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兩年前第一堂課就一直強調「要用不生不滅的心,來修不生不滅的道」,可是當時並沒有把生滅的心與不生不滅的心講清楚說明白,但後來有一直講,但都沒有集中在一起詳細的說。我們今天就把「不生不滅的心」跟「生滅的心」,把它講清楚說明白,讓我們在修的時候有所遵循。各位都知道生滅的心跟不生不滅的心?後學先把眼耳鼻舌的舌(嘴巴)先講。我們從舌頭(嘴巴)了解了以後,然後就可以知道前面眼耳鼻身意,整個五個也全部都會分辨生滅跟不生不滅。
【舌】
我們大家都有舌頭,有舌頭才會講話。我們舌頭就是不變之體,我們吃東西是隨緣之用。佛性的不變之體…(太小聲了,此時調整麥克風),比如說,我們吃花生的時候有花生的味道,花生的味道一產生叫生,吃完以後味道消失叫滅。我們接著吃別的,譬如說吃梅子,梅子的味道就生,吃完了梅子就滅,生滅生滅。我們嘴巴的舌頭是不變之體,舌頭可以應萬物(吃進嘴巴什麼味道都呈現),所以「不變之體」在文字裡面叫做「寂」,然後我們吃東西知道什麼味道叫做「照」(「照」就是隨緣之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我們都時常聽過。「寂」就是不變之體,也就是不生不滅那個心。各位前賢,我們舌頭會不會生出花生的味道?(不會),因為它不生,所以就不滅,不生不滅。然後我們吃梅子就有梅子的味道,舌頭會不會產生梅子味道?(不會),舌頭都不會,所以它是不生不滅。這樣對不生不滅跟生滅認識了沒?就很清楚鮮明。我們吃東西,東西千差萬別,非常多的東西都有非常多不同的味道。當東西進來嘴巴,我們都能夠了了分明它的味道,那個就是隨緣之用(我們佛性的隨緣之用),那是屬於生滅(東西吃進來,生;東西吃完了,滅,生滅生滅)。所以從我們嘴巴舌頭就可以了解,不變之體(佛性本體)是不生不滅的,就在我們知覺性之中,我們所有的味道都是舌頭在辨別,所以不生不滅的佛性可以辨別所有的味道(千差萬別的味道都可以辨別得出來),可是只要我們東西吃完了,它又回歸到不變之體,「寂」,所以叫做「寂而常照」,常照就是我們吃東西,東西的味道都能夠呈現。「照而常寂」,照了以後(當我們吃過以後),又回到不變之體(寂)回來。這樣對「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了解沒?以前都只有文字,只在文字變化,比較住在文字相。現在我們把文字轉換成實際的生活。我們在生活裡面就在運用不生不滅的佛性,然後我們也運用佛性的隨緣之用。所以後學都一直講「事來則應事去則靜」,當我們拿花生來吃,就是花生味(事來則應);花生吃完了(事去則靜),又回歸到不生不滅的本體回來。所以這個理我們就是要了解。
所以東西就有東西的一個界線。假如我們花生跟甘蔗一起吃,各位前賢我們要把它吞進去還是要吐出來?(吐出來),吐出來不是很可惜嗎?花生很好吃啊,所以它有它的界線,甘蔗有甘蔗的界線,花生有花生的界線,花生我們就吞進去;甘蔗的汁吞進去,甘蔗渣就要吐掉。那就是理,在理方面我們就做的都很自然,那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們今天就把六根性,六根之中的不生不滅我們都把它詳細的說明,講清楚說明白,它不含混,一個一個都是有生滅、有不生不滅。因為舌頭比較容易辨別,所以從舌頭先講。那我們從舌頭的道理延伸到眼睛、耳朵、鼻子、身體跟意念,都是這個道理。我們接下來就講眼睛(眼根)。
【眼】
我們都以為能見就是眼睛。我們之前講六祖壇經時候,有講到「滿眼本非色,滿耳本非聲,文殊常觸目,觀音塞耳根」,文殊常觸目就是說我們眼睛有不生不滅的佛性,那我們見塵也是見,見性也是見,但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都是見塵,了解嗎?不知道喔,我們在日常生活的時候,眼睛所看到的都不是從不生不滅的角度進入,都是從生滅的角度在生活。所以我們眾生都是六根對六塵,然後產生六識,就把六識就當成我們的心,不知道六識那個識心就是生滅。因為我們的六根面對六塵,六塵一直在變化,然後變化的時候,我們的六根跟著變化,所以就生滅無常,所以叫做妄。之前我們有講「妄心無體」,很多男女青年戀愛,那時都說我很真心愛你,那個真心就是建築在識心上面,識心裡面的真心確實很真,可以為她生為她死,說假的話,我們一定不承認,都會說真。可是時過境遷(事情已經過去了,然後環境改變了),你看會不會變化?(會),就有第三者出現,這樣真不真?不真,都是假的,都在騙人,那我們都很寧願被他騙,騙的都很甘願。所以當時後學就講「我們妄心沒有體,真心有體」,用茶杯來比喻,假如這茶杯是古董的話就很有價值,大概要十萬元,很有價值我們就很喜歡,很喜歡就是心,因為瓷器很容易破壞,我們一不小心把茶杯摔破了,摔破以後還喜不喜歡?不喜歡了,掃到垃圾桶了,縱然茶杯有十萬元的價值,那也沒有用了,沒有人要了,要丟掉掃到垃圾桶,那喜歡的心去哪裡?(不見了),找不回來,所以那個叫妄心無體(沒有體性,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我們眾生就是用這個心在生活,而我們修道的時候也一樣用這個心在修道――用根塵相對產生的六識,用六識心來修道。不知道我們有一個不生不滅的真心,都不認識,因為不研究所以不知道。都以為日常用的心就是我們真心、就是佛性本體,因為它(六識心)變化無常,所以我們修道的心也就跟著變化無常。
我們回顧幾十年來很興盛的時候,大家都很認真渡人,當發生考驗的時候,大家都縮起來,那就是變化,隨著外境的變化而變化。而我們真心是如如不動,祂常住不動,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各位要怎麼找?(萬緣放下),萬緣放下就是把根塵相對的六識全部都放下。六識是我們六根對六塵產生的,把六識全部都放下叫做妄盡,妄盡以後真就顯,妄盡真就顯。
