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7月19日 星期日

楞嚴經-8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迴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迴首左盼。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釋迦牟尼佛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的右邊。「即時阿難迴首右盼」,阿難轉過去看。「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釋迦牟尼佛又放一光在阿難的左邊。「阿難又則迴首左盼」,阿難又看佛放出來的寶光。「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你的頭今天為什麼這樣左右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

  「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是你的頭在動,還是見性在動。阿難就回答「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就是動靜雙離,尚無有止是靜相,誰為搖動是動相,所以沒有動就不用說靜,沒有靜就不用說動,所以動靜雙離。這時候阿難已經知道「頭在動,見性沒有動」。上個禮拜我們一直強調,我們以為是佛性在身體裡面,然後我們到哪個地方,就把佛性帶到哪個地方去。都這樣以為,所有的眾生也都這樣,就形成一個共識(大家的認識),這樣對不對?上禮拜我們有詳細解說,我們的佛性是常住不遷、如如不動,動的是我們的身體、動的是外面萬相,我們的見性(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沒有動,祂是充塞整個宇宙虛空,不管到哪個地方,縱然到達太陽系的外面,我們的佛性也在,所以佛性都不用帶來帶去的。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點,因為我們之前就一直強調,大家都認為佛性是在身體裡面,佛就講清楚說明白,說「我們的心有靈知作用,凡心所在之處,一切今能分明了知」,心在哪裡,都清清楚楚,能夠了解。假如心是在我們身內,我們身體裡面有五臟六腑,有爪生髮長、有筋轉脈搖,可是我們全部都不知道,我們知道我們五臟六腑嗎?(不知道),都不知道。所以可見我們的心不在身內。

  阿難聽到這樣講以後:「不在身內」,就說在身外,在身外我們更知道不對,一定還跟身體有關係。所以不即不離,不即就是不住,不住在我們身上,可是也不離開我們身上。所以後學就講身體是水火風土眾緣聚會借我們用的,我們要還給天地。水火風土是無知之物(沒有知覺性的東西),可是現在我們身體都有知覺性,而身體的知覺性是屬於我們佛性的一部份。我們現在就把知覺性跟水火風土分開,分開以後,我們修持──就是我們「靈知(靈敏的知覺)」,靈敏的知覺就是佛性的本體,沒有形相的本體,這個叫真。我們從小就被長輩告誡要認真~要認真喔!可是我們都沒有朝著認真的真去努力,都認假認現相,現相變化無常,都是假都不真。所以自古以來我們都是這樣,所以才一直六道輪迴。

  上個禮拜有人問,沙拉油燃燒到100度、將近200度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用手整個下去撈,都不會燙。後學有解說,那就是棄生滅守真常,長時間下來的功效。六祖被志徹從脖子砍三刀,為什麼砍過以後,六祖沒有死掉,就是因為六祖已經修持外面的水火風土跟身體的水火風土已經可以結合在一起,結合以後,不會有摩擦,所以互相之間不會傷害。好像我們把水倒入水,當倒入水以後,已經融成一體,能夠分出我們倒進去的水跟原來的水嗎?(不能),已經分不出來了,結合在一起了。所以努力修的時候,天地的水火風土跟身體的水火風土已經結合在一起了。所以六祖被志徹砍三刀就沒有受傷、沒有死掉。所以那不是說志徹沒有把六祖脖子傷到,後學聽到有人這樣講,後學說那不正確,是有,可是有工夫。

  假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把注意力全部轉移到佛性本體(就是棄生滅守真常),身體的水火風土是生滅的,我們去掉。然後守真常,就是那個靈敏知覺性我們都守住祂。這樣的話,我們身體的水火風土知覺慢慢會轉移到佛性本體,當它已經可以轉移到佛性本體的時候,我們這個水火風土恢復它的本質(本來沒有知覺性的本體就呈現),當它呈現的時候,你就可以將沙拉油燒滾兩百度,你的手下去摸下去撈沙拉油;可以燒大把香,然後倒過來把香燃燒的部分,送進嘴巴裡面,舌頭不會受傷,了解嗎?不是在講卡通影片,這是實際修持方面的工夫。為什麼我們現在人都沒有?因為我們現在人精神都外放,沒有來守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且對身體又非常注重,注重身體的現相,所以這個樣子,你再經過幾生幾世,都不可能到達那一種狀態:你的手下去撈兩百度的沙拉油,不可能的!為什麼?因為你沒有作工夫,不可能有那個現象呈現。那我們實際作工夫,慢慢你就會知道,身體的知覺慢慢就會淡化,然後我們佛性的靈敏度增加,愈來愈增加,身體的水火風土愈來愈沒有知覺性,到後來你就可以真正的做到不可思議的現象都呈現。所以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很奧妙的!一般我們對祂的了解度都不夠,我們都注重現象。而身體的現象不管我們再怎麼注重、不管我們再怎麼樣的努力去養生,都一定會死掉,死掉的時候,身體的水火風土就歸還給天地水火風土,我們都不能夠擁有。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我們可以自己主宰,到達那個時候,我們就生與死、迷與悟已經都無關重要了,已經回歸到我們的本位,每一個都是佛,所以要對自己有信心,自己本身就是佛,現在之所以還沒有成佛,就是了一了業障,然後改一改觀念。了解嗎?(了解),這個很重要,我們都可以做到的。

