在講的時候都會分開,擊鼓是鼓聲,撞鐘是鐘聲。假如擊鼓鐘聲全部都 一起的話,那就不會同時聽到。可是事實不是這樣,事實我們都會同時聽到。所以 事實就走入妙真如性。在現象裡面,佛都一個一個分開。「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 響」,不只有鼓聲跟鐘聲,還有象的聲音、馬的聲音、牛的聲音及羊的聲音,種種音 響。 經文 若無來往,亦復無聞。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本 非因緣非自然性。 假如聲音也沒有來、也沒有去,我們也都沒有聽到。「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 所」,就是我們的聽跟聲音,都沒有固定的地方所在。「即聽與聲,二處虛妄,本非 因緣非自然性」,它不是因緣所產生的也不是自然所呈現的,都是虛幻不實在。可是 在我們生活之中好像不是這個現象,那佛在講是從真理的角度來講。而我們在生活 是從我們的妙真如性來應對來說。 所以後學當時在寫這一本的時候,就認為這一些都白話,所以就不用寫小字體來解 說,結果各位前賢,白不白話?跟後學想像都不一樣,各位就可以看到,前面的地 方一定都會有小字體來解說,寫的很密,那就是後學會以為那個會不容易了解,不 ―13― 容易了解所以就要詳細把它解說出來,然後到後來四科、七大,後學一看四科七大 都是白話,所以就不用再解說了,是這樣來的。結果,一講一聽了,怎麼都不一樣, 跟後學想像都不一樣了。不過那時候假如要再把所有的內容又從小的文字來解說的 話,這一本都已經這麼重了,那我們可能要兩本份量。不過後學倒是覺得,這一些 地方不要太投入,只要你了解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跟後面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這樣 就好,我們把握這個原則,至於中間的過程我們倒不用用心去探討,要用心去探討 的地方,後學一定會用小的字體詳細解說。比如 67 頁全部都是小的字體來解說,你 看這個就是要我們詳細才會用小字體來解說,那大字體不加小字體來解說,就是不 要太詳細去了解,因為有一些我們愈詳細了解就愈複雜。掌握原則就好,掌握「本 如來藏妙真如性、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這樣就掌握對方向,底下那些我們聽過就好。 就是不會整個都不知道,不會那個樣子,因為後學看的久,時間經過很長,所以就 會覺得白話不用解說。所以佛在講經典的時候,後學時常講言在此意在彼,都不是 按照文字的意思,有時候我們用白話來講真的很簡單,是聲音跑到耳朵來,還是耳 朵跑到聲音發生的地方去,這樣子而已啊!眼睛,眼睛看到佛像,是我們眼睛跑過 去,還是佛像跑過來,也這樣子而已,那都不是,是我們的心!可是中間的過程一 說出來就很複雜。 底下這個栴檀香倒是很有意思,24 兩為一株,一株一點燃以後,四十里都會聞到香 氣,聞到香氣以後所有的病都好了。我們娑婆世界沒有這一種,這是在北俱蘆洲才 有,所以栴檀很香。 ◎剩下約 22 分,提問問題 【問】:劉講師常說我們的佛性無所不在,到處都有佛性,不用帶來帶去,像後學沒 有去過基隆,我不知道基隆什麼景象,所以我的佛性是不是沒有在那邊。 【答】:有,像後學也都沒有出國,可是我們佛性也都充塞整個地球,不只有地球, 而是整個宇宙的空間全部都有我們的佛性在,所以不要懷疑自己的佛性縮小了,我 們跟佛都一樣。要了解無量的佛世界,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非常小,無量的佛世界 我們佛性都在都有,所以無量的佛世界我們都可以去。