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1月15日 星期五

楞嚴經-23

 大學跟中庸已經寄到了,書大概今天會寄到,mp3 跟 CD 都放在兩邊,各位可以拿回 去聽,比較容易了解,因為文化背景都相同,大學跟中庸以往我們也都有研究過, 可以說屬於複習的狀態。 我們講到 53 頁的六入,是屬於四科的第二個(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要了 解開頭的時候在 51 頁的背面有講,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說「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 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這是它的綱要、重點 所在,所以我們在看四科的內容,這個地方一定要了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 諸幻化相」就是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講,說你還沒有了解(未明),浮現在凡塵諸幻 化相(就是所有萬相都是幻化),幻=沒有變有了,化=有又變沒有,凡塵所有萬相 都是這樣――從沒有而有,從有又沒有。「當處出生」就是從那個地方發生,因緣聚會。 「隨處滅盡」,當處出生就是出生的地方有一個比較固定式的,然後我們會移動它, 就會隨處,移動到哪個地方就隨那個地方滅盡。「幻妄稱相」,相就是幻跟妄,不 真,可是相的背面(就是相看不到的)就是性。「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就是幻妄稱 相,相是假的,性都是真的,其性就是真為妙覺明體,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 體。所以底下才把所要講的內容講出來,說「如是乃至五陰、六入……」,我們五陰 講過了,今天開始講六入,然後再接下去講十二處、十八界,十八界往後還有七大, 全部都是幻妄稱相,性都是真為妙覺明體,「因緣和合,虛妄有生」,所以生也是 虛妄(就是假的),要了解凡塵呈現的一切都是假的,因緣和合才呈現。「因緣別 離,虛妄名滅」,滅也是虛妄,滅也是不真,不是真的滅,生也不是真的生,都是 虛妄,所以因緣聚會就生了,然後因緣別離就滅了。底下釋迦牟尼佛就講「殊不能 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就是我們都不知道,所有相的生滅去來,全部所依賴都 是如來藏。「常住妙明」――就是常住,因為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沒有來沒有去叫做 常住不遷,妙就是不變之體,明就是隨緣之用,我們佛性就是有不變之體,然後有 隨緣之用,「不動周圓」――如如不動,我們如來藏妙真如性,我們佛性本體是常住都 不遷變的,如如不動,「周圓」――周匝圓滿,都呈現在整個宇宙空間,妙真如性,很 奧妙。所以我們了解所有呈現的萬相都是我們佛性在支撐。「性真常中,求於去來 ―2― 迷悟生死,了無所得」,在我們性真常之中(沒有變化的),要求去來迷悟生死, 都無所得(了無所得)。所以我們平常都會講「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仍須還宿債」, 所以我們要了解真理所在。接著我們就契入今天的主題「六入」。 經文――六入―眼根(53 頁) 復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 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 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 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 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象, 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復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六入也就是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為什麼不講六根而講六入,因為他不講 生,假如講我們六根的生就會用根,不是用入。現在就是要進入六塵(色聲香味觸 法),所以講六入,都是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第一個五蘊,第二個六入都是如 來藏,我們都是如來,如來含藏萬相萬事,要了解我們佛性非常的奧妙,佛性含藏 整個山河大地、含藏整個所有萬相萬事,所以叫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因為所有凡塵 沒有的都可以生發,所以叫妙,很奧妙,都從無生有,從有又會歸於無,所以很奧 妙。「真如」就是實相,我們的佛性,如來藏妙真如性。一般我們都沒有深入的研 究,佛在這楞嚴經就講的很詳細,以往我們都很少研究,所以一接觸以後,比較生 澀,沒有一聽就懂了,可是只要我們肯用心一定都會了解、都會知道,都會恍然大 悟,那個時候就會很高興。 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講「即彼目睛」,目就是我們的眼睛。要了解,講「目睛(我們 眼睛)」就是講我們智慧,有智慧就屬於「目睛」。然後「瞪」就是一念無明,我 們於一念無明以後,就會發現凡塵的一些虛幻不實在的事,一瞪了就發勞,發勞者, 所以我們就會看到虛空華。虛空之中都沒有花,可是我們瞪目發勞,瞪目就是眼睛 都不眨眼,就會看到空中都有東西在,每一個人看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我們已經不 是清明眼看到清明空;假如是清明眼看到清明空,那個已經都是活菩薩,而我們也 可以到達清明眼看的都是清明空,但一定就是要經過我們研究、經過我們修持,才 有辦法真的是清明眼所看清明空。