  這裡阿難已經了解到見性雙離動靜(沒有動也沒有靜)。我們在生活之中也要了解到,我們的佛性是常住不遷(沒有搬家,沒有搬來搬去),然後如如不動(是不動的,因為如如不動,所以我們看影像才清晰)。我們用照相機的原理來講如如不動,照相的時候,按快門的一剎那,手絕對不能晃動,一晃動則洗出來的相片模糊不清,可見就是不動的時候才能夠很清晰。假如我們一直以為佛性是在身上,我們頭都一直在動,而我們頭動的時候,我們佛性看影相也一樣模糊不清,可是我們現在頭轉的很快,但是看的影相又是很清晰。就是身體在動,而佛性沒有動,佛性如如不動。蠻重要的一個觀點,我們都以為佛性在身體,你到哪裡,就把佛性帶到哪裡。以為出國觀光,就把佛性也帶出去觀光。不用帶啦,你要到哪個地方去,佛性都有,佛性遍滿整個虛空。所以我們現在看我們周遭的萬象都了了分明,為什麼能夠了了分明?就是佛性的功能作用。看的很清楚,很多人,每個人都七孔,每個人臉孔都不同,都很清楚,那個就是佛性。我們佛性非常親切都跟我們在一起。所以一定要認識祂。

經文佛言:如是。

  釋迦牟尼佛就給阿難印可,說你這樣講對。見性雙離動靜,沒有動相也沒有靜相。於是

經文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搖動,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普遍告訴大家。「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搖動就是塵(凡塵),凡塵的景相都是搖動,因為它一直在生滅不停。有前賢問清淨經裡面那句「動者靜之基」,大概那一句話考倒很多人。我們以為都是靜為主要,為什麼動變成靜的基礎呢。那是從真理的角度來解說。假如凡塵不是動,則小孩子不會長大、萬物也不會生長,那萬物有沒有生長?(),會發芽會長大。小孩子會長大、大人會老,有沒有在動?(),全部都是動。假如我們靜下心來,跟天地一樣動,這個叫做「動者靜之基」。假如我們也動,天地也動,這個叫背道(違背道)。所以搖動者名之為塵(就是凡塵)。塵有染污的意思。房子裡面,窗子、門都關起來,會不會有灰塵?(),一樣會有,從哪裡來?(空氣),從虛空來,虛空之中自然都有灰塵。所以這個塵就是染污,污染我們佛性本體,使祂不清淨。我們在凡塵就要去掉這一些塵垢(凡塵的污垢全部都去掉),能夠去掉凡塵的污垢,佛性就清淨,清淨以後,回歸到本體了,我們就能夠回到本位,回到我們每一位都是佛。

  「以不住者,名之為客」,像我們的念頭都興興不住,來了又去了,不住,不住就好像客人一樣,客人來了,這問題講完辦完了,他就走了。主人都不用來來去去。可是客人就要來來去去,以比喻我們的念頭,我們的念頭都是生滅來來去去。所以它不住。「汝觀阿難,頭自搖動,見無所動」,頭在動、身體在動、萬相在動,然後見性都沒有動,如如不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舒=張開,卷=收起來。我們的見性沒有張開也沒有收起來。「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以為這個肉身的身就是我們的法身,然後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凡塵的景象全部都把它當成真。「從始洎終」,從開始到達終點(=到達)。「念念生滅」,我們念頭一個接一個,念念都生滅。「遺失真性」,真性就遺失了。我們曾經遺失過東西嗎?都會有,我們真性也被我們遺失掉了,因為都不認識祂,所以不要祂了。然後「顛倒行事」,顛倒就是重要的都不注重,不重要的看的很重。老一輩的說癢的不抓,不癢的抓到流血。各位有沒有這樣啊?我們凡人應該注重的佛性,我們都看輕了,應該看輕的身體,我們都看重了。一直養生一直照顧,有沒有照顧身體?(),須不須要?(),要借假修真喔,要照顧,才有辦法把佛性修的很光明,能夠恢復本來。所以假的雖然是不真,可是我們要好好利用它,就是不要利用它吃喝嫖賭,我們可以借身體的假,來修佛性的真,借假修真。可以讓我們回歸到佛的本位。假如我們吃喝嫖賭,藉著身體去享受的話,造了很多罪,一口氣不來到哪裡去了?到三惡道去了。當進入三惡道以後,就迷迷糊糊了,都不知道苦難,我們看三惡道最親的畜生道,畜生道知道苦嘛?(不知道),你又不是畜生,你怎麼知道牠不知道苦?你有蹲下來問牠:你會苦嘛?牠怎麼回答:咕咕咕。所以「性心失真,認物為己」,我們的佛性跟我們的真心,已經失掉它的真。認物,水火風土就是物(東西)。認東西為自己。我們把身體看的很重,就是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在六道輪迴之中,我們自己取輪轉,一直不離開這六道。這是釋迦牟尼佛對大眾及阿難講。

經文──(第29頁,反面)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這時候阿難及諸大眾聽到釋迦牟尼佛的開示教誨。「身心泰然」,身心安泰自然,很快樂的。「念無始來」,回想回觀無始以來「失卻本心」,就是本心都失掉失卻了。「妄認緣塵,分別影事」,緣塵就是塵緣,我們跟凡塵結的緣蠻深,都很貪戀凡塵叫緣塵。分別,凡塵裡面的所有這些影相都了了分明。這一些影事(影子方面的事)都是虛幻不實在,凡塵的事都是影事。像我們時常都在用,「有影無」,影事就是影,有實在就有影,你若看到人在太陽底下,怎麼沒有影子,一定看到鬼。所以人實在有影。「今日開悟」,阿難講今日已經開悟,經過佛的開示教誨,已經能夠領悟了。「如失乳兒」,好像幼兒失掉母親,沒有奶可以吃,慧命就喪失掉了。「忽遇慈母」,現在又遇到慈母,可以慧命相續了。「合掌禮佛」,雙手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真的跟妄的,虛的跟實的。「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希望釋迦牟尼佛能夠顯出身心真的跟假的、虛的跟實的、生滅跟不生滅,這兩方面都清清楚楚的能夠讓大眾及阿難能夠發現明瞭我們實在的本心。

