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1月16日 星期六

楞嚴經-36

 我們講到第 88 頁,上個禮拜很厲害只有講一行,且後面四個字還沒說。這就是釋迦 牟尼佛要把六根的由來(怎麼來的)詳細說,因為後學經典看得多,所以會覺得是 白話,但各位都一直反應聽不懂,後學就說慢慢說,以聽懂了解為主,會比較慢。 經文――(88 頁)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黏湛發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 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通的時候,塞就就不見。塞的時候,通就不見。就是指我 們的鼻根,各位可能有過鼻塞的過程,當一塞住了,呼吸很不順暢,就會感到難過。 所以由這兩種凡塵的現象,在我們妙覺湛圓性中,妙覺湛圓性中就是我們不生不滅 佛性本體,本來佛性本體是一體沒有六根,可是現在已經有六根了,有了六根佛就 一個一個講,前面 88 頁左邊就講眼根、耳根。這邊開始就講鼻根。「黏湛發嗅」, 湛(湛然本體,即佛性本體,也就是妙圓中)。黏湛,黏起來,前面的凡塵事(通 塞這兩種)互相顯發,這是屬於妄塵,凡塵的景相已經落入我們佛性的功能作用, 凡塵的景相是妄、不真。可是現在現相(妄)黏我們湛然本體,發嗅(已經發揮成 嗅覺)。假如我們鼻根沒有佛性本體的話,則我們不知道香臭。那我們為什麼會知 道?就是因為有這個湛(湛然本體),湛然本體=佛性本體。因為有佛性本體,我 們鼻子聞香臭就很明顯,各位的香臭有沒有聞的很明顯?(有),那就表示我們整 個都很正常,而要維持正常就一定要有佛性本體,假如沒有佛性本體的話,香臭就 不知道。所以黏湛發嗅,嗅覺就是因為有佛性本體在,所以就很靈敏。 「嗅精映香」,嗅能夠發揮出來,我們的聞很厲害那就是講嗅精,不會含糊而是很 明確。然後「映」,嗅精反應的就是味,香是代表我們鼻子聞到的所有味,不是只 有一個香,也有含臭、也有含別的氣味。我們鼻子可以聞很多的氣味,那個就是我 們的嗅覺,那個覺就是佛性本體。 「納香成根」,納=吸取,吸取我們香臭的味道,就成為我們的鼻根。納香成根就 是勝義根。因為底下的浮根四塵叫浮塵根。勝義根跟浮塵根有何差別,勝義根就是 超出我們凡俗凡塵世間所知道的一切,而納香成根的根就是很微細的水火風土,所 ―2― 以「根元目為清淨四大」,目=名目,根元=根的本來就是清淨四大,清淨四大= 水火風土。有水火風土很微細的我們鼻根的勝義根作為浮塵根的依賴,所以浮塵根 依賴勝義根,勝義根就依賴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所以「根元目為清淨四大」, 根元(元=本來),根的本來名目就是清淨四大(就是水火風土),因為勝義根的相很 微細,所以我們看不到,可是我們會知道,因為我們都在用。 「因名鼻體」,因=依,依勝義根,依勝義根的名稱叫做鼻子的本體,鼻子的本體 是什麼呢?就好像「如雙垂爪」,垂下來的爪,就是鼻子的型態形相。所以「浮根 四塵」,這是色香味觸,跟前面的水火風土清淨四大,這兩個構成我們的嗅覺,這 是整個嗅覺得由來。已經有浮塵根(浮現現凡塵我們的色香味觸),我們就會「流 逸奔香」,流=我們整個都向外去發展,有點類似瀑布的流水。逸=好像野馬,奔 馳在曠野之中。奔=一直朝一個方向,哪個方向?就是朝氣味的方向,香臭以及我 們聞到所有鼻子接近的氣味。這是佛講我們鼻根的由來。 各位前賢這樣可以聽得懂嗎?還是不懂嗎?(前賢問勝義根),因為底下有浮根四 塵,這叫浮塵根(浮現在凡塵的四根,即色香味觸)。而「納香成根」的根是勝義 根,因為它是給浮塵根依賴,我們比較不能夠清楚明顯的看出來,所以就講根源, 勝義根的根源名目就是清淨四大(即水火風土),我們整個身體也都是水火風土, 而我們的鼻根(即清淨四大鼻根的水火風土)比較微細我們看不見,但是我們可以 感受,各位都可以聞到氣味嗎?所以聞到氣味中間的過程就是:要有佛性本體,然 後要有勝義根,然後要有浮塵根,整個湊合了,緣聚則生,我們的鼻根就產生了。 假如我們回歸本來的話,就沒有黏湛發嗅,那黏湛發嗅的話,我們是佛性一體(本 體),就沒有變成六根。所以之前我們常講「一念無明生三細」,第二個轉本有的 智光而成能見之見,這個「本有的智光」就是佛性本體――本來具備的智慧;可是我們 本來具備的智慧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因為我們沒有去體會,所以就變成「能見之 見」,而我們都用「能見之見」――我可以看到什麼、我們可以看到什麼,那叫能見之 見,可是我們有能見就有所見,能見所見就互相對待、就有生滅。 所以假如沒有能見、沒有所見,它就恢復到佛性本體,當恢復到一體以後,就沒有 能見,可是也不是說完全都不知道,而是了了分明。這樣有沒有知道的更詳細了。 我們為了要使身體的知覺更清楚明白(可是我們知道為了要使身體清楚明白),就 把原來的佛性本體分化,把佛性本體詳細的細分,分出來了;假如我們不分的話, 祂就是一體,但是當一分了以後,有能見就有所見,然後我們有能聽就有所聽,已 ―3― 經就落入相對待,就有生滅,那有生滅以後我們就會有喜歡討厭,有喜歡討厭就會 有取捨,有取捨以後我們就造業,我們造了業就要受苦。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見、能聞、能嗅、能嚐、能覺、能思,都希望是這 樣,可是這樣的話,六根都已經形成,那六根形成則我們一體的佛性就分成六根用, 就已經分開了,所以這個時候就沒有可以互用。假如我們是一體的話(還不分的時 候),我們身根(我們身體)就可以一根當六根用。所以為什麼仙佛來借竅的時候, 仙佛不用眼睛看黑板就知道黑板的字寫錯了,那就是六根互用。身體可以當眼根用、 可以當耳根用、可以當嗅根用,是不是不一樣了! 