所以虛空無相(虛空沒有形相),不拒絕諸相揮, 所有的相在虛空生發,虛空都不會拒絕,都讓它生發出來。要了解,虛空就是佛性, 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所以我們的佛性是屬於真空,真空可以生發萬相,所 ―3― 以萬相都從我們佛性的真空生發,所以都是妙有,所以真空妙有。像社會人士沒有 研究的話,看到這個空間就是頑空,頑空的空間沒有東西在,而我們有研究,這個 空間不空,空間有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各位了解嗎?我們這個空間有我們真 心佛性,所以我們佛性非常寬廣,所以會講盡虛空徧法界,盡虛空徧法界都是我們 真心佛性所在。當我們沒有研究的話,就不知道我們佛性充塞整個宇宙虛空,不知 道的話就不相信。像我們瞭解,虛空之間我們會講四大,楞嚴經是講七大,可是我 們比較了解的就是水火風土,把水火風土講「大」,「大」就是充塞整個宇宙虛空, 那水火風土全部充塞整個虛空,所以虛空之間是不空。 我們有研究心經,心經裡面就講「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 是色」,要了解剛開始講「舍利子」,舍=身體,利子=精神,舍利子就是我們的 身體跟我們的精神。所以舍就是我們身體的形相,利子就是我們身體裡面的佛性, 所以心經開頭的舍利子,舍利子的意思包含蠻多,像在凡塵的精氣沒有消耗,歸空 以後火燒會有舍利子,各位有看過舍利子嗎?在哪邊看的?電視也有播放過,假如 各位有到日月潭有一個廟,裡面有放唐三藏的舍利子。假如有機緣的話,天母有一 位叫李雲鵬,以前是開素食館的,也有出版雜誌,大概是一個月出刊一次,他家裡 就有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子;廣欽老和尚也有舍利子,後學也有講過,他在台北的那 些徒弟就交代要下南部的人,因為廣欽老和尚在南部歸空火燒,然後以往北部跟廣 欽老和尚修持的人,希望能夠拿到廣欽老和尚的舍利子,那有下南部來的那些承天 禪寺弟子,要拿廣欽老和尚燒了以後的舍利子,可是都被南部這些弟子拿光了,都 沒有了,然後剩下燒完的骨灰,那北部下來的徒弟就想回去怎麼交代,因為很多人 交代他拿回,於是他就用容器裝骨灰拿回去,拿回到台北土城承天禪寺,那些沒有 下來南部的人就問你拿幾顆回來,下南部來的人就說「哪有拿幾顆,他自己本身一 顆也沒有,全部都是骨灰」,沒有拿到南部廣欽老和尚的舍利子,因為他的徒弟太 多了,南部都分不夠了,哪能還分給北部。土城承天禪寺的人就問「那你拿什麼回 來」,那人就說「骨灰」,然後很多人也都沒見過,到底骨灰是長成什麼樣子,就 拿出來看看,結果他把容器一打開,各位了解嘛,容器裡面所裝的所有骨灰竟然都 是舍利子,神不神奇?(神奇),這個叫做精誠所至,就是要的人都很誠心,所以 有幾個人要就有幾顆,而且舍利子又會長大,你供養它,舍利子會長大,而且跟修 持有關係,修持好的,他的舍利子長大會愈清明;假如自己比較不在乎,沒有在心 性作工夫,那麼他的舍利子會比較濁,色彩就沒有那麼清明。所以舍利子用在這方 面的話,只有是我們在凡塵沒有消耗精氣神所留下來的證據。假如各位還有記憶的 ―4― 話,有一隻狗死掉後火化,火化以後一樣也有舍利子,各位有看過那個報導嗎?(有), 因為那一隻狗也是清修,就是沒有消耗牠的精氣神,所以一火燒以後一樣有舍利子。 所以舍利子就是我們在凡塵身體的精氣神沒有消耗,一過世以後去火燒就有了。 在我們講舍利子的涵義之中,心經就講到兩個舍利子,第一個在前面,第二個在後 面――「舍利子是諸法空相」。第一個「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講我們的身 體跟我們精神。後面「舍利子是諸法空相」就是在講佛性,諸法空相就是諸法的真 空實相,諸法的真空實相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真心佛性本體。所以兩個地方舍利子的 用法都不同。心經因為只有兩百二十六個字,要默唸很快很短,而且我們又有一個 感覺心經很淺(就是意思不會很深)。後學因為了解到心經的來源,心經就是般若 的精華,釋迦牟尼佛在凡塵講二十二年的般若,講最久就是般若,般若就是妙智慧, 所以心經既然是般若的精華,當然是最好的最深的,可是我們都感覺心經最淺最簡 單。可是各位要了解,心經不是很粗淺,而是很深。假如我們感覺心經很淺的話, 就不會深入去研究,那假如我們沒有深入去研究,得到的利益就不多。假如我們深 入研究的話,會了解到整個般若,就是整個妙智慧的來源,就會得到很深的啟發。 所以有機會的話各位就要多研究心經,心經對我們幫助很大,心經也很短,雖然很 短但意思包含很多。 所以我們在凡塵有些事,我們的認知都不正確,我們的認識知道不正確,所以我們 就在六道輪迴裡面一直輪轉不息。假如我們的認知都已經能夠「目睛」,不要瞪, 一瞪發勞者就一念無明,一念無明就會生三細,後學最時常講,然後「境界為緣長 六粗」,而瞪目發勞就是一念無明,一念這個念就是起心動念,所以因為起心動念 就叫業,假如我們有看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論就有講「不覺故心動」,不覺,就 是我們佛性發出不覺,那依不覺就是一念妄動,依一念妄動說名為業(就是業,我 們業因已經形成),既然我們業因已經形成就轉本有的智光,變成能見之見,既有 能見就要所見,那有能所就是顯現境界相,所以業相、轉相跟現相叫做三細(三個 很微細),有沒有比較熟悉了,剛聽到「一念無明生三細」會比較不了解是講什麼 意思,那我們聽久了也都會詳細解說,就了解原來我們落入凡塵就是因為一念無明, 然後業因形成。然後我們要看我們自己的業叫做能見之見,轉本有的智光變成能見 之見,那本有的智光沒有能所,可是我們能見之見就有能所了,有能見就有所見, 就變成現相。所以業相、轉相跟現相,那這個時候這三個都是沒有形相,只是在我 們性分之中醞釀,然後才產生山河大地。所以山河大地從我們一念妄念而來,各位 ―5― 可能都想像不到,我們一念竟然這麼厲害可以生發山河大地,形成萬相萬事,我們 整個外在的生活環境都有了,既然形相都形成,我們眾生就出現在這個世界裡面, 所以這個時候就境界為緣長六粗,六個比較粗的、比較容易知道的內容。各位都還 記得六粗裡面的內容嗎?