經文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毘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波斯匿王就是請佛吃飯的,請來向佛表白,我往昔未曾諸佛的教誨敕令。「見迦旃延、毘羅胝子」是印度六位外道中的兩位,他們都是外道。「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咸=全部,都講我們一口氣不來,一了就百了,死後就斷滅,「名為涅槃」,這個胡說八道,涅槃是不生不滅,而他說死後斷滅是涅槃,是不對的!「我雖值佛」,雖然波斯匿王跟佛同時出生在凡塵。這時候波斯匿王六十二歲,因為釋迦牟尼佛跟波斯匿王同一年出生在凡塵,所以這時候釋迦牟尼佛也是六十二歲。比佛講金剛經時還要早,佛在講金剛經時是六十八歲,而這時候是六十二歲,早六年。「今猶狐疑」,因為聽的時候斷滅,波斯匿王覺得不合真理,可是不知道它的結果是怎麼樣,所以還懷著狐疑的心。「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怎麼樣來發揮證明知道這一個心不生滅地,怎麼樣可以到達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大眾裡面挑起諸有漏,有漏就是程度比較低,精神都外放。漏,翻成中文叫做煩惱,有漏就是有煩惱。所以諸有煩惱者,全部都很喜歡聽不生滅的真心。

經文──(第30頁)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

  「佛告大王」,釋迦牟尼佛告訴波斯匿王。他們都互相尊重。佛稱呼波斯匿王也稱大王,波斯匿王也稱佛。所以他們都互相尊重。「汝身現在」,釋迦牟尼佛對波斯匿王講,死後斷滅就不用講,那個沒有看到。講汝身的現在。「今復問汝」,現在問你。「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問問你現在這個身體這個肉身,是跟金剛一樣呢,它能夠常住不朽、不會腐朽不會壞掉、還是它會變化會壞掉。「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波斯匿王回答,我現在這個身就會變化消滅。

經文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

  「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釋迦牟尼佛就問大王,你都還沒死,怎麼知道一定會死。波斯匿王回答「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雖然還沒有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就是有聽外道講死後斷滅,所以波斯匿王對現前一切變化,非常在意,所以非常仔細的觀察,所以觀察現前念念遷謝,一個念頭一個念頭一直遷變代謝。「新新不住」,新出來的念頭又不住,又由後面新的升上來。「如火成灰」,好像木或是能燒的東西,一燒就變成灰了。「漸漸銷殞」,慢慢的一直消失殞亡。「殞亡不息」,一直朝著死亡的道路前進。「決知此身,當從滅盡」,所以知道這個身體一定會滅盡。

經文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

  佛聽波斯匿王講這個都還符合真理,所以給予印可,說「如是」。「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說你現在的年齡已經衰老了(62)。顏貌跟童子的時候比較怎麼樣,有沒有一樣。

經文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髮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

  「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始生的時候曰孩,會走路叫孺子。膚=皮膚,腠=皮膚的文理,潤澤=潤滑光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一直到年輕的時候,長成了血氣充滿。「而今頹齡」,現在已經頹敗的年齡。「迫於衰耄」,已經被時間趕到已經衰耄(很老了,六十歲以上)。「形色枯悴,精神昏昧」,整個形相很憔悴,精神已經昏昏不明了很暗昧。「髮白面皺」,頭髮都白了,面孔皺紋很多。「逮將不久」,就是在凡塵不用再多久就死掉了。「如何見比,充盛之時」,跟孩童的顏貌不能比。釋迦牟尼佛就講「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你的形容應該不是很快馬上就到達這種腐朽的程度。波斯匿王就回答「世尊,變化密移」,我們身體的變化密移。「我誠不覺」,不知不覺,我們身體一直在變化。「寒暑遷流,漸至於此」,冬天過去夏天來,夏天過去了冬天來,這樣遷變流轉,漸漸到達這個樣子。底下就敘述整個過程。

經文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惟一紀、二紀,實惟年變;豈惟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沈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說我二十歲時雖然還很年輕,但是已經比十歲時老了。「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三十歲時候又比二十歲更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六十二歲。「觀五十時,宛然強壯」,我現在六十二歲,回想我五十歲時還很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殂落本來是死亡的名稱,這裡是講變化的現象。「其間流易」,這中間的變化。「且限十年」,就講十年中的變化。「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微細的來觀察來想。「其變寧惟一紀」,一紀=十二年。一紀之中十二年的變化也都很大。「實惟年變」,不止是一紀,一年就有變化了。「豈惟年變?亦兼月化」,不止有一年的變化,一個月也一樣有變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不止只有一個月變化,又兼一天一天遷變。所以形容納那種時間的流逝很細。「沈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又能沈思諦觀,靜下心來觀察,剎那之間我們一個念頭一個念頭都一直延續,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所以知道這個身體一定會變滅。

經文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你已經看到這種秘密變化的情形、都能了解。「悟知汝滅」,由現象領悟知道你會死亡。「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在死亡的時候,你知道身中有不滅的嘛。「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波斯匿王回答我實在不知道。「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我現在開示給你知道不生滅性的地方所在。底下就借著經過的事來講。

經文──(第31頁)

大王,汝年幾時,見恆河水?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恆河水。

  「大王,汝年幾時,見恆河水」,波斯匿王回答「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我年齡三歲的時候,母親帶波斯匿王去拜耆婆天,耆婆天就是長壽天,拜長壽天希望能夠長壽。「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恆河水」,經過恆河,那時候三歲就知道是恆河。印度的恆河很有名,對恆河又很尊敬。

