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1月15日 星期五

楞嚴經-26

 十八界是四科裡面的第四個(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四科全部都是如來藏妙真 如性。所以首楞嚴,各位前賢首楞嚴是什麼意思,首楞嚴就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之 前後學有寫一張首楞嚴講義,一面是概略,背面是詳說,詳細解說首楞嚴大定是我 們佛性本體所生發,所以得到首楞嚴定就是已經成佛了,才有首楞嚴定,它統御百 千三昧(三昧=正定),首楞嚴是一個定之王,最能夠有定力的就是首楞嚴。我們 眾生一切事都還沒有究竟,所有的凡塵事都了解到透徹,所有的凡塵事都已經辦完 了叫做一切事究竟,後面兩個字「堅固」,就是得到堅固的理,也就是不生不滅的 真心佛性。這樣是比較簡單的解說。了解了嘛?一切事究竟,就是凡塵的事都不會 擱在我們心中、都不會阻塞在我們心中,都已經得到解脫了。我們凡人還沒有到達 一切事究竟,一切事都還不究竟、一切事都還沒有辦好,所以都被凡塵事卡住了, 所以就沒有得到堅固。我們要朝這個方向努力,凡塵事都虛幻不實在,都是假的, 都要讓它究竟,畢竟凡塵事都不可得,所以我們就不用太投入凡塵事,因為太投入 凡塵事我們會沾惹很多塵垢,沾惹塵垢就不容易修證成道成佛。我們講到四科十八 界,後面還有七大。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跟七大,加起來就是 25,之後還 有二十五門的修持方法,都是從我們在凡塵所運用的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七大,從這裡產生。 經文――十八界―眼-色(第 57 頁) 復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講,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十八界各有它的界限,六根、 六塵跟六識,三六一十八。六根有六根的界限,六塵有六塵的界限,六識有六識的 界限,所以各有各的界限,叫做十八界。十八界全部都是如來藏,它的根本都是如 來藏,是我們的妙真如性。中間真如,前後妙性,妙真如性。 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 以色為界? 佛對阿難講,按照你所了解的「眼色為緣」,眼=六根的第一個,色=六塵的第一個。 「生於眼識」,眼識=六識的第一個。這已經把六根、六塵跟六識全部都標出來。「此 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佛問阿難,我們的眼識(眼的 ―2― 認識)是因眼所生,以眼為界限,還是因色(六塵的第一個)所生,以色為界。各 位前賢,我們六識的第一個眼識,是眼所生還是色所生?平常我們都沒朝這方向來 研究,所以不知道我們眼識是因為我們眼睛所產生的,還是因為六塵的色所產生的, 都不知道。以眼為界限,還是以色為界限。 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汝見又非青黃赤白, 無所表示,從何立界? 假如眼識是因為眼所產生,既然沒有六塵的色跟空間(整個頑空),就無可分別,我 們就已經沒有目標了。縱有汝識,欲將何用,縱然有你的眼識,欲將何用(無可分 別,也沒有色也沒有空,這樣就沒有辦法分別,然後有眼識也沒有用)。汝見又非青 黃赤白,你的見性又不是顏色(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界限從何建立。 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云何識知是虛空性? 假如我們的眼識是因為六塵的色所產生。空無色時,虛空之間沒有形相、沒有顏色 的時候。汝識應滅,你的眼識應該是滅掉了。云何識知是虛空性,為什麼會知道是 虛空性,眼識滅掉就沒有眼識了,那沒有眼識了,為什麼會認知虛空性是整個虛空。 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從變則變,界相自無。 假如六塵的第一個色(形相)變換的時候,我們的眼識也知道色相已經遷變。汝識 不遷,界從何立,我們的眼識不遷(不變化),界從哪個地方建立。從變則變,界相 自無,假如都變化的,從變就跟著變,界相都沒有,沒有界相才能夠變,有界相它 就固定。 不變其恆,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 假如都不變的話,那麼就恆常都一樣。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假如是從六 塵的第一個色產生我們的眼識,應該不知道虛空所在,不知道虛空在哪裡。 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 假如是兼的這兩種,眼跟色共生(是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合的話中間, 眼跟色的中間就離開;離就兩個,眼跟色就合在一起。體性雜亂,姓體就雜亂了, 那麼云何成界。 之前大家都有研究過「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結論是什麼?無生。 「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就是無生。我們不是有講要到達無生法忍, 所以修道最起碼的成就就是無生法忍,已經無生法忍,最低的位階果位叫阿羅漢, 阿羅漢得到無生法忍以後,就能夠進入阿羅漢的境界。所以從阿羅漢、辟支佛、菩 ―3― 薩跟十方諸佛全部都有得到無生法忍,因為是無生就無滅,沒有生滅才能夠進入不 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我們凡塵就是沒有那種獨立,像我們佛性這麼超然這麼高超, 所以祂講「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各位要思索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 本體就是能夠到「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這個狀態,就是無生,已 經到達無生法忍。