(一)智相:就是能夠認識萬物的表面(二)相續相(三) 執取相(四)計名字相(五)起業相(六)業繫苦相(被業綁住,然後受苦)。這 就是我們的根源起頭開頭,因為這邊有講瞪目發勞。 「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菩提=我們的覺心,因為我們覺心之中有瞪目 發勞,有瞪目就是有無明,無明不覺,各位前賢無明從哪裡來?(佛性),從佛性 而來,無明沒有因,無明的動力是從我們的佛性,所以無明之相不離覺性(不離開 我們的佛性),它不可壞,非不可壞,所以有兩邊。假如我們認知的不夠,我們就 會依無明然後落入我們行為,依行為就造了業,依業各受報(就接受果報)。所以 我們瞭解,都是我們在凡塵沒有努力研究性理心法,假如我們能夠研究性理心法就 了解,無明跟佛性(佛曾經做比喻)就好像大海水,大海水因風有波浪,所以風相 跟水相不相捨離,而水不是動性,各位前賢水是不是動性?水會不會動?(會), 會啊?水的本身不會動,因風皺面,因為風一吹了水就會動,所以風相跟水相不相 捨離(都在一起)。只要風止滅了(停止了,沒有風了),動相就全部不見了沒有 了。所以了解,無明就是風,我們心動相就是因為無明的風而來,當無明已經消失 了,我們心就恢復到清淨,所以只要在認知方面去掉無明,不覺就是無明,而我們 都時時刻刻覺(保持覺),能夠保持覺,只要時間久,我們就變成一個覺者,覺者 就是佛,佛就是覺者,而我們眾生就是不覺,因為不覺會造業,因為造業會受苦, 這就這樣惡性循環,綿延不絕,沒有休息。所以了解「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 相」,目跟勞,目是屬於清淨,勞是屬於一念無明,所以這兩個一個是好的、一個 是不好的,都是屬於瞪發勞相。 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 明=光明,暗=黑暗,因為有光明跟黑暗兩種妄塵,凡塵不真(妄塵),明暗都是 凡塵的景象,白天就是光明,晚上就是黑暗(所以明暗這兩種妄塵)。「發見居中」, 就是我們發現我們見性(見精)居中,居=在光明跟黑暗之中。「吸此塵象」,把 凡塵的景象吸進來,所以我們就能夠明來見明,暗來見暗,這就是吸此塵相。「名 為見性」,這個名稱就叫做見性,所以這個時候的見性,就是我們眼根本身那個見 的自性,不是佛性本體的自性。所以文字是一樣,但裡面的內容不同,這是在講我 ―6― 們六根自體的自性,不是佛性本體。這樣了解嗎?所以不了解楞嚴經深的地方就是 這樣,文字有時候看起來都相同,可是它意思都不一樣,這樣才不容易研究透徹, 因為文字看起來沒有差別,可是意思就有差別,我們看到見性…,我們有一次特地講 明心見性,因為我們平常都是見相,假如我們已經進入心境一如不患思惟,但不馳 散積之歲月,而不心開未之有也,到心境一如的時候,心跟境已經合成一體了(是 一體),那這時候我們所見的就不是相而是性,所以見性。而各位當時也都能夠了 解,我們見到什麼相都是見性,因為有性才能夠現相,所以見相就是見性,可是一 經過一兩個禮拜以後,那個見性都不見了,都是見相比較明顯。因為要我們心能夠 清醒,真的還不容易,要很努力的來迴光返照才能夠讓我們時時刻刻都有覺,有覺 得時候,這時候佛性都會呈現,那佛性呈現,心境一如就容易。假如我們都沒有研 究,要心境一如簡不簡單?就很不簡單,心是心、境是境,都變成兩撇,所以不容 易把它合成一體。所以這邊的見性是眼睛本體的自性,不是我們佛性的本體。 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 就是我們眼睛本體,離開明暗(光明跟黑暗)兩個凡塵的景象。「畢竟無體」,離 開明、離開暗,我們眼睛就沒辦法了解。 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如是阿難」,就是這個樣子。「當知是見」,就是我們眼睛本體的見性。「非明 暗來」,不是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是從眼根出來。「不於空生」,也不是 空中生發出來。所以用三個角度來講,一個明暗、一個根、一個空。 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 為什麼呢?假如我們眼睛的見性是從光明來的話,那麼黑暗就隨滅了。因為從光明 來只能夠見到光明,不能夠見到黑暗。所以暗的時候,我們眼根的見性就滅了。「應 非見暗」,因為是從光明而來,應該不是能夠見到黑暗。 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 假如是從黑暗而來,因為跟隨黑暗來的,在光明的時候我們眼睛的見性就滅了。「應 無見明」,應該沒有辦法見到光明。這是講明暗。 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 是從我們眼根而生,從我們眼根產生的話,一定沒有光明跟黑暗。「如是見精」, 就是眼根的見性「本無自性」,眼根的見性本來就沒有自性。可是我們現在都訓練, 不但是眼根,耳朵鼻子嘴巴身體跟意念,我們都讓它主宰我們言行動作,都從六根 ―7― 來主宰。而我們修道就是要讓六根能夠退位,請佛性本體出來主宰。可是我們六根 當家已經很久,都已經習慣,現在要請六根退位很不容易,所以六根都會發飆,當 我們不給六根當家,六根真的都會抗議,而佛性的修養很好,只要六根跟佛性爭執, 佛性都會退位(就是已經隱藏不見了),就讓六根繼續當家,因為這樣我們六道的 輪迴就不會斷絕。所以我們修道一定要請六根退位,不要讓六根來當家,我們要佛 性本體來當家,佛性本體當家不會造業,所以就不用受苦,六道輪迴就斷絕了。可 是做起來很不容易,我們六根都習慣性當家了,現在要六根退位讓給佛性本體,六 根都不太願意,所以我們就是要想辦法,先跟六根妥協,讓一半權柄給佛性本體, 一半還給六根自己當家,只要時間經過久一點的話,我們六根慢慢就會真的退位, 就不當家了。只要我們佛性本體當家我們都不會造業,就不用受苦,六道輪迴就斷 絕了。所以這邊講假如見性是從我們眼根生出來的話,一定不要有光明跟黑暗,如 是的見精,本來就沒有自性(沒有本體),從根生的講的就比較少。 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 假如我們見性從空中生出來,「前矚塵象」就是眼前我們看到凡塵的景象。