經文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時間的經過都一直在遷化改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你三歲見到的恆河水,跟十三歲見到的恆河水有沒有一樣。波斯匿王回答「如三歲時,宛然無異」,十三歲的時候如三歲時,宛然無異,水都沒有變化,三歲見到的水跟十三歲見到的水都一樣,沒有不一樣的地方。「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到現在六十二歲,見到的恆河水也是一樣,沒有不同的地方。

經文佛言:汝今自傷,髮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

  「佛言:汝今自傷」,自己很感傷。「髮白面皺」,頭髮都白了,容貌皺紋很多。「其面必定皺於童年」,面容一定比童年的時候,皺紋多的很多。「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佛問波斯匿王,你的面孔跟童年時的面孔已經都不一樣了,那看到這恆河水,現在看到的跟往昔孩童時候看到的,那個看到的見性,有沒有生出毛?各位了解嗎?我們的見性會不會生童耄?不會,所以波斯匿王回答「不也,世尊」,見性裡面沒有生東西。

經文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

  「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見精就是我們見性(精=純一不雜),就是我們見性本體。「性未曾皺」,我們佛性本體的見性沒有皺折。「皺者為變」,有縐紋就是變。「不皺非變」,沒有皺紋就是沒變化。「變者受滅」,會變化就會消失不見。「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不變的話,它就沒有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不變者沒有生滅,為什麼會在你的認知之中接受你那個生死。「而猶引彼末伽黎等」,就是外道所講的話。「都言此身,死後全滅」,對外道所講的都牢記在心。

經文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踴躍歡喜,得未曾有。

  「王聞是言」,波斯匿王聽到這個話。「信知身後,捨生趣生」,就知道自己死掉以後,捨掉這一生又往下一生。我們六道輪迴都這樣「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踴躍歡喜,得未曾有」,波斯匿王只在意死後斷滅,他沒有要求找到真心,也沒有要求要修證成佛,所以只聽到釋迦牟尼佛講死後捨生趣生,他就已經很高興。這時候阿難聽到見性不滅,所以又產生疑惑,所以阿難即從座起。

經文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願興慈悲,洗我塵垢。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見聞就是能夠看到恆河水的那個,都沒有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講我們這一些有漏者(比較低層次輩份)遺失真性,然後顛倒行事,這有點怪罪釋迦牟尼佛責備的不恰當。所以阿難又開始問了。「願興慈悲,洗我塵垢」,希望釋迦牟尼佛能夠大興慈悲,洗我凡塵的污垢。這邊就是十番顯見的第四個顯見不失,雖然顛倒可是祂不失掉。

經文──(第32頁)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阿難言: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這時候釋迦牟尼佛就自然兩手下垂,垂金色臂,然後手指指向地上並告訴阿難,對阿難講,你現在看到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各位前賢我們兩手下垂是正還是倒?我們平常都沒有去研究這個問題,所以當佛一講出來以後,我們也想了非常久,這樣是正還是倒。「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因為每一次阿難用自己的意識來回答,時常被釋迦牟尼佛當頭棒喝,所以阿難拉世間眾生來墊底,所以不敢用自己的意思來回答,而說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自己都不負責任,都推給別人。佛就隨著阿難的話意,對阿難講「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世間人都說這樣是倒,那世間人說怎樣才是正。阿難就回答「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阿難對釋迦牟尼說,你手舉起來比向天上,這樣叫做正。這佛也很聽話,

經文佛即豎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佛即豎臂」,佛也很聽話,就舉起手來。「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對阿難講,我們雙手下垂的時候,手臂在上,手指在下。然後當我們一舉上去的時候,手指在上,手臂在下。是不是首尾相換。所以佛講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手臂沒有一定的正倒,然後我們以為手臂有正倒,已經是一迷。執著上是為正,下垂為倒,那又加一倍,倍迷,迷上加迷,妄上加妄。都已經不對了,又還在不對的上面用心。佛就是這個意思。「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從這一個觀點知道你的身體跟諸如來(已經證悟的清淨法身),拿來相比,這樣就發現明瞭。「如來之身,名正徧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如來之身就是正徧知。正知,心包萬法。徧知,萬法為心。我們眾生號性顛倒,因為執著心是在身內,然後法居心外,這樣就叫號性顛倒。

經文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佛要阿難來諦觀(仔細的觀察),我們眾生之身跟佛身,這稱顛倒者,那個名字何處號為顛倒。「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一般我們都很少去探討的內容,這一段顛倒的名雖然是在我們身上,可是真理義理就是從我們的心,由心起顛倒,所以身上不知顛倒相之所在。其相更不在心,義理乃在我們的固執,由迷真起固執,才稱為顛倒。而心實不依之真成顛倒,所以在心上也不知顛倒相之所在。最終我們了解,非可相求,顛倒不是有形有相的東西,只可以從義理來追求,因迷執(固執了)而說顛倒,然後我們迷執(固執)也不是有相的東西,所以不能夠指其相之所在。所以這裡佛一講,阿難及大眾都不知道佛所指的是什麼樣的地方所在顛倒。

經文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

  「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同會」,佛興慈悲,說我們眾生都蠻迷昧,都認妄為真,所以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就可憐眾生。海朝音就是即時,浪一來都會即時,所以還潮音就是及時之音。普遍的告訴一同在楞嚴法會的這些修持者。「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佛在這地方就把凡塵的山河大地、所有萬相全部都講,就是我們的真心所呈現,都是妙明真精妙心之中所現的東西。這邊就是講法性。全部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全部都是唯心所現。我們的身、我們的心,全部都是妙明真精妙心之中所現的東西。我們之所以追求性理心法,所講的萬相萬事,都是我們佛性所生發,它的根據來源就是這邊。我們瞭解這是法性。法性只有一個。可是法相就有五位百法。五位=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法跟無為法。這五個把凡塵的所有萬相萬事都收納在這五位百法裡面。後學之前曾經有講過五位百法,那時候承蒙坤道點傳師也影印書面資料給我們,有沒有?不記得了啊!算已經蠻久。後學把五位百法的內容全部解說。

