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1月15日 星期五

楞嚴經-12

 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講,阿難觀四天王所住的宮殿,四天王居住在須彌山的半腰, 忉利天是帝釋天,在須彌山的山頂,這都是依地而住,是屬於六欲天裡面的兩個天, 最低是四天王天,再上去就是忉利天,我們看布袋戲在講三十三天天外天,就是講 忉利天,因為東西南北各八天,中間有一個帝釋天。再上去就是依空而住的夜摩天, 再上去就是我們老祖師還沒掌天盤時候的兜率天,再上去就是樂變化天,最高是他 化自在天,摩醯首羅天就是屬於他化自在天管轄,摩醯首羅天就是魔王波旬所住的 宮殿,所以我們在欲界大部分都屬於魔王在管轄。只要我們發心修道就把魔宮打破, 就是因為凡塵的萬相都是假的,而我們眾生都把它當成真,所以就變成摩醯首羅在 管轄我們所有娑婆世界的眾生。只要我們熱衷哪一門,我們都是叫著魔,已經在魔 的管制之下,所以要保持頭腦很清醒才會脫離魔王的管轄。各位有沒有著魔?(沒有), 怎麼知道沒有呢?假如我們心中或是我們的行為取相都有某一些嗜好,偏離世間的 常情,那都叫著魔。像現在的年輕人晚上都不睡覺,都迷著上網,有沒有著魔?(有), 著魔很厲害。長輩都會說:「跟你講都講不聽,叫你去睡覺都不睡覺」,很傷腦筋, 那要怎麼辦?隨順他了喔,他若愛看就讓他去看。 我們很容易對某一件事情很投入,投入以後假如不符合常情,那都叫著魔。所 以要保持我們的覺性,要清醒。清醒的時候,假如我們有所偏了,自己馬上就會去 導正,一導正就正常了,就脫離魔的管轄。所以我們本具備浩然正氣,充塞天地之 間的浩然正氣我們都有,只怕我們會貪小便宜把浩然正氣用光了。所以在日常生活 之中不要有那種非分之想,那種貪小便宜會害自己的,正氣一消失,邪氣就上身, 當邪氣上身所作所為都是業,都是不正,然後就要受苦連連,在苦海之中沈溺。我 們保持清醒,時時刻刻都覺,讓覺能夠發揮到二十四個小,這樣到後來,後面就多 加一個字「者」,叫「覺者」,覺者就是佛,我們不覺就會造業,不覺就是無明。 我們有沒有無明?(有),不但有還很強烈。我們的無明會不知不覺的上來,我們時常 會遇到就是無明火,看到不合理的現象,我們無明火就來了,都不知不覺,然後就 會發脾氣。所以修者改也,改毛病去脾氣,我們修道不能有脾氣毛病,最大的障礙 就是脾氣毛病。所以要把脾氣毛病去掉。當脾氣毛病沒有了,秉性我們也知道。習 ―2― 性沒有、秉性知道,然後佛性常住。我們可以在生活之中全部都讓它回到不生不滅 的真心佛性,這樣的生活就已經好像在天堂一樣。 經文──(第 37 頁) 阿難,且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中間遍覽,水、陸、空行,雖有昏明,種種 形像,無非前塵,分別留礙。汝應於此分別自他。 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講,我們的不生不滅跟凡塵的萬相是非常分明,沒有含混的 地方。所以就用能夠看得見的四天王的宮殿以及中間所能夠看到。遍=普遍,覽= 觀光。能夠看到水陸空行,水中的那些動物,陸行的、空中飛的,這一些都能夠了 解。雖然有昏暗種種形相,有光明黑暗形相都不一樣,顯現在我們眼前,然後我們 都去分別,這是鳥、是魚、是人,都能夠分別的出來,不會有留下障礙。佛要阿難 汝應於此分別自他,分別=了了分明,了了分明是我們佛性還是外面的萬相,這叫 分別自他。 底下小字體以往我們都不解說,因為楞嚴經的後面愈講愈來愈深,不太了解的部分, 我們連小的字體也解說,因為很多人都說蠻深的。我們嘴巴說深,就表示對它的了 解還不夠。假如說「不會,它很白話」,這樣就徹底了解了。我們大概什麼時候可 以說「不會啊,它都很清楚、很了解」,大概要多久?不知道,每一個人努力的程 度都不同。只要我們很努力的去追求,答案很快都會呈現。假如我們有也好、沒有 也好,那就要很久,很久都不會透徹的了解。而不透徹的了解,我們的行為就不容 易朝著真理的方向去進行。這樣就會蹉跎歲月,一生很短,一轉眼就過了,很快的, 我們都是要及時要把握當下,能夠做的就馬上做、能夠實現的就馬上實現,這樣修 起來就會一路千里,走的千里遠。 小字體此列所見,獨約當機(當機就是阿難)現量(就是不經過思索,馬上呈現在眼前。 我們凡塵有三個:一個限量,一個比量,一個聖言量。我們所接受的大部分都是比 量,比量的比較多,就是看見很遠的地方有裊裊的白煙,就知道那個地方有人在燒 柴,這叫比量。聽到汽車聲音就知道有人,雖然沒有看到人,可是一定有人在開車, 才會有汽車的聲音,這叫比量。限量就是都不經過思索,當下現證讓我們知道的, 叫限量)所親見之境。擱下聖凡之見(把聖凡的見解擱下來),姑且勿論(不要去討論它)。 且就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在須彌山腰,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 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中間遍覽水陸空行(能夠普遍的看見水陸空行,全部都能 夠呈現),山河大地、諸塵境界(以及山河大地、諸凡塵所顯現的境界),雖有昏暗明 ―3― 朗種種形像差別不一,無非眼前塵境所分別之相(無非眼前凡塵的景象所分別之境), 種種滯留隔礙(都是讓我們有滯留隔礙),汝應於此(佛要阿難)能見之性,與所見之物, 分別清楚,不能含混(就是能見的佛性以及所見的萬物,都要能夠分出它的不同所 在)。 經文阿難,極汝見源,從日月宮,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諦觀,雖種種光,亦 物非汝;漸漸更觀,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皆也物非汝。 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淨所矚,則諸物類,自有差 別,見性無殊,此精妙明,誠汝見性。 「阿難極汝見源」,佛對阿難講我們能夠看到的極點,你的見源=你見的根源。 「從日月宮,是物非汝」,看到天宮月亮,那個就是東西,不是你的佛性。「至七 金山,周遍諦觀」,一直到七金山周遍諦觀,因為須彌山的周圍都是七山八海圍繞 著,佛叫阿難詳細的觀察。