我們眼睛看外面的萬相,看到的時候叫「生」,當我們不看了轉頭的時候叫「滅」,生滅。這樣眼根之中的生滅知道嗎?很清楚明白。可是我們的眼根,「明來就見明,暗來就見暗」,「見明見暗」就是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明暗是外面凡塵景相的變化,景相無常變化、生滅不停,那我們了了分明,知道就好,知道但不要住在外面的形相,因為住相了我們就會產生煩惱;當我們不住相,就回到不生不滅的眼根性,回到眼根性以後,我們可以見明可以見暗,可以見到形相很漂亮、可以見到形相很醜陋,形相明、形相暗、形相很漂亮、形相很很醜陋,都是變化無常,屬於生滅,這些生滅我們知道就好,我們就用隨緣之用(就是照),一照就光明了,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就是能夠「照」,隨緣之用――隨著佛性應用,我們都能夠了解外面的形相。當我們回到「見明見暗」――不生不滅的眼根性(佛性),一回來以後,我們對外面的形相,就不會產生喜歡、不會產生討厭,不會產生喜歡討厭,我們就沒有取捨,沒有取捨,我們就沒有動作。
因為我們對外面的景相很容易產生喜歡討厭,很容易產生取捨,很容易有行為,喜歡就想擁有,不喜歡就排斥。擁有跟排斥都是行為、都是造業,有善業有惡業,我們既然造了業就要接受果報,那我們用不生不滅的文殊菩薩的智慧――就文殊常觸目,我們接觸到眼睛就是有文殊菩薩,也就是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既然我們都用佛性本體,那對凡塵的萬相就沒有分別心。
看到萬相,萬相有變化,可是我們那個看到的――那個眼根性沒有變化,明的時候我們就見明,暗的時候我們就見暗,我們都能夠了了分明,所以祂那個照體獨立。照就是佛性的隨緣之用,寂就是不變之體,我們都有,眼根性有不變之體、有隨緣之用。眼根的隨緣之用就是看萬相,看萬相都了了分明,且萬相又變化無常,當變化無常我們就讓它去變化,我們沒有辦法去阻擋、沒有辦法去改變,讓它自然變化。那讓它自然變化,我們就不會住在那些形相,既然不住在形相裡面,不產生喜歡、不產生討厭,沒有喜歡討厭就沒有取捨,沒有取捨我們就不造業,這樣就解脫了,所用的都是我們的眼根性――就是寂(如如不動的本體)。有清楚嗎?有了解我們修道要怎麼樣用不生不滅的心來修了嘛?從眼根我們就已經知道了,知道眼根有不變之體,不變之體是如如不動,是不動的。假如不變之體是動的話,就像我們使用相機在按快門的那一剎那,鏡頭晃動,洗出來的相片都模糊不清;如果按快門的時候,鏡頭都不晃動,所以一照出來就很清晰。各位有沒有玩過相機?(有),當鏡頭一動的時候,是不是相片會模糊?(是),所以我們從原理知道,我們的佛性本體一樣,就是因為如如不動,所以當我們的頭轉動的再怎麼快,看的形相都非常清晰,沒有模糊不清,所以動的是身體,佛性是不動。佛性是如如不動,充塞整個宇宙虛空,非常寬廣。像後學從基隆來到台南,基隆有後學的佛性,台南也有後學的佛性,後學不用帶來帶去,不用,這裡都有,都如如不動。
我們也是一樣,我們會到處走動,到處走動也不用帶著佛性走,佛性到處都有,到處都有佛性,都是我們的法身(以法為身),法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的正等正覺,就是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所以要研究,我們研究以後,知道佛性不生,所以不滅,不生不滅,所以億萬年都在,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不管再怎麼早之前,幾萬年前、幾億萬年前,我們已經就存在了,幾億萬年後,我們也都還在。所以後學說活佛老師在「謝謝你」都把它點出來――深信人生可以留下累劫累生的記憶,我們都在十殿喝了夢婆庄的夢婆湯,都忘光光,都不知道我們的壽命竟然這麼長,雖然我們在六道輪迴,可是佛性都沒有變化。佛性因為沒有形相,所以不會變化,常住不遷(不用搬家)。所以我們生從哪裡?我們的身體生從哪裡來?死的時候到哪裡去?所以來無來處,去無去處,都是藉著天地的水火風土,眾緣聚會借我用,來的時候沒有來的地方,死沒有去的地方,沒有來沒有去叫做常住不遷。我們的佛性都沒有變化,都沒有遷來遷去的。所以我們當下,一直在講「十世是古今不離當念」,當下就具備了萬萬年,只要我們沒有三心就沒有四相,沒有三心四相佛性整個圓滿都呈現,佛也是這樣,我們眾生也是這樣,跟佛沒有兩樣。因為我們在平常之中,都被我們自己障礙,我們自己的觀念障礙我們自己不能夠成佛、不能夠成道,假如我們把這些不正確的觀念都放下,妄就盡了,妄盡真就顯,真一顯現就是恢復到我們本來。我們跟南極老仙翁一樣,南極老仙翁在借竅的時候就講「自我成道以來,大地已經混沌有七次了」,在這七次中,我們也在裡面,只是我們在六道輪迴,那南極老仙翁已經可以抽身,可以自己主宰,而我們沒辦法,我們被業推,推到現相來現相。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就用我們的眼根性,不要用生滅的――我們看到外面景相那些生滅的隨緣之用,那些我們就事來則應事去則靜,又恢復到如如不動的本體。
【耳】
耳朵就是能夠辨別聲音,我們聽到聲音叫動,聽到靜悄悄叫靜。靜的時候我們有沒有聽到?(有),只是聽到沒有聲音。所以聲音有動有靜,我們的聞性沒有變化。有動有靜,動就生,靜則動就滅,有生滅。所以耳朵聽到聲音,聲音有生滅,我們的聞性沒有生滅。有聲音的時候聽到聲音,沒有聲音的時候聽到靜悄悄,聽到聲音、聽到靜悄悄,那個一樣是如如不動的聞性,就是我們的佛性,也是屬於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在耳朵方面,要了解「語言文字都是起滅動搖,輾轉因緣生,若輾轉因緣生,於第一義不能顯示」,就是在第一義(就是究竟了義,究竟了義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在佛性本體,這些語言文字都不能顯現。所以不要住在文字相、不要住在語言相,那都是假的,那都是工具。
當我們讀的很正確,已經拿到博士的學位,所有的字都讀的很正確,會不會成佛?會不會成道?(不會),所以老前人時常講,我們凡塵博士那麼多,哪一個博士成佛了?就是沒有,因為方向不同。當然在文字語言我們是求其正確,因為那個是共用的,大家都在用,正確的話聽起來就比較清楚,可是那個只是工具而已,所以釋迦牟尼佛就講「語言文字是起滅動搖輾轉因緣生,若輾轉因緣生,於第一義不能顯示」,在究竟了義,我們佛性本體不能夠顯示出來。所以我們為什麼說觀音塞耳根,音是要聽的,我們為什麼用觀的呢?就是進入性理心法,我們用觀,觀這個音聲,觀凡塵的音聲,音聲有生滅變化,我們那個能觀的佛性沒有生滅變化,所以祂如如不動,常住不遷。