我們現在已經都落入分化成六根了,那我們就好好的發揮,從一門深入,我們把六 根全部都了解,了解以後我們的根就盡了,塵就亡(凡塵都亡了、根都盡了,沒有 根沒有塵),就恢復到佛性本體,這時候六根就可以互用。眼睛不但可以看、眼睛 還可以聽、眼睛還可以嗅聞,是不是不可想像!所以後學都講聽性理心法,剛開始 真的像看卡通影片,「真的嗎:山河大地是我們的佛性喔」,現在我們都知道經典 明白的記載:「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這不是後學發明的, 是釋迦牟尼佛講的,所以就是為了要讓各位更深入的有印象,這是佛講的。佛為什 麼會講?因為佛已經證悟山河大地就是我們的真心佛性。我們跟著證悟的腳步走, 我們證悟以後,一樣成道一樣成佛,那時候我們就了解不騙人都是真的。那我們還 沒有去修證會覺得「真的嗎」,我們都很懷疑。當我們愈了解以後,懷疑就會愈消 失,因為從內心產生對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的信賴。以上這是屬於鼻根。 經文――(88 頁)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黏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 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由恬變等」,恬=安然無味,變=變遷,已經有味。各位前賢當我們嘴巴都沒吃 東西,是不是安然無味,安然無味叫做恬。我們放東西在嘴巴裡面,然後吃了牙齒 一咬了,味道出來了,那個就是變。就像我們現在嘴巴沒有吃東西叫做「恬」(沒 有味道),而「變」就是已經吃東西了。尤其吃花生了,味道很強,那就是變。 「二種相參」,就是相錯。嘴巴沒有東西的時候跟有東西的時候,互相交錯。 「於妙圓中」,在我們妙覺湛圓的性中(即佛性本體),然後「黏湛發嘗」,黏我 們湛然本體,已經發揮我們的嚐(就是味道),我們想要知道吃了東西是什麼味道, 嚐一嚐好不好吃。 ―4― 「嘗精映味」,嚐精反映出來就是味道。所以各位前賢我們那個味道是不是都很明 顯,所以在很遠的地方有好吃的東西,我們都會大老遠跑去吃。所以我們已經被味 道吸引。後學那陣子有休息五十天,後學整個味蕾消失,就是嘴巴吃東西但是都沒 有味道,可以想像嘛!假如你不管拿什麼東西來吃,當放到你嘴巴以後都沒有味道, 會怎麼樣?好吃的東西沒有味道,不好吃的東西也沒有味道,那會怎麼樣?全部都 沒有味道。那時候後學在想拿餿水桶的來吃也不知道,因為沒有味道。給醫生看, 醫生說不明原因,後來怎麼好的也不知道,怎麼樣又變成有味道了,吃了東西味道 都可以吃的出來,不明原因。所以凡塵不明原因很多,後學就在想,因為我們都是 要有佛性本體才能夠去分辨它是什麼味道,那後學竟然都沒有(味蕾),(前賢問: 一輩子都沒有嗅覺、味覺),一輩子都沒有那就真的是很異類,這個一定會有因緣。 後學一直在探討是什麼樣的狀態之下,使後學整個味蕾都消失?那又什麼樣的狀態 之下,又整個都恢復?各位前賢幫後學想想看什麼原因。因為後學很喜歡實驗,大 概也是要後學實驗一下,這樣講出來才有力道,就讓後學本身去嘗嘗沒有味蕾的狀 態是怎麼樣。不然假如沒有經過那個階層而向人家講:「我吃東西都沒味道」,我 們一定會反應「哪有這個事」。那有經過以後,我們就會想真的就會有這現象。像 韓劇大長今,後來他要煮給皇帝吃的時候,他的味蕾消失,結果東吃煮的很鹹,各 位有看嗎?就是味蕾消失,所以他放很多鹽巴,而不知道已經很鹹了。可是後學在 想,後學那時候沒有味蕾,若整罐鹽巴拿來吃可能也不知道,也不知道那是鹽,很 奇怪咧,不明原因,怎麼會吃東西沒有味道。現在回想起來,我們點傳師很慈悲, 看後學站在那兒快站不住了,想要趕快伸手來扶後學,站都站不住。 我們舌頭的味道呈現,之前有講,我們可以體會嘴巴舌頭是不變之體,而我們吃東 西是隨緣之用,然後我們東西一定有吃完的時候,舌頭又回到不變之體,我們都是 從這一個現象來體會我們佛性是什麼狀態,佛性是常住不遷,如如不動(不會變化); 會變化的是現象,可是會變化的現象都是無常,很快又變化了,一直在變化。而我 們研究就是要了解對我們整個一生的影響,「生滅變化的影響、不生不滅對我們一 生的影響」到底差別在哪裡,而我們要怎麼樣去調適才能夠過的很符合真理。 所以所有的現象都是生滅變化,我們在凡塵的身體也是現象,也已經落入現象,所 以應對進退都一定要,而要就一定要接觸生滅變化。 後學一直在觀察研究,我們眾生差別最大就是「沒有啟發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然 後把生滅變化的佛性功能作用當成本體」,就差在這裡。因為不變之體是寂而常照, ―5― 隨緣之用是照而常寂,照=用,寂=體,「體用」都不相捨離(沒有離開),有體 就一定有用,我們不能把「用」當「體」,因為我們要攝用又歸體。所以「用」只 有一次,佛性的功能作用發揮出來以後,我們就要讓它隨順著自然,不見了,沒了 就好,不要一直追。可是我們就不是這樣,我們的隨緣之用,用了以後就留在腦海, 一直再回想要怎麼樣使它又回來。就因為這個樣子,我們就落入那種本末顛倒、顛 倒錯亂,已經不知道我們該注重什麼、不知道該看輕什麼,已經不了解了。因為這 樣,佛性本體就離我們愈來愈遠,所以後學都講,大概我們最難去體會就是「如如 不動」,常住不遷就是如如不動。可是我們對這個「如如不動」完全都很陌生,佛 性是永遠都不會離開,不管你知道祂、不知道祂,佛性都在,而且很親切都跟你在 一起,可是你卻不認識祂、不知道祂。因為我們不知道,就沒有辦法把祂培養,沒 有辦法使佛性茁壯。現在我們最重要就是一定要先了解「我們整個不生不滅佛性本 體的輪廓是什麼樣子」,這一定要先知道,所以我們做萬緣放下一念不生。 你能夠「萬緣放下」,就是所有的妄都已經沒有了。「一念不生」叫真,真就呈現, 妄盡真就顯,一定要這樣。當真顯的時候,我們要培養一段時間,讓我們不生不滅 的佛性能夠茁壯,當茁壯以後,我們最好在做耳根圓通。