無生就無滅,沒有生滅。沒有生滅以後就能夠成就阿羅漢。阿羅 漢是得到自利,菩薩是還要利人,不但自己得到利益還要利益別人。我們也是要當 菩薩、當佛。 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 然性。 眼跟色兩個合在一起就會生眼識。三處都無,它都沒有固定的地方所在。則眼與色, 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它不是因緣所產生也不是自然而有的。所以六根、 六塵跟六識都是我們佛性裡面的功能作用,所以講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好像我們研究楞嚴經聽起來會很吃力,因為後學講為什麼沒有寫小的字體來解說, 就是因為白話,佛講出來都很普通,很淺好像白話,好像很容易懂那個樣子,如果 再加小的文字來解說反而會複雜,所以我們在講四科的時候,全部都沒有寫小字體 來解說。就是很淺、不用再解釋。可是當我們在研究的時候,感覺上好像很深。所 以按照後學所講的,把前面「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跟後面「本非因緣非自然性」記 得就好了,中間忘記也沒關係,中間都是多餘的,知道了當然是更好,不知道也沒 關係,這樣會很清晰的呈現,都說是如來藏,是我們如來本性所含藏妙真如性,很 奧妙的真如、我們的佛性。以上這是十八界的第一個眼。 經文――十八界―耳-聲(第 58 頁)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 以聲為界? 按照阿難所明瞭的,耳朵跟聲音兩個為緣,我們耳識就產生。又問這個耳識是因耳 所生,還是因聲所生,因為什麼生出來的?所以它很奧妙,說耳朵所生,以耳朵為 界,不對,耳朵不會產生耳識;因聲音所生,聲音也不會產生耳識。所以我們看文 字,然後進入它的意思就會了解,說出來都不對,不是以耳為界也不是以聲為界, 都不是。 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我,識何形貌? 假如我們的耳識是因為耳朵而產生,動=有聲音,靜=沒有聲音,動靜兩個形相沒 有呈現在我們眼前。根不成知,我們的六根就不成知。必無所知,一定沒有所知道 ―4― 的。知尚無我,知都還沒有。識何形貌,耳識是形成什麼樣子,形貌是什麼樣子。 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 立? 假如我們取耳聞,沒有動靜(就是有聲音的沒有,沒有聲音的也沒有),要聞什麼都 沒有,沒有讓我們耳朵來聞。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因為我們耳朵的形相就 摻雜著色,一接觸六塵裡面第一個色,跟我們六塵裡面的第五個觸,名為耳識。則 耳識界,復從誰立,是從誰來建立的的,都沒有,要了解是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耳 朵講過,接著就講聲音。 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生。 假如我們的耳識是從聲音生出來,識因為聲音有,就不關我們六根裡面的聞。然後 我們無聞就都消失了,亡就是死亡了,沒有。無聞則亡聲相所生,我們沒有聞性的 話,聲在哪裡都不知道。 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 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 假如我們耳識是從聲音產生,那允許聲音因為聞才有聲相。聞應聞識,聞應該聞到 我們的耳識。不聞非界,不聞耳識的話,它就沒有界限可以建立。聞則同聲,假如 我們聞的話,跟聲音已經相同了。識已被聞,誰知聞識,我們耳識已經被聞了,什 麼人知道那個聞識呢。若無知者,終如草木,假如無知的話,就跟草木一樣。不應 聲聞雜成中界,不應該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界沒有中間的位階。則內外相復 從何成,內外相怎麼形成。 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 耳跟聲為緣,然後才產生耳識,這三個(耳、聲、耳識)三處都沒有。 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個佛對我們詳細說,我們日用之間所應用的一切,全部都 虛幻、都不實在的,都是假的,可是我們很少研究,所以佛都把它詳細的說明。 經文――十八界―鼻-香(第 58 頁右邊)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 以香為界? 從我們很容易了解的地方說明。鼻香為緣,香包含臭、鼻子聞到很多的味道都包含 在裡面。生於鼻識,因為鼻子,然後才產生我們的意念,好像我們走在街道上,有 ―5― 人賣炸雞排,各位前賢,當我們接觸炸雞排的第一個是不是鼻子?(是),然後再聞 炸雞排的味道,接著會產生什麼?產生想吃。現在有的人胖的很厲害,南部比較少, 北部有的胖的很厲害,一個人變兩人份,非常的胖,那就是被鼻子所騙,鼻子聞到 香要不要吃?沒去買來吃就走不開,一定要買來吃,當一吃以後,其實肚子還很飽, 可是聞到味道就很想吃,結果又買來吃,就形成太胖了。 外國在養那些炸雞排雞的原料都用生長激素來餵給那些雞吃,當雞吃了生長激素就 長的很快,整個貨櫃就運送到台灣,我們街頭巷尾就開始拿炸雞排來賣,當我們買 來吃,養雞的生長激素還存在,結果一吃到我們身體裡面,身體來在生長激素的影 響之下,所以就一直發胖,胖的很厲害,所以我們看到胖的那麼厲害,心臟的負擔 就很大,那都會縮短壽命,所以我們不要貪吃。我們都還好,能夠素食的話,聞到 炸雞排味道也不會想去買來吃,想買也不可以,所以我們免疫力比較強,當人家都 喜歡吃,我們就會說不能吃,所以我們佛性強過於鼻根,佛性命令我們不可以吃, 我們就遵守不可以吃。社會人士因為沒有這個戒律,所以他喜歡吃就去買,一吃了 以後就形成大胖子。所以鼻香為緣,生於鼻識,我們要訓練我們六根都能夠聽話, 不當家作主。