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隱惡揚善--國王的畫像

國王的畫像的圖片搜尋結果

從前有一位國王,治國數十年,有一天,因感年歲已大,便很想把他的尊容留下來,好讓後代子民瞻仰,於是就請來全國最好的一位畫家,為他作畫。
這位畫家確實不同凡響,畫得極為傳神,栩栩如生。國王看了之後,難過極了,因為國王生來就一副殘缺相──缺了一隻右手,斷了一條右腿,畫了這一副殘缺相又如何傳得下去?
國王一氣之下,就把這位畫家給宰了。
又請來第二位。第二位畫家因有前車之鑑,不敢據實作畫,於是就把國王畫得圓滿無缺!把缺的手補上去,把斷的腿也填了上去。
「這個不是我!你簡直在諷刺我!」
國王在怒極之下,又把第二位給宰了。
再請來第三位。第三位沉思了良久,不敢輕易作畫,最後總算想出一個好辦法,那就是畫側面的,把國王左邊好的一面完全暴露,右手殘缺的那一面完全隱藏。
國王看了,非常滿意,賞了很多的金子給了那位畫家。

讚賞有別於阿諛,前者是真誠的,而後者是虛偽的、假意的,前者是樂人之善的,而後者是懷有企圖的。古人曰:「嘉善而矜不能」,是聖者的本懷,而「誠於嘉許,樂於稱道」尤為君子之特色。而前二位畫家因不諳「隱惡而揚善」之理,惹來殺身之禍,倒有幾分的冤枉!
如何呈現最美好的一面又不虛偽,是智慧的展現!

生日禮物--認識自我

生日禮物--母親送女兒二十歲生日禮物的圖片搜尋結果

有一位偉大的母親,送她女兒一件二十歲生日禮物,並吩咐女兒於當天晚上清心沐浴、誠心禮佛之後,才可以解開來觀看。
當晚,女兒依照母親之吩咐,當她解開禮物時,看見三個精緻的小盒子。
打開第一個盒子,發現裡面是一個美麗的鏡子,旁邊寫著「現在的你」;她拿出鏡子,往自己一照,覺得很滿意。
打開第二個盒子,嚇了一跳,原來裡面是一具骸骨模型,旁邊寫著「將來的你」;看後感到一份憂傷。
第三個盒子打開時,覺得非常柔和舒適,裡面有尊光芒四射的佛像,旁邊寫著:「永久的你」;此時覺得無比的欣慰。
這實在是一件最佳的生日禮物,雖然只是三個小盒子,郤道出人生之真諦;不但讓人可以領悟人生之意義,也可以使人認明人生應走的方向。
借第一個小盒子裡的一面鏡子,映射出「現在的我」;現在的我正當二十歲,正值青春年少之時,也正當美麗活潑的時候,無憂煩沒有掛礙,所以覺得很滿意。
第二個小盒子中的一具骸骨模型,告訴著「將來的我」會如何。現在雖然青春美麗,可是隨著歲月的流逝,由少而老,以至三寸氣斷離開人間,不久之後,所剩的就是荒塚上的一堆黃土和一副白骨而已。意味著,即使現在再怎麼的美麗,大限一到,皆難脫無常之手,僅剩一副骸骨,徒嘆奈何!因此,頗感無限的失望與憂傷。

第三個盒子中的一尊光芒四射的佛像,代表著「永久的我」;未來的我雖是僅剩一副骸骨,但我們皆有最光明可貴、永恆不滅的真我。真我具備佛性,人人皆有,個個不缺,是無限的完美;真我由天所賦,聖人不多,凡人不少,是那麼的平等;真我具足萬法,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絕對的光明;這才是眾生之本來面目———佛。祂是這麼的莊嚴、光明、清靜、聖潔……,頓悟了祂,一切憂煩、愁悶、恐懼、不安……頓時消失,所以覺得無比的欣慰。
人生短暫如果只為這個色身打算,百年後依然歸於塵土,灰飛煙滅,唯有業隨身,若能好好修行,解脫自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慈婆孝媳--春風化雨

慈婆惡媳的圖片搜尋結果

以前,有一位為人媳婦者,說有多不孝​​,就有多不孝;何只不孝,簡直忤逆之至。
可是,她的婆婆卻是人間少有的慈婆,不但心胸寬闊,而且非常慈祥;她不已有惡媳婦而哀、怒,更常對左鄰右舍說:「若要說到孝順,就是我家那一位媳婦,不但賢慧而且乖巧,早上我ㄧ起來,她是如何的服侍-----洗臉水、牙刷、毛巾等ㄧ切盥洗之東西端到面前;還有三餐料理得很好,家中整理得既乾淨又整齊,晚上睡覺前,床鋪棉被舖整得非常好,………..要說孝媳,非我家那個媳婦莫屬。」
由於她逢人常提起這些事,因此他家中有ㄧ孝婦之事,傳到全鄉鎮人都曉得。
有ㄧ天縣老爺要選拔模範媳婦,結果由傳聞中,就選重了她。
此一惡媳領取獎品,被褒揚之後,在回家途中,沿途越想越慚愧;「我,是模範媳婦?」
到了家中,流著懺悔的眼淚,跪在婆婆的面前,痛哭不已,請求原諒。
至此以後,一改以往之作為,成為名符其實之孝媳……模範媳婦。

有德者就能感化周遭的人!