在楞嚴經後面有講耳根圓 通,所以我們事先一定要先了解佛性的輪廓,然後把祂培養讓佛性茁壯,到那個時 候,我們自己內心很篤定,這個很重要,很相信自己不生不滅的佛性。當你相信了 以後,祂可以發揮力量,發揮出來的力量就很大。假如我們不相信自己的佛性,那 發揮出來就沒有力道。所以佛性一發揮出來了,很多我們就可以了解,儒家為什麼 一直強調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是本來我們所具備,可是因為我們被社會引誘,我們 就把良知良能埋沒,不見了。所以不見了以後,我們做錯了、想錯了也不知道,不 知不覺就錯了、不知不覺就造業了。然後受苦的時候,我們又很不甘願:「為什麼 都是我在受苦,做的時候我都很努力在做,為什麼受苦都是我在受而不是別人在受」, 就一定會有這種錯覺,所以我們要詳細深入的研究,一有現象就一定有它背後的原 因,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最重要的就是「沒有抓到根、沒有摸到不生不滅佛性本體」, 這個就是最重要。因為沒有,所以我們都在形相用心,都是在形相鈎心鬥角,這樣 我們一生很快剎那就過了,我們都會很後悔,所以在這很短暫的人生旅途當中,一 定要立定志向,一定要追求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這個本體是億萬年都在,不會 消失,沒有生也不會滅,本體是常住不遷、如如不動,會動的是我們身體、會動的 是我們習性,佛性不會動。 ―6― 所以我們習性造了很多業而跑到三惡道去,誰去?我們習性,那佛性要不要跟去? 因為佛性無所不在,你到哪裡,佛性就跟著你到哪裡。你到地獄,佛性跟著你到地 獄;你到天堂,佛性跟著你到天堂,因為整個宇宙虛空全部都有你的佛性。所以後 學一直講,我們一定要體會如如不動、常住不遷,佛性不會搬家、也不會離開。你 不用祂,佛性也在,你用祂,佛性也在。可是我們的妄心(生滅心)就不一樣,當我們 根塵相對(六根面對六塵),這個都變化無常。可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不會變化,祂 都永遠在。後學就講我們要體會怎麼樣如如不動的話,就是用照相機的原理。 我們按快門的一剎那,鏡頭一定不能晃動,當鏡頭一晃動,我們照出來的相片就模 糊不清。由這個原理,我們拉到我們佛性來,假如我們佛性是在身上,是跟身上住 在一起,那我們整個身都在動,看出來的影像、看出來的這些形相會不會清晰?一 定不會,而是模糊不清。可是我們現在轉的很快,但是看的又很清晰,就要了解「動 的是身體,佛性是如如不動」,這樣有沒有比較有印象!因為整個宇宙空間都有我 們的佛性,不用動!像後學從基隆來到這邊大概有三百公里,那有沒有帶佛性下來? 各位都會想:「有啊,你身體把祂帶下來啊」,要了解「沒有」,為什麼?因為整 個宇宙空間都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這個空就是真空,真空就是佛性本體, 而佛性本體的真空可以生發妙有,萬相萬事都從佛性本體生發出來。凡塵的萬相萬 事都是佛性生發、都是佛性出來,我們看到了什麼、知道什麼,為什麼?就是因為 「那個是我們自己佛性本體,是一個本體,當然知道囉!」 所以後學那時候就講「尸居而龍現,淵莫而雷聲,神動而天隨」,剛開始講的時候, 後學並沒有解說。可是現在我們就可以了解它裡面的涵義。尸居就是在家裡面靜居 (即沒有出門)。龍現就是神通萬物(我們的神通萬物),為什麼?因為所有萬物 都是我們的不生不滅佛性本體(就是神),這個神通萬物,所以你不用出門,「不 窺牖,見天道;不出門,知天下事」,為什麼不用出去?因為全部的天下事都在你的 佛性裡面。為什麼我們現在都沒有?因為現在我們用錯心,別人是搭錯車,我們是 用錯心。我們心都用在凡塵的現象,都是追求凡塵的事跟物,這樣跟我們佛性本來 的格格不入。我們佛性沒有形相,可是我們所追求的竟然全部都是形相。我們有沒 有追求沒有形相的?「沒有形相就不用追」,我們都會這樣想。要了解,有形相的 都不久,最久也才不過一百年,而沒有形相卻是千千萬萬年。所以要注重我們該注 重的,不要本末倒置,我們現在都是這樣,該注重的我們卻忽略了,不該注重的我 們卻注重的要命,例如花了幾萬元要去排毒,幾萬元很難賺,幾萬元用了以後,毒 ―7― 排掉了沒?所以後學看大藏經裡面記載,有人要害釋迦牟尼佛,就用我們凡塵的毒 藥,然後加在食物裡面給釋迦牟尼佛吃,而釋迦牟尼佛知道裡面都是毒藥,然後釋 迦牟尼佛就講話了:「我們世間最毒就是貪嗔癡」,釋迦牟尼佛說我已經沒有貪嗔 癡,所以這個我們台灣話就是「不夠看」,釋迦牟尼佛就把食物吃進去了,要害釋 迦牟尼佛的人很高興,就想等一下佛就死翹翹了,結果都沒事。我們還沒有那個工 夫,不要知道那個毒,你又把它吃進去。 所以最重要就是我們的心,心有沒有正常?心有沒有貪嗔癡?這個是最毒,佛性裡 面沒有貪嗔癡,為什麼?因為沒有形相,沒有形相佛性就不用貪、也不用嗔、也不 用癡。那因為我們有形相,且六道輪迴又久了,都具備。各位有沒有貪嗔癡?大帶 都不敢講沒有,多多少少都有,只是貪的厲害跟不厲害而已。所以為什麼要修?就 是把這些佛性所沒有的去掉,佛性所有的「慈悲喜捨」都全部找回來,就這樣子而 已,不很困難,修道是很快樂的事,不會很困難。假如你對真理了解的愈透徹,生 活就會過的愈理想,我們周遭的人與我們相處就會如沐春風。假如我們凡塵心太濃, 時時刻刻臉都是從廁所出來(臭的要命),人家要不要跟你在一起?看到你頭就轉 開了,這樣是成功還是失敗?失敗了,所以心很重要,你的心能夠自己尊重自己, 你就會尊重別人,這樣一尊重以後,整個觀念都改變。我們大部分尊重自己都會, 但尊重別人有一點困難,我們會說值不值得我尊重,那我們就想一想,我們自己值 不值得人家尊重?值不值得?我們從來沒這樣想過。所以先自愛,人家才會愛你。 假如你不自愛的話,人家怎麼愛你。你先要看重自己,人家才會看重你。假如你自 己都很墮落,那人家要怎麼看重你。所以這個凡塵事,我們都希望找的對象一定要 有品味、有品格、有氣質,那我們本身有沒有?