「雖種種光,亦物非汝」,雖然有很多發揮出來的光芒, 但是它都是物,都是東西,不是你。所以要阿難能夠很清楚明白的去體。「漸漸更 觀,雲騰鳥飛」,又一直看,雲在天空慢慢的移轉,鳥在飛。「風動塵起」,有起 風,凡塵的灰塵就起來。「樹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皆也物非汝」,有樹有木,山 川草芥以及人畜,全部都是物,不是你的佛性。「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 復差殊」,所有近跟遠的那些物性,雖然它們都不一樣。「同汝見精,清淨所矚」, 可是這一些這麼多的萬物,你都能夠從你的見(所見的知覺性)裡面知道,能夠清淨所 矚(矚=看),看出來什麼是什麼,你都非常清晰知道,那一些都是物,那個不是你的 佛性。所以物跟見,東西是東西,見性是見性,完全都不參雜,不像雜貨店混合在 一起,把所有要賣的東西都擺在一起。「則諸物類,自有差別」,所有的物類(東西) 自然有差別,都不一樣。我們在外面看到的所有東西都不一樣。「見性無殊」,我 們能夠看見的那個佛性,不管它有多麼差別,我們都知道。見性沒有不一樣,萬物 不一樣。我們看到的萬物都不同,可是我們能看萬物的見性只有一個,所以只有一 個可以看見千差萬別。所以我們說從無極的時候,一本散萬殊,一本就是我們見性, 萬殊就是萬相。我們見性,看什麼知道什麼,都很分明、都清楚了解。「此精妙明, 誠汝見性」,就是我們能夠知道所有物類形相,那個此精妙明,妙=不變之體,明 =隨緣之用,佛性的不變之體叫妙,佛性的隨緣之用叫明。佛性本體不變可以隨緣。 然後隨緣又能夠回到不變。所以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後學時常去念這一些經文時 常出現的文字。不變之體曰寂,這裡寫成妙,寂跟妙是一樣的,就是佛性本體。明 跟照也是一樣,一照了就很光明,所以隨緣之用就叫明,祂能夠讓我們了了分明。 了了分明是佛性的功能作用。我們要知道功能作用不是本體,本體就是妙、本體就 ―4― 是寂。講到明、講到照,是用。有體有用,這樣才能夠圓滿。不能說有體無用、有 用無體,這都不行,要有用有體,這樣就能夠圓滿。所以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 照同時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寂跟照同時就是「佛性本體跟佛性的功能作用」同時 具備、同時存在而且同時呈現,所以寂照同時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不是生下來那 個面孔是本來面目。 小字體 極汝見源就是說盡汝見性能力,從最上之日月宮至七金山周徧諦觀,雖有種種 光明,亦是物而非汝之見性。漸漸更觀,自高而卑(從高而下),自近而遠,乃見雲之 騰,鳥之飛,風之動,塵之起,此皆空中所有;以至地上、樹木山川,草菜人畜, 亦全是物非汝之見性(全部都是東西)。 阿難是汝所見,若近若遠,若高若低,若大若小,所有物性,雖復種種狀態差 別殊異列在眼前,同是汝之見精,一道清淨,不起分別,圓明照了,矚見也(就是屬 於我們的見性)。 則諸物類,自有千差萬別(都不一樣),而汝見性畢竟無殊(我們能見的性只有一 個,它沒有不一樣的地方)。即此見精(我們那個見性精明之體),本妙本明(本來就很 奧妙、本來很光明,不用我們加進什麼它就很光明),與物不雜故妙(所以叫妙),徧 見諸物故明(我們能夠普遍的看見所有的東西,所以很明朗),即此妙明真心,誠汝自 己見性,物見分明,云何於諸物中而不能揀擇耶(佛對阿難講,在所有的那些物體而 不能了解到自己的見性呢,不能把祂選擇出來)。底下就講另外的角度。 經文──(第 38 頁)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 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若見是物」,假如我們的見性是東西的話,我們時常用,各位前賢「見」是 什麼?看到的,我們看到就是見。佛在這裡講,假如我們那個「能夠看見的見」是 東西的話,「則汝亦可,見吾之見」,這樣你也可以看到我的見性。我們有辦法看 到別人的見性嗎?是沒有辦法的,因為見性無形無相沒有形相,所以這裡佛用另外 一個角度來說:「假如見性是東西的話,那你就可以看到我的見性」。「若同見者, 名為見吾」,假如你在看一個東西,而我也在看那個東西,這叫同見。同見,你把 它稱為就是看到我的見性。「吾不見時」,然後當我眼睛閉起來不看見了。「何不 見吾不見之處」,我眼睛閉起來,那我眼睛在看什麼?假如別人眼睛閉起來,我們 知道他在看什麼嗎?(不知道),其實看到黑漆一片。眼睛若閉起來就看到黑漆一片, 見到全部都是黑暗。這是佛用另外一個角度來講:「見性沒有形相」。「若見不見」, ―5― 這兩邊都講,是見呢還是不見,都不對。「自然非彼不見之相」,不是我們不要看 的那個形相。所以見、不見兩邊都不合真理。「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 何非汝」,你沒辦法看到見性的本體、見性的形相,而你卻可以看到萬物,能夠看 到萬物的那個,自然就是你的見性。 明心見性,見的性,因為它是沒有形相,跟我們科學家要有實物證據才會相信 是完全不同。假如我們很愛一個人或是很討厭一個人,各位前賢,很愛跟很討厭看 得見嗎?(看不見),看不見喔,在喜愛或討厭都看不到。假如看不見就不算的話,那 個愛跟討厭要怎麼呈現?很奧妙喔,有時候我們都沒有深入去研究,到底佛性是什 麼樣的狀態、佛性發揮出來有什麼功能作用,我們直接就在發揮出來的內容上面用 心,而沒有尋到根源、沒有找到根源,為什麼他能夠看見、為什麼能夠萬相萬事了 了分明。各位前賢我們為什麼能夠知道萬相萬事?就是因為有佛性在,但佛性無形 無相。因為就是無形無相,祂不會生也不會滅,有形有相就會變化,變化就無常, 祂不是只有變化一個樣子,就一直連續一直變,但我們很容易住相就是因為我們身 體所產生,因為身體就是形相。對形相,物與物之間會互相吸引。我們也會講物以 類聚。假如是同見(你的見解跟我的見解一樣),容不容易產生愛?各位沒有去研究過 喔,你講出來的意見跟我內心想的都一樣,很容易產生愛苗。假如你講的跟我想的 完全都相反,會產生什麼?很討厭,看到你就討厭,想的都跟我不一樣。所以發揮 出來的功能作用,我們很在意。可是那個能發揮的佛性本體,我們都忽略、都沒有 注意。