不生不滅跟生滅,生滅就是動靜,有聲音、沒有聲音,有聲音就是生,沒有聲音就是滅,所以我們聽到有生滅,可是那個「能聽到的」就沒有生滅。
【鼻】
我們鼻子可以聞到氣味,香的來就聞到香,臭的來就聞到臭。所以香跟臭有生滅,我們聞到不同的氣味,世間的氣味很多,光我們化妝品的氣味就非常多。女性在用的香水,味道也是千差萬別,都不一樣的,但我們鼻子都能夠分辨出來,那種不一樣的香味就是生滅,你聞到了就「生」,你不聞的時候就「滅」,生滅生滅。我們鼻子是不生不滅,你拿什麼樣的氣味來聞,就什麼呈現什麼氣味;那你都不聞的時候,又回歸到如如不動。所以不生不滅的鼻根,就在我們迴光返照之下,呈現出來。所以兩年前我們第一堂課開始就說「用不生不滅的心,來修不生不滅的道」,那我們六根裡面就有不生不滅的心,也有生滅的心。我們明心就是「不管是生滅的心、不生不滅的心」全部都要了解,都要能夠分辨的出來。生滅的心,我們知道但是不住在生滅的心,然後不生不滅自然呈現,但沒有形相,就是因為沒有形相所以不容易認識。
可是後學會講「若無所見即是真實見於如來,若有所見即是邪見」,剛聽到一定會說後學講錯了,怎會講這樣。可是你現在真理已經鮮明了以後你再來看:「若無所見」,沒有能見沒有所見,已經把能所雙泯,混合成一體,一體之中是不是我們的不生不滅佛性?(是),是不是如來?(是),就是如來,能夠用眼睛看得到嗎?就是看不到,是不是可以體會的出來?就是可以體會得出來如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都是如來。「如來不與世間共諍,世間與我諍」,這樣意思都跑出來了。我們佛性不跟凡塵爭,世=過去現在未來,間=東西南北,就是時間跟空間,我們的佛性不跟時間爭、不跟空間爭,只要空間時間跟佛性爭,佛性就退位就隱藏就禮讓,我們佛性修養非常好,不會跟人家爭執,你若要爭,佛性就都讓你。所以經文本身就講的很透徹,只是我們都意會不到,以為講如來就是釋迦牟尼佛,不知道講如來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我們的佛性就是如來,我們的佛性就是佛,佛跟眾生沒有差別,所以名跟相都是假的,沒有名也沒有相,那個就是佛性本體。
後學剛看後面有很多道德經DVD,可是好像各位都沒有心去研究,都放著而沒有帶回去看,有沒有帶回去看啊?(有),要研究,我們真理愈研究就愈透徹了解,透徹了解則我們的行為就不會造業,不造業就不受苦,不受苦就可以解脫,一定可以成就,往後可以成道可以成佛。假如我們對真理都朦朧,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成道成佛就比較困難,比較沒有希望,我們透徹的對自己不生不滅本體了解,那就很容易,一定可以成就,自己從內心產生信心「絕對可以成佛,時間早晚,一定可以」,所以要改毛病去脾氣。毛病脾氣在我們佛性裡面都沒有。可是我們現在在凡塵生活的時候,各位有沒有毛病脾氣?(有),還蠻強的。
所以修者改也,要改掉毛病脾氣,佛性裡面沒有毛病脾氣。所以修道最主要不能有情緒,當我們情緒一來,講不講理?(不講理),就一定不講理,蠻橫。所以修道不能落入情緒,一定要很清醒,清醒的時候整個覺都呈現,那我們整個覺都呈現,就是最理想的生活。
【身】
身體就是接觸,我們一接觸到凡塵的事跟物,凡塵的事物有生滅,那我們身體的接觸,比如現在進入冬天,我們穿的衣服就比較多,現在假如我們穿很少的衣服會怎樣?會冷、會感冒,所以穿衣服就是接觸,我們穿了暖和、穿的很少,那個就是我們身體接觸的生滅。我們接觸到很粗糙、很細滑的,我們喜歡摸粗糙還是細滑?(細滑),都是細滑摸起來很舒服,那就是觸(接觸),接觸有生滅,你接觸到了就「生」,現相一過去了就「滅」。可是我們那個能夠接觸到凡塵的所有一切,穿厚衣服、穿薄衣服、摸到粗糙、摸到細滑,那個能覺身體的觸性就是不生不滅。假如我們身體的觸性不是不生不滅的話,天氣冷的時候衣服不要穿多,天氣熱的時候衣服也不要穿少,為什麼?因為都不會變化。因為我們外面的天氣有變化,然後我們身體的觸覺一樣也產生變化,那個變化的就是生滅。那個能知道變化、會適應變化的那個,就是佛性本體。因為在身體觸覺性方面,我們對不生不滅比較要用一點心才體會得出來。
所以後學就先從嘴巴舌頭先講,嘴巴容易體會,一體會到嘴巴的不生不滅,然後我們延伸到眼睛、耳朵、鼻子、身體,意念,全部都一樣,都有不生不滅的存在。我們要了解到不生不滅,是不是都要迴光返照?(是),就是要把我們的知覺性、把我們注意力收回來,收回來以後我們就可以體會不生不滅身體的變化。身體方面的觸覺也一樣,能夠知道外面所有一切變化的那個,那個就是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那所有的現象都是屬於生滅,生滅的我們就讓它自自然然,事來則應事去則靜,冬天天氣冷就穿多一點,天氣熱衣服就少穿一點,就自然,事來則應事去就靜了。像之前我們都一定要門窗關起來開冷氣,那也就是身體的觸覺,身體很熱,觸覺須要外面的冷氣來調和,那是不是生滅?(是)。那我們應對冷氣、應對天氣自然的冷,那個能夠應對的就是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
所以我們用不生不滅的心來修不生不滅的道是非常鮮明,講清楚說明白,沒有模糊的空間,不是含混的,不是說這樣都對的,不是那樣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一定要認識真理,當我們認識真理以後,生活起來就會得心應手,過的很祥和如意,就好像在天堂一樣。接著講最後一個「意」。
【意】