【五位百法】:

  五位:色法、心法、心所法(即心所使用的法,心所使用的最多)、不相應法、無為法。色法有11個,心法有8個,心所法有51個,不相應法有24個,無為法有6個,加起來剛好100個。100個就是包含凡塵的所有萬相萬事。

「色法」:11

  色=形相,形相在凡塵來講有11個,就是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六塵)5+611,凡塵的色法就是這11個,所有的萬相超不出這11個,全部都在這11個裡面。像六塵的第一個色,包含最廣。

心法」:8

  各位前賢,8個是什麼?就是我們的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這就是心法。

心所法」:51

  心所法=心所使用的法,有51個。分成:五遍行、五別境、11善法、6個根本煩惱、20個隨煩惱、4個不定法,總共有51個。其中20個隨煩惱又分成大、中、小,大有八個,中有兩個,小有十個。

五遍行=作意、觸、受、想、思

  我們先講五遍行(五個遍行),遍行在我們心所使用的裡面,心所使用的裡面它(五個遍行)是非常的寬廣,遍行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是最重要。之前我們都有講過,第一個=作意,是遍行在我們心所裡面。第二個=觸,我們接觸。第三個=受,接受感受。第四個=想,思想的想。第五個=思。這叫遍行,遍行在我們心所裡面。

五別境=欲、勝解、念、定、慧

  第一個=欲,我們的欲望。第二個=勝解,勝解就是對我們所觀照的景相絕對印可,不可懷疑,一懷疑勝解就沒有了。第三個=念。第四個=定。第五個=慧。這叫五別境,個別的景相。

11個善法,心所使裡面有11個善法。

  (相信自己不生不滅的佛性)、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行捨、不放逸、不害。

6個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我見。我見列入根本煩惱,所以我見就是邪見(不正確)

20個隨煩惱:隨著我們心所煩惱。有大、中、小。

1)大的隨煩惱有八個=掉舉、昏沈、不信、懈怠、失念、放逸、散亂、不正知。

掉舉:我們把心舉的高高,讓它不安,這叫掉,心都掉了,把它舉高讓它都不在了。譬如說,我們去買9.6億的刮刮樂,心有沒有掉了?都一直想要中,心都不見了,這叫掉舉。所以掉舉就是使我們的心不安,不能夠安定,心都不能夠安定。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不要把心舉的高高的讓心不安定,不要有這個掉舉。因為我們很少使用掉舉這個名詞,所以一講我們都不知道掉舉是什麼意思,一講出來不知道什麼是掉舉。所以我們不要掉舉,一掉舉以後,時時刻刻我們的生活就好像懸在半空中,所以不要有掉舉的事情在我們生活之中。

懈怠:凡塵的事情要有成就都要精進。懈怠的話一定成就不了,可是我們有這個身體,懈怠是很容易產生。

昏沈:就是我們精神不濟。各位有沒有昏沈的時候?昏沈就是精神不濟。昏昏沈沈,容易就形成。當昏沈的時候,我們有沒有覺?昏沈的時候覺在不在?(不在),不覺叫什麼?無明。不覺就是無明。

放逸:放逸知道嗎?假如我們搭大眾運輸,看到兩隻腳伸的直直的,那個就叫放逸(放縱自己的意念)。生活之中都蠻回呈現的,都會讓我們走入修持方面不很正確的方向。所以不能放逸。

失念:我們保持都沒有念頭就叫正念。我們失念就是整個六神都無主。

散亂,最後一個不正知

2)中的隨煩惱有2個=無慚、無愧。

3)小的隨煩惱有10個=忿、恨、覆、惱、嫉、誑、慳、諂、害、憍

4不定法=悔、睡、尋、伺

不相應法」:24

  不相應法,就是不跟心法相應,也不跟色法相應,它是獨立。

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時、方、數、和合性、不和合性,共24個。

:我們得到了,得到跟失去是相對待。得不跟心法相應也不跟色法相應,是獨立的。

命根:我們生活在凡塵有命根。

眾同分:眾,眾人,大家都一樣,共識

異生性:異=不一樣,生性=生出來。

無想定滅盡定:這屬於我們修的定力,也跟色法心法不相應。

名身、句身、文身。

生、住、老:是屬我們在凡塵生、住、老(年歲大)

無常、流轉。定異。

相應:不屬心法也不屬於色法。

勢速、次第(一個接一個)。時、方、數、和合性、不和合性。

無為法」:6

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滅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

  剛才釋迦牟尼佛講「色心諸緣」,色法心法以及諸緣,心所跟不相應跟無法,都屬於諸緣。所有的因緣,「及心所使(心所使用的方法),諸所緣法」,全部都是唯心所現,都是我們的真心所呈現,這就是萬法唯心,心包萬法。之前我們時常都會講,我們無念的時候叫做什麼?佛知佛見,佛知=三際心不可得。佛見=不執著一、不執著異。有沒有印象?好像是忘光光了。有時候我們一研究深入以後,有蠻多的一些內容名詞,有時候連聽都沒聽過,沒聽過當然就不知道它的意思,不瞭解了,那我們要怎麼樣去做,更差的很遠。所以我們要做都是要先了解。因為今天是我們農曆年最後一次上課了,下次上課已經過年元宵以後(二月十一日)211日是我們明年第一次上課。所以在這一段期間,我們可以擬定方向目標,背一背我們想知道的真理。假如我們利用這個過年一個月時間,把五位百法都背下來,可不可能?明年有沒有勇氣來說「我背給大家聽」。因為我們知道以後,就會了解凡塵的萬相萬事離不開這五位(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法、無為法),絕對在這個裡面。我們有背了以後,知道它的範圍到底有多寬廣,當我們瞭解以後,對真理的認識有非常大的幫助,就不會含混。我們時常都會含混,「都是這樣啦,這樣就對了,就這樣」,全部都包含在一起!有沒有?()。假如我們對這些比較深入的話,就會知道他每個角度所講的都不一樣。我們不一樣的角度有不一樣的作為,成就也不一樣的程度,所以那個也是幫助我們自己。後學之前就已經有講過,因為在北部楞嚴經有講過兩、三次,所以那時候也就有背五位百法,現在又把它恢復,以前所背的再複習,所以不但能背而且能解說。我們很多都是會背,可是一解說以後,當一解說完後,再接下來就忘記了,時常都會有這種現象。所以背了很熟以後就不會了,它會一個接一個。