「歸當 見根」就是從空出的,然後要歸到我們身體眼根回來,歸就會見到眼根。「又空自 觀,何關汝入」,假如是空出來的,空自己去觀察觀測,那跟我們的六入沒有關係。 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就是要智慧來知道,「眼入虛妄」就是進入我們眼根的凡塵景相,全部都虛妄不實 在。「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它不是因緣所產生也不是自然呈現的。所以這個六入 的第一個就是眼根。 小字體 前因眾生離緣心,不見真心,乃就根中指性,令識真心。今已領真性,尚執六根, 別有體相,未融一性,所以更令須知,六入無自體相,所以極破其離塵無體之妄。 雖說見性,乃根中局執之自體,非離眼廓周之見性。前顯是性,而此破相,更深究 之,此之破相,亦欲其離相,即妙真如性耳。 「前因眾生離緣心」,就是前面所研究的,眾生已經離開緣心,緣心=識心,認識 的心。然後「不見真心」,釋迦牟尼佛乃就根中指性(在我們六根之中,指點我們 不生不滅的佛性)。「令識真心」,讓我們認識我們的真心。各位都認識真心了沒 有?怎麼認識的?就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我們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就是認識真心最 好的方法,最快又最方便就是萬緣放下。萬緣都是妄,不真。妄盡真才會顯,所萬 ―8― 緣一放下了,真心就呈現,所以佛要我們認識我們的真心。今已領悟真性,現在已 經領悟了我們的真心佛性。尚執六根,假如我們還執著著六根。別有體相,就是六 根另外有它的本體、它的形相。未融一性,還沒有把六根融成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 佛性。所以更令須知,六入無自體相,所以釋迦牟尼佛又講解,就是六入,我們六 根進入六塵,六根沒有自體相,所以六根都是藉我們佛性本體發揮,而我們的佛性 本體也藉著六根呈獻我們真心的狀態。所以極破其離塵無體之妄,就是把離塵無體 之妄的六入,都全部破除擊破。雖說見性,乃根中局執之自體,所以在講見性是我 們眼根之中,已經侷限眼根的執著,執著眼睛的本體,所以要了解,我們眼睛是借 我們佛性使用,眼睛沒有本體,假如我們已經把眼睛執著成有本體的話,那一定都 是六道輪迴,因為已經離開真理。「非離眼廓周之見性」,假如之前有看如是我聞, 那時候我們有講「脫根脫塵,離身離境」,「脫根脫塵,離身離境」就是廓周之見 性。所以這邊的文字就是要了解它的意思,廓=我們整個佛性的活動空間,當已經 離開眼根了(就是離身了),脫根脫塵離身離境,有印象嗎?假如要更詳細的話, 回去可以把如是我聞再拿來看,裡面就有詳細說,那我們會了解的比較透徹,當了 解透徹以後,進入真理、進入佛性本體就愈容易。前顯是性,就是不生不滅的佛性 本體。而此破相,就是破除這個形相。更深究之,更要深深的來研究了解。此之破 相,亦欲其離相,即妙真如性耳,破相就是離相,只要離相就是妙真如性。所以我 們眼根,當我們認為它有見性的話,那就是眼根的自體,這就已經住在眼根這個形 相。假如我們已經破除眼根的形相,就已經離開眼根了,當離開眼根就變成妙真如 性,我們眼根的見性就變妙真如性。了解意思嘛?假如心不在這邊,沒有努力的聽, 一定會迷糊夾雜在一起,全不知道講什麼內容了,所以這個都很微細,各位要了解 「了妄即真」,問題都出在這裡,當我們透徹了解「妄」,它會變成真。了解嘛? 我就知道沒辦法回答,因為不了解妄怎麼會變成真,妄就是妄啊!所以就是認知的 問題(認識跟知道)。怎麼妄會變真呢?因為有性必現相,我們有佛性一定會現相。萬 相顯現都是佛性,所以我們開頭開始的時候,就是要先認識相由何而來(怎麼來的), 然後相如何變化,全部都要了解。所以開頭就是要先破相、先離相,我們講「離相 名佛」,離開相就沒有煩惱了,所以離相就是佛。可是後來這個地方,竟然就是要 「融相」,把相整個融化然後入性(融化形相進入佛性)。所以不容易就是這樣,開始 的時候不能講所有的形相都是真心佛性,那樣的時候我們就不容易破相跟離相;當 沒有破相跟離相,到後來就沒有辦法了妄即真(透徹了解妄)。因為所有的妄都沒有本 體(妄沒有自體),妄所依賴的都是覺性(都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既然都是不 ―9― 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已經把所有的妄都歸入真的範圍,所以了妄就即真。 所以當時後學那個時候就講,假如我們對一個古董,古董很貴,一個普通的花瓶就 要十萬元,我們一看起來好像沒那個價值,可是我們深入的研究,了解花瓶的年代 已經經過約一、兩千年,在凡塵就只有剩下這唯一一個花瓶,所以這一個花瓶要麥 十萬元,然後慢慢去了解花瓶當時在燒瓷的過程以及在花瓶外面所繪畫出來的圖, 當仔細觀察以後就會覺得這個花瓶確實有十萬元的價值,後學是在講陳大姑佛堂裡 的那個花瓶,那個花瓶竟然有十萬元。當我們了解以後,就會產生很喜歡那個花瓶, 各位前賢,很喜歡是不是心?(是),請問什麼心?(妄心),我們要了解這個心就是識 心(認識的心),因為它的價值為什麼會形成那麼有價值,就是因為那個年代已經很久 而且在凡塵又只剩下這一個花瓶,你想要再找一個一模一樣的都沒有,那只要在找 到一個一模一樣的話,價格就會再降低;那當唯一的話,愈久價格會愈高。結果, 有一天三才在擦拭的時候,不小心弄破花瓶了,這下子那三個三才臉色大變,這下 子完了,這個花瓶十萬,又沒有第二個一模一樣的花瓶,怎麼找也找不回來,就趕 快去買很多的快乾,瞬間快乾把花瓶黏補起來,看從哪裡破掉就從哪裡黏補起來, 因為不能有痕跡,當有痕跡這花瓶的價值就不見了,結果竟然黏補到都看不出花瓶 有破裂過。各位前賢,當我們已經知道花瓶有弄破了,那要我們去買願不願意?(不 願意),就不願意了,雖然有那麼大的價值、有那麼難得凡塵只有這一個花瓶,可是 已經喪失花瓶真正的價值了,花瓶破了,我們知道以後都不想要了。那請問,當我 們還沒有知道花瓶有破裂之前,那個很喜歡的心跑去哪裡?(不見),不見了,所以我 們認識就是很重要。已經知道花瓶被打破了,就不要了,連送我也不要了。不要說 花瓶一個十萬,連送給我也都不要了,再怎麼去想去看,都知道花瓶已經破了,雖 然外表看不出來,畢竟花瓶已經打破了。