意就是意念,我們起心動念。我們都很容易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我們都生滅不停,念頭很多,一個接一個,那就是生滅。現在念頭跑出來,就「生」;念頭馬上就過去了,就「滅」,然後新的念頭又跑出來,又過去了,又是生滅。那能夠生出念頭的那個,那個就是不生不滅,祂都沒有變化,但是一直生出來的是有變化,這樣了解嘛!我們意念的本身、本體就是佛性本體,那個如如不動,都沒有變化,可是祂能夠生出萬念,萬念都從祂那兒生出來,所以祂本身就是不生不滅,祂本身不生,但生出來的都是當我們眼耳鼻舌身遇到外面所接觸到的,然後促成我們意念有念頭出來。所以我們的念頭很多,很多都從哪裡來?從眼睛看到、耳朵聽到、鼻子聞到,嘴巴吃到、身體接觸到,然後再生出念頭。所以佛教有一個法門叫做「看話頭」,就是坐禪或是打禪七的時候,就是要「看話頭」,看「我們講話、我們起心動念」的源頭。那是一個修持的法門,打禪七聽過嗎?打禪七的另外一個名字叫剋期取正,就是七天的期限一定要領悟,強迫自己領悟,內容就是主持的標出來,讓你七天之中不能有別的心思,全部都集中在一個事物上面。看話頭也就是要剋期取正我們佛性本體,所以看話頭也可以了解到佛性本體。我們很多沒有體會,就會看話尾。看話頭跟看話尾有沒有一樣?不一樣在哪裡?看話頭就是還沒生出意念、還沒生出內容,那個叫話頭;話尾就是已經生出我們念頭的內容。我們念頭都有內容,我們大部分是住在話頭還是住在話尾?(話尾),恩,都在話尾,住在已經起心動念「念的內容」,念的內容煩不煩惱?話頭的話煩不煩惱?都沒有生出起心動念的內容就沒有煩惱。我們都是已經生出了,有起心動念的內容,一直在想,想到「現在錢難賺」,錢難賺有沒有煩惱?(有),沒錢可用就煩惱了,所以想到現在景氣愈來愈不好,股票一直掉,本來快九千點,現在掉到六、七千點,煩不煩惱?各位可能會想我沒玩股票哪會知道,那是最好的!因為金錢遊戲會把我們束縛了。
我們在凡塵有得吃有得穿、可以遮風避雨這樣就好了,現在的房子,北部都很貴,一間可以住的話就算千萬,一千萬要賺多久,好像天文數字,想要買一間房子就要打拼一輩子,有時候一輩子也拼不到,就很煩惱了,要不要為那個事煩惱?要不要?我們生在凡塵一直拼一直拼,拼到有一間房子了,剛好一口氣斷了,結果那間房子要怎辦?這樣聰不聰明?很笨喔,拼的要死,已經拼到一間房子了,結果身體不作主,一口氣不來,就把房子送給別人,甘不甘願?不甘願喔,所以我們在生活之中可以遮風避雨就好,不要跟人家去拼豪宅。豪宅一坪幾萬?一坪大概五十萬(不止啦),六尺四方要五十萬,值不值得?然後我們買車,我們都是志氣蠻高,為什麼?買進口車,這樣開起來才有派頭,有派頭需要很多錢,就要去拼去努力,結果買來開太快跟人家相撞,剎那之間生命都不見了,所有的打拼都沒用。
所以我們人生就要立定志向,立志向很重要,各位前賢要立什麼志向?對,就是要立志向成佛,能夠成道,成道成佛是最有價值的,最值得我們追求,凡塵的所有一切都是虛幻不實在,縱然整個世界都被我們賺到了,一樣沒效,一定會死的,當我們死了,整個賺到的都要整個再送給人家,所以那都虛幻不實在。而我們整個修持就是很實在,能夠培養我們的德。德能夠培養,往後就可以坐在供桌上受人朝拜。
假如沒有培德、沒有內涵,往後我們何去何從?準備要往哪?各位前賢往後準備要往哪裡去?(理天)。最理想就是在理天,真理的範圍之下,就是在理天,常寂光土。在佛教來講有「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就是我們說的理天。「寂」就是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照」就是佛性的隨緣之用,我們「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在常寂光土裡面,就是在理天,是最理想。
一定要把毛病脾氣去掉,在理天有沒有毛病脾氣?(沒有),不能有,有就到不了理天,所以一定要去掉我們在凡塵所沾惹的塵垢,全部去掉才能夠回到常寂光土(也就是無極理天)。所以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來就是在無極、在一本,我們現在落入萬殊(一本散萬殊),修持就是要萬殊歸一本,又回到佛性本體。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我們也把不生不滅的六根性都跟各位講清楚說明白,這樣了解了嘛?(了解)往後就知道要用不生不滅的心來修不生不滅的道,因果一致才會成就。接著又回到楞嚴經。
經文――(第16頁反面)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臟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阿難向釋迦牟尼佛說「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所以阿難示現就跟我們凡人一樣,又作如是思惟,就是用我們根塵相對的六識心在思惟,是屬於變化、屬於無常、屬於生滅。「是眾生身,腑臟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如果我們把它藏起來就暗,看不見;那如果有竅則明,就能夠了解。「今我對佛」,現在阿難對釋迦牟尼佛。「開眼見明」,眼睛張開就看到光明。「名為見外」,就是看到外面。「閉眼見暗」,眼睛合起來就看到那個暗相,都黑漆漆。「名為見內」,就看到裡面,「是義云何」,這個義理如何。阿難認為這樣很對,開眼見明,閉眼就見暗。所以我們剛剛有講「開眼見明,閉眼見暗」,那個有生滅的心跟有不生不滅的心都在一起,所以佛在問阿難的時候,佛就講是「見塵呢、還是見性」,見塵也是見,見性也是見。了解嗎?(了解)。假如我們把「開眼見明,閉眼見暗」認為這樣是對的,這樣是見塵、還是見性?(見塵),對,這樣就是見塵(就是看見凡塵的景象),那看見凡塵的景象就是生滅無常,那就沒有走入我們修道的軌道。
經文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你眼睛都閉著看到暗的時候,「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當你眼睛閉起來看到黑漆漆,這個黑漆漆有沒有跟眼睛相對?眼睛有沒有看到黑漆漆?(有),所以就是有跟眼睛相對。
佛在問阿難,你在見暗那個暗相(暗的境界),是不是跟眼睛相對?有沒有相對?(有)。這個暗相(暗的境界)就是跟眼睛相對。因為有跟眼睛相對,才知道這是暗相。所以佛就先擬定「到底有沒有跟眼睛相對」。
「若於眼對」,假如是跟眼睛相對。所以佛都不霸道,不會說真理是這樣,你相信就對了,不會那樣,佛會講道理而且講得讓你心服口服。佛說我們閉眼見暗是跟眼睛相對的話,那麼「暗在眼前」:這個暗的景象在我們眼前,「云何成內」:為什麼你說會在裡面呢?那是在眼前呢!各位了解在眼前嗎?