所以佛要我們能夠深入其中,去發現到那個能夠作主宰的我們不生不滅佛性 本體。當我們能夠發現佛性本體以後,所有我們的行為、思想,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才會說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是能夠發現佛性本體)。假如我們都注重現象, 那就會被現相拉著跑。現相好,我們就一直追求。現相不好,我們就排斥就很討厭, 就不接近了。這樣就兩極化,喜歡討厭很強烈。然後我們出來的行為,取捨的心就 很強,做好了就得福報,做不對了就得到坎坷的果報,就這樣自然形相。所以我們 在人生的過程之中,盡量能夠找到我們的根源(不生不滅佛性本體)。當能夠找到根源, 我們掌握自己的思想,思想一掌握了,我們就可以掌握行為。之前我們有講過「小 心你的思想,它不久就會變成你的行為;小心你的行為,它不久就養成你的習慣; 小心你的習慣,它不久形成你品格;小心你的品格,它不久就造就你的命運;所以 由思想到命運有直接的關係,我們要研究真理把真理融入思想,真理融入思想以後, 所作所為都是從真理生發,所以就不造業,不造業就不受苦,不受苦就解脫了」, 人生苦海就不用去沈溺,就可以上岸了,所以回頭是岸。以往後學到寺廟去看回頭 ―6― 是岸以為是勸流氓,都要勸流氓回頭是岸,原來是對所有眾生講回頭是岸,回頭就 是精神收回來,迴光返照,然後就已經到達清淨的彼岸。而我們眾生都不肯回頭。 所以活佛老師特別寫墨寶要我們「放下」,這要向我們同義宮要「放下」,裱褙起 來放在家裡,一進到家就看到「放下」,一回到家就「放下」,逍遙自在。 我們之所煩惱就是放不下。我們想想我們為什麼放不下?就是因為既得利益。 以往的生活習慣有一些既得利益,所以放不下,以為放下就沒了,所以就放不下就 煩惱。躺在床上就輾轉難眠,睡不著,所以放下很好睡,在睡覺之前告訴自己放下, 差不多放下就睡著了。明天起來精神很好,因為沒有胡思亂想。後學以前做過試驗, 睡覺之前一直想,就是不睡一直胡思亂想,明天早上起來頭很痛。然後隔了一段時 間以後,完全什麼都不想,放下,睡覺了,明天起床很清爽。我們要選擇哪一個?(放 下),恩,就是要放下。放下才能夠逍遙。昨天在北部後學就講,假如有一個人拿一 顆蛋給我們拿在手上,我們要怎麼處理啊?一顆蛋無緣無故讓我們拿在手裡,負擔, 隨時都拿著它,很負擔,我們怎麼處理?(放下),會心想「這放下,既得利益不肯放 捨,這顆蛋煎一煎來吃會很好吃」,所以要用丟的,丟了以後會怎樣?(破了),對啦, 「看破」,看它破掉!所以我們那個既得利益真的要把它丟了(看破),看得破嘛!那 顆蛋一定破的,所以你一丟了,蛋就破了,你就看破。雖然蛋有價值,但是你看破 更有價值,煩惱都沒了,破了破了!我們就是不肯,握著緊緊的,想拿回來煎煮。 所以在凡塵有得就有失,我們就是把可以放下的、可以丟掉的,全部都把它拋 棄、不要了,然後心保持清淨,清淨的心就不會造業,不造業就不受苦。這個是最 好的代價,最好的!比一顆蛋絕對有價值、絕對超過那個價值。我們在凡塵就要學 會能夠放下。這裡把「物跟我們的見」分別的很詳細很清楚。 小字體 上段已將物、見分析明白,物有差別,見性無殊。若汝執言,見即是物,即當 有相,見若有相,則汝見有相,我見亦當有相,則汝亦可見吾之見,畢竟作何形相, 試問:我見之相同於何物,為方圓耶,為大小耶。 若謂汝我同見萬物之時,我見在物上,汝見亦同在此物上,名為見吾之見,則 吾收視不見物時,汝亦當見吾收視在哪裏。若見、不見二邊俱說出原理,落入見、 不見的範圍,俱在凡塵生滅之境況中,某人不見了,後時會再遇到看見。 見性是常住不遷,分秒不離,佛言:若無所見,即是真實的見於如來;若有所 見,即是邪見。意思是說,沒有能見所見分秒不離即是在佛性本體如如不動之中(這 以前我們倒是時常提起,說我們要見如來,就是要無所見。無所見的前面,就是有 一個「能」,沒有能見、沒有所見(沒有能所),自然就合成一體,而合成一體的本身 ―7― 就是如來。所以沒有了(若無所見,沒有能見所見),就是已經見到一體。見到一體就 是如來。我們眼前的當下,我們都無所見(我們看到這個空間都沒有,都無所見),沒 有能見的我相、也沒有所見的法相(能所都沒有了),就是一體,這個時候就見到不生 不滅的佛性本體。是有一點玄,可是我們要了解這已經進入真空妙有,真空就是空 中不空,空中有佛性在。妙有就是有,但沒有形相,有沒有形相我們都可以自己深 切的體會:佛性確實是有,可是沒有形相,拿不出來。就這麼切實的存在。所以真 空妙有了,我們已經把不生不滅的佛性都已經呈現,是不是見到如來了?(是),不是 釋迦牟尼佛,而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已經見到了。 若有所見,有所見就有能見,有能所就是生滅,有生滅就變化無常,變化無常 的我們不追求,我們追求常住不遷、如如不動。上次我們講金剛經最好的八個字「不 取於相,如如不動」,「如如不動,不取於相」,這互為因果。因為你能夠如如不 動,才不取相。能夠不取相,才能夠如如不動。所以我們佛性本體就是這個狀態。 你看我們整個空間都是佛性,有沒有動?(沒有),有沒有相?(沒有),恩,沒有相。 有沒有了了分明?(有),恩,對,了了分明。所以在這個空間真空妙有,在這個空間 我們佛性如如不動,在這個空間我們永遠常住不遷,沒有搬家、沒有遷移。所以整 個呈現萬年一念,一念就萬年。萬萬年就是我們現在眼前當下的知覺性。你看性理 心法多好!講到我們根源,讓我們透徹了解,我們的本來就是這樣,可以盡虛空徧 法界,全部都是佛性,全部如如不動,常住不遷。殊不殊勝?(殊勝),恩,所以我們 得了道,說道很殊勝就在這個地方。而我們不研究就不知道,很親切的都跟我們在 一起而我們不知道。24 個小時一秒鐘也沒離開,但我們不知道。然後到處在找,有 沒有?到處再找道,看在哪裏,撞的滿頭包,晚上睡覺還翻來覆去、還唉聲嘆氣。 有沒有?不敢講,過了就讓它過了。我們就把握當下眼前呈現的就是真空實相,實 在的形相就是不生不滅佛性本體,親不親切?很親切,所以我們要迴光返照,照到 如如不動的佛性本體,這樣的話我們不枉費這一生,絕對成佛,就已經可以成就。 所以我們要追求明心見性,心明因果就不昧,見性成佛就無疑,我們已經聽到這個 樣子,成佛會不會懷疑?(不會),就不會了,因為佛怎麼成的,就是我們講的當下這 個──沒有能沒有所、沒有生滅、如如不動、常住不遷,很親切的。 所以我們要了解,就在我們自己生活之中。