所以了解認識的心,整個都起變化,所以 叫做識心無體,識心也叫妄心,妄心沒有體,不像我們真心,你用祂,祂在,你不 用祂,祂也在,真心全部都不會變化,可是我們的識心變化非常大,所以識心無體, 沒有體性,隨著時空變化而變化。那我們了解,因為識心無體,依賴我們真心,所 以到達後來,所有我們認識的心全部都依賴我們覺性(都是依賴佛性),所以凡是我們 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叫見性(見到我們佛性),所以不容易的轉折地方,就是在要把相變 成性。要把凡塵的所有形相都變成佛性,第一個就是要了解,所有的萬相都從佛性 真空所生發(從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所生發,萬相都是從佛性生發),既然都是佛性生 發,那我們看到萬相就是看到佛性,所以叫做見性(見到佛性)。 ―10― 跟那天我們有講明心見性融合起來,就了解原來我們見性就是已經不住相、已經了 解到真理,了解到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真空能夠生出妙有,既然萬相都是我們真 空佛性所生發,那我們看到萬相就是看到佛性,所以叫見性。假如我們沒有了解, 不知道這個狀況,當我們看到形相一定是住相,住相的時候我們就沒辦法講見性, 就講見相。所以我們在生活之中,見相多還是見性多?(見相),恩,都是見到形相, 所以是見相多。因為不研究的話就不知道萬相都是我們佛性真空所生發,若不知道 是這樣的話,再怎麼轉怎麼融相,都進不了佛性,都會在內心裡面排斥祂,不承認 祂。所以能夠破相以後就能離相,能夠離相以後進就入妙真如性,進入到不生不滅 的佛性。這樣有比較了解沒?(有)。所以在楞嚴經裡,佛是詳細的說,從開頭我們都 能夠離相、都能夠破相,然後到後來把所有的相都融了(融化了、融成一體了),然後 進入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融相然後入性。會融了嘛?就是在生活之中我們盡 量多勉勵自己,因為凡塵相都是假的,性都是真的,所以幻化相,性真為妙覺明體, 相都是假,性都是真。我們要認真還是要認假?(認真),恩,我們都要認真,從小時 候開始,大人都一直教小孩要認真,其實大人都認假,可是在教小孩子都是認真。 那我們從小孩子開始,各位前賢我們從小孩子開始是認真還是認假?我們一樣也都 是認假,沒有研究性理心法,那個認真是真不來,沒辦法真,都是假。這邊我們講 四科,五陰六入,現在講到六入的第二個耳朵。 經文――六入―耳根(54 頁)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 瞪發勞相。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像,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 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 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若從根生,必 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聞,何關汝 入?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 瞪發勞相 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講,譬如有人用我們兩手的手指,把耳朵塞住了。各位有沒有試 驗過把兩個手指塞住耳朵,塞久一點會怎麼樣?會耳根疲勞,當耳根疲勞,頭中作 聲(就會嗡嗡翁)。「兼耳與勞」,就是我們的耳根以及瞪發勞相,不覺,兩個都 是我們菩提瞪發勞相,就是覺心裡面的不覺。所以我們要知道,瞪發勞相跟菩提就 變成兩邊,就是一個是屬於見,一個是屬於相,見跟相變成兩邊。所以菩提是屬於 善的一邊,瞪發勞相是屬於無明、不好的一邊。 ―11― 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像,名聽聞性 動就是有聲音,靜就是沒有聲音,這兩種妄塵,凡塵呈現的現象有聲音跟沒有聲音。 要了解,大音希聲(在道德經裡面老子所講的),就是最大的聲音就是沒有聲音。了 解這個意思嘛?凡塵最大的聲音就是沒有聲音,所以大音希聲。動靜這兩種,動= 有聲音,靜=沒有聲音,這兩種妄塵(凡塵不真的、不實在的),所以動靜是兩種不 實在的聲音。真正有進入我們佛性就是大音希聲,也就是沒有聲音,全部都沒有聲 音的時候,就是真正的聲音。真正的聲音就是沒有聲音,有聲音都叫妄,因為它會 變化。各位想一想,有聲音會不會變化?絕對變化,所以稱為妄。真的就不會變化, 不變化才稱為真。所以實相,就是不假才可以稱實。實相真如全部都不會變化,全 部都跟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有相關聯,所以只要進入我們佛性,我們都稱祂為 實相,或是稱祂為真如,或是稱為一真法界,這都是在講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 所以我們瞭解這邊都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有滅,就是這個意思。 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然後「發聞居中」,就是發現我們耳朵的聽聞居在有聲音跟沒有 聲音的裡面。「吸此塵像」,就是吸收有聲音跟沒有聲音,凡塵的景象。「名聽聞性」, 名稱叫做聽聞性,聽聞性就是我們耳朵的作用,也是耳朵的自性。 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 就是這個耳朵的聽聞性,離開彼(彼指動靜二塵,動=有聲音,靜=沒有聲音),這 兩種凡塵的景相畢竟無體,已經沒有它的自體。 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如是阿難」,對阿難講,就是這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就是我們耳朵的 聽聞性,不是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我們耳朵的聽聞性,不是從動 靜而來(動=有聲音、靜=沒有聲音),聽聞性不是從有聲音、沒有聲音而來,也不是 從耳根出來,也不是從空中產生。