像我們的眼睛可以看萬相對不對?(對),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眼睛。我們的眼睛會看到自己的眼睛嗎?(不會),有些比較聰明的人會說「我去拿鏡子來照就可以看到了」,那鏡子是在外面或是裡面?(外面),在外面。所以我們眼睛真的見不到眼睛,所以很奧妙。就像我們的意念,它可以生出萬念,就是生不出自己來;它自己不生不滅、如如不動,都生不出來,但可以生出萬念出來,這樣了解嗎?很多不容易了解的地方都是在這裡,我們對這裡了解了,就知道原來祂可以跟萬緣攀緣,就是攀不到自己。所以佛跟阿難講,跟眼睛相對,這個暗就在眼前了,不是在裡面(不是在身體裡面)。
「若成內者」,假如說已經是變成在我們身體裡面。「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我們去住在那個暗室裡面,沒有太陽、沒有月亮也沒燈光。「此暗室中,皆汝焦腑」,現在這個暗室的裡面都是你的五臟六腑。「若不對者,云何成見」,假如說沒有跟眼睛相對,哪有辦法看到。所以佛在講的都沒有深,都很白話,有很深嗎?(沒有)很淺,所以佛在講經很淺,只是我們沒有研究都不知道,現在研究了就知道。
「若離外見」,佛再講另外一個角度,假如離開外面而可以看到的景象。「內對所成」,離開外面所看到的,已經對著裡面,我們身體裡面所成的。「合眼見暗,名為身中」,你眼睛合起來看到的暗的景象,叫做身體的裡面。那麼「開眼見明,何不見面」,你眼睛張開看到光明,那為何沒有看到你自己的臉。各位前賢,我們的眼睛不要用鏡子,看得到自己的臉嗎?(不會)。所以佛就跟阿難說,假如你閉眼見暗,開眼見明,你怎麼沒有看到你自己的臉。這樣有了解佛在講的意思嗎!所以佛對阿難講「開眼見明,閉眼見暗」,見明就是見外,見暗就是見內,佛說這樣都不合真理,都不對,而在說不對的內容,那剛剛我們講的就是不對的內容。假如「開眼見明」是成立,這樣的話我們眼睛張開就看到自己的臉。如果「閉眼見暗」,這樣我們眼睛閉起來就看到自己的五臟六腑。這樣有合理嗎?(沒有),都不合理。所以阿難說的就不對。
經文――(第17頁)
若不見面,內對不成;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室,何成在內?若在虛空,自非汝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
「若不見面」,如果是看不到自己的面。「內對不成」,就是說閉眼見暗,那個內對就不能成立。「見面若成」,能看到臉,假如真的能實現。「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假如看得到臉,那我們那個了知的心,跟我們的眼根,就變成在虛空。有這樣的嗎?我們的了知心會跑到虛空去嗎?不會,所以我們就知道佛在講是很淺又很詳細。「何成在內」,為什麼你說,閉眼見暗的時候是在裡面。「若在虛空」,假如你的了知心是在虛空。「自非汝體」,自然不是你的身體、自然不是你的佛性本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如果是按照你的道理,就是釋迦牟尼佛本身,現在可以看到你的面,那也變成你的身體了,所以說的都不符合真理,佛都詳細解說不符合真理在哪裡,把它指點出來。
經文汝眼已知,身合非覺。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汝眼已知,身合非覺」,你的眼睛已經知道,身體合起來跟那個覺沒有相合,(開眼見明,閉眼見暗,都在你的眼睛,眼睛已經知道;可是眼睛知道,但身體不知)。佛在跟阿難講,你開眼見明,閉眼見暗是見外見內,現在你的眼睛跟你的身體都沒有合在一起(眼睛知道而已,但身體都不知道)。「必汝執言」,你一定執著地說。「身眼兩覺」,身體跟眼睛是分開的,有兩個覺(有兩個了知心、有兩個覺知)。「應有二知」,應該有兩個會知道。「即汝一身,應成兩佛」,就是你一個身體,當你修到成道以後,變成兩個佛(就是變成兩個身體)。「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說到最後才講結論答案,你說閉眼見暗的時候,名為見內,一無是處。
經文阿難言:我嘗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因為阿難侍從釋迦牟尼佛,就是在佛的身邊侍奉釋迦牟尼佛,所以佛在開示四眾的時候,阿難都在旁邊都有聽到。四眾就是比丘(和尚)、比丘尼(尼姑)、優婆塞(在家居士)、優婆夷(在家女居士),就是出家兩個、在家兩個,都是在修道。「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這個心生法生、法生心生,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都會用到。我們先講「心生法生」,我們心先生出來以後,就去完成我們心所想的事情。比如說我現在開始來洗衣服,等一下就去拿穿過的衣服來洗,那個叫做心生,然後就法生。比如說我們的心想去看電影(心生了),然後就到戲院去看(這就叫法生),心生法生,我們日常生活都是這樣,都是心生法生比較多。底下那個「法生心生」反過來,就是本來我們的心沒有想要做甚麼,但是外面的景,促成我們去做。比如本來沒有想要煮地瓜,但是看到一堆地瓜很多,如果不趕快煮來吃,放久了會壞掉,那不然就來煮地瓜,這就是「法生然後心生」。由外境促成內心,那個叫做法生心生;由心生然後促成外境,那是心生法生。我們凡塵都離不開這樣,一定是心生法生,不然就是法生心生。阿難就是在佛的身邊,聽到佛對和尚、尼姑、在家居士講,所以現在阿難就把它講出來。
經文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我今思惟」,阿難說我現在在想(思惟),思惟,念慮(念頭的考慮),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第六意識,阿難所用的都是用生滅那一面。「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這個思惟體就是我的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隨所合」就是我們看到什麼、知道什麼,就跟什麼合在一起,那個叫隨所合,隨所合的時候,「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不是在裡面、也不是在外面、也不是在中間,不是在這三個地方所在,就在那個思惟體。那個思惟體就是可以想東想西,是不是根塵相對所產生的六識?(對)是,屬於生滅不停的,所以阿難這樣一講,佛一聽了又是不合真理。
經文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就是講法生。從外面的景象,然後種種的心就出來了。「隨所合」,看是到什麼景象就跟那個景象合在一起,而那個合在一起的地方所在,「心隨有」(心就有),阿難就把這個心當作是我們的真心。「是心無體」,這樣來講的話,這個心就無體。我們剛才講妄心無體,這邊佛就講出來,那種隨所合是不是妄心?(是),妄心是不是沒有體?(是),妄心會變化。所以我們就掌握原則──就是「妄心無體,真心有體」。