很有意思喔!修道很有意思。 我們的嘴巴舌頭「黏湛發嘗」,嘗就是我們了解到那個氣味。「嘗精映味」,反映 那個味道。「絞味成根」,我們旋轉吸取那個味道成為我們的舌根。「根元目為清 淨四大」,根的本來名目叫做清淨四大(就是水火風土),所以這個叫勝義根,因 為勝義根我們看不到,勝義根給浮塵根應用。「因名舌體」,因=依賴,依勝義根 而成浮塵根,這樣就是我們的舌頭。「如初偃月」,好像月初,初三、初四、初五 的月亮只有一半。「浮根四塵」,浮在凡塵我們的浮塵根,四塵=色香味觸。「流 逸奔味」,就是一直向外,我們的六根都沒有回來,都向外發展,朝著味道。 所以後學時常講,以前後學開計程車曾經載很多客人到很遠的地方,就是為了要吃。 就問乘客,為什麼你要「你搭車的車資比吃還要貴還要多」,乘客就會講多好吃多 ―8― 好吃,有沒有流逸奔味?尤其最不可想像的就是豬血糕,豬血糕的價錢很低,竟然 搭計程車去吃豬血糕,我們問「那麼好吃嗎」,乘客會講「你不知道豬血糕有多好 吃」。後學載很多的乘客,可能這賣的人也是做的很成功,不然後學也不會時常載 到他們都是要去吃那個的,吃什麼?蝦仁羹,乘客會說快一點不然會吃不到,後學 說「還會吃不到啊」,乘客說「老闆下午四點出來,賣完就回去了」,這生意好不 好做?真的好做。有些人擺攤擺了老半天,都沒人要來買要來吃,到了半夜收攤都 還有剩餘。結果,那個,要快一點,不然會吃不到。所以要以吃的來生存賺錢,真 的要抓到客人的胃。當好吃了以後,客人自然就會來。所以現在我們就養成一種習 慣,假如那一家有排隊,你也會跟著排隊,就沒錯。假如那一家都沒人,你說這個 不用等,你就趕快進去吃,你出來一定嘴巴一直念。所以好吃就是人家願意排隊、 願意等待。不好吃的,就是不好吃,就不要,就是冷冷清清。所以既然你要以吃的 來生活的話,你就要弄的很好吃。連那個檳榔,我們都說不要嚼檳榔,可是很多人 搭計程車去買檳榔,後學檳榔不是到處都有嗎,為什麼要搭計程車去買呢,他就會 講「它裡面夾的東西,真的是好」,可能我們都沒有經驗,再怎麼說好我們都體會 不出來,可是他寧願花車錢搭車去買,那一定是絕對不錯。 所以「流逸奔味」,都是這樣,我們眾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都是一樣,都是 想吃到好吃的。除非是沒有吃到好吃的,我們就會安分守己。假如吃到好吃的以後, 我們本來吃的,糟糕了,就撇開不吃了,都要吃好吃的。 經文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黏湛發覺,覺精映觸,摶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 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互相摩盪,這是屬於我們的身根(覺),離跟合。像我們 穿上衣服就是合;我們脫了衣服就叫離。有沒有白話?真的很白話,後學一看這很 白話,可是假如我們沒有抓到竅妙,它就很深,抓到竅妙真的就是很容易。所以離 合兩種互相摩盪。在我們妙覺湛圓的性中(佛性本體),「黏湛發覺」,把我們湛 然本體就變成身體的覺。各位前賢,我們身體的覺最喜歡什麼?細軟,很細膩且很 柔軟,你摸了都很舒服。像我們床鋪,然後我們蓋的毯子、棉被,都喜歡很柔軟很 細膩的。所以身體的覺就是要享受,這個就屬於離合。我們跟它接觸了就合,離開 了跟合,這兩種我們不同的情緒。「覺精映觸」,那個覺讓我們覺得觸覺的舒服跟 難受。「摶觸成根」,摶就是我們用手捏,像早餐吃的飯團,飯團要捏,那叫摶。 捏捏我們那個觸覺,就成為清淨四大,「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名目叫做清淨四大 ―9― (即水火風土),所以這時候的水火風土是很細膩的形相,我們大概都看不到。「因 名身體」,因=依,依著摶觸成根的勝義根,然後成為浮塵根。「如腰鼓顙」,我 們有沒有看過江湖郎中的腰擺一個鼓,鼓的中間細細的,用皮革把兩頭包起來,揹 在腰間,兩邊可以敲,因為腰鼓顙很像人的身體,所以這裡就說身體就好像腰鼓顙。 「浮根四塵」,就是浮塵根,上面「根元目為」就是勝義根。 各位前賢勝義根跟浮塵根可以分的清嗎?浮塵根就是浮現在凡塵,我們在使用的。 勝義根就是被浮塵根依賴,即在背後被依賴,勝義就是勝過凡塵凡俗我們的習慣性、 這些義理,它能夠發揮讓我們有那個感覺出來。「流逸奔觸」,我們就一直要去追 求觸覺的享受。所以乾道們賺了錢以後,就要去聞花粉味,花粉味就是要享受觸覺。 所以當時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就拿給花粉味的用。 經文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黏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 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生了又滅、滅了又生,這就屬於我們的起心動念,就是「意」, 最後一個意,意就是生滅。我們念頭一個接一個,生滅生滅,生了又滅、滅了又生。 「於妙圓中黏湛發知」,黏我們的湛然本體來發知(發我們的知覺性),所以我們 這個知覺也一樣是生滅。有時候要了解,文字是一樣,可是它的內容完全都不同。 「知精映法」,我們那個「知」就反映法。所以這地方後學就要講,我們平常用的 「法」很寬廣,法界,就是整個虛空。可是這邊的「法」,是眼耳鼻舌身落入「意」 地的影子,比較窄,沒有很寬廣。就是因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都沒 有地方藏它知道的,而眼耳鼻舌身所有跟外界接觸的,都歸納到意地裡面,那這些 影子就叫法。聽懂嗎?好像很沈重。 我們眼睛看了以後,交給誰?耳朵聽了以後,交給誰?因為眼睛沒有藏它看到的地 方,那些形相沒有地方藏得住,所以只有交給意地:「你(意)幫我看住,這我(眼睛) 有看過」。