各位有訓練了沒?(有),有沒有佛性出來當家?這回答就很弱,前面 的回答還蠻強,這後面想回答都不敢,因為還沒有做到,沒有佛性出來當家,所以 不敢直接理直氣壯:「有」,有一天希望都可以,有沒有佛性出來當家?「有」,對, 就是要這樣,很肯定,已經都是佛性在當家。 要了解這很關重要,只要佛性當家就不會造業,不造業就不受苦,我們就可以脫離 六道輪迴,看起來是很小的事,可是很關緊要,我們一直都讓六根當家的話,那已 經是習慣性,習慣性都是六根在當家,佛性都不認識,不認識有不生不滅的真心佛 性,就沒辦法啟發。當我們一研究以後,有不生不滅的佛性,主宰我們所有一切, 現在慢慢培養讓佛性來主宰我們的視聽言動,全部都是佛性在當家最理想。 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 我們鼻識不是因為鼻子所生,因為鼻子不會產生香臭味道,鼻子是只有接受。我們 鼻子一定不會產生香臭,所以不會因鼻子產生而有鼻識。所以這個講出來都是我們 日常在用,可是我們都沒有深入研究,不知道它虛幻不實,也不知道它原來是我們 如來藏,如來含藏這些功能作用,所以我們研究以後就全部都能夠了解佛性的功能 作用。釋迦牟尼佛講「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因為香跟臭的 所有味道、所有外在因緣確實是有,可是我們要了解,鼻識不是外面所有的味道可 以決定,而是要看我們接受的程度。 ―6― 假如我們在修持的過程已經到達一切不受(五蘊裡面的第二個,假如我們能夠做到 一切不受),底下的想、行、識全部沒有了,一定就沒有業,不會造業。後學也講過 在北部有位女主管,底下的員工都向她吐苦水,女主管都全盤接受,後來沒多久就 形成她身上有個癌症,然後她來聽課才聽一、兩次而已,別的沒聽就聽到四個字「一 切不受」,女主管回去就在現實生活之中開始真的一切不受,當所有部下來向她吐苦 水的時候,她一切不受,都不進入她的內心,結果經過沒多久,她的癌症好了。所 以我們的心意會形成身上的症狀變化,各位有沒有朝這方向去研究,我們每天快快 樂樂的生活,會產生什麼現象?我們每天都很憂愁很悲傷的過生活會產生什麼現象? 一定有情況產生,所以我們每天都很快樂的,都朝正面的去思想去生活,身體都很 輕快,血液循環也很正常,走起路來好像在跳舞一樣。假如我們都悲傷、都朝負面 的去想,走路很沈重,渾身體重都增加,走路都走不動了,所以生活就很辛苦。所 以因為心念,我們身體就會跟著改變。要了解「一切事究竟」,凡塵事都假的,都已 經不會影響到我們了、都究竟了,一切事都究竟了,所以往後在處理凡塵事的時候, 你就告訴自己「一切事皆不可得」,什麼都得不到,都是假的,這樣什麼事也沒有了, 一切事都究竟了,一切的凡塵事都沒有了,都究竟了,就快快樂樂,然後得到堅固 的理體(道理的身體,就是不生不滅的佛性),都得到了,真正的整個都呈現,很理 想,我們不能選擇向下沈淪的,我們要向上提升,要成佛成道,所以一定要鼓勵自 己一定要成就。後學都發了很大的愿,愿很大可是力道很微弱,要各位都成佛,因 為那陣子生病一口氣快要不來了,後學就講:「好,假如我不在了,我還要再來」, 因為有承諾,要帶各位成道成佛,所以你研究就要幫助後學咧!不然沒有使一位成 佛的話,真的是很遺憾了,各位一定要努力,一定可以成就可以成道可以成佛。 經文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齅知動搖之性? 鼻識是因為鼻子產生,我們的心中以什麼為鼻子?是我們肉的形狀,我們的鼻子就 好像雙爪。你看這本來都白話,不關緊要的,可是我們落入經文就要研究透徹,雙 爪之相就是鼻子。為取齅知,還是在聞的那個或是取這個鼻子。所以之前後學在後 天廟看到鼻子,就知道我們一生之中錢財。所以鼻子若是小小的一個,一輩子都沒 什麼錢;鼻子若是大大的,一輩子錢就很顯。自己可以照鏡子看看,看自己的鼻子 是大還是小,還蠻準的;你的鼻子若是小小的,不用追求很大很多的金錢,小小的 就好了,這樣就會滿意了。鼻子大大的,你不用追求,金錢自然會來。所以我們一 出生以後,那個形相都告訴我們,累世之間所造的因果,都在我們整個形相呈現。 ―7― 所以後學在後天廟的時候很喜歡研究這些,那時候連很微細的相也都去追它是什麼 意思、表現的是什麼。假如人中寬寬的、眼睛大大的,這個人好相處,沒有心機, 你若是欺負他,他也笑笑的。假如人中是窄窄的、眼睛是小小的,你講話都不要欺 負他,他可是記得很牢,都把你當仇人,所以形相也會幫助我們。講到這個相,因 為一下子就呈現了就看到。譬如兩個眼睛的旁邊,就是夫妻宮,所以假如這邊飽滿, 夫妻就是很圓滿,可是要了解飽滿的人很圓滿,但假如夫妻兩人之中其中有一個人 這邊陷下去,他會感到不如意,夫妻相處他一直都不如意。假如是太太這邊很飽滿, 那她會感到夫妻生活很圓滿,這樣了解嗎?要怪自己的命,不要怪別人,都是自己, 但可以努力的,夫妻之間互相扶持,最親的就是夫妻了。然後我們鼻子旁邊有兩條 溝,那叫法令。法令很開,就是很寬廣,那他可以領導很多人。假如法令都沒有或 是窄窄的,那管自己就好了,不要想說能夠管到別人。 所以你看,形相都已經告訴我們了,所以這都很普遍的,一下子就知道。還有,我 們頭髮最好不要蓋住我們天格(天庭),所以老一輩在選媳婦的時候,像現在女學生 很喜歡把頭髮蓋到眼睛這邊,老一輩會講「蓋頭蓋臉」,什麼意思呢?就是她都不知 道時勢。因為一方面我們的天庭就是接受日月精華,所以讓天庭能夠跟天相接是最 好,不要蓋住天庭。當天庭一蓋起來就會陰暗,這是我們可以努力的。但是現在因 為學生沒有髮禁,所以你要留多長、要怎麼留,學校老師都不管了,所以很多學生 頭髮都留到眉毛,有時候再留長一點,眼睛都剩下一半了,若再長一點,不知道是 否能看到,已經都快看不到眼睛了。所以那樣子不好,對自己來講沒有出運的時候, 那個運時常都是黑暗,黑暗的運好不好?(不好),運要很光明要很正大才好,所以 在形相之中,我們是可以做到。我們在講鼻子,竟然講到相,談相了。 經文為取齅知動搖之性,若取肉形,肉質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 鼻尚無名,云何立界?若取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 非鼻。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 應無所在。