那我們要去,第一個就是要 先成道成佛才可以到達無量無邊的佛世界,非常的多非常寬廣,所以才用摩訶來講, 摩訶=大,水火風土都已經充塞整個宇宙虛空,何況是我們佛性。水火風土這物質 是最沒價值的且整個宇宙空間都有,那我們佛性怎麼會輸給水火風土呢!所以不用 懷疑,你沒有到基隆,佛性一樣有到基隆,有一天你搭車到基隆,不用帶佛性去, ―14― 一樣有佛性。有一天你搭飛機到國外觀光旅遊,一樣也不用帶佛性,佛性每個地方 都有。縱然我們搭太空梭,已經超出太陽系進入外太空,佛性一樣還是有,不用帶 佛性去。你看太空人呼吸方面有辦法解決,太空人的佛性一樣可以帶到月亮,踏上 月亮,佛性一樣存在,現在人造衛星又發射的更遠,佛性也一樣存在,所以不用懷 疑。 【問】:但是我們的肉體還是要佛性帶著去,不然哪會知道呢! 【答】:各位前賢,我們的肉體屬於天地的物質水火風土,那不是我們的,肉體是天 地的物質,像房子一樣是由水火風土集合蓋起來的。所以房子也一樣有壽命約一百 年就風化了就過去了。要知道我們的佛性沒有形相,跟整個虛空都是一樣沒有形相, 且沒有進入時間跟空間的約束裡面,所以不是說身體要進入到整個宇宙虛空,而是 我們的佛性,佛性可以進入到整個宇宙虛空而且都有知覺性,我們的身體可以說都 是很微細微小,能夠呈現在凡塵時間都是很短,沒辦法支撐的很久,但是我們佛性 沒有形相,不會死也沒有生,沒有生死沒有生滅,佛性永遠都在,所以只要我們能 夠修證成道以後,歸入我們佛性本體,我們就可以千千萬萬年,那都是算幾「億」 年,幾億萬年都在凡塵、都在空間、都存在,不是要帶著身體,不用帶著身體。就 像我們晚上作夢的時候,夢境裡面有沒有身體?沒有,都沒有身體,夢裡面什麼都 很鮮明都很清楚,所以不用身體。那我們佛性也是一樣,你要身體的話,我們的身 體最多大概一百歲而已,一百歲後就不見了,而佛性永遠存在,只是我們沒有修證 的話、沒有求道、沒有授記,就只有在六道輪迴一直輪轉,都一直過身。當我們有 修證歸位以後,就不用在六道裡面受苦,是這樣的!身體要還給天地的,所以平常 要努力修萬緣放下,先把佛性輪廓都出來,然後再做耳根圓通來跟虛空融合,這樣 我們已經脫根脫塵離身離境,根塵都拘束不了我們,我們都離開了,所以當死掉的 時候,身體要火化、要埋葬都無關緊要,不關緊要,我們不會執著看守著。我們一 定要知道「佛性很超越」,像我們在看什麼景相的時候且都看的很清清楚楚,當你在 看什麼景相的過程中,身體已經都不存在,你的佛性藉著你的眼睛看萬相,都看的 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不是眼睛在看而是佛性在看,佛性借著眼睛來看。假如你沒 有佛性,像我們一口氣不來的時候,剛斷氣的時候眼睛還在,眼睛有辦法看嗎?沒 有(剛斷氣的時候眼睛還在,有辦法看嗎?),所以看,不是眼睛而是佛性。所以我們 的佛性很奧妙,一定要修,修到脫根脫塵,脫離我們六根、脫離這個凡塵,已經離 開身體、離開境,整個都超出了,殊不殊勝?很殊勝。不是說一定要用身體,身體 一百年就不見了,就沒辦法。 ―15― 【問】:劉講師你有說「十方諸佛,同一法身」,諸佛同一法身是屬於融相嗎? 【答】:「十方諸佛,同一法身」,因為同一個虛空,整個虛空裡面就是就只有一個。 所以我們回想一下,在現象裡面就只有一位佛,像我們現在就是彌勒祖師,在彌勒 祖師的上面是釋迦牟尼佛,只有一個佛。為什麼是一?就是唯一,這個一就是它能 夠代表我們所有眾生,所有的眾生都跟它一樣,所以眾生跟佛是相同的。雖然現在 有形相不同,可是這個相是假的,都要歸還給天地。當歸還給天地以後,就歸入真, 真就是十方諸佛同一個法身。所以不用分別,同一個法身,大家都是一樣的。為什 麼「悲」?靈本同體,我們的靈性本來就是同一個體,有沒有更奧妙了,很奧妙的, 叫不可思議。