底下就解說原因。 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 為什麼呢?假如是從靜(沒有聲音)來,因為聽聞性是從靜而來,那有動的時候, 聽聞性就滅了。「應非聞動」,應該沒有聽到動(就是聽到有聲音)。底下就反過來。 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 假如是從有聲音來,因為聽聞性隨著聲音而來,那靜的時候就已經滅了。「應無覺 靜」,應該沒有聽到靜悄悄的,沒有了解到靜悄悄的。 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 假如是從耳根產生聽聞性,必=一定,一定沒有動靜,沒有聲音跟靜悄悄,「如是 ―12― 聞體本無自性」,就是我們聽聞性的自體本來就沒有它的自性,它都是依賴我們不生 不滅的真心佛性。 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 假如是從空出來。「有聞成性」,就是我們耳朵的有聞了才會成性。「即非虛空」, 就不是虛空。有聞成性就不是虛空。「即非虛空」,空假如自己在聽聞。「何關汝 入」,跟你的耳朵進入聲塵的境界沒有關係。 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耳朵進入生聞(聲音的境界裡面),它本來就虛妄不實在。不是因緣所產生,不是 自然呈現的自性。這是第二個耳根。底下第三個鼻。 經文――六入―鼻根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虛實, 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餘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 吸此塵象,名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 就是一直把氣吸進來(畜其鼻),然後畜久成勞(你若是一直把氣吸進來的話)。「則於 鼻中聞有冷觸」,因為吸進來的都是冷,呼出去都是熱氣。我們從鼻子出來都是熱氣, 吸進來的都是外面冷的空氣,所以就有冷觸(接觸到冷空氣)。 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因為有接觸才能夠分別通塞虛實。通=虛,塞=實。能夠分別了解通塞虛實,就是 我們鼻子有沒有鼻塞,通塞虛實――因為我們接觸外面的空氣才能了解。「如是乃至諸 香臭氣」,一直到諸香臭氣都是跟吸收空氣一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兼我們的鼻根以及瞪目發勞,就是不覺,所以「同是菩提瞪發勞相」,一個是覺(菩 提),一個瞪發勞相就是一念無明,所以這個覺跟不覺合在一起。 因餘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齅聞性 我們鼻根有通,或是鼻子不通,有感冒了鼻塞,通塞這兩種妄塵都會變化(凡塵的景 相都會變化,所以稱為妄塵),「發聞居中」,我們鼻子的聞,可以聞香、聞臭、聞 到空氣沒味道,那個聞居中。「吸此塵象」,把凡塵的景相吸進來,了解它是什麼 味道,是香呢、是臭呢、還是沒有味道的味道。「名齅聞性」,這個名稱就是齅聞 性,我們鼻子的齅聞性。 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 我們的齅聞性離開通塞二塵就畢竟無體,就沒有了,全部都是空。 ―13― 經文 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 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云何發明香臭等觸?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 本無自性。若從空出,是聞自當迴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鼻入 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我們要知道齅聞性,不是通塞而來,也不是從我們鼻根出來,也不是從空中產生。 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 從通來的話,塞的時候則齅聞性就滅了。為什麼會知道鼻塞,假如因為齅聞性是塞 的時候有,那通就沒有齅聞性。 云何發明香臭等觸,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 怎麼樣來發現明瞭香臭這些接觸(接觸到香臭)。假如是從鼻根產生,一定不要有通塞, 如是齅聞機,本來就沒有自性。 若從空出,是聞自當迴齅汝鼻, 齅聞就是回過頭來聞我們自己的鼻子。 空自有聞,何關汝入 空自己有聞的話,關你六入當中裡面鼻入,香臭氣有什麼關係。已經無關了。 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鼻子進入齅聞性都是虛妄不實在的,它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呈現的佛性。 因為這些四科,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全部都是相妄性真,所有我們研究 的這些內容,都是在講相妄(形相都虛妄不實在),可是性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所以我們要把握這個原則,我們看到的那些文字都是告訴我們「形相是假的,但是 佛性是真的」,所以要記得每一科的前端一定要「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每一科後 面要加「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這樣就會掌握原則,知道它要講的是什麼,就是我 們遇到的所有一切現相都虛幻不實在,可是虛幻不實在的背後都是如來藏、都是妙 真如性,都是這樣認知的話,那我們研究的方向就不會偏差,就會正確的去了解到 他在講什麼內容。 ◎剩下約 30 分,提問問題 【問】:剛剛劉講師有講到離相、破相跟融相,這個道理似乎又跟「見山是山,見 山又不是山」好像有一個相關聯,請劉講師講解,是否有共通性或相關聯。 【答】:我們以往都時常聽到「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是剛開始入手修持的時 ―14― 候。然後努力了,就變成「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是第二個階段。然後當 到達第三個階段,「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這文字都沒有變化,變化的就是 心境。第一個階段「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那就是我們整個注意力、心神都在現 相,就像我們現在到處去觀光、去看景象,都被景相吸引,所以這時候見山是山、 見水是水,就是全部都在相上面。第二個階段「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已 經進入修道的路途,修道的路途我們就了解一切都是假相,什麼都是假都不真,所 以見山的時候,那個不是山,為什麼?都是因緣聚會所呈現的,都會變化,所以它 不是固定是山。見水也一樣,水到渠成也都是會變化,所以也不是固定是水,所以 見山就不是山,見水也不是水。這時候就努力在修道,就是要進入我們佛性本體了。 在佛性本體裡面就沒有這些萬相,所以山不是山,水不是水,這就已經了解真理的 狀態。到達第三個階段「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這時候就跟第一個階段「見 山是山,見水是水」的精神外放、全部都在形相上面,已經是不一樣的心理狀態。 因為回到最後的時候,原來這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可是畢竟不是在形相的表面, 而是已經從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生發山、生發水,所以這時候看到就是看到我們不 生不滅的佛性,是屬於見性的部分。所以第一個是見相,第二個正在修持,第三個 就是已經見性。見相跟見性畢竟差別很大。 我們在開始研究的時候都是先破相、先離相,然後到後來的時候都了妄即真,了解 所有的妄(不真的、不實在的)都是從佛性出來,所以了妄就全部都是真。有性必 現相,所以相的裡面一定有佛性在。沒有佛性在的話,相就不會存在。就是植物也 一樣。那些樹、花或是所有萬相,假如沒有佛性的話,它就會不存在凡塵,就消失 了。所以不生不滅的佛性是永遠常住不遷、如如不動,所有萬相萬事都是變化無常, 雖然我們看到都還蠻長的一段時間,可是在佛性本體來講它都是很短暫,都是剎那 之間。我們瞭解形相的存在,能夠一百年就已經很不錯,可是一百年在我們佛性來 講都是非常的短暫、剎那,我們佛性是千千萬萬年,所以進入佛性才叫永遠,在形 相都是短暫。所以你問這個對我們來講是很實際。 【問】:(1)我們常說諸法因緣生,但是我們看這些五陰六入,佛跟我們說「本非因 緣非自然性」,這兩句話用什麼樣的道理看過去。 (2)劉講師曾經說「若是見緣生即是見法,若是見法即是見佛」,這道理應 用在這些五陰、六入,來看待。 ―15― 【答】:這問的都非常實際。我們在了解凡塵的一切,萬相萬事都是因緣產生,那 為什麼我們研究楞嚴經的時候都摒除因緣,連自然也都摒除掉。這個我們要先了解 一個前提,講到佛性本體的時候,佛性都超出因緣、超出自然。而我們講因緣自然 都是在講凡塵的萬相萬事,不講佛性本體。那佛性本體是超然而獨立,所以講因緣 講自然都不對,所以都不講因緣自然,因為佛性不屬於因緣,我們佛性本體不是因 緣生的也不是自然有的,所以超出因緣超出自然,不講因緣自然。所以講因緣自然 就是現相,就是我們凡塵所住、所遇到這些現象,所以才講因緣、才講自然。我們 先把這個前提確立,不講因緣不講自然,而是講佛性本體。講萬相萬事就要講因緣 講自然,都不相同的。 跟我們以往所講「若是見緣生即是見法,若是見法即是見佛」,所以這個又更有深 度。若見緣生,假如你見到因緣所產生,就是已經見法,這個就是已經站在我們佛 性本體的角度來看凡塵的萬相萬事,因為我們見到緣生就是已經見到法。那見到法 為什麼會成佛,就是因為有法可以修,所以才會成佛。當成佛以後,又說法給僧來 修,所佛法僧是一體的。所以我們講「若是見緣生即是見法,若是見法即是見佛」 都是有相關聯。我們研究的話就是要深入、要透徹,深入透徹這樣就不會走偏,都 是正確的道路。楞嚴經有比較深一點,因為它開頭就講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講 佛性本體),後面就講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就是講佛性本體)。佛性本體超越因緣 超越自然,中間的部分都是因緣性,因緣性都是虛幻不實在、都是假的,都是變化 無常。要我們了解凡塵的變化無常,我們是生活之中都會遇到,那當我們遇到的時 候,因為我們瞭解到佛性本體很超越,所以在遇到凡塵這一些無常變化,我們就不 容易住相,不會住相我們就沒有煩惱,沒有煩惱過生活就會過的很如意很快樂,就 好像天堂一樣。所以佛在講的這些目的就是要我們瞭解,凡塵因緣產生萬相萬事, 可是所有的萬相萬事都是從佛性本體所生發,從佛性的真空所生發的妙有,對這些 妙有的無常變化,我們就要了解,既然都是無常變化,我們所遭遇的也都是變化無 常,所以不要把它當成真,我們若把它當成真我們就有取捨的動作,我們既然有取 捨就是已經造了業,造了業我們就要接受果報(有善有惡),果報也一樣有福報有惡報, 都是要接受果報,那都是假的,而我們在假的裡面把它當真,才會造業才會接受果 報。假如我們已經都認識透徹了,都是假的,各位前賢會造業嗎?會煩惱嗎?(不會), 不會了,所以要我們研究就是要知道「凡事都是假的,變化無常」,縱然你所遭遇 的所有事情也都是假的,也都是緣聚則生緣散就滅了,不要把它當真,不當真的話 我們就沒有取捨,沒有喜歡討厭就沒有取捨,取捨都是錯的。