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 身知即觸,身知就是第五個觸。名身非鼻,這樣就叫做身,不是鼻子。名觸即塵, 觸就是屬於六塵之中的第五個。鼻尚無名,云何立界,就是鼻子沒有名稱,怎麼樣 來立鼻識界限。若取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我們的心中,以什麼為知呢。以肉 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肉知道是屬於觸覺,而觸覺屬於身,不是鼻子。以空 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以空為知的話,空自己知道就好,所以我們鼻子有空 (有兩個空間);肉應非覺,即沒有知覺性。如是則應虛空是汝,虛空就是你。汝身 ―8― 非知,汝身就不知道。今日阿難應無所在,現在阿難應該沒有在凡塵。以香為知, 知自屬香,何預於汝,假如以香為知,那知道就屬於香,那麼跟你有什麼關係。 經文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旃檀木。二物不來,汝自 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應非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 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 假如香跟臭的氣,一定是從你的鼻子產生,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旃檀木。 伊蘭就是我們人死掉屍體的臭味。伊蘭跟旃檀木本來是一種樹木,可是旃檀木很香, 伊蘭樹很臭,好像屍體的臭,很奇怪喔,但兩個一定會生在一起,有旃檀木就有伊 蘭樹,有很香的就有很臭的。各位有聞過屍體的臭味嗎?凡塵最臭的就是屍體的臭 味,有時候我們聽老人家講,人死掉以後,你不能講死人很臭,這樣當他們要抬棺 木的時候,就會一直聞到最臭的味道,所以不能說臭。那要怎麼說?所以這兩個伊 蘭跟旃檀木,一個很香、一個很臭,兩個就會生長在一起。 假如我們能夠拿到北瞿盧洲的旃檀木,那個香味可以治病,聞到香,病就好了。當 我們身體的毛病,聞到北俱盧洲的旃檀木,我們病都好了。我們哪一天,等到我們 成道成佛,我們一起去北俱盧洲,我們一起去拿旃檀木回來。 二物不來,汝自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應非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 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對我就是對釋迦牟尼佛,對著釋迦牟尼佛來問疑問的問題)。 有二阿難,誰為汝體,就變成兩個鼻子,就有兩個人,兩個阿難,那麼什麼人是你 啊,你的身體是哪一個。 經文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鼻子只有一個,可是香跟臭已經混合。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就是沒有固定的香臭。那我們也是一樣,一個鼻子可以聞兩個味道,可以聞到香也 可以聞到臭。所以佛在講經說法,一就是一,聞到香就是聞香,聞到臭就是臭。若 要全部都聞的話,就要有兩個鼻子,一個聞香、一個聞臭,跟我們的想像不一樣, 所以佛就講為什麼能夠聞到香也能聞到臭,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因為我們佛性很 奧妙,同時的作用很多,不只有是一個,而佛在講經說法的時候,都把功能性歸納 到只剩下一個,那我們一看就不是這樣,而應該是很多的功能,很多的功能就歸納 到我們如來藏,如來含藏這麼多的功能,不只有說鼻子,整個山河大地、整個萬象 也都是我們佛性的功能作用,沒有佛性就沒有山河大地,也就沒有萬物、沒有萬事。 所以凡塵的所有一切:山河大地、萬相、萬事、所有眾生,全部都是共同體,都是 ―9― 一體。所以佛已經正悟沒有分別的一體,所以成佛成道。而我們眾生千差萬別,分 別心非常濃厚,所以我們就只有六道輪迴,這樣了解意思嘛!我們要減低分別心, 然後一直學,學到後來都沒有分別,已經融成一體,所以「謝謝你」,活佛老師就講 「原來我們都是一體」,「天地造化中,我們都是一體」,活佛老師用最少的文字講最 多的道理。之前我們也唱過,當後學還沒講課之前,也唱過那首歌,可是後學當後 學一看,這首歌的涵義怎麼那麼多,所以就把這首歌意思講解,講解一個小時又十 分鐘。當我們還沒聽到講解「謝謝你」之前,謝謝你要謝誰,不知道要謝謝我們真 心佛性。我們以為要謝謝我們周遭的親朋好友,親朋好友是該謝謝,可是最重要的 謝謝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因為我們有真心佛性,所以才經歷凡塵所有的 一切,都讓我們經歷。假如沒有佛性的話,我們就井底之蛙――不知道天下、不知道凡 塵事。 經文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知即非生, 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既無中間,不成 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 假如我們的鼻識是因為香所產生(識因為香才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好像我們 眼睛可以看萬相看萬事,可是就看不到自己的眼睛,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 香,假如我們的鼻識是因為香才有,那應該不知道香,香已經跟自己融成一體了。 知即非生,我們能夠知道香,一定就不是它所產生的。不知非識,不知道它產生的 話,那鼻識就不對了。香非知有,香臭不是因為我們知道或是不知道有的(香不是 知道才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香界已經不成了,鼻識就不知道香。因界則非從 香建立,我們的鼻識界就不是從香建立。既無中間,不成內外,有內外才有中間。 