耳朵聽到也一樣,耳朵也沒有藏聲音的地方所在,耳朵也要交給意地: 「你(意)幫我(耳朵)照顧,這我(耳朵)知道,這我(耳朵)有聽到」。所以眼耳鼻舌身所 接觸的這一些都交給「意」,「意」就把它們整個都收集,就叫法,都是影子而已, 都是假的、都不真。所以「知精映法」,然後「攬法成根」,攬=收取、抱住它。 攬這一些法就變成勝義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勝義根的根的本來名目叫做清 淨四大,四大=水火風土,下面「浮根四塵」,四塵就是色香味觸。所以這八個合 ―10― 起來交織而成,有水火風土、有色香味觸八個合起來,就完成我們的「意知」,我 們的意知道。所以這個構造還真的很複雜。 「因名意思」,依著勝義根就變成浮根四塵。意思,交給意地以後,「意」要把它 拿出來,它要思索。「如幽室見」,幽室=暗室,好像我們在暗室裡面見物容不容 易?不容易就看的清楚。「浮根四塵」就是色香味觸。「流逸奔法」,一樣都是向 外,沒有向內的,向外去追求就沒了沒完。 經文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光。是以汝今離暗離明, 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 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 滅、明暗,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 明,諸餘五黏,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 相為用。 佛就對阿難講「如是六根」,六根的本源就是佛性本體,本來就是佛性本體而已,沒 有六。「由彼覺明」,覺明=真覺跟真明。由彼就是由我們的佛性本體,是真覺跟真 明。「有明明覺」,就是我們加明。「有明」就是加明。像我們修道要把佛性加的光明, 我們都這樣想,就錯了!因為不能在本體外面加東西,本體只要了解、認識就好, 不能加東西,一加東西本來是真的,就變妄了。因為「有明」,就是加了這個明,加 了光明進去明覺,就「失彼精了」,覺明就已經失掉本來本體的狀態,作用全部都消 失掉了。「黏妄發光」,就是黏妄塵,發我們那個能見之光。上面都是「黏湛」,可是 這邊是「黏妄」。黏湛就是妄塵黏真性。黏妄就是真性黏妄塵。所以這邊佛就講,我 們黏妄就是黏那些凡塵生滅的、不是實相的,黏妄然後發光,我們是能見的見分。 我們會想能見不是很好嗎,可是在真理世界來講,既有能見就有所見,有能所就是 生滅、就是對待。而我們要追求的是沒有對待,是一體的。 佛對阿難講「是以汝今離暗離明」,就是離塵(離開凡塵),沒有明暗。「無有見體」 就是沒有結(不打結了)。「離動離靜」也是一樣,就是離塵了。「元無聽質」就是沒 有打結。「無通無塞」就是離塵,「嗅性不生」就是無覺。「非變非恬」,恬就是安 然無味;變就是吃東西以後有味道了。那沒有變也沒有恬,「嘗無所出」就是又離 塵了,我們就沒有打結。所以「不離不合」就離塵了(離開凡塵),「覺觸本無」就是 沒有打結了。「無滅無生,了知安寄」就是我們的知,沒有辦法寄託它;所以「無 滅無生」就是離塵了,「了知安寄」就是無覺了,沒有打結。 ―11― 釋迦牟尼佛對阿難及楞嚴法會的這些有學講「不循」,之前我們也講過不循世界、 眾生、業果,我們不循(不追循)以後,那個叫頓教法門,就可以脫離六道輪迴。所以 這邊佛叫阿難以及有學的大眾,不要追循著動靜,不要追循著合離、恬變、通塞、 生滅、明暗,這十二種現象,「諸有為相」,這些現象都是有為、都是互相對待。 動=有聲音,靜=沒有聲音;合=我們身的覺,離=身有覺。恬變就是嘴巴,通塞 就是鼻子,生滅就是我們的意根,明暗就是眼根。如是十二個諸有為相,它們都是 有為都是生滅、都是變化。「隨拔一根」,我們把一根拔除了。「脫黏」,脫開外 境對我們的黏,這個黏很厲害,各位有沒有使用過強力膠?黏不黏?很黏,而這個 黏比較強力膠更厲害,就是「瞬間」。各位有用過瞬間嗎?瞬間比強力膠更厲害, 瞬間之中就黏住了,打不開。所以脫黏就是不要被這十二個有為相黏住了,這十二 個有為相都會引誘我們,把我們整個注意力都朝它的方向去注意,所以把我們黏了。 我們要脫黏,不被它黏了。「內伏」就是降伏,內心裡面整個都降伏這十二個有為 相。然後降伏「伏歸元真」,就可以歸到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回來,本來就是 真的,實相。「發本明耀」,就發揮我們的根本(我們佛性的本體),發本然後光 明照耀,「耀性發明」,很光明的耀性已經發揮光明了。「諸餘五黏」,剩下的我 們只要拔一根就好,看是要從眼根呢、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一根,不要六根 同時做,只要一根就好,只要你隨拔一根,能夠脫黏內伏,剩下的這五根「應拔圓 脫」,就全不都圓滿脫離了,就不會誘惑我們。「不由前塵所起知見」,就不會在 我們眼前所顯現的這些景相讓我們起知見,就不會了,因為就會從本來的佛性裡面, 我們性中知性中見(性分之中本來就有知見),不要由前塵(顯現在眼前的凡塵景 相)起知見,不要了,當一起知見了我們就被它束縛了。「明不循根」,我們能夠 了解透徹、能夠光明,就不循著我們的眼根。然後「寄根明發」,寄在別的根,我 們那個知覺一樣能夠發揮出來。「由是六根」就可以「互相為用」。所以佛跟我們 講六根可以互相為用,眼根不但可以看,還可以聽、還可嗅聞、還可以嘗味、還可 以身體的知覺互相為用。 經文――(第 88 頁,反面)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這個阿那律就是每次聽課的 時候都是在打瞌睡,結果被釋迦牟尼佛罵:「咄咄,何為睡,螺螄蛤蚌類,一睡一 千年,不聞佛名字」,阿那律陀被佛罵了覺得很慚愧,就發憤圖強,七天都沒有睡, ―12― 結果眼睛就瞎了,所以我們眼睛就是以睡為食,我們在睡覺就是眼睛在吃飯,不睡 的話眼睛就看不見了。