平常我們有空閒做「萬緣放下一念不生」,萬緣都放下,一念都不生,是不是已進入到我們真心?(是),因為妄心都放下了,那個萬緣都是妄,為什麼說妄?因為它變化無常,一直在變化,所以不真,真的不會變化、真的如如不動。所以我們萬緣放下,妄就盡了,真就顯(真會顯現),所以我們在生活之中就可以做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時時刻刻可以把我們的真心讓它呈現,各位都了解嗎?(了解)萬緣放下的時候,是不能去注意看到什麼境界,看到什麼境界也是萬緣裡面的一緣,也是緣啦!那個也要放下。所以自己非常高興是不是心生了?(是),那個是不是緣?(是),要不要放下?(要),那個也放下。所以全部都放下,妄才會盡,真才會顯。當真一顯的時候,就是我們那個寂(不變之體曰寂),寂就呈現,然後凡塵所有的事、所有的念頭那個叫照(照就是佛性的隨緣之用)。不變之體曰寂,隨緣之用曰照,照而常寂(就是照了以後,隨緣之用又要回到那個寂,回到不變之體),然後寂而常照(佛性本體又能夠起隨緣之用),很活潑,不會死板板的。能夠隨緣之用又能夠不變之體,都能夠照顧到。隨緣之用就是「事來則應」,然後我們「事去就則靜」就回到如如不動的本體。愈修就愈透徹明白,我們都熬過兩年多了,說不知道是不承認,說我們全部知道又不敢承認,我們現在都是卡在不上不下,只要我們多用一點心,一定會透徹,一定會對真理全盤了解。所以薰習常重要,我們對真理的薰習都已經夠了,自然而然我們就會走入真理世界,走入真理的領域,自然會進入的。
所以佛對阿難所講的這裡面,都是從「唯心與目今何所在」延伸出來的。釋迦牟尼佛問阿難「你的心跟目今何所在,在哪裡」。假如問我們的話,唯心與目今何所在?各位前賢,我們的心與目在哪裡?我們要瞭解到「心與目」沒有形相,可是「了了分明」,我們「有了了分明、有那個知覺性」,「那個知覺性」就是我們的真心所在。如果我們萬緣放下,一念都不生,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絕對有,有什麼?有那個放不下的真心,那個我們自己會感受,有阿!還有一個一直放一直放,就是放不下,那個就是真心,那個就是心與目今何所在,就是在那裏。
但又不能住相喔!就是在那裏,假如你跟釋迦牟尼佛講「喔~就是在那裡啊」,佛會說錯了,因為住相就不對,不住相才對,不住相就是真正的,祂整個呈現,所以我們那個真,實在是要很用心才會出來,出來以後,我們一找到了,一勞永逸(就是說你找到了,就不會再不見了,永遠都在),而成就、成道、成佛就是祂,這樣了解嗎?(有)。所以我們一定要用心。所以講隨所合的話,是心無體,因為那個就是妄心,妄心無體,隨著外境的變化而變化。「是心無體,則無所合」,就沒有那個所合。
「若無有體,而能合者」,沒有它的本體,然後能夠合,「則十九界」,我們都知道六根六塵六識,三六一十八,沒有第十九。「因七塵合」,只有六塵沒有七塵,色身香味觸法,只有六塵。假如無體能夠合的話,就有十九界、就有七塵。佛就講「是義不然」,真理不是這樣,這個不對,不是這樣。
經文――(第18頁)
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捏也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若有體者」,假如那個思惟是有體的話。「如汝以手,自挃其體」,你現在用手把那個體抓住,「汝所之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你現在所知道的,知道你的手抓到那個體,這個知道的心是從你的身體出來,還是從外面來的。各位前賢,我們的那個所知心,是從內出還是從外入?(內出),一般我們那個所知心都是從我們內心裡面跑出來(從內出),不是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假如我們的所知心是從裡面出來,然後還見身中,就可以看到我們身體內的五臟六腑、就可以看到指甲在長、頭髮在長,可以嗎?(不可以),所以說從裡面出來就不合道理。可是我們都以為是從內出。然後佛這樣講讓我們知道「從內出,是不對」。因為「心有靈知的作用」──心在哪裡,哪裡都是很清楚的。既然心在你的身體裡面,那你身體裡面的五臟六腑,指甲在變長、頭髮在變長,你應該都要知道。筋轉脈搖(筋在轉、脈在搖),你都知道,可是我們卻什麼都不知道;那什麼都不知道,而說是從裡面出來就不對。所以我們眾生的錯,真的是錯了都還不知,自己不對都不知道。
所以佛就是要我們對那個真心透徹的了解,不含糊。我們眾生都是把那個認識的心以為在身內,所以佛都一再講「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我們都會回答「無所不在」,是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回答嗎?可是那都是嘴巴在講而已,並沒有體會,沒有體會那個無所不在的內容。所以佛的意思就是要我們知道,身體是水火風土眾緣聚會借我們用的,不是在身體裡面,也不是在身體外面,因為身心相外,那誰在修?就沒人修了,所以不是在裡面,也不是在外面,所以才講「不即不離」。
假如各位看「如是我聞」那本筆記,裡面就有說「脫根脫塵」,我們那個佛性離開我們的根、離開六塵(脫根脫塵),離緣獨立(離開所有的因緣,祂獨立存在,獨自存在),都在,沒有不見。所以我們要了解那個真心的奧妙,就是這樣,我們要深入地去瞭解,往後楞嚴經在講也都是一直在講這個內容。假如說「知覺性」從內出來的話,就要看到我們身體裡面的五臟六腑,看到指甲在長,頭髮在生,筋轉脈搖都清楚,這樣才可以算是。「若從外來,先合見面」,假如這個知覺性(那個了了分明)是從外面來的,是從外面來的話,就要先見到我們的臉,沒這回事嘛?沒有說我們那個知覺性是從外面來,而先看到我們的臉,我們的臉都看不到。
經文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
阿難就回答,「見是其眼,心知非眼」,阿難說「見」是眼睛看到,那心知道,那個心不是眼睛,「唯見非義」,用「心」來講是「眼睛」看到的,這不是道理,這個叫做強辯。阿難硬是要坳。
經文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
「若眼能見」,假如眼睛有那個見性,這邊佛就講得很詳細了。「汝在室中,門能見不」,你在房間裡面,那個房門你有看到嗎。「則諸死已」,說死人則知已死,「尚有眼存」,他一口氣不來,可是眼睛都還好好的,「應皆見物」,他應該可以看到東西,因為眼睛都好好的。「若見物者,云何名死」,假如可以看到東西,怎麼會說是死了。死人眼睛還在對嗎?一口氣沒有了,可是眼睛都還好好的,有辦法看到東西嗎?(沒辦法)。所以佛就是在講:我們認為能看到的,都以為是眼睛看到的,這樣不對!能看到的是我們的佛性(是我們的佛性能看到),佛性藉著眼睛、佛性藉著耳朵、佛性藉著鼻子、佛性藉著嘴巴、佛性藉著身體、佛性藉著意念,可以呈現萬相萬事。所以才叫做如來藏(如來含藏萬相萬事)。凡塵的萬相萬事都是我們的真心佛性,性外無物(我們性的外面沒有東西),所有的東西、所有的萬相都是我們的佛性,這個觀念要接受是要一段時間,心裡會想東西是東西,怎麼會是我的佛性;東西是東西,怎會是我們的本體。我們都會很訝異、很奇怪。可是在真理,沒有我們的佛性,就沒有山河大地、就沒有萬相,所以山河大地萬相都是我們的真心佛性,都是我們的本體,我們先了解這個道理,現在先知其然,所以然再慢慢解說,了解以後都融入了,就能夠了解,為什麼無極能夠生太極兩儀,四相八卦,相綜相錯,一本可以散萬殊,然後我們現在修道,萬殊就是要歸一本,歸回到原來的佛性本體,當能夠歸回到原來的佛性本體,就是回歸無極,已經又回到原來的地方所在。所以所有眾生都是如來、所有眾生都是佛,這樣對自己有沒有信心?(有)要有信心,這個很重要,自己對自己信心有了,發揮的力量就很大。假如對自己沒有信心,就沒有力道,應對挫折的時候就沒有擔當,都趕緊去求外面來幫助。假如我們能夠相信自己就是佛、就是如來,遇到挫折,自己要用智慧去解決,自己能夠承擔,就會很高興,原來天地之間是一體的,一體之中沒有困難的,沒有挫折,沒有障礙。