  這裡佛所講的就是凡塵的萬象萬事都是我們的真心所呈現,這個我們要接受也是一段時間。我們已經上課兩年多了,接受這個觀念,在剛開始聽怎會這樣:「什麼山河大都是我的佛性」,很奇怪喔!我們都會說山河大跟我有什麼關係,怎麼會全部都是我的佛性。可是當我們一研究一深入以後,沒有真心佛性就沒有山河大地,所以整個萬象都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所以真心佛性虛空無相,不拒絕諸相發揮,所有的萬相要發揮,我們佛性都不拒絕,都讓它呈現。萬相的呈現跟萬相的消失,時間都很短暫,不過百年而已,而百年在我們不生不滅佛性來講只是一剎那,很短暫。要了解,為什麼會生發?生發就是眾緣聚會然後才生發。之前後學還記得在毓佛宮有上過一堂課,那時候就是用這個(拍手),大家都有雙手,空閒的時候就拍手,了解到裡。當我們拍手的聲音,這個聲音的來源從哪裡來?從右手而來,右手會發出聲音嗎?(不會)。從左手而來,左手會發出聲音嗎?(不會)。從空中而來,空中會發出聲音嗎?(不會)。沒有原因自己發出聲來,沒有原因會自己發出聲音嗎?(不會)。都不會,你看(劉講師現場拍手)眾緣聚會,有右手、有左手、有空間、有我們的心,聲音就跑出來了!所以凡塵的萬相跟萬事都是這樣「眾緣聚會」才呈現,叫緣聚則生,緣散(你沒有拍手)就不見了。當我們知道這個道理,還要固執嗎?(不要),都不用了。萬象都是因緣聚合才顯現出來,萬緣若消失就不見了,那我們為何還要固執!固執害到誰?害到自己,害自己都很煩惱。我們若都沒有,想說「那是緣聚則生緣散就滅了,過了就過了,不要有三心四相」,不是整個佛性都呈現了,所以當下的一念萬萬年都在裡面,萬萬年都在我們當下的一念。我們若有三心四相,我們就在六道輪迴,要受苦,苦不完,誰找的?自己找來的。我們都把這些苦消掉,景色都已經變換了,我們還固執在舊的景相裡面,抓的牢牢的,都這樣。罵我們的人不知道已經跑到哪兒了,我們都還停留在罵的內容裡面,還氣的臉紅脖子粗。聰明還是笨?(),不過我們若沒有生氣,還會被人笑!所以在凡塵我們走入真理世界,當一進入以後,我們就要了解,別人好壞、是非都不要講,當他做很多功德不會分給我,當他做很多罪過我不用替他承擔,這樣還要不要去講人家是非?(不要)。不要去講,那都沒用,所以那些就不要講,過去了,都沒了。所以「觀惡言是功德」,沒有原因的瞪我們、罵我們,我們想想怎會這樣罵我們,是什麼原因,「啊~原來就是在幫我消一些業、一些罪」。我們若是跟他對立,就是不要讓它消業消罪,而平常我們都是這樣,我們都固執的很:「我的我就要抱的牢牢的,我的罪過、我的業,我都要緊緊抱住,你不用幫我消」,是不是這樣?好像是喔!

  喜歡罵人,自己就是不明理。不明理才會喜歡罵人,不明理的人可不可憐?(可憐),很可憐,好像跌入古井裡面,我們不要再拿石頭往裡面丟。所以當我們知道他可憐就好了,往後當他再罵我們的那個景相,我們就看著他可憐,這樣會怎麼樣?旁邊有手機照相的話趕快照起來,一個接受嘲罵,一個罵人,然後被罵的人很高興,罵人的人氣勢很強,可能吃很多五辛,因為五辛會幫助我們發威,你若都不吃(五辛),你生氣的面容都還好看。你若有吃五辛,那個生氣的面容受到你吃進五辛的幫助,你面容的威行很重,你的面容看了會很恐怖。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培養素食,吃素食一方面不跟這些下等動物結惡緣,一方面培養我們慈悲的心。慈悲喜捨是我們佛性裡面本來就具備、本來就有。可是現在我們大概都不知道我們佛性有具備慈悲喜捨。慈=予樂,給人家快樂。悲=拔苦,把人家的苦拔掉。隨喜功德是無邊,要隨喜,人家好的要高興。捨=布施,什麼都可以給人,這樣就不執著,就很快樂的生活。佛性裡面就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本來就有,可是我們現在都沒有。這一陣子又看老子的「天運」,老子講「中無主而不止──我們中心沒主人,道不會停留在我們身上。老子講的道理都是很簡單很扼要,我們中心沒有主人道就不會停留在我們身上。又講「外無正而不行──外面沒有正驗你就沒辦法做出來,所以做出來的都跟真理相符合,你才做的出來。「名,公器也,不可多取」──我們都喜歡名、都喜歡很好的名聲、都很喜歡讓人稱讚,那個名聲,老子說那是公器(公共的器物),不可以拿太多,拿一點就好。「仁義,先王之蘧廬也」──蘧廬是先王傳遞訊息、休息的驛站(休息的房舍)。「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處」──可以住一晚,但不可以住太久。「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義,以遊逍遙之虛」,就是從道裡面的仁義去行持。「食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逍遙,無為也」──就是我們要培養無為(無所作為)的生活。「苟簡,易養也」──苟且簡單,很好養,身體又健康。我們若吃的很好,身體毛病很多,吃的愈簡單身體愈健康愈長壽。「不貸,無出也」,不貸=不牟利。不牟利的話,我們精神就不用付出,就會完整。我們精神都付出,神都散了。「以富為是者,不能讓祿」──他都很喜歡賺錢、很喜歡累積財產,別人要賺錢的路,他都不會禮讓,他都佔著要自己賺。「以顯為是者,不能讓名」,顯=名顯,你都一直追求著要出名,名聲都肯不讓人,只要別人名聲比你好或者別人一直被稱讚,你就嫉妒了。我們都會這樣,他人若是一直被人家稱讚,我們內心已經嫉妒的不能言語。「親權者,不能與人柄」,你若喜歡掌權,你就不會放權力給人家。「而一無所鑒」,對這個道,一點點都沒有去體悟,「一」就是道,對「一」一無所見,就是沒有去印證道。