我們可以觀察,當我 ―16― 們住相的時候,相都已經改變了,可是我們都還住在還沒改變之前的相,住了很久, 都一直不肯變化,但是相都已經變了,已經差別很大了,可是我們都還住在舊的相 裡面。所以我們沒有去了解研究真理才會這樣。這樣了解了嘛?就是在講佛性本體 的時候,全部超越。講現相的時候,就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自然性都是我們面對 的一些妄、不真,假相、虛相、幻相。所以我們研究才會知道,我們遇到的凡塵事 都是假的,所以我們要跟人家爭執是不是很不值得!假的變化,你跟他執著,那是 你的觀念已經定型了,才會固執的認為是這樣,才跟人家一直執著,才會鬧的臉紅 脖子粗。很不值得。 【問】:有人認為如果胎兒還不會呼吸或還沒成形的時候,也許在這時候把它墮胎 了,不算是殺生也不會有因果,例如才懷孕一個月,對嗎? 【答】:這個不正確。我們要了解,既然他已經來投胎了,就是跟你有緣他才會來 投胎,不是要來還債就是要來討債,有緣才會結成一家人。所以既然他來了,你就 是要歡喜心去接受他。現在我們都自以為是,都去墮胎,把胎兒拿掉,那個就叫做 不負責任,逃避現實,孩子一出生了以後,你就會想我整個都老了、都要照顧孩子 很忙,然後自己都做不了主了、都被生活操勞。 所以既然他有那個因緣來投胎(已經懷孕了),就不能拿掉,拿掉就變成怎麼樣?他已 經來了,要知道中陰身投胎,他已經來了,但是現在你把他拿掉,他要去哪裡啊? 他就沒地方去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晚上沒事不要出門,為什麼?無形的一 大堆,因為現在很多人都墮胎,那這一些無形都是在我們這整個空間裡面,那他很 無奈,我們有權柄把他拿掉,但是他沒有權柄去選擇要怎麼樣來處理他的後續動作, 他不會處理。因為不會處理,所以就被氣數推到在這凡塵世間。所以為什麼說晚上 不要出門,因為它們是屬於中陰身,還沒有變成陰陽各半,還是屬於中陰身,所以 屬於陰比較多,所以都在晚上活動,它們比較自然。所以假如我們晚上出門,有時 候它會依賴跟著我們,當跟著我們的時候,有時候那些問題我們都會莫名其妙,為 什麼會遇到一些自己想像不到的事,那都是現在一些空間裡面有理講不清的,那個 就呈現在我們凡塵。所以這個時機就缺少世間的真理,世間的正義比較缺欠,所以 這個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人為的因素,所以不能拿掉,有懷孕的時候一定要把他生 下來。 【問】:如果懷孕是因為女生受人強暴,而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把他墮了,不算是 殺生,也不會有因果,不把懷孕…(聽不清楚) ―17― 【答】:這個一定一直在逃避。要了解,遭遇到被強暴,那也都是累世的因果所呈 現,為什麼會是你被人家強暴了,一定有它原因,遠因不是這一生這一世,近因就 是我們女生不自愛,出門的時候穿的很清涼,然後走路沒有選擇人多的地方,你選 擇偏僻,讓人容易起心動念,那都是自己不小心,一定都是有遠因有近因,然後才 呈現。呈現以後,像有的人一直要求孩子,一直打那個什麼劑都不會懷孕,而你被 強暴了竟然一下子懷孕,可能那一個要來跟你的那個嬰兒,不知道等多久,很難得 的機會,他就趕快投胎,所以你就不管如何,他也是一個生命,既然都懷孕了,你 就把他生下來,假如你生下來不願意跟他(嬰兒)在一起的話,你就可以在生下來 以後,再想辦法送給慈善機構讓人去認養,這樣也可以,不能有權柄把嬰兒又殺死 掉了。 【問】:承上,如果說他是有因果,那在什麼時候嬰兒算是有生命? 【答】:嬰兒,在懷孕他來投胎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因為第八識阿賴耶識是去後來 先作主翁,死的時候第八識最慢離開身體,來的時候第八識最早投胎,投胎第八識 就來了,來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一個新生命。所以能夠懷孕的時候生命就已經形成。 要知道,那個就是已經要到凡塵這個地方來都很不容易,為什麼,因為釋迦牟尼佛 就講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已經失掉人的身體,萬劫難復(非常長的時間都沒有辦法恢 復人的身體),既然他要來投胎(中陰身要來投胎),就表示他已經有人的身體了,所 以他很高興,很高興地一來投胎了,你竟然又把他給殺掉了,他是很傷心,那這時 候他要再去投胎的話,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因為開始來投胎,他是有經過閻羅第十 殿喝了孟婆庄孟婆湯以後再出來,出來以後他又沒有犯罪,所以他不會再進入地獄, 那沒有進入地獄,他就在凡塵遊蕩,所以為什麼我們晚上沒事少出去東晃西晃,就 是因為不被這一些纏上了。 【問】:請問在佛經裡面有記載有四個罪很重,必定要下地獄,其中有一項就是墮 胎,墮胎必下地獄,為什麼會那麼重? 【答】:因為殺掉,這等於殺人,墮胎就等於是殺人的意思。犯四重禁是「捨正法、 捨菩提心、慳吝勝法、惱害眾生」,這四個是最重,所以我們在修持的過程中,不 能捨正法,正法不能捨掉,一定要遵守正法;然後菩提心也不要捨掉,非常重要; 第三個慳吝勝法,就是你知道的法很好,可是你都把它掩蓋,你都不向人家講,那 個叫慳吝聖法;惱害眾生就是你去害眾生,暗中害眾生,那個叫四重禁,最大的罪 ―18― 過。所以墮胎就是殺害生命,等於是殺人,生死大權在你的手上,那你把他殺掉, 那個等於殺人了。 【問】:請劉講師再次解釋第 53 頁,「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 【答】:瞪發勞者就是瞪目發勞,就是眼睛都不眨眼,當眼睛都不眨眼,則眼睛會 疲勞,眼睛疲勞時,我們眼睛會出現泛光(觀察會出現幻境),那個叫做我們一念無明, 瞪發勞相就是一念無明。我們一念無明跟菩提是兩個,沒有菩提就沒有一念無明, 所以這兩個是合在一起。我們一念無明的由來就是從菩提,就是從我們的覺心(知 覺的心)生發的,所以我們盡量時時刻刻能夠迴光返照,能夠了解到自己的心到底 在想什麼,這個很重要,因為不知道自己的心在想什麼就是不覺,不覺就是無明, 那無明才會一念妄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