所以回去的時候,「謝謝你」要常聽,裡面活佛老師講得很詳細,把整個真理都在幾個字裡面全部呈現,我們有錄成一片全部都是歌曲,一直反覆唱「謝謝你」,還有一片是解說謝謝你的內容,有一個小時又四十分鐘,雖然沒有講得很詳細,可是大致的意思都能夠闡述出來,謝謝你的歌曲很感人,可以多聽。「還活著的時候要說聲謝謝你」,要謝謝誰啊?(真心佛性),對!就是要謝謝我們真心佛性,我們的真心佛性陪伴著我們經過千千萬萬年,千千萬萬生,所有的生死,我們的佛性都陪著我們,都陪伴著我們。所以我們就是要努力。
經文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徧體,為不徧體?
佛就講「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心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是一體呢?還是多體。「今在汝身,為復徧體,為不徧體」,釋迦牟尼佛跟阿難講,你那個覺了能知之心(就是我們那個了了分明的佛性本體),若心有體(現在你以為根塵相對的那個六識心有體的話),它是一體呢、還是多體(它的體有很多)。「今在汝身」,現在在你的身上,為復徧體、為不徧體(它是徧滿你整個身體、還是不徧滿你整個身體)?是整個身體全部都有呢、還是只有某一個角落有。佛有分成四個內容:一體、多體、遍體、不遍體,有分成四個角度,然後解說。
經文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咸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
「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我們有兩隻手兩隻腳,那你只抓一隻就好,然後「四支應覺」,當你只抓著一隻,那兩隻手兩隻腳都有知覺。「若咸覺者」,假如說全部都知覺,「挃應無在」,這樣你就不用去抓了(不用去抓一支),那個覺,四隻全部都有。「若挃有手」,你抓有那個地方所在,有抓到一個固定的地方所在,「則汝一體自不能成」,你說這個一體,就不能跟真理相合。
經文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
「若多體者」,假如有很多體,「則成多人」,就變成很多的人,「何體為汝」,哪一體是你,已經很多人了,哪一個是你?這就是一體根多體。
經文「若遍體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
「若遍體者,同前所挃」,若遍體跟你前面抓一支而四肢都知道,各位前賢,當我們抓住一隻手,剩下的三隻會知道被抓住嗎?沒有嘛,所以那個一體多體都不成,然後徧體也不成,沒那回事。
「若不遍者」,假如不遍體的話,「當汝觸頭,亦觸其足」,如果沒有遍體,那敲你頭後,一樣也敲你的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頭有知覺被敲到了,那腳應該沒知覺。「今汝不然」,可是你現在不是這樣啊!你看佛在講都是很詳細很淺白。
經文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所是處」。所以應該用智慧來知道,你說的隨所合而心就隨有,那是不對的。
經文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法王子是菩薩,法王是佛。「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實相就是真實的、實實在在的形相。
經文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非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阿難就講「如我思惟」,阿難已經聽佛講「心不在內亦不在外」。所以阿難現在又是用我們根塵相對的心在想。「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因為身體裡面,五臟六腑都不知道,所以在裡面不對。那麼「身心相知,在外非義」,身跟心相連結都會知道,那這樣你心在外面也不對,跟道理不合。「今相知故」,現在因為都相知。「復內無見」,裡面又看不見五臟六腑。「當在中間」,一定在中間,現在又讓阿難想到了「一定在中間」。
經文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
佛就講「汝言中間,中必不迷」,你說在中間,那中間一定不迷糊,一定很清楚在中間。「非無所在」,中間一定有它的地方所在,可以把它指名出來。「今汝推中」,你現在在講中間。「中何為在」,中間在哪裡,你說來聽聽。「為復在處,為當在身」,是在地方所在或是在身上(處=地方所在)。
經文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
「若在身者」,假如是在身上。「在邊非中」,如果是在身上一定是邊,而不是在中間。「在中同內」,如果是在中間,就跟在身體裡面一樣了,自己的身體裡面就可以看到五臟六腑一樣。「若在處者」,假如說是在地方所在。「為有所表,為無所表」,那是有表示出來或沒有表示出來。「無表同無,表則無定」,沒有表示出來跟沒有一樣;如果有表示出來,它就沒有固定。當表示出來,那個中間就沒有固定。
經文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何以故」,為什麼呢。「如人以表」,假如有人已經把它表示出來了。「表為中時」,表示它就是在中間。「東看則西,南觀成北」,那從東看,它變成西;從南邊看它成北。「表體既混」,表示出來的那個體就很混亂。「心應雜亂」,心就已經亂了。所以中間表示出來都會變化。
經文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我所說的中間不是這兩種。「如世尊言」,好像釋迦牟尼佛在講,「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眼睛有分別的作用。「色塵無知」,外面的形相(那個色塵)沒有知覺性。「識生其中,則為心在」,阿難把那個識當成心。識心不是真心,識心是生滅的、妄心。
經文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心之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
佛就講,「汝心若在根塵之中」,你的心在六根跟六塵的中間。「此心之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這個心體是有兼六根跟兼六塵二個,或者是沒有兼。
經文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
「若兼二者,物體雜亂」,假如兩者都兼,物就是塵,根就是體,物跟體已經雜亂。「物非體知」,東西就是六塵,它沒有辦法知道(那個知覺性不知道)。六根知道。所以兩個合起來,一個知道,一個不知道。「成敵兩立」,這樣變成一個知、一個不知,就變成對立,好像敵人。「云何為中」,這樣什麼是在中間。「兼二不成」,把六根跟六塵二個都兼了,不能跟真理相合。「非知不知」,非知就是塵非知,不知就根不知,因為已經分開了,它就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這樣就沒體了,所以我們根塵相對所產生的六識就是妄,妄心無體,那中何為相,那個中是甚麼形相。
經文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所是處」,你說在中間,那是不對的,已經都不符合真理。
◎剩下約10分鐘,提問問題
【問】:能生萬法者稱為生滅法,非不生不滅法,本性清靜最終還是要證菩提真性,不生萬法還是真如來,這個要怎麼樣解釋?