  以闚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看他那麼忙是在做什麼,原來是上天在刑罰法人民。我們若是接受上天的刑罰,就是在追求名、追求錢、追求權力,這就是已經在被上天懲罰。這是出自莊子天運篇第五小段,那一段對我們幫助也是蠻大,因為孔老夫子研究易經已經有十二年,可是還沒有得道。我們現在的人研究的時間都還沒有那麼長,可是都會稱自己已經了解了,就可知道我們差的程度很遠。

經文──(第33頁)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

  釋迦牟尼佛講「云何汝等,遺失本妙」,那個本來至妙。我們真心佛性是非常的奧妙,佛就講我們為什麼遺失本妙,就是責怪阿難及大眾「遺真認妄」,遺失真的而認妄的。前面阿難有問:「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阿難的意思是「不知以()何因緣,說為遺失」,佛現在講這一段:「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就是遺失真心的原由因緣。

  由顛倒而說失(因為顛倒然後才講遺失。本來是沒有遺失,可是好像我們都不知道、不認識,就好像失掉一樣)所以佛講本妙,祂本來至妙,不假修為(不用我們修,祂就已經很妙,就是我們心性本來至妙)

  圓妙明心者:圓就是我們本覺照用,圓融朗徹。因為圓後面加「妙」字,就是從妙起明,妙=不變之體,寶明的「明」字就是隨緣之用,不變之體妙在前面,隨緣之用明在前面,圓妙寶明。圓妙就是講本覺照用,我們本覺(不生不滅佛性本體)(不變之體),寶明的明就是隨緣之用,所以先講本體圓融圓妙明心,是從妙起明,是,就是寂而常照。用寂或用妙,都是講不變之體。寂而常照,照=隨緣之用。寶明妙性,寶即本性寂體,清淨堅實,乃即明而妙(明=照用),照而常寂,這一些:「圓妙明心、寶明妙性」,就是我們心性的全體大用。佛都是這樣,我們眾生也是這樣,只是我們沒有認識而已。原本都是自己本有的家珍(家裡最珍貴的東西,但我們都遺失掉)。「認悟中迷」,「認」即屬於顛倒執情(我們固執的情緒),不當認而認。悟者就是領悟萬法唯心,心能夠包萬法。迷者就是迷法皆心外,心就在我們身中。所以我們眾生應當要反迷歸悟。云何竟認悟中一點迷情,為己心性,這就是顛倒,即為遺失真性。若更執著認迷情以為真心,這就已經屬於認物為己(認水火風土就是我自己),認為身體四大假合是我,已經迷上加迷,就是倍迷,即是顛倒之中,更加一倍顛倒。

  心的悟迷與手臂之正倒來對論,其理很容易了解。心本來沒有悟迷,而說悟迷,如手本沒有正倒,而分正倒。其病所在全部是在固執的「執」這字。這個執情若能化解掉,就變成正遍知。執情不化解,就變為性顛倒。見雖迷執顛倒,而真心不會依之真的顛倒。例如人迷東為西,東實在不會轉成西,只是我們人的認知不同而已。所以了解,凡塵事我們知道正確的並不多,很多都是一知半解。接著就講「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這就已經在講我們一念無明生三細,本來是真空,但晦昧空,晦昧空就是頑空,在空晦暗中,就會結暗為色,就變成山河大地。山河大地的由來因緣,就從這個地方開始在講。整個楞嚴經,就是佛在講我們的心性呈現在凡塵的所有一切,講的最透徹的一部經典。

經文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

  乃由最初一念妄動(一念無明),迷性明故而成無明,故曰晦昧。由此無明將靈明洞徹之真空,變為冥頑晦昧之虛空,故云為空,是為業相(這時候業已經形成),此則從真起妄,即經云: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者,於此頑空,晦昧暗中,復依無明之力,轉本有之智光(轉我們本來有的智慧之光,也就是般若),為能見之妄見(能所從這個地方建立,是第二個轉相),是為轉相;於空晦暗中,欲有所見,而業相本無可見(業相沒有形相,沒有辦法見),瞪以發勞(我們眼睛瞪以發勞,就看到空中有花),故結暗境,而成四大之色,變起山河大地世界,依報外色(正報是我們身心,依報就是外面的景相、外面的環境),故曰結暗為色,是為現相(有業相、有轉相、有現相),即經云:「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世界有了以後,有世界、有國土,然後我們眾生就出現在國土之上)」。合業、轉、現三相,為三細,即阿賴耶識。以上色空等法,迷者誤認虛空世界,心外實有(不知道就在我們的真心之中)

◎剩下約10分鐘,提問問題

   【問】: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可是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個一樣嗎?