所以生活之中不要浪費我們的時間, 不要浪費生命,「去想過去、去策劃未來、去把握現在」這都是現象要用,佛性不 用。我們要直接進入佛性本體,直接一進入以後,什麼事都已經在佛性之中解決了。 ―8― 有沒有?佛性之中,祂含藏萬相萬事、含藏善惡種子,我們全部都能夠容納、全部 接收、全部消化,這樣凡塵事都畢業了。所以知得一萬事畢。知道「一」就是知道 「道」,知道「道」就是知道不生不滅佛性本體。你知道這個了,萬事萬物都畢業 了。所以在佛性本體如如不動之中,自然見於如來),如是自然見於如來。若有所見, 即是有能見,已經落入生滅之中,心已外放,能見外物,於所見之中分別不休(看到 什麼、看到什麼,明明我就有看到啊,把生滅的外相看的很重,而不生不滅的佛性 都忽略),所以佛說邪見(所以能見的話,佛說邪見。因為見已經不正確,所以叫邪見)。 經文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 不成安立。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云何自疑,汝之真 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佛又以另外一個角 度來講。假如你看到東西的時候,而東西也可以看到你(東西有自己的本性,東西也 可以看到你),你看到它,它看到你,這樣整個世間就不能夠安立。所以東西沒有自 性,東西有物性但沒有自性。我們都了解,物有物性(物的性)。木,可以燒。水性, 濕冷,都有它的性,可是它不是主宰自己的自性,我們能夠主宰自己的自性就只有 佛性才有。所以物沒有本性。「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物,假如有本 性的話,世間就不得安立。「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 我們見性周徧圓滿,就是整個(不管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全部都可以 看見、都能夠見到。所以見性圓滿。能夠這麼圓滿的見性,你能夠了了分明,不是 你,那不然是誰!「云何自疑」,自己懷疑。所以不研究的話就不知道佛性這麼奧 妙、這麼的難得!所以現在了解以後,有點懷疑說:「哪有辦法這樣」,這叫自疑。 我們不能懷疑,一懷疑就沒有力道,不相信佛性,力道就消失。「汝之真性,性汝 不真,取我求實」,佛性是你自己的,你自己都不承認,那你來問我,叫我幫你指 點出你的佛性,讓你相信。這樣在真理部分,你的相信程度就不高。所以儒家講「仁 義理智信」,是不是有一個信?(是),然後「信」居中統四端(東西南北)兼萬善,信 在其中,信就是中、就是我們道之體(就是我們佛性本體)。所以佛性本體我們要相信, 相信自己的佛性是最重要,一相信了,就有力道。再困難的事,我們只要相信自己 可以做到,那就一定投入去做,凡塵就很快。假如我們沒有信心,雖然很容易的事 情,也做的不圓滿。信,我們都用到外面,相信別人的話、相信外面的事情,就是 沒有相信自己的佛性。信,我們都是用在的外面,沒有用在裡面。信為道源功德母, 長養一切諸善根。所以相信自己很很重要,重不重要?(重要),非常重要,就是要相 ―9― 信自己。這裡佛在責備阿難:「你自己都不相信你的佛性」。 小字體 上段詳說見不是物,此段說物不是見。佛心大慈悲,不會用霸道的方法教導眾 生,乃用溫和說理方式,左說右說前說後說,各個角度圓滿闡述,期使眾生個個明 理,修證成佛,此第六番顯見不雜最後一段,說真性是本有家珍(家裡面的珍寶),迷 失良久反不敢認(我們佛性迷失很久,都不敢承認自己的佛性),要有佛、善知識,加 以證實,方有信心,此番不雜不亂,超象外以孤標(超出形相之外,單獨的把祂標示 出來),下第七番顯見無碍(我們的見性沒有障礙。顯見不雜是第六番,第六番到這地 方就算結束,底下就講第七番)。 經文──(第 38 頁,反面)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餘。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居日 月宮,此見周圓,遍娑婆國,退歸精舍,祗見伽藍,清心戶堂,但瞻簷廡。世尊! 此見如是,其體本來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滿一室?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 牆宇,夾令斷絕?我今不知斯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餘」,阿難還沒有全部承認。說這個 見性是我,不是別的。「我與如來」,現在就講到現場,我跟如來。「觀四天王, 勝藏寶殿,居日月宮,此見周圓,遍娑婆國,退歸精舍」,現在講回來講堂,不講 四天王宮殿,回來講這講經說法的地方。精舍=修道的地方。「祗見伽藍」,寺廟 就叫伽藍。「清心戶堂」,因為講堂可以使心清淨,所以叫清心戶堂。「但瞻簷廡」, 瞻=看,簷廡就是屋簷上的瓦片讓水順著流下的溝曲。「世尊,此見如是其體」, 就是我們的見性就像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這樣。「本來周徧一界」,在娑婆世界都周 徧。「今在室中,唯滿一室」,現在來到講堂裡面,這個見性卻變成只是講堂內的 一室內這樣而已。「為復此見,縮大為小」,是不是我們的見性把祂縮大變成很小。 「為當牆宇,夾令斷絕」,還是牆壁跟宇(宇就是在屋簷上為了讓雨水流下來的瓦曲) 把祂夾住,讓我們的見性斷了。「我今不知斯義所在」,我現在不知道這道理在哪 裏。「願垂弘慈,為我敷演」,希望釋迦牟尼佛能夠大慈大悲,弘=寬大。講給我 聽讓我了解。 站在外面來看,好像我們站在海邊,看到海很寬廣。現在走入室內,看到我們 所看到的地方,卻只有室內一個角落而已。是不是站在海邊所看的跟站在室內所看 的,那個見性不同?所以阿難問的,就是把最簡單的道理,然後最複雜的問法要佛 來說。有時候我們一看會想「連這也要,這自然就知道了啊」,可是為什麼有佛菩 薩都會請佛來講一些最簡單的道理。因為有時候最簡單的道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之 ―10― 中都會認為自然而然,可是在真理的闡釋方面,講出來角度就完全不一樣。所以我 們在修道的時候,最要追求就是平常心。我們都會講平常心就是道。可是平常心就 是最不容易。