彼諸聞性,畢竟虛妄,我們在聞香聞臭畢竟都是假的,虛妄不實在。 經文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分因緣 非自然性。 都是虛幻不實在,假的,不是因緣所產生、也不是自然性所有。所以我們鼻識是如 來藏妙真如性。一方面了解佛的說法,一放面我們瞭解原來佛講的真的都是很淺顯 的一些白話,不用太用心鑽裡面的涵義,因為都是虛幻不實在的。 接著就講舌頭跟味道。第四個舌(嘴巴)跟味道,之前我們在第三片也講過,我們 六根有不生不滅跟生滅,我們在生活之中,我們盡量能夠用到不生不滅,因為我們 都習慣生滅,不生不滅我們都沒有運用。那時候後學還記得,用嘴巴的舌頭來講最 容易明白,因為舌頭是不變,然後隨緣。舌頭就是不變之體,比喻佛性本體;吃東 ―10― 西就是佛性的功能,隨緣之用――我們吃什麼東西就呈現什麼味道,都是短暫的,當我 們吃的東西消失以後,它又歸回到舌頭的不變之體。就是這樣,所以了解舌頭最容 易讓我們體會不生不滅。 經文――十八界―舌-味(第 59 頁) 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於舌識』,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因味所生, 以味為界? 釋迦牟尼佛跟阿難講,你所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事。「舌味為緣,生於舌識」,我們 舌頭跟味道為緣,生於舌識。「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因味所生,以味為界」, 我們看這文字,佛問阿難,舌識(第四個舌頭的知覺性)為復因舌所生,是舌頭所 產生的,以舌頭為界限,還是因為味道所產生的,以味道為界限。我們一看到文字 就了解,舌識不會因為舌頭而產生,我們舌頭沒那麼厲害,假如我們舌頭會產生味 道的話,那我們都可以不用到外面去吃飯了,家裡也不用煮飯了,現在想要吃什麼, 舌頭自己生出來就好。釋迦牟尼佛可能就到這個狀態,舌頭會產生味道,假如你想 吃花生,舌頭就產生花生味道,你就可以自己一直吃,就不用去買也不炒了,那喜 歡吃什麼,什麼味道就呈現,有這樣的事嗎?這天馬行空,卡通影片才有。所以味 道不是舌頭所產生的,也不是味道所產生的。 經文阿難,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石鹽、細辛、薑、桂,都無有 味,汝自嘗舌為甜為苦?若舌性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覺?舌性非苦, 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假如因為舌頭產生舌識,那我們凡塵甘蔗(甜的)、烏梅(酸的)、黃連(苦的)、石 鹽(鹹的)、細辛(辣的)、薑桂(也是有點辣的),佛講這些都沒有味道了,因為是 我們舌頭產生的,所以都沒有這個道理。汝自嘗舌為甜為苦,我們自己嚐一嚐自己 的舌頭是甜的還是苦的。若舌性苦,誰來嘗舌,假如我們舌頭性苦(就是身體有一 點生病,舌頭就有一點苦),那誰來試我們的舌頭。舌不自嘗,孰為知覺,舌頭不會 自己嚐自己,那麼什麼人會有那個知覺性呈現。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味道自己不會產生,要以舌頭為界、以味道為界,都不正確。 經文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味非味? 假如味道產生我們的舌識,「識自為味」,舌識自己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嚐,不 會自己嚐自己什麼味道。云何識知是味非味,怎麼樣來認識是味還是沒有味道。 經文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應多體。 ―11― 每一個東西都有每一個東西的味道,所以一切的味道不是一物所產生。所以我們嘴 巴很厲害,有吃過以後,味道相同不相同,都會吃的出來,我們都是喜歡好吃的東 西。假如平常吃的味道不是很濃、也不是吃的很喜歡,那我們就要保守住,吃舊的 就好,不要去嘗試新的。因為嘗試新的以後,當你吃到好吃的,不好吃的你就不吃 了,那以後好吃的量變少,不好吃的量就變多。像後學小時候沒有白米飯可以吃, 就吃地瓜,當地瓜收成的數量很多就要刨絲。所以那麼多的東西就有那麼多的味道, 所以「淡味」真的就是能夠持久,而你吃的很好吃,那就糟糕了,往後一些淡淡的 你就不吃了,都是這樣。所以那時候地瓜不是像現在很甜,現在的小孩子聽到「我 們小時候都吃蕃薯纖」,小孩子說「那你怎麼都不種蕃薯給我吃」,各位要了解,現 在的地瓜比白飯還要貴,地瓜貴而米便宜。以往那時候的地瓜不會甜,那我們收成 以後一定要刨絲來曬乾,曬乾後收藏起來,往後糧食才有得吃,不然你不刨絲起來 曬乾,很快就腐爛掉了,潮濕很快就爛了,爛了就要丟掉,就沒得吃了。所以不像 現在小孩子吃白米飯且都不太願意吃,後學回想小孩子時候,哪有白米可以吃,所 以在年歲很大了,連到現在也一樣,只要有白米飯時候,什麼菜都不用,光白米飯 後學就可以吃飽。以往在開計程車,超過時間才去自助餐吃飯,因為客人一搭車都 不曉得要開到哪裡去,而素食館又不是到處都有,還得要找素食館來吃,所以當後 學進去素食館的時候,老闆就講「不好意思,菜都沒了」,後學說「菜沒了沒關係, 還有沒有飯」,老闆說「飯是有,可是沒有菜」,老闆意思是說哪有人只吃白飯就可 以吃得下。後學說「白飯就可以」,老闆說「炒個青菜給你吃,好嗎」,後學說「不 用,不用那麼麻煩,白飯就好了」,然後老闆就坐著看後學吃白飯,後學真的吃白飯 就吃飽,都不用配菜。往後再去的話,「這厲害的又來了,都不用青菜、不用配菜, 只要白飯就好」。所以有受過那種艱困的時期,沒有白飯可以吃,只有吃地瓜。各位 要了解,地瓜不是每一個都是好好的,地瓜也有爛的,爛的也一樣刨絲去曬乾,然 後要煮的時候,拿了一把丟進去就煮了,爛的也參雜在裡面就有味道,那要不要吃? 還是要吃,不然你就餓肚子,所以還是要吃。光聽就了解現在有多麼幸福,我們人 在福中要知福,要努力修道,所以很多前賢說「你都叫人家努力修道,是要怎麼修」。 各位知道怎麼修嘛?這個範圍很廣,可是最簡單的就是去掉我們妄想、雜念,就是 要努力的使自己一念不生,這個就已經在努力修道。萬緣都放下,一念都不生,是 不是自己知道?