我們為了要稍微了解阿那律到底跟釋迦牟尼佛有什麼關係, 我們翻到第 97 頁。 【第九十七頁】 再次介紹佛之背景,其祖(就是佛的阿公)子頰王,生四王子:淨飯王、白飯王、斛飯 王、甘露飯王,四王各生二子,淨飯王生世尊及阿難陀(孫陀羅難陀),白飯王生提 婆達多及阿難,斛飯王生摩訶難及阿那律,甘露飯王生馬勝及小賢和一女,名甘露 味。世尊最長,阿難最幼,特地一提,提婆達多往劫見佛修忍辱行,遂發願生生世 世與佛相值(同時出生在凡塵)專害佛生命,乞其頭目手足骨髓,以成其忍辱之行, 就道言之,此實為佛之善友,世俗眼光則相反,是惡緣、氣死人,佛很感激提婆達 多之成全,促成釋迦牟尼佛提早成佛接天盤在彌勒祖師之前,所以凡塵的橫逆,能 使人道心益堅固,更勝於順緣善友,故修道者,當視惡緣之友,為吾之善知識。 很不容易喔,害我害的要死,氣到沒命,還要感謝,可是真的就是這樣。本來釋迦 牟尼佛的掌天盤是在彌勒祖師的後面,結果釋迦牟尼佛提早成佛成道,就跑到彌勒 祖師的前面。之前我們也有講過阿那律,就是阿那律在很多生很多生以前是在山邊 種田生活,但收成都不好,山上有一位修十二因緣(緣覺,辟支佛)辟支佛每七天 下山托缽一次,每次七家,托缽七家不到飯的,他就回來,再七天後才又下山去托 缽,那一天托缽回來,阿那律就問這位辟支佛:「有沒有托缽到飯」,辟支佛說: 「現在是飢荒,米糧很貴,所以托缽不到飯」,阿那律心想「大師都是七天才下山 托缽一次,而這一次空缽回來,不就要餓七天了」,所以阿那律就把他帶的飯包送 給辟支佛吃,辟支佛就奏愿「你有這個善心,可以得到福報」,結果阿那律九十一 劫都不貧窮,九十一劫是非長久的時間生活都是過的很富裕。 所以後學都時常講,我們這一生到凡塵來的福祿,因為我們前一生都已經訂好了, 這一生吃多少用多少,都已經有定數,所以不要浪費。假如我們把身邊的所有布施 給人,因為不是用掉,(拜斗,就是管福祿的,北斗七星都在管福祿,那你在拜斗 的時候,就是說我的福祿要記得送來給我,這個心都是自私:「我的福祿要記得拿 來給我」,我們有沒有拜斗?都沒有,不想請北斗七星把福祿都送來),因為我們 布施了以後,不是我們用掉,所以北斗七星又要送來我們這一生應該要用的(這一 生應該要用多少),當北斗七星一送來以後,你又把它布施,這下子北斗七星又要 很忙了,又要趕快送來,當又送來你又把它布施,北斗七星又要趕快送來,因為你 沒用啊,沒用的話你的福祿還有,所以北斗七星又趕快送來。這樣各位了解嗎?我 們一直布施都不會窮,為什麼?因為我們命中該用多少都有固定,所以我們也不要 ―13― 貪,什麼上看九億,不要管它,本來命很長,因為你這個上看九億,領了五、六億, 一用了,糟糕,你後面的命都沒有得用,要提早離開凡塵,所以那個都不要,不要 貪橫財,要多多布施,你看布施就很快樂。所以人家問陳樹菊,你怎麼愈來愈年輕 了,其實她也是渾身都是病,看她的手都變形了,手沒有指紋,就是挑菜的時候已 經磨光變形了,雖然她賺的很少,可是她都布施,她每次布施都很快樂,這個想也 知道,布施一定很快樂。我們自己假如去布施的話,你就會體會真的,布施的人比 接受布施的人要來得快樂,你接受布施當然也快樂,可是那個快樂不會超過布施者。 而我們一直布施也不會貧窮,不會。那你都一毛不拔,我們台灣話說「一毛錢打二 十四個結」,現在我們有沒有這種人?還有啊,那還真的是多打一個結,那個叫守 財奴,北斗七星都很空閒,都不用再送給你了,你該用多少都已經送過去了,你都 守的牢牢的。這樣各位了解意思嘛?所以布施不會貧窮,愈施你就會愈寬廣,然後 累積的善愈多,善就生根,善根有了就成熟,善根成熟你就可以遇到善知識,可以 研究上乘佛法。所以各位前賢,這個坐得住,背後的原因很多,不然你來坐,一定 是桌椅底下有針一樣,坐立不安,然後心想怎麼不趕快下課。 所以阿那律就是因為布施給辟支佛,辟支佛就只吃他一個便當,就讓阿那律九十一 劫都不貧窮,而阿那律這一生又跟釋迦牟尼佛當堂兄弟,阿那律的父親跟釋迦牟尼 佛的父親是兄弟,所以阿那律跟佛就變成堂兄弟。當一到釋迦牟尼講課的時候,阿 那律都會聽到打瞌睡。後學倒是都會講,因為我們打瞌睡不會作夢,打瞌睡也不會 胡思亂想、不會起心動念,所以打瞌睡的時候最接近佛性,那種朦朧最接近佛性。 所以佛要現身給我們看,大概就在這個時候,不然就是喝酒,醉醺醺的時候,佛就 現身給你看。而當你很清醒的時候,你睜大眼睛看,能看得到嗎?絕對看不到。就 是當你朦朦朧朧就看到了,這個都很奧妙的,可是我們不要一直追求想看,為什麼? 向外啊,我們要迴光返照,向內,要脫黏內伏,看到我們自性佛(自己本性的佛)。 所以釋迦牟尼佛就教阿那律修不用眼睛就可以看,「樂見照明,金剛三昧」,結果 阿那律就練得半陀天眼,不用眼睛就可以看見整個娑婆世界。所以佛性本身發揮出 來是不可思議。 經文――(第 88 頁,反面) 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砵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 身覺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 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14― 「跋難陀龍,無耳而聽」,龍沒有耳朵可以聽到聲音。「殑伽神女,非鼻聞香」,殑伽 是一個河的名稱。殑伽神女沒有鼻子,可以聞到氣味香臭。「驕梵砵提,異舌知味」 就是他的舌頭跟我們不一樣,他會知道味道。「舜若多神,無身覺觸」,他沒有身體, 可是他可以感覺到觸覺。「如來光中,映令暫現」,這都是在如來光中,映令顯現這 一種狀態。「既為風質其體元無」,既然是風質的話,就沒有體,風沒有身體。「諸滅 盡定」,我們凡塵的禪定有九次第定,我們有講過各位還記得嗎?有離身喜樂定,定 生喜樂定,離喜妙樂定,記得嗎?沒什麼印象了,好像很生疏。八定就是四禪跟四 空,滅盡定就是第九,九次第定的第九個。「得寂聲聞」,就是已經到達寂滅,聲聞 到達寂滅。