我們心平常的時候,有沒有保持平常心?我們心很難保持平常,都會 有起伏。起伏的時候多,平常的時候少。所以要能夠保持平常心,對真理的認識就 是要深入透徹。能夠深入透徹了解真理,才能夠保持平常心。然後行持就會平凡。 平常、平時、平凡、平淡,四平,就完全跟道融在一起。像司空山本見禪師所說的 「要問道還是問佛」,他說「佛跟道有什麼不同」,禪師說「問佛的話,即心即佛。 問道的話,無心是道」,無心就是已經不生心,我們沒有自己生發念頭。所以要保 持平常、平凡、平時、平淡,就是要到無心的狀態。當沒有心了,自然所行的完全 都是從佛性本體生發。了解嗎?很像很深喔?可是不是聽起來很簡單嗎?很簡單, 可是我們要去實現,就是下一段工夫,要能夠真正進入真理世界,就能夠達到平常、 平凡、平時、平淡,能夠到達這個狀態,才真的入道(進入道了)。要成道就要先入道, 沒有入道哪能夠成道。所以要先進入。所以我們就是要深入其中,了解怎麼樣來做。 所以在凡塵要超越諸有,凡塵所有的有都要超越。 因為「有」就是有形相,有形相就是有生滅,有生滅就是有變化,有變化就是 無常。無常變化就害我們心裡產生喜歡討厭,當有喜歡討厭我們就取捨,有取捨就 造業,有造業就受苦。各位會背了沒?因為每一次都講一樣,背下來很好,「行」 的時候就會去考慮到「合不合真理」,這樣的話,久而久之,自然就不會造業。不 造業就不受苦,不受苦就可以解脫。所以各位前賢你們坐著聽課,臉愈來愈開了, 表示業障愈來愈少,為什麼會那樣?就是真理了解。真理了解,心就解開了,心沒 有打結都顯現在臉上,就是他心裡面沒有障礙,都很舒坦,看起來就會很快樂,就 是那個樣子。假如我們心裡面有事,都表現在臉上,都會結成一團,我們看到以後 也會很不舒坦,當看到人家滿面春風也會很高興,所以我們就是要把心中的結,全 部都解開。假如都了解真理,我們薰習,自然心境都變化。當心一變化,我們作為 就變化。當作為一變化則命運就變化,周遭親朋好友跟著變化,都朝理想的方向在 進行。所以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因為我們修道就關係到九玄七祖。九玄七祖能沾光, 我們來聽課,我們祖先也到地藏古佛的宮殿聽課。如果我們不聽,我們的祖先沒有 資格進去地藏古佛講經說法的地方。我們能夠修證、能夠成道成佛了,九玄七祖也 超生了,也沾光了,所以關係很重大。我們不能考人,你考倒一個人,連帶他的九 玄七祖都受你的影響,他在背後一定非常的怨惡討厭,一直詛咒你,所以你的遭遇 一定不會很順,都會很坎坷,做什麼都不順,那就是你有做錯了,受到影響的人在 ―11― 搞鬼。了解意思嘛?我們在凡塵就是要能夠透徹知道真理,真理的東西一定要自己 追求,不會天上掉下來。我們大概最希望,明天早上醒過來的時候,全部都明理了, 不要經過漫長的薰習認知階段,因為要很久啊!研究性理心法大部分都是要算起碼 十年以上,十年以上才會比較透徹了解。短短的期間要很了解都不太可能。所以這 急不得的。可是當你知道以後,祂就不會失掉,知道就是在了。可是要實行喔,知 道要去做,你知道而不去做,隔不久就會忘光光不見了。若有聽到但你半年都不去 實行,就不見了(你聽到的,印象都沒了、不見了,會說我都沒聽過這道理。其實是 有,已經失掉了)。所以這個是上乘佛法,這個是上天的秘密寶貝,不容易給人的。 尤其現在末法時期更不容易。而我們有得道,就是要趕快去實踐去做。有做了就變 我們的,上天就要不回去了。成佛都是早晚,一定可以成的。要對自己有信心。 小字體 因當機聞說見性周徧一語,遂生疑惑,以為真性既是周徧,應當一定周徧,自 應無碍(自然祂都沒有障礙),何乃動被物碍(我們身體在動的時候,就被東西障礙, 故向佛講)。故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本來周徧,必定是我真性而非餘物(一定是 我的真性),則應當一定無碍,今何不然(現在怎麼不是這樣)。我與如來,觀四天王 寶殿,此述見大小不定(觀四天王的時候,見很大。現在退到講堂,那個見就變得很 小。所以是在講大小),退至精舍只見講堂,見性既云周徧,自當一定常徧,自在無 碍,何會大、小、縮、斷說(縮收、斷絕),我今不知斯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斯義(希望佛能夠講一講這個道理)。 經文──(第 38 頁,反面)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譬如 方器,中見方空。吾復問汝: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若定方 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世間裡面大跟小。「內外諸所事業」,所有的 事、所有的業。「各屬前塵」,它都屬於眼前凡塵的景象。「不應說言」,不應該 講。「見有舒縮」,我們的見有舒坦的時候、有縮小的時候。見性不是那樣,不會 會放大、縮小。佛就作比喻,「譬如方器,中見方空」,好像四角形方形的器具, 我們看到中間的空間就是四角形的。然後以這個現象來問阿難,「吾復問汝,此方 器中」,這個四角形的器具。「所見方空」,我們看到四角形裡面的空間。「為復 定方?為不定方」,這個四角形的空間是固定還是不固定。了解意思嘛?好比這茶 杯,茶杯是圓形的茶杯,茶杯中間裝茶的部分,是空的。因為器具是圓的,中間的 空間也是圓的。佛就問,這個空(茶杯中間的空間)是固定還是不固定?不固定。因為 ―12― 器具是圓的,空間(茶杯中間的空間)就變圓的。器具若是四角形的、方形的,它的空 間(中間的空間)就變方形的,所以是不定的。佛用這比喻讓我們比較容易了解。所以 假如說「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你在四角形的空裡面,去放一個圓的 器具,好比我們這茶杯是圓的,然後放到空的器具裡面,那個空應該不會變圓,可 是並不是這樣啊,當你一放進去(中間的空間)就變圓的。所以是不是不定?(是)所以 佛用這方法來告訴我們,法無定法,它沒有固定,都是一直呈現在我們周圍,什麼 現象就什麼現象,不是固定。所以方空、中空,中間的空都不固定。要看看我們外 面是什麼樣的環境,就形成裡面什麼樣的結果。這樣就容易了解,所以佛作這比喻。 小字體──(第 39 頁) 大小內外,諸凡所有事相業用(事情形相以及我們所用的一些工具),該上下方圓 等類(就是包含上下方圓所有的物類),皆屬前塵而有留礙(就是顯現在我們眼前凡塵 的景象,它才有一些障礙留住),非關見性也(跟我們見性沒有關係)。