自己知道,然後你朝這個方向在努力了,你就是在修道了,已經進 入修道。假如你都起心動念,不要學一些前賢說「生下來有頭腦不用,怎麼那麼笨」, 我們都不笨喔,(頭腦)用不用?(不用),要用,用在哪裡?明瞭真理,用在了解真 ―12― 理。真理告訴我們「我們為什麼會落入凡塵」,就是一念妄動。那我們為什麼一念妄 動?就是無明,為什麼無明?沒有原因。倒是後學覺得現在我們可以體會,為什麼 會一念妄動?吃飽太閒,所以才會一念妄動。我們先把起心動念、胡思亂想都停止, 不要這一些。所以當我們不起心動念了,不生念頭,當不生念頭的時候我們生因就 斷了(會生在凡塵的原因就斷了、沒有了),然後一直訓練自己一直到無想,生相就 盡。生因斷、生相盡,我們就成佛了。很容易喔,這樣就成佛,可是做起來就是不 好做,為什麼?畢竟我們腦袋瓜太靈活了,都會起心動念而且還不知不覺,起心動 念了都還不知不覺(不知道),問你為什麼會起念頭,不知道。各位往後可以問自己: 「我為什麼起心動念」,真的不知道。一定會得到這個答案:「不知道」,怎麼樣起心 動念不知道。所以我們要先訓練早知道,千金難買早知道,我們要早一點知道,知 道不起心動念就可以成道成佛,這個可以訓練的嘛!都沒有信心,所以都不敢回答。 我們講到「味既多生,識應多體」,因為現在的眾生命太好了,吃的都不缺,不像 非洲,小孩子在垃圾堆找食物,連大人也一樣在垃圾堆找食物,真的看了很可憐, 大人應該去賺錢吃飯,竟然去垃圾堆找食物。像我們現在都用焚化爐,連在垃圾堆 找食物都沒機會,當垃圾車一進焚化爐,一倒全部都燒掉,你連要找也找不到。可 是有時候在車站的街民會去垃圾桶找東西吃,各位有看過嗎?南部也有這樣啊?應 該很少,吃的應該比較不缺,北部有些街民身體都蠻健康蠻好,可是都很奇怪都不 去賺錢,不正常的生活,所以我們人的意念真的很厲害。後學都一直講我們本來都 是佛,就是我們意念害了自己,我們觀念都不正確,所以都害自己不成佛。回到經 文「味既多生,識應多體」,味道產生很多,我們的舌識應該很多體。 經文識體若一,體必味生,鹹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 分別既無,則不名識,云何復名舌味識界?不應虛空生汝心識。舌味和合,即於是 中元無自性,云何界生? 我們舌識假如只有一個,舌識的體一定從味道產生。鹹淡甘辛,和合俱生,鹹的淡 的甜的辣的,全部都混雜在一起。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所有的變化都同一個味道。 好像在吃雜菜麵,但雜菜麵也不是這樣。應無分別,同為一味,我們舌識應該沒有 分別。分別既無,則不名識,沒辦法分別,則我們舌識就不應該有這個名稱。云何 復名舌味識界,舌頭、味道、識,三個。不應虛空生汝心識,不應該虛空會生出我 們的心識。舌味和合,即於是中元無自性,云何界生,就是都沒有,三六一十八界 全部都不存在,不固定。 經文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則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 ―13― 非自然性。 三個都沒有。所以我們的舌頭、味道、舌識這三個,不是因緣所產生,也不是自然 性所呈現,就是我們的如來藏妙真如性。要了解,這四科所講的都是講如來藏妙真 如性,告訴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的那些,都是虛幻不實在,而我們在運用都是運用 我們如來藏妙真如性。 經文――十八界―身-觸(第 59 頁,右邊) 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於身識』,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因觸所生, 以觸為界? 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於身識(身的知覺性)。「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 界?因觸所生,以觸為界」,我們從文字來看,我們身體的知覺性,是身體所產生, 以身為界,還是因為觸所產生的,以觸為界。所以一看文字都不正確,都是虛幻不 實。 經文阿難,若因身生,必無合離二覺觀緣,身何所識? 假如我們身的知覺性,是因為身所產生的,不用合離,因為接觸到我們的身叫合, 離開我們的身叫離,合則身有感覺,離則身也有感覺,了解嗎?離開了我們身體, 我們有感覺;合在我們身體,我們有感覺。像穿衣也一樣,我們穿上去是合,我們 脫掉是離,都有感覺,所以合離。「二覺觀緣」,合跟離這兩個覺,來觀這個緣(緣 生),「身何所識」,那我們的身體怎麼樣來試著產生知覺性。 經文若因觸生,必無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 我們身的知覺性,假如是因為觸所產生。「必無汝身」,因為是觸產生的身識,那不 用觸所產生的話,就不用身體了,所以「必無汝身」,就不用你的身體。「誰有非身」, 什麼人不用這個身體。「知合離者」,知道合於身體、知道離開身體。什麼人有那麼 厲害。 經文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知身即觸,知觸即身;即觸非身,即身非觸;身 觸二相,元無處所,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內外不成,中云何立? 中不復立,內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 「物不觸知,身知有觸」,接觸以後,物沒有知覺性,所以不觸知。「身知有觸」,我 們身體知道有人跟我們接觸。別人若是摸到我們身體、接觸到我們身體,我們就知 道觸了。 知身即觸,知觸即身;即觸非身,即身非觸;身觸二相,元無處所 身跟觸這兩個都沒有地方所在。 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內外不成,中云何立? ―14― 跟我們的身相合了,就是身體的自體性。離開身了就是虛空相。所以沒有內外就沒 有中間,內外不成,中怎麼樣建立。 中不復立,內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 中沒已建立,內外的性就空。