「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所以滅盡定的摩 訶迦葉(佛的大弟子),已經得到滅盡定,現在在鷄足山入定,就是入這個滅盡定, 不用呼吸也不用吃飯,不可想像喔!四禪的第四禪已經就不用呼吸不用吃飯。到四 空,四空只有識,沒有形相了。 經文――(第 88 頁,反面) 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 念化成無上知覺。 「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即我們的六根已經都圓拔,沒有各自獨立發生作 用,我們內心裡面就已經發出它自己的光芒。「如是浮塵及器世間」,浮現在凡塵及 器世間,我們看到形相的世間就叫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所有的變化相就 好像熱湯銷容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無上知覺就是佛。所以我們瞭解,諸根 圓拔以後,凡塵的所有一切都不會影響到我們,我們就可以恢復我們佛性本體。 底下釋迦牟尼佛就講一些真實的狀態。 經文 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 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是同。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 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 「如彼世人聚見於眼」,我們現在要看到形相,都是眼根。「若令急合,暗相現前」, 我們把眼睛閉起來,整個都看不見,漆黑一片。「六根黯然,頭足相類」,現在這個 時候,六根都沒作用(黯然),頭跟腳竟然都一樣。當眼睛閉起來的時候,六根黯然 了,頭跟腳相類(就是一樣,頭跟腳一樣)。底下這個就發生變化。 「彼人以手循體外繞」,現在眼睛閉起來的這個人,用手把站在他對面的這人,循著 他的身體而摸著。「彼雖不見,頭足一辨」,就是他的眼睛閉起來而看不到,現在他 摸到頭就知道這是頭,摸到腳就知道這是腳;跟眼睛看到的是不是一樣?眼睛看到 ―15― 頭,知道這是頭,眼睛看到腳,知道這是腳。那現在眼睛閉起來用手去摸,摸到頭 就知道是頭,摸到腳就知道是腳,這樣是不是跟眼睛看到的一樣,佛就是說這樣! 「知覺是同」,那個知道的,都一樣。「緣見因明」,因為我們有光明的因緣,所以我 們看得見;光明的因緣讓我們眼睛看見。 「暗成無見」,暗的時候,我們眼根都看不到。「不明自發」,這時候,我們用我們的 手來尋體外繞,摸到頭知道頭,摸到手知道手,摸到身體知道身體,摸到腳知道腳, 是不是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這時候你看不到,但是你摸到的,你會知 道,這跟你看到的結果是完全一樣的。所以暗相就不能來讓我們昏昧了。「根塵既銷」, 根=六根,塵=六塵,根根既然都已經銷(就是我們不住在六根的相、不住在六塵 的相),根跟塵都消除了,沒有根塵。「云何覺明不成圓妙」,云何發現明了這一種, 圓滿然後那個奧妙整個都呈現。我們就可以讓我們都成為圓妙(圓滿妙覺整個都呈 現)。 經文――(第 89 頁)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世尊, 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 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這個就是已經如來證悟果位的名稱,阿難都把它提出來。就是佛有說,我們因地心 要與果地覺都是相同,用不生不滅的心修不生不滅的道,所以「因地覺心,欲求常 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就是要跟果位的名目要有相應。所以阿難就講,如果位之 中,果位裡面有菩提,菩提就是覺;涅槃,就是不生不滅;真如就是我們佛性本體, 一真一切真,一如一切如;佛性,佛的果位名稱跟我們眾生都一樣是佛性;菴摩羅 識,我們阿賴耶識跟菴摩羅識有什麼不同?後學解說,菴摩羅識就是善於分別而不 染。阿賴耶識就是沒有分別,如圓鏡,事來就照,整個都呈現;事去了以後,鏡子 裡面空空。可是菴摩羅識能夠分別、善於分別,但是不染著。因為我們轉世的時候, 我們都是把阿賴耶識轉成末那識,我們沒有轉到菴摩羅識,假如我們出生以後,我 們就轉到菴摩羅識,那我們就不用受苦了。可是嬰兒有那麼聰明嗎,可以把阿賴耶 識轉到菴摩羅識,可不可以?因為我們六道輪迴太久,一種習慣性讓我們把第八的 阿賴耶識轉成第七末那識,末那識叫做意根,而意根又轉給第六識,叫做意識,第 六意識又轉給前面眼耳鼻舌身五個,就這樣轉,我們是不是愈轉就愈進入凡塵,愈 轉就愈貪戀凡塵,我們肯不肯把它轉到菴摩羅識?所以六祖就有講「五八六七果因 轉」,五=眼耳鼻舌身,八=阿賴耶識,六=意識,七=末那識,五八是果,六七是 因,你要從六七因轉,五八才會轉,一轉了以後就恢復到本來。 ―16― 之前我們都一再講,因為久了都會忘,我們又複習,把第六意識轉成妙觀察智,妙 觀察智見非功(非有為功用),所以妙觀察智已經見到無為的佛性本體了,然後再轉 第七末那為平等性智,心就無病了,可是我們在凡塵都沒有平等,我們的分別心很 大很強,所以我們都一直在分別之中,所以我們都造了一些業。假如可以沒有分別, 都是平等的,人與人平等、人與物平等、物與物平等,都是平等,所以心就沒有病 了。然後六七轉完了以後,就轉前面五(眼耳鼻舌身),就是由第六妙觀察智跟平等 性智叫前面的眼耳鼻舌身聽話,就是成所作智(完成我的命令你去做,完成命令作 的,成所作),就不會再六根當家。最後,阿賴耶識就轉成大圓鏡智,已經恢復到 我們本性了。