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就講,祂落入凡塵八十歲,佛說祂不動分毫,佛 從出生到走入涅槃,佛說祂一動也沒動,叫做不動,不動本尊。我們也都一樣,我 們也一樣都不動,我們現在落入凡塵在受苦,苦受完了就回到本位,我們也一樣如 如不動。 【問】:劉講師你說我們眼睛看到,是佛性在看,可是如果比較遠的地方看不到要戴 眼鏡才看得到,那個是我們的佛性就出來了嘛? 【答】:那個叫做所知心,被我們的所知侷限。祂是無量無邊的,那我們要到成道的 時候,大用無限。大用無限就像樊離花移山倒海,現在我們會移山倒海嗎?就是我 們都還沒到大用出來,所以會侷限在我們的認知,我們知道的不寬廣,我們知道的 很狹隘,所以顯現就很狹隘;那我們知道很寬廣了,祂就很寬廣。所以往後,我們 成道成佛了,大用無限就可以變化整個天地。現在我們有身體的形相,就受限身體 的形相,然後我們規規矩矩的來做,這樣才不會說不成道不成佛。 【問】:佛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為什麼祂要說魔業,怎不說是 「凡業」。不然在定慧當中,意念有時候會飛出去,心就飛出去,可能就是在修魔業。 【答】:在修入到很微細很高程度的時候,那時候都會有一點正言若反,你講出來的 話好像跟凡塵相反,比如說我們很努力修道,努力修道正確嘛,可是你修道很微細 的境界,你很努力的修道就叫走入生滅,那個就叫魔業,為什麼?因為你努力,「生」; 那你會一直保持努力嗎?你會疲憊,當你疲憊你稍微放下,「滅」;那你現在又發心 努力,「生」;你又疲憊,「滅」,你就叫修生滅。所以修的愈高的時候,微細的地方 就愈多。一點點不注意,本來是百尺竿頭了,百尺竿頭本來很好,可是你不放掉, 你空性就不顯現,空性不顯現就成就不了。所以我們都是會「執」,抓的牢牢的,有 依賴,有依賴我們人就會習慣,我們從出生就依賴。所以你看小孩子走路一定把媽 ―16― 媽的裙子抓的很牢,為什麼?依賴,所以我們依賴的依賴性已經深根蒂固,那你要 修,就要拋掉依賴。所以佛制訂戒律,為什麼說修道人只有三衣一缽,剩下什麼都 不能有,就是要摒除你所有的依賴,不給你依賴,當你什麼都沒有了,那個才真正 的努力修會成就。當你有依賴,你的心會懶惰,就不成。所以不依賴不容易,像百 尺竿頭趕快抓的牢牢的,再放掉就我就死掉了就摔下去了,就是要讓你放掉,放掉 整個剎那見全身,剎那=一瞬間你見到你全身,你全部非常高大的果報身,你百尺 竿頭放掉就呈現。這個我們沒有實際的修到那個階段、沒有實際的去探討研究,真 的不知道。為什麼有一些很正確,為什麼說魔業,那就是已經很微細了。真正的你 說對,錯了!凡塵真的是我們的認知(認識跟知道)不夠,所以被自己障礙,本來 都是佛,那為什麼沒有成佛,就是被自己障礙,我們的知覺障礙我們自己成就。 【問】:老前人有問我們一個問題,「在沒有東西可以吃的時候,剩下一粒肉粽,要 怎麼辦」,我們都不知道,老前人就回答肉不要吃,就吃糯米,請問這個是什麼心。 【答】:有人問釋迦牟尼佛,去托缽化緣,很多人都拿葷食出來布施,問釋迦牟尼佛 要怎麼處理怎麼辦,佛就講你拿到河邊把那些肉味、魚味洗掉,你就可以吃。就是 要我們不要有殺心,不要有殺(我們吃葷食重點都是殺生),你的心不要有殺的心就可 以,把那些洗一洗你就可以吃。所以有一些觀念我們真的也是很難接受,「疑~那也 是肉也是魚,怎麼變成可以吃呢」,那就是已經不貪口腹之慾,重點就是不要殺生。 既然人家布施,你不要浪費,你還是要吃了還是要養生,你有吃了你才有辦法修道 才能成佛。倒是比較少遇到這個問題,後學因為看得多,都有看到佛在回答這些奇 奇怪怪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