則我們的身識產生,從誰來立這個界限。 經文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 非自然性。 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身、觸跟身識,這三個都沒有固定的地方所在, 都沒有立足的處所。 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就是我們如來藏 妙真如性。 經文――十八界―意-法(第 60 頁)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 以法為界? 在這地方我們要先把「法」稍微解說一下。「法」用在平常佛法裡面都是很寬廣,可 是當我們用在六塵裡面的色聲香味觸法,這個「法」就很狹隘了,只有眼耳鼻舌身 落在意地的影子叫「法」。後學好像講過很多次,一聽就很熟悉。當用在六塵的法是 很狹隘很窄。但用在佛法的法就很寬廣,法界就是等於整個虛空,很寬廣很大。那 用在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法」,就很窄很狹隘很小,這個法就是眼耳鼻舌身五個落 在意地的影子。因為眼耳鼻舌身都沒有收藏自己意念的地方,都會寄託給第六的意, 所以意收集了以後,就稱為法。所以當我們一看到是以六塵的法來說,就是很狹隘, 小小的範圍。若以佛法的範圍來說就很寬廣,我們講法性跟法相,這兩個就包含天 地的所有一切,像我們眾生、山河大地、萬相我們生法的,都稱為法性。看到形相 就稱為法相。所以只有兩個包含天地所有一切,法性跟法相。與六塵的法相差很多, 內容差別很大。一個講到天地的寬廣,一個是講我們的眼耳鼻舌身落在意地的影子。 佛就講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我們第六的意識。 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我們的意識不是因意所生,也不是因法所生。後學記得兩年多前開始講課的開頭, 就講五八六七果因轉,那時候就已經講我們要把八識轉成四智,而且又馬上可以實 際的進入修行狀態。開始的時候就講,因為還沒講六祖壇經時,後學就先把六祖壇 經裡面的五八六七果因轉拿出來講,因為我們馬上就可以做,八識:眼耳鼻舌身意、 末那、阿賴耶,轉成四智(四個智慧):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大圓鏡智。 ―15― 假如都能夠既在腦海裡面,我們真的就可以要修的時候馬上就有法呈現在眼前,馬 上就可以修。像上個禮拜講的也很實際:「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這是圓覺經裡面清淨 慧菩薩問釋迦牟尼佛:「凡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跟十方諸佛,為什麼有差別」, 然後「我們眾生凡夫要到達十方諸佛,有什麼比較快的捷徑」,佛就講「但諸菩薩及 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這很重要,就是一切時都不要起妄念),於諸妄心亦 不息滅(我們有妄心的時候,也不要去息滅它),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 真實」。上個禮拜都有拿到寫的很詳細的解說,回去有沒有再看一下。要稍微在複習 一下,再看對我們增加了解會有幫助。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文字就告訴我們,不要起心動念。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因為我們在生活之中,遇到新的景相我們都會有心產生,所 以於諸妄心,這個時候那個心是妄,因為不真,那也不要去息滅,為什麼?因為我 們要息滅妄心的話就落入有為,有為的話我們就進入生滅,所以我們不管它,於諸 妄心也不去息滅它、也不去管它。這樣整個都是佛性本體。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妄想境在我們生活之中,時時刻刻都會有,但我們不加了知, 不要去知道我現在看的境是美還是醜,都不要了知。 「於無了知不辨真實」,不去辨別那個真實。 所以這樣的情形就了解,整個都是真心佛性全體呈現,就是我們講的「沒有過去心、 沒有現在心、沒有未來心」,三世就攝受不住,就不用進入六道輪迴,這個跟那個是 相同意思。我們就是要在日常生活的時候,記得一個最簡單的方法,然後就開始修 道,這個很簡單可以把它背下來,很容易背的,文字不長,比張拙秀才悟道偈還短。 經文 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 佛對阿難講,假如是因為意所產生,你在意中一定有所思(思想),發現明瞭你的意 向。「若無前法,意無所生」,假如沒有眼耳鼻舌身這些前面落下來的影子,沒有這 些前法,要生「意」就沒有原料可以生發。 經文離緣無形,識將何用?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 云何所生? 離開緣(離開眼耳鼻舌身)就無形,我們意法為緣生於意識,那個意識將何用。「又 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就是我們的識心(認識的心),跟我們在 思量以及了別性(了別就是了了分明,分別東西南北、分別所有物的名稱,叫了別 性),識心思量了別性是相同呢、還是不同。「同意即意」,相同的話就屬於意。「云 ―16― 何所生」,為什麼是意所生。 經文異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 假如跟意念、跟我們的意識心思量、了別性不同,那就不一樣,意義不同,應該沒 有所識(意識裡面沒有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假如沒有所識,那為什麼我 們的意會產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假如有所識的話,我們怎麼樣來認識我們 那個意識。 