劉講師答】: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也就是萬緣放下。一切都無所住,因為有所住,就把範圍縮小。若無所住,我們佛性盡虛空徧法界,很寬廣。所以應無所住就是萬緣放下。「而生其心」就是真空妙有,真空妙有就是我們佛性的本體,也就是一念不生的狀態。那只是文字不同,意思是一樣。「應無所住」是最重要,我們能夠萬緣放下,就是一切都無所住,一切都無所住才叫做萬緣放下。我們在楞嚴經裡面講到七次徵心處(心的地方所在),這七個地方所在就是我們凡塵所有的境界相,最後一個甚至連沒有形相的也包含在內,所以不管有相、不管無相,一切都無所住,當一有所住就不對了,就已經錯了,離開佛性本體,就變成佛性的功能作用。而佛性的功能作用,我們在凡塵用,可是用了就只有一次。像後學講,以我們嘴巴裡面的舌頭作比喻,舌頭表示不變之體,當我們吃花生、吃甘蔗、吃梅子、吃麵、吃飯,那是隨緣之用,當我們花生吃完了,花生味道就消失了,那就是隨緣之用的用只有一次。不會說你不吃花生,而花生味道都還留在嘴巴好幾天,並不會這樣。所以「用」只有一次。可是「體」,在我們的舌頭什麼東西都不吃的時候,就恢復不變之體,當你又吃什麼東西時,就什麼東西的味道又跑出來,又是隨緣之用。所以我們保持「體」、掌握到「體」,那隨緣之用就事來則應事去則靜,該用就用,已經用過了就丟,用過就拋開,不住在我們心裡面,這樣我們這個心就清淨,時時刻刻能夠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同時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寂=不變之體,照=隨緣之用,同時,都是同時呈現有不變之體、同時呈現有隨緣之用,我們都能夠了了分明。所以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跟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萬緣放下」是一樣的,當你「無所住」是不是已經沒有萬緣了,萬緣都已經放下了就無所住了,可是無所住會變頑空,所以「而生其心」。「而生其心」就是有,在無所住的真空之中,呈現沒有形相的有,那個就是佛性本體,也就是寂照同時。

   【問】:什麼叫做火候不夠?如何培養火候?

【劉講師答】:你有煮過飯嗎?若正在煮飯絕對不要去掀鍋蓋,你若去掀鍋蓋,那鍋飯就難吃。所以要火候夠。像後學小孩子時煮大鍋飯,用割稻子下來的稻草來當柴燒,要煮飯時,米洗好後,然後放水,放到剛好滿手掌背,這樣的水剛好,然後鍋蓋蓋著,然後聽到鍋子裡面水滾聲音,然後聲音沒了,水蒸乾了,這時候就不要再燒烈火,若是再燒烈火就會燒焦,所以這時就要溫火慢慢燒,燃燒到飯的香味都出來,這樣就米就熟了,這叫火候夠了。若是正在滾,那火候未到。

所以當我們做萬緣放下,剛開始的時候是要認識,認識不生不滅佛性本體,這時候當然談不上火候。當你已經抓到佛性本體了,現在接下來再做萬緣放下又一念不生,那就是在培養火候,然後你火候一直培養,培養的過程中,祂一直累積,本來培養出來剛開始是直心,再來就深心,再來就是大悲心,當到達大悲心就成就,火候都有了。火候有了,你就能夠感應到還沒到來的事,就是會事先有第六感,然後會有一些是佛性的功能作用(我們講神通)都會呈現,那是有火候以後才會有的現象。假如我們剛開始做,剛開始做都不會有,只要我們能夠掌握到佛性本體,往後就會一個一個一直呈現出來。你不用心去做,只有摸一下,一個輪廓讓你摸到,你就放棄,那就談不上火候。所以火候就是要培養,久的時間、對的方式、跟真理相應對的,你要堅持去做,久了,自然火第一個空如來藏,候就呈現。

   【問】:何謂不空如來藏,何謂空不空如來藏?

【劉講師答】:第一個空如來藏,就是全部是真心佛性本體,是屬於偏在真的方面。不空如來藏,就是跟凡塵的現象已經融會,合成一體,它已經進入凡俗。所以空如來藏就是真諦,不空如來藏就是俗諦。空不空如來藏就是中諦。空不空如來藏,中道而行,生活之中都很符合真理。我們偏空的話(空如來藏),就是在佛性本體我們很注重,就會變成阿羅漢,獨善其身,不想兼善天下。不空如來藏就跟凡俗融在一起,有要兼善天下的心,可是比較著重凡塵的一些事物。然後到達空不空如來藏,就已經很理想的狀態。

 

色法

11

眼、耳、鼻、舌、身、色、身、香、味、觸、法

心法

8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末那識、阿賴耶識

心所法

(11)

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行捨、不放逸、不害

遍行(5)

作意、觸、受、想、思

別境(5)

欲、勝解、念、定、慧

根本煩惱(6)

貪、瞋、癡、慢、疑、我見

隨煩惱(20)

大:掉舉、昏沈、不信、懈怠、失念、放逸、

散亂、不正知

中:無慚、無愧

小:忿、恨、覆、惱、嫉、誑、慳、諂、害、憍

不定法(4)

悔、睡、尋、伺

不相應法

24

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時、方、數、和合性、不和合性

無為法

6

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滅無為、

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