不應說言見有 舒縮斷續(不應該說我們見性有舒展的時候、有縮小的時候、有斷的時候、有相續的 時候,這都不是),應知見性不變(我們應該要知道,我們的見性不會變化),不因境 礙(不會因為環境而有所妨礙)。見性隨緣,在大見大,處小見小(這都是能夠隨緣), 亦非塵之所能礙(不是凡塵所能夠障礙我們的見性、不是凡塵現象能夠妨礙我們的佛 性),大小不定,全由於塵(全部都是凡塵的景象),但得亡塵,自然無礙(把凡塵都消 失了。因為凡塵景象都變化無常。我們把凡塵消失,所有的障礙都沒了)。今以見性 喻虛空(現在把見性比喻成虛空),塵相譬器皿(凡塵的景象就好像我們的器具,是圓 的、是方的),塵相有大小內外,見性無舒縮斷續(我們凡塵的景象有大有小、有內有 外,但我們的佛性沒有伸展、沒有縮小、沒有繼續也沒有斷絕),如器有方圓,空無 定相(一再詳細的說,就是要讓我們透徹了解真理,了解佛性的奧妙。這樣有沒有更 了解一點?(有),所以後學會說,若是這樣講的話會很囉唆。會不會啊?(不會)。因 為後學接觸的時間算很長,十三歲到現在六十九歲,一直都在佛性裡面打滾,所以 對佛性的了解程度,可以說蠻深入。深入的時候,只要見到祂的文字、只要見到祂 的經文,後學就會知道佛在講什麼,知道講什麼以後,所以在看的時候都會覺得是 白話(很容易明白的話),可是後學把祂寫下來、把祂講出來,人家都對後學說「很深 耶」,後學說「真的嘛,不是很淺啊」,又是認知的差別。一直接近一直接近,當 然就很淺,若是不曾接觸就會很深。所以當我們都透徹了解的時候,都是很粗淺, 不深。若我們說很深,就是我們沒接近、沒有研究,才會覺得祂很深。然後我們一 定要跟佛性在一起生活,把佛性擺在第一位,把身體擺在其次。我們不要把身體擺 ―13― 在第一位,把佛性擺在其次,我們都是顛倒。以為佛性沒看到就不管佛性,有時候 聽到人家在講「佛性一斤是多少」,聽了都很洩氣。各位前賢,佛性一斤多少?以 這樣來論的話,真的差的很遠。佛性沒有形相,所以你說呢,佛性一兩也沒有,還 要一斤!累積不出來的,你再怎麼累積也沒辦法把佛性累積到一兩。 假如佛性不跟我們身體合作了,會變怎麼樣?我們有看過植物人嗎?(有)那就是 身體跟佛性不合作了。當我們看到那個樣子,是不是很難過?(是)。以植物人本身來 講,因為植物人沒知覺性了,就植物。像我們看到花、看到樹,我們打它的話,植 物會不會痛?可能我們內心會想我又不是植物,哪知道會不會痛!要了解,身體跟 佛性沒有兩相結合,身體是天地的物質水火風土,而水火風土沒有知覺性,然後我 們佛性沒有形相,現在合在一起的話,就各出一半,沒有形相的佛性讓身體來表現, 沒有知覺性的身體讓佛性來表現,然後就從我們的行為動作去體會到佛性;然後我 們的佛性來照顧身體的健康,叫養生。所以兩相得益(都得到利益):佛性可以發揮了, 身體可以得到延續照顧了。可是畢竟都有期限,我們娑婆世界眾生的壽命,大概都 在一百歲。一百歲在我們佛性本體來講是很短暫,一剎那就過去了。所以般若的精 華,心經第一句「觀自在菩薩」。我們上個禮拜有講,觀自在就是迴光返照我們自 由自在的佛性本體。有十個自在,各位還記得嗎?(1)壽命自在(2)心自在(3)財自在(4) 業自在,業就是身口意,我們的業要自在(5)勝解自在,就是我們所觀的境,絕對相 信,不能猶豫,你猶豫勝解就不見了(6)生自在,我們想轉世當人、轉世當小白兔或 是想轉世到三惡道去,我們都可以自由自在(7)願自在,願就是希望,我們的願能夠 自在(8)神通自在(9)智慧自在(10)法自在,法自在就是佛,佛才能夠在法自由自在。 所以我們要追求觀自在,就是迴光返照我們本來就有這十個的自在。可是我們現在 想一想,連一個也沒有。心自在了沒?大概最容易達到就是心自在。財自在大概還 沒有那個工夫,要在家裡面牆角找到金銀財寶大概不容易,這要之前祖先有埋,我 們現在去挖才有。我們沒有辦法像佛菩薩,因為活菩薩在修持過程都會講「貧道、 貧道」,就是都沒有錢,自己本身貧道,可是他要布施給眾生用的時候就非常富有, 為什麼?因為他看整個大地七寶無限。哪裏有金子,只要他一講了從這往兒下挖幾 尺就會有金子,要布施的話,就可以把它拿出來給眾生用,所以佛菩薩有那種功力, 就是他們累世所修的、所累積的、所做的、所行持的、所布施的那些財寶,他都可 以拿出來用。這就是能夠財自在。可是我們都沒做,就沒有辦法那麼自由自在。所 以我們就朝著那十個方向努力。到達最後一個法自在就是法王,法王子是菩薩,法 王就是佛,所以第十個就是佛。 ―14― 凡塵我們追求的方向可以很殊勝,不用一直跟整個世界潮流結合在一起。不用 當人家在流行什麼,我們就跟著人家流行。現在大概流行假睫毛,所以出門一看, 在大眾運輸場合,裝睫毛的人非常多,各位看裝假睫毛好不好看?這又是見仁見智。 有的人說很好看、有的人說不好看。不過後學倒是覺得很麻煩,要把睫毛粘好,都 會粘不好,所以現在化妝品的展覽,超過十萬人去搶購,化妝品都賣的很便宜,後 學都會想「這些抹抹擦擦,都要抹又要洗,這很麻煩」,今天因為是補課,補 2 月 27 日那天上班,後學就想今天搭車不用趕著要提早去搭車,可以晚一點去搭車,因 為今天大家有上班,後學可以跟上班的人一起搭車一定有空位,然後很剛好我們的 站牌一上車,到要上高速公路剛好客滿,當最後面上來一位小姐,可能她要上班而 睡的比較晚一點,所有的化妝品都在包包裡,又剛好剩下一個位置就在後學的旁邊, 她就坐下來,從坐下來一直到下車,她的動作都沒有停止,做什麼?在化妝,一下 子擦一下子抹,後學不看也難,就坐在後學旁邊,後學全部都不看也真的很難,後 學就想好吧:就看你在忙什麼。活的真的很辛苦。 所以有些國情不同,假如在日本你沒有化妝,人家說你沒有禮貌,所以要化妝 才有禮貌。可是後學的感覺,在我們這邊很自由,你想化妝、不化妝你自己決定, 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臉洗乾淨就好。你洗了乾淨那叫素顏,最漂亮了,很好看!凡塵 的時間真的很短要把握,就是把握我們修道的進度。因為後學要各位在開始的時候 就走入不滅的修持方法,很努力是「生」,你一定有懈怠的時候就「滅」,這樣的 修法都不究竟。而你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走入「就是很努力,可是都拋開」,矛不 矛盾?不矛盾,很現實的喔!就是我們「非常有為,可是心中都不住」。非常有為 是「生」,可是你心中不住就不進入生滅,就是已經真的不生不滅修持方法。