經文為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 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 同跟異二性無成,不會形成,界怎麼樣來建立。「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 假如是因為法所產生,那世間的諸法不離開五塵(五塵就是色聲香味觸)。 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 都不是意所攝受。 經文汝識決定依於法生,汝今諦觀法法何狀,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 越此諸相,終無所得。。 所以我們瞭解意識,大部分我們都會胡思亂想,所以都不進入真正的五塵裡面所落 下來的影子,都不只有那樣,那樣我們在生活之中就會覺得沒有味道。所以佛就講, 假如我們離開色空、離開動靜、離開通塞、離開合離、生滅,超過這些形相,那終 無所得。 經文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 生的時候,六塵裡面這些法都會生;都是變生滅了。 經文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 因意識的所因既然沒有,因為生才有我們意識,形相是作何什麼樣子。「相狀不有, 界云何生」,相狀都沒有了,怎麼樣來立這個意識界。 經文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 非自然性。 不是因緣所生的也不是自然界呈現的,而是我們的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三六一十八全部都是如來 藏妙真如性。今天剛好講三六一十八。 ―17― ◎剩下約 15 分,提問問題 【問】:劉講師,「生因斷,生相盡」,再講一次。 【答】:生因斷,就是我們的起心動念沒有了。六祖有講「不斷百思想」,可是六祖沒 有說起心動念。六祖還講「對境心數起」,那也都是我們佛性的功能作用。假如我們 落入胡思亂想、我們落入不切實際的念頭,那就已經超越六祖所講的範圍,就不是 百思想的範圍裡面。我們要知道,我們百思想都具備在我們整個腦海,只是我們不 起心動念,但全部都具備,所以才說佛知佛見(佛的知見),因為佛的知見充塞我們 整個靈知(我們頭腦裡面全部都靈知),只是我們不拿來施用,能夠保留應對凡塵的 萬相萬事。生因斷就是我們沒有起心動念,因為我們是一念無明生三細才落入凡塵, 當我們沒有一念無明(沒有起心動念),就沒有原因把我們推到現相界來,所以生的 原因就斷了。然後我們滅到無想,要先不起心動念,然後一直延續到無想(已經想 都沒有了),叫生相盡,我們生的形相已經盡了,那生因斷生相盡,這樣叫做成佛。 所以都是在我們自己本身作工夫,然後做這種工夫又是最輕鬆,不要起心動念,不 要絞盡腦汁,當我們絞盡腦汁都是意念太多了,所以頭腦會痛。那你全部都不起心 動念,這樣生因就沒有,一直滅到無想,生相就盡。所以生因斷生相盡就叫成佛。 是很簡單,文字都不深,只是要做就不容易做到,我們都會起心動念,而且又不知 不覺. 【問】:劉講師,剛剛說舌頭是不變之體,吃是隨緣之用。舌頭到最後死掉的時候, 就消滅。為什麼不變之體不是我們所想的佛性,吃的動作隨緣之用為什麼不是舌頭。 【答】:因為你沒有前後都聽,後學是比喻,用六根來做比喻,用舌頭來作比喻會比 較容易知道。把舌頭當成我們佛性不變之體,因為舌頭最常用,我們吃東西叫佛性 的隨緣之用,有體有用,我們吃東西一定是有段落,你吃了以後,過一陣子東西就 沒有了,當沒有的時候,它能夠攝用又歸體,所以當嘴巴已經全部都沒東西的時候, 又回到淡淡無味,所以不變之體又呈現了。然後你再吃不同的食物,這時候不同的 味道又呈現,那個叫做隨緣之用,所以隨緣之用就很多,你吃很多的東西,就有很 多不同的味道,味道都整個呈現,那也一樣,當你吃完以後,它又攝用歸體,佛性 的功能作用又回到本體回來,那是作比喻。當然是我們沒有形相的不生不滅佛性本 體為最重要,我們為了要了解,所以才作那個比喻,是比較容易知道容易了解。從 舌頭在到眼根、耳、鼻、舌、身,整個都跟舌頭一樣,有不變之體、有隨緣之用, 眼根也一樣,可是我們從眼根來作比喻就不容易懂,因為我們看到萬相一直在變化, ―18― 我們說有不變之體,我們眼根的不變就是「不管你看什麼,它呈現什麼,都好像鏡 子」,我們要把眼根當成鏡子,當外面的萬相來,鏡子自然呈現;萬相去了,我們眼 根不跟著去,眼根還在,那個眼根的不變就不容易體會,所以舌頭最容易體會。所 以六根之中都有不生不滅,都有生滅,我們在生活之中就是能夠運用不生不滅,這 樣造業的機會就減少,不造業就不受苦,是這個意思。 【問】:劉講師,五八六七果因轉,可不可以像舌頭這樣的比喻,馬上能夠接受到。 【答】:五八=果,六七=因,我們要轉就要從因轉,不能從果轉。五=眼耳鼻舌身, 八=阿賴耶識,六=意識,七=末那識。所以我們要從第六,五八是果所以要放在 背後,六七是因要先做。六=意識,這地方的意比較活潑,我們把意識轉成妙觀察 智,一樣是看,可是我們看的企圖跟目的就不一樣,假如與自己有關係、有利的來 看,那就不叫妙觀察,而是叫你在尋找你自己的利害關係。我們可以把意識變成妙 觀察智,因為六祖有講「見非功」,就是見到非有為的功用,非有為就是無為,無為 就是佛性,所以妙觀察可以看到佛性,但是我們卻很少從妙觀察來看佛性。所以第 一個這個意識先轉,把意識轉成妙觀察智。第二個就是第七末那識,末那識轉成平 等性智,因為我們分別心太強了,沒有平等,要了解身外有錢、貧窮、美醜、男女, 都是虛幻,過去就不見了,但是佛性都是平等,不管是佛、街民,都是平等。所以 我們能夠了悟人與人之間平等、人與物之間平等、物與物也平等,所有都平等,所 以平等性智心無病,我們能夠平等起現出來以後,心就沒有病了。妙觀察跟平等性 智已經轉好以後,才來轉五八。五=前面的眼耳鼻舌身,就變成成所作智,第六跟 第七命令,那你完成我的命令去做(成所作)那個智慧就同圓鏡,跟阿賴耶識是一 樣。最後一個,第八阿賴耶識就轉成大圓鏡智,然後性就清淨。所以五八六七果因 轉,先從因轉,然後就轉到果。後學那時候作比喻,我們要到車站買票,這邊是因 地,車站是果地,你在這邊買不到票,一定要到車站去,車站就可以買到票,所以 車站叫果,這邊叫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