【劉講師答】:因為你講這些已經到蠻微細的程度,所以後學剛才有講我們認為心在身內,不對;心在身外,不對。所以祂是屬於「不即不離」。那個我們要知道說不是要生出如來,而是我們的知覺性能夠呈現,然後發揮我們佛性的全體大用。因為問得比較詳細那個比較高的程度,所以講解的時候就是要詳細去講解。所以問的時候問題不要太長,太長會含混變成混合,混和答案就變成不知道。
【問】:六祖壇經裡面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偈語六祖在門外嗎?
【劉講師答】: 他是對著神秀的偈語而講的,神秀講: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然後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個是著以相,然後六祖所講的那個偈語: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個是著空啦!神秀是著有然後六祖是著空,兩個合起來既不著有也不著空,就是中道啦!那個就是「道」。
我們一般解說都會把那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認為是已經見性,可是我們從那個偈語的本身來探討它的意思,當然那個菩提本無樹是不錯啦!就是覺,哪有樹。然後明鏡亦非台也沒有明鏡台,那個我們要了解反而神秀那個時時勤拂拭是努力的方向,就是我們的心不要有塵垢,這個反而能夠讓我們能夠受到利益。
那假如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個是修持的程度,那假如說我們在開始毛病脾氣很多的時候,我們又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什麼都不用修,等於是脾氣毛病都不要改,這樣會成道嗎?(不會),所以著有不對,著空更不對啦!
佛就講:「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空如芥子許」那個著空很危險,你什麼都不做了就消極啦!那個真正到那個「道」的時候,我們那個真心是無所不在,真心祂是盡虛空遍法界,那個真心盡虛空遍法界有另外講那個方法,不能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這樣一講之後我們什麼都不用做,什麼都不用修,都不用改,那這樣可以嗎?要修要改對不對?(對),所以我們要了解到他的涵義。一個是著有,六祖是要把那個有去掉,不要著那個有,他是用空來對調那個有,是兩個相對的,這樣了解嗎?
說我們生死跟涅槃,沒有生死就不用涅槃,因為有生死才要涅槃,這樣知道嗎?所以生死是假的,涅槃也是假的。所以才講生死涅槃等空法,相等,都是空中的花。那假如說看到前面加一個大,大涅槃那就不一樣囉!大涅槃就是佛性本體的狀態,跟那個涅槃跟生死相對是不同的,這樣有了解嗎?
所以要了解講的方向,他在講相對的還是一個絕對的,像說那個智閑禪師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治,那個更不假修治就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可是他是在用鐮刀在割草,鐮刀去打到小石頭,小時頭去撞到那個竹子然後發出聲響,,他是從眾緣聚會領悟,領悟凡塵萬象萬事都是這樣,所以才講一擊忘所知,就是忘掉「能知」跟「所知」,沒有能知所知,沒有能所就是一體了,就是佛性整個呈現,所以更不假修治,不用修了已經到了。「動容揚古路,不墮消然機,然後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那個才是真正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樣知道嗎?他講的背景要了解,他是相對的,還是絕對的。絕對的會講到佛性本體,那講佛性本體是什麼樣狀態?ㄧ定要講清楚說明白,不可含混,含糊的,像智閑禪師就講得很明白。
因為什麼因為那個溈山和尚(亦稱靈祐和尚)就跟他講說還沒有入胞胎之前你講一句來我要記予,就是授記啦!你講一句你還沒進入胞胎啦!就是還沒投胎!你還在空中的佛性還沒有進入胞胎,還沒有投胎那個之前,你講一句來,我們會講嗎?我們還沒有進入投胎的時候是什麼狀態?
我們會講中陰身啦!中陰身是狀態,可是它那個心意你是什麼心?你那個時候是什麼心? 所以智閑禪師它講不出來,講不出來請溈山和尚告訴他,溈山和尚說:我講的是我的啊!跟你什麼關係?你講的才是你的啊!喔他回去一直翻所有的經書,找不到答案就收拾行李回家了。說我回家吃稀飯好了,一回去以後整理環境才產生那一種現象。所以他就體會到凡塵都是緣聚則生,緣散就滅,你看他也不知道那個鐮刀會砸到小石頭,小石頭會飛去撞那個竹子,全部都不知道,可是整個都呈現,咚~,那一聲促成他領悟。所以一擊忘所知,不要在那個相對的裡面去用心,已經是一個絕對。
一擊忘所知,沒有能知,沒有能知,沒有能所,能所雙泯,所以更不假修治那個才是真正可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樣了解意思嗎?在相對的時候不能講成絕對,在絕對的時候一定要有前因,他之前有前因為什麼講絕對一定有它的根據,不能含含糊糊,所以後學都說我們研究真理一定要透徹了解明白,講清楚說明白才可以不能含混,含混不可以的。所以有疑要必問,所以問這個就很好,你看我們一般解說都說六祖已經見性了,很高了。那你跟神秀那個偈語怎麼說?就對不起來了,他們是相對的,那個生死跟涅槃是相對的,這樣了解意思嗎?所以我們就要有那一種實事求是,實在的事情要去追它的真理所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