所以 這一種修持方法就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去實現,實際的開始就沒有我相、也沒有 法相、也沒有非法相,就已經整個呈現都是佛性本體,那個叫不生不滅的修持方法, 在日常生活就已經達到最高的程度。這個自己心裡面會知道,但不用標榜,當你一 標榜就是住相,一住相就是走回頭路。所以要活在很逍遙自在的境況裡面,真正的 就是不生不滅。這個很重要,不然我們修了很久,到後來一、二十年、三十年,都 縮起來,人都不見了,為什麼?因為我二、三十年前是這樣子,現在也是這樣子, 都沒有變化,我為什麼要修,接下來我又沒有二、三十年的時間讓我實驗,再實驗 的人就不見了。所以在講金剛經的時候,在第一分裡佛都沒有講話,然後在日常生 活之中就把無我相、無法相、無非法相整個都呈現,是不是最平凡、平常、平時、 平淡的那種狀態都呈現,佛也沒說「弟子們我教你們修道,你們怎麼都不努力修」, ―15― 佛也沒說。所以要吃飯的時候,佛就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就很平常平凡的跟 眾生都一樣,沒有兩樣,就是「沒有我相」,為什麼?「因為我成佛了,你都是我 的弟子」,你看沒有階級觀念。要吃飯,自己要去乞食,並沒有要弟子出去化緣回 來給佛吃,並沒有這樣。 所以佛在開始已經沒有我相了,然後要教導弟子修道方法,佛也不講話,你按 照我這樣做,你就可以成就:沒有過去心、沒有未來心、沒有現在心,三心沒有就 沒有四相,沒有三心四相則佛性就呈現。在日常生活都已經呈現,所以離開非法相。 非法就是沒有法,沒有法就是消極,我們消極的人生就叫非法,而佛已經沒有,很 積極,可是都不住相,所以真的就「開始的時候已經就進入不生不滅的修持方法」。 所以在日常生活我們就回顧我們自己講的話:住不住相。我們在家裡面的時候,跟 親人講話住不住相?假如能夠發現我們講的話「是圓音(圓滿的聲音)」,這叫不生不 滅的修持方法。後學有講過,當小孩子在大小便的時候,你對小孩說「要大乾淨喔」, 這圓不圓音?可以大的乾淨嗎?若是大的乾淨就死翹翹了!然後又對家人講「要吃 飽喔」,吃得飽嗎?吃飽就脹死了,所以這個都不是圓音(圓滿的音響)。要了解,落 入言詞都有它的缺點在,講出來一定有不圓滿的地方,但有時候你什麼都不講的時 候,整個圓滿呈現。有些動作我們真的是很難做,後學在講道德經的時候有講過, 後學載陳姐到福山且滷一鍋的素料給老前人吃,當到福山時候陳姐就把那一鍋素料 拿到廚房,那時老前人戴了一頂草笠拿了圓板凳在祖師祠前面,旁邊都沒人,三才 不知道到哪,然後後學就按照佛規,就跟老前人說「你老,後學進去參駕」,老前 人就起來,做什麼?打毛巾,後學看到那個動作就說「你老,後學自己來」,老前 人說「你來是客」,還是給後學打毛巾,這擦的真是不安!然後從祖師祠裡面磕頭 後走出來向老人家報告「你老,向你頂過禮」,因為老前人輩要說頂禮,點傳師要 說參駕。然後老前人站起來又走到茶几端茶,後學看到後又說「你老,後學自己來」, 老前人一樣說「你來是客」,後學說老人家代理天命,身份高高在上,做這個動作, 是不是表現無我(沒有我相),有我相的話,彎不下腰。所以道親去留學拿到博士學位 已經當教授,他要給他的學生打毛巾,他說「我實在是彎不下來」,有沒有我相?(有), 所以兩相比較,在後學來講都很強烈,老人家打毛巾打的很自然,端茶端的也很自 然,都沒有一點勉強。所以那種無我在日常生活之中就表現。無法,法就是我們日 常生活之中就是呈現最上乘佛法。無非法,要努力來過我們的人生,叫沒有非法。 所以表現的跟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的第一分完全都是一樣。所以「道」就在行。在 日常生活裡的行為就是道,不是說特地要怎麼樣。你看我們所作所為離這個程度、 ―16― 離這個境界遠不遠?還蠻遠,要怎麼去達到?做到自然。好比小孩子在吃飯,剛開 始吃飯吃到碗外面都是,飯粒一半在裡面、一半在外面,可是到後來他吃飯就吃的 好好的,這就從有為進入無為。所以我們在凡塵也是一樣,從我們可以做的、很自 然的,一直呈現,做出來就會跟道相合、跟真理相應。我們生活之中都跟真理相應 了,自然我們不會造業。所以要了解為什麼要萬緣放下,因為我們萬緣一放下以後, 妄就容易盡,妄一盡,真就會顯,妄盡真顯則我們整個呈現的就是道場,道場就是 佛性的場所,而佛性的場所盡虛空徧法界,這麼寬廣。欸~不是很困難,很容易, 差別最大在哪裏?我們頭腦的認知。很多人都認為「我這樣才對」,他哪裏錯了? 「執」一個字而已,「執」不對,其它都對。我們要把「執」去掉,一有固執了, 我相、法相都出來,非法相也出來。你不固執了,活潑玲瓏,就已經跟真理相應。 跟真理相應則生活起來就很快樂。所以後學都說:「道」就是要在「行持」,要在 自己的認知,認知很重要,不要走入邪見,那個不正確的見解自己要發現。我們每 一個人都會有根深蒂固的驕傲,我們都會想「沒有啊~,我都沒有驕傲啊」,各位 前賢我們有沒有?我們要了解,我們那個驕傲都隱藏躲在很深處,深到不可見。但 是你只要仔細觀察,它(驕傲)會出現,「啊~真的是很驕傲」,尤其面對下階層的人, 你驕傲的心更容易呈現。然後我們看一些能力很低的人,那個驕傲一定出來,一定 驕傲。你會想「我都沒有驕傲」,想騙誰?騙別人可以,但騙自己騙不過。後學都 講,我們既然落入凡塵現相,不值得驕傲,一定有業。假如我們都能夠修到成道成 佛的階段,那也不用驕傲,為什麼?還很多眾生都在受苦,你還沒渡完,不用驕傲, 沒有驕傲的資格,也沒有驕傲的本錢。就是要你努力去行持、去做,希望眾生都能 夠成佛,能夠脫離苦海是最好的)。 ◎剩下約 18 分,提問問題 【問】:劉講師在課程中有提到,只要我們走入真理世界,全部的業障都會消失。 活佛老師叫我們來上性理心法班,那我們如果認真來聽課,是不是全部的業障罪惡 都沒了? 【答】:你想得美!以往差不多西元一千一百年以前,我們中國人的修道都是投入 整個生命在修,所以非常的專注。要了解,頓悟法門是沒有漸修,沒有每一個階段 的成就。我們在每一個漸修成就的階段,那是最容易住相、最容易迷失的時候。而 一些禪師因為投入非常久又很專注的修,所以能夠分辨到這個狀態,所以他就講「了 即業障本來空,未了仍須還宿債」,就是你「了」,了是透徹的明白「我們人是從 ―17― 哪裏來,然後要歸到哪裏去,然後中間的過程是如何經過」,這都透徹了解。當透 徹了解後,他就不會被中間的修證的過程成就給耽擱、迷失掉,所以禪師才講了即 業障本來空。因為回歸到不生不滅佛性本體是沒有形相,既然沒有形相,請問業障 在哪裏?