還剩下十五分,大家都提不起勁來了,給各位提問。 ◎剩下約 15 分鐘,提問問題 【問】:道親的家庭,孩子因為父親外遇不軌,而造成家庭的不和諧及孩子的沒自信、 工作上的壓力,後來造成孩子憂鬱症,常有自殺的念頭,因為最近已經自殺身亡, 以下有三個問題要請問劉講師: (1)由求道自殺死亡之後,靈性的去處? 【答】:我們到凡塵來,一方面是使命任務,一方面是還自己的債。自殺的話就是逃 避。一般人沒有求道要先到枉死城去關,關到他的壽命到才從枉死城出來,然後出 來以後就要看他在凡塵的善惡,再判入看要到哪一道去,這是我們一般的情形。求 道以後,又走這個路,這叫知法又犯法,知法犯法比一般然還要來的嚴重,要了解 大概就在無間地獄。 (2)因為這亡者身不由己,他這樣是不是有罪過? 【答】:身不由己就是藉口。藉口都不成立,上天不會認定,你用什麼藉口,那是逃 避。所以我們要勇於面對,勇敢的去面,事情一定有解決的時候,事情不會都在, 一定會變化,會解決。所以我們逃避的話,不用說你逃避就不用還,一樣要還,而 且這要加利息,絕對有罪,哪會沒罪。 (3)今後他的家人該如何做才能幫助這個自殺身亡的孩子? 【答】:家人要幫助他,就是要修到成道。而修到成道,因為不管是對上、對下、九 玄七祖都有幫助,就是要修成道才可以幫助他。 【問】:請劉講師再講解「動者靜之基」。 ―17― 【答】:我們這麼邊很幸運,不用搭飛機來問。後學就講花蓮寶光一位前賢很慎重, 搭飛機到台北,那時候後學住在天母,請問後學:「為什麼是動者靜之基,這讓他想 都想破頭了,都不知道答案,為什麼跟我們的認知相反,我們都是要靜,靜才能夠 給動做基礎,為什麼老子會講動者靜之基」,我們一般也都會有這個疑問,而且不知 道答案。這個很不容易,後學就講,我們整個宇宙大地為什麼植物會發芽、為什麼 小孩子會長大、為什麼我們長大的大人會老會死?這個就是動,整個都在動。那我 們身體裡面的脈絡也在循環也在動,血液也在動,所以整個全部都是動,那我們靜 下來就跟動合成一體。假如這整個宇宙大地都在動,而我們也在動,這叫背道(跟 它相違背,你走你的,我走我),所以就沒有辦法體會天地之間的真理。所以凡塵的 所有一切都是動,不然小孩子不會長大,長大了以後也不會死掉,整個五穀不會生 長且我們沒得吃。因為都在動,所以五穀生長、水果生長、萬物生長,我們的生活 才能夠很得意、才能夠感覺到很舒暢,就是整個都在動,只是我們的感覺,感覺不 出來。我們感覺是:「我靜悄悄啊,哪有動」,所以這要從真理的角度來看來說。 【問】:如何擴充心量包容心。 【答】:擴充心量就是要自己的見識寬廣,因為我們的見識大部分都生活在很狹隘的 空間,為什麼?因為我們的接觸面不多,而我們都有習慣性。接觸面窄,形成我們 的心也一樣窄。假如我們拓展生活面寬廣,我們可以當義工,可以到各行業去當義 工,現在一般人也都會這樣去當義工,不領薪水的,就付出勞力,你這個做一做、 那個做一做,知道的多,心寬廣。當心寬廣以後,我們整個心量一樣跟著寬廣。所 以要拓展見識。那為什麼會憂鬱?就是我們都生活在很狹隘的思想裡面,沒有把它 抒解、沒有拓展。後學就講,去當小孩子(幼稚園或小學也好)的導護,你都看那 些小孩子蹦蹦跳跳、活活潑潑(小孩子吵鬧的時候都在家裡,小孩子在外面都很活 潑),所以你去看小孩子在外面的活潑,不要跟到家裡面去看小孩子的吵鬧就好,這 樣哪會憂鬱。 【問】:佛經裡面有一段是,殺父、殺母、出佛身血、破合僧,釋迦牟尼佛有對殺父、 殺母更深入的解釋,請劉講師解是一下。 【答】:後學有拿楞伽經概略,就有這一段。今天也帶一些來,因為上次帶來只有剩 下五片,可能不夠,所以今天又有帶來。裡面大慧菩薩有問:「五無間罪」,五無間 罪就是凡塵最重的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惡心出佛身血」這五個, 去地獄沒有間斷的受苦,叫阿鼻地獄。可是佛解說完全不一樣。所以後學說這個經 ―18― 後學不講,因為我們凡人很難接受,可是裡面的內容倒是很好,怎麼說?佛說,「無 明為父」,母就是「愛與貪喜俱,如母養育」,我們把這兩個去掉就是殺父殺母,是 不是不一樣了,完全都是在講我們內心了。你把無明去掉,就是殺父;把愛、貪喜 去掉,就是殺母。殺阿羅漢就是「隨眠為怨,如鼠毒發」。 因為我們有講了也有講義,裡面寫的很詳細、解說的很詳細,所以希望各位能夠帶 回去聽,因為那個觀念完全都不同,所以後學沒有準備要講,我們楞嚴經講完以後, 準備講維摩詰經,維摩詰經講完以後講圓覺經,圓覺經是很殊勝,聽了以後我們就 可以歸本位。維摩詰是東方琉離世界的日密菩薩,到娑婆世界來幫助釋迦牟尼佛渡 化眾生。所以後學覺得最難講就是維摩詰經,因為後學經典看的很多,所以都會說 白話,認為都是很容易,因為各位都反應聽不懂,所以後學就說好,那慢慢講,慢 慢解說慢慢講,讓各位都能聽懂,這樣才有幫助。所以後學曾經講過:「要使各位都 成佛都成道」,所以都要幫助後學,你來了後學就要跟你來,你到凡塵來轉世了後學 就要來,你若拖後學來喔…,所以不要害後學。 所以「殺阿羅漢」,後學就講大概就是我們的自私,你把自私心除掉,就是把阿羅漢 殺掉。「惡心出佛身血」就是我們現在的八識身,讓這一個身是最後,往後不要再有 了(就是不要再來凡塵轉世),那就是惡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就是我們在凡塵 都會醞釀,我們都會喜歡,而喜歡我們就會著相,著相就著於色或是受,而這一些 我們都把它破除掉,不要著相、不要著受、不要著想、不要著行、不要著識,色受 想行識這個醞都把它破除,叫破和合僧。所以五無間這五個,你都不間斷的去修, 佛就講現證實法,就是讓你現證你已經成佛了。殊不殊勝?可是我們凡人聽到,會 感到很奇怪,怎麼會這樣。所以後學沒有準備要講那本,而且那本又是對菩薩講的。 達摩祖師到東方把道還給中國,就是帶來楞伽四卷,就是要傳楞伽經,可是到五祖 的時候,五祖就把它換成金剛經,為什麼?五祖說這個不適合我們來修,所以金剛 經比較適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