獻鳩放生--鼓勵捕捉

獻鳩放生的圖片搜尋結果


每逢正月初一,邯鄲一帶的老百姓都要成群結隊去山野裏,捕捉許多斑鳩,送到趙簡子的府第上。趙簡子看著一籠籠活蹦亂跳的斑鳩,非常高興,命人取出金銀,厚厚賞賜給每一個獻斑鳩的人。
      有個人在簡子家做客,見了很奇怪,問簡子要這些斑鳩幹什麼。簡子回答說:「你難道不知道嗎?每一顆小生命都是寶貴的啊!正月初一這天,我要放生,表示我對生靈的愛護。」
      客人聽罷,噗哧一聲笑了,說:「這就是愛護生靈的辦法嗎?老百姓知道您要放生,獻鳩能得到厚賞。大家都爭先恐後去捕捉斑鳩,下鐵夾的下鐵夾,用箭射的用箭射,活捉的固然不少,打死的也一定很多。您如果真的可憐這些小生命,還不如下個通令,禁止捕捉斑鳩。不然的話,抓了又放,您的恩德還抵不上您的罪過哩!」簡子聽了,紅著臉點頭稱是。

放生要治本,才不會喪失放生的真諦。

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給與要--選擇把東西給人家或向人家要東西




有一天,閻王對著甲、乙兩位小說:「讓你們倆到人間投胎做人,一個把東西給人家的,另一個是向人家要東西的,任由你們選擇投胎。」

小鬼甲聽後,趕緊跪下來說:「閻王爺爺,我要投胎那個向人要東西的人。」

小鬼乙則不緩不急的說:「閻王爺爺,我要投胎那個把東西給人家的人。」

閻王於是宣判說:「好!小鬼甲,你投胎到人間做乞丐,一生可以隨時隨地向人家乞討東西。小鬼乙,你投胎到人間為富貴人家,一生可以時常布施幫助別人。」

各位不知對閻王的這種判決覺得如何?是感到很意外呢?或是覺得很有理?小鬼甲本以為可以佔到便宜的,那曉得卻吃了大虧呢!此即所謂的「得便宜處失便宜」。這正是此則趣談的一個主題──貪者貧也。

當知貪與貧就如同一對孿生兄弟,不但外形酷似,而且內在的質地也差不多,因此如影隨形,永不分離。古人說:「貪者貧字殼」,正是此意。小鬼甲就是因為起了貪妄之心,以為可以從別人那兒得到東西,那是再好不過了,那曉得這是一個乞丐所具備的條件──貪婪、懶惰、自私、小氣、厚臉皮;此心一起,成為一種觀念,變成了個性,養成了習慣,才鑄成乞丐之命運,所以投胎為一個乞丐。小鬼乙就不一樣,他希望能時常有東西給人家,這正是富貴人家之心──慷慨、大量、慈憫;有此一心,成為一種觀念,變成一個性,養成了習慣,終成了富貴人家的命運,所以投胎為富貴人家。

所以,慳貪就是貧賤的原因,越慳吝越貧賤,越貪求越匱乏。布施是致富的原因,越捨越多,得的越多,越布施越有餘;即所謂:「富貴者,布施中來;貧賤者慳貪中來。」

貪與貧--因貪而貧

貪與貧的圖片搜尋結果

從前有一個家庭,在父親往生後,只剩下母親與三個女兒相依為命,過著貧苦的生活。某天,一隻全身金色的鵝飛到這四母女面前說:「我是父親的轉世,我知道你們生活很困難,特別來幫助你們。你們只要把我身上幾根黃金羽毛賣錢,便可生活無憂了。」母女四人聽到後,雀躍不已,按照金鵝的說話做,解決了生活所需,而金鵝答應每隔幾天便來一次,讓他們拔毛去賣,賺取生活費。如是者,金鵝來了幾趟後,母親對女兒說:「人心都是靠不住的,何況是畜生的心呢?萬一那鵝以後不來了,我們的生活怎麼辦?下次我們還是拔光牠的毛,把賣得的錢存起來,然後再將牠關進籠裡,待牠長出新毛,這樣才有保障。」三個女兒點頭同意。當金鵝再來時,四母女依計而行,合力把剝光毛的鵝關在籠裡。誰知,那鵝再次長出的,只是一般的白色羽毛,而不是黃金羽毛。

不滿足總是侵蝕著良心,走向邪惡的人生。

富與窮--因富而窮

挖到金羅漢的圖片搜尋結果

從前,普陀山下有一個樵夫,每天上山打柴,早出晚歸辛勞苦幹,依然窮得家徒四壁,家裡沒有隔宿之糧。 他的妻子天天在佛前燒香,祈求佛菩薩助他們脫離困境。
         一天,樵夫在一棵大樹下挖到一尊金羅漢。 他喜出望外,變賣了金羅漢,買良田、置房產,頓時成為百萬富翁。 富在深山有遠親,許多從不上門的親朋戚友紛紛到來向他祝賀。
        他很享受這種受人仰慕的生活,每天樂在其中。 只是,快樂的日子並不長,他開始吃不香睡不甜,整天愁眉苦臉,長吁短嘆。 妻子見他白天吃不下飯,晚上輾轉難入眠,身體日漸衰弱,很為他的健康擔憂,問他是不是在擔憂小偷來偷他的錢?
        他很懊惱妻子沒見識,斥責道:“你這傻婆娘懂得什麼?錢財都置了房產,小偷能偷得了多少?你沒聽過 18 羅漢嗎?羅漢有 18 尊,我只不過得到一尊而已,另外 17 尊在哪?不能得到他們,我怎麼能安樂呢?”

        他家的傻婆娘果然傻,不會勸導嚐到甜頭就不知節制的丈夫以知足常樂的道理,眼睜睜看著他遍尋不獲 17 尊羅漢而飽受焦慮所煎熬,不久就鬱鬱而終了。
挖到金羅漢財富是增加,卻也因此失去快樂,慾望的惡魔打敗了心中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