就是沒有。它沒有存在的地方所在。我們全部都已經知道真理,不會住相, 才沒有地方所在。假如我們的程度都還不過,會住相,那我們住相的地方所在,業 障就呈現,當然我們要還業債啊,一定要還,因果定律是鐵定的。既然有形有相你 就逃不開。而「了」就沒有形相,沒有形相則業沒有地方可住,沒有地方可住的業, 我們要怎麼樣去承受,所以就不用,所以業障本來空。這個是非常高的程度,是要 全心投入,要先當眾生的牛馬,幫眾生服務,才能夠脫離我們所造那些業的呈現。 所以一定要了解,不會說我們造了很多業,然後它果報不會呈現,不會那個樣子! 為什麼?因為我們程度都還不夠,還沒有到達整個都空的狀態。假如有辦法「了」, 就整個進入佛性本體,而且都是常住不遷(不變化),真的就是已經沒有,不用去接受 業障的果報。因為自己到那個程度絕對不會造業。 所以當一講出來以後,他是須要什麼背景條件才有辦法不接受業障的果報,這要到 達最原始狀態,原始狀態就是我們佛性本體,如如不動、常住不遷、沒有含藏善惡 種子,也沒有含藏所有的山河大地以及萬相萬事,已經是回歸到本際,億萬年都不 動分毫。所以還是不要造業,造了業還是要還,我們想得美:「喔~業障都本來空 了」,那個空是有空的背景條件。 【問】:心經裡面的「行深般若波羅密多」,這個「行(ㄏㄥˋ)」是什麼意思? 【答】:是道行。你的道行多深,就是說你做的工夫到哪,它不只光一個意思。一 個是已經實際在做,行(ㄏㄥˋ)深。所以看你念心經的音,是念行(ㄒ一ㄥˊ)還是 念行(ㄏㄥˋ),念行(ㄏㄥˋ)的話表示你已經在做。行(ㄒ一ㄥˊ)的話是希望要做, 但還沒做。行(ㄏㄥˋ)深,實際已經有做而且時間又經過很久,工夫也呈現才可以 稱得上這兩個字。那我們怎麼樣行、怎麼樣做,就是底下的「波羅密」,就是要到 清淨的彼岸。你要所有的內容都離不開清淨的彼岸,這樣才可以才是正確。 【問】:佛性含藏山河大地,不太了解其中的意思。請劉講師再講解一次。 【答】:在楞嚴經裡面就會有講述,我們是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我 們一念無明,就是我們看皇母訓子十誡中,老母把我們仙衣仙鞋收回去,把我們趕 到娑婆世界來轉世,這是說的比較好聽一點,其實是我們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一 念就叫業,念頭就是業。我們在凡塵的行為,我們知道業因的形成,可是業的來源、 ―18― 根源就是從我們念頭來。所以念頭就很重要,不能有,只要有念頭,業就已經形成。 在凡塵一些年紀大的歐吉桑、歐巴桑因為兒女都已經成家立業,吃飽都很閒都胡思 亂想,所以遭遇都很坎坷,就是他的念頭一直有過去心且念頭都存在。而這些念頭 把以往六道輪迴裡面的種子拉來,拉來以後跟緣結合,因緣一結合就現相,當一現 相我們就要去接受。所以在空閒的時候,自己就是盡量要把念頭約束、管制,自己 知道起什麼念頭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這樣我們就不會造業連連,不造業就不受苦 了。當我們有念頭,只有一念,不多,然後就形成業相(業的形相),然後有業就轉相, 轉相以後就現相,所以叫一念無明生三個很微細的理出來。這個時候,業相轉相跟 現相全部都是空(都是沒有),不是說業相可以看到、轉相也看到、現相也看到,完全 都沒有。因為已經有念(就是已經有業),有業以後,我們的念頭是妄想,妄想跟我們 的瞪目發勞(瞪目發勞就是你的眼睛都不眨眼,不眨眼會眼睛疲勞,眼睛疲勞會看到 空中有東西,這叫瞪目發勞),瞪目發勞之後,會結暗為色(跟凡塵的暗相相結合,然 後就呈現形相出來)。各位要體會這個狀態,你蹲下來五分鐘,然後突然站起來,你 看看空中有什麼東西?絕對有,每一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這叫做結暗為相。所以 把水火風土跟我們的妄想結合,結合以後,山河大地就這樣形成,所以山河大地虛 幻不實在,是假的,會變化,所以就列入魔醯首羅管轄,叫魔宮。凡塵的萬相都是 魔醯首羅在管,都魔宮。我們發心修道就是把假相,凡塵的這些萬相假相,全部打 破,就是把魔宮打破。我們發心修道的時候,魔就要來擾亂,因為我們要打破魔宮。 這也很少人探討,剛好楞嚴經裡面有記載這一段。然後結暗為色以後呈現山河大地, 整個天地形成(世界),佛在講的世界,世=時間,界=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 上下。而世界的形成就是「我們的妄想」跟「我們的念頭」跟「結暗為色」結合, 當一結合以後呈現山河大地,山河大地有了以後,萬象就慢慢整個都呈現,所以整 個虛空就是佛性本體,虛空都沒有形相,可是虛空不拒絕諸相發揮,所有的相要呈 現,佛性都不拒絕。所以當一出來以後有形相(世界形成了,已經結暗為色了),然後 境界為緣長六粗(就是有境界了、有現相了),然後我們就有(1)智相,智相不是智慧, 而是說看到什麼、知道什麼,能夠能夠分辨。(2)相續相,就是一個接一個,沒有斷 絕。(3)計名字相,因為已經有了,有現相就有名稱,有名稱以後我們就記著那些名 字。所以凡塵的名跟相都是假的,虛幻不實在,不要把它當成真,我們要把這一些 全部都打破。(4)執取相,執著跟取,形相是假的,而我們把它當成真,要不要取、 要不要把它擁為已有,這叫執取相。(5)起業相,迷惑然後起心動念,業造成,已經 起業相。然後有業了,就(6)業繫苦相,被業綁住了,就要受苦。所以境界為緣就長 ―19― 六粗。所以三細就是業相、轉相跟現相,這時候都沒有形相,可是沒有形相,但我 們一直要看我們自己的業,一直想要看,它就瞪目發勞結暗為色,很冤枉的!本來 是沒有的,硬是被我們把它變出來。要了解這一些都是假的,所以佛經裡面只要講 到「世界」,底下都接著「微塵」,沒有世界,所有只有微塵。微塵積聚就變世界, 世界粉碎就變微塵,所以叫一合相。我們愈研究就愈了解,原來一合相是可合可分。 比如我們合一家人,一個人然後一家人就成一個家,然後合幾個家就變成一個鄰, 合幾個鄰就變成一個里,合幾個里就變成一個鄉鎮,合幾個鄉鎮就變成一個縣市, 合幾個縣市就變成一個省,合幾個省就變成一個國,合幾個國就變成一個州,是不 是一合相,都假的,可合可分,都不真。所以凡塵都是假的,唯有不生不滅佛性是 真的,要對佛性深入,我們去研究,原來沒有三心沒有四相,佛性圓滿都呈現,很 親切,一念萬年,萬年一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