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
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五蘊
五蘊是什麼?色受想行識五蘊,我們在凡塵都蘊積五蘊,所以我們才落入現象。假如在生活之中我們都不蘊積色受想行識,不蘊就不會落入凡塵的現象。要了解是我們自己造的業因才落入凡塵,之前我們有講,在生活之中假如我們充滿怨,那個已經在蘊積,怨時間久了,程度加深就變成恨,怨恨,會不會有?我們生活之中是很容易犯到的毛病,就是埋怨,只要不順我們的心我們就會埋怨,假如埋怨的次數很密,日常都有這種現象產生,我們的怨就會加深,就會變成恨,怨恨是這樣來的,怨恨惱怒煩,很懊惱,生氣,這個都有毒素,我們在生活之中在醞釀這些毒素,各位前賢,以後會變什麼?(毒蛇),對!就是會變毒蛇,好不好?不好喔!
不要說以後變毒蛇,假如在生活之中我們充滿怨恨惱怒煩,是不是週遭的人都會趕快避開?不喜歡跟我們在一起,對不對?像不像在避開毒蛇一樣?很像喔!所以我們在生活之中不要有怨恨惱怒煩,五蘊法不要蘊積。我們心都很開朗,很正面,很積極,很快樂的在生活,是不是是週遭的人都喜歡跟我們在一起?所以我們要自己培養,時時刻刻心地都很光明,本性都很清淨,這樣的話生活就已經接近天堂,在天堂的範圍。所以研究真理以後,凡塵的五蘊法,就不要再蘊了,不要再醖釀讓我們落入凡塵。
2020年6月3日 星期三
吃不吃?
像以往在大陸有山賊,他到村莊跟一個很有名修行著說:我辦一桌葷的給你吃,你如果吃下去,我全村的百姓都不會去傷害,都放過他們能夠生活,都不殺害他們。可是假如你為了維持你修得很好不吃的話,我全村的人都要殺光光,這種現象之下,吃不吃?(吃)他就吃,全桌全部吃,他吃完以後,他就請他徒弟土挖一個洞,他準備要去吐,他功夫很好喔,他吃進去都是死的東西,他吐出來都會跑,都變活的。那山賊他說我當你徒弟,以後都不做壞事,所以你看要有功夫啦!重點是要吃的不是為我自己,為了整個村莊的百姓,吃沒關係罪過我自己擔,他就是有那種功力,死得吃進去,活著出來,以後大家假如如可以死的進去,活得出來就可以吃。
五無間罪?
楞伽經的五無間:「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合和僧、惡心出佛身血」,這個也就是五無間罪,我們造了五無間罪要進入阿鼻地獄,可是佛在解說的時候竟然完全不同。各位要拿DVD回去看熟一點,不了解可以重覆看,一定會懂的,懂了以後會法喜充滿,不懂時好像離我好遠,懂了以後就這麼親切,在我們自身上。
所以五無間罪跟五無間的修持方法,完全不一樣。所以在楞伽經裡面才有記載,沒看過的人會想怎麼會這樣差這麼大,要進入阿鼻地獄跟你能夠修五無間就可以馬上成仙作佛了,是不是差別很大?一個要進入最苦的地獄,一個可以成佛,差別很大。完全就是在內容不一樣。
我們把無明殺掉,「無明就是父」,殺父就是殺掉無明,可是在凡塵,我們殺掉生我們的父母,就豬狗不如,比禽獸還不如。我們身體的來源就是父母親,父母親把我們生下來,辛辛苦苦把我們扶養長大,報恩都來不及了,哪可以去殺他。所以它是完全在講精神方面的修持方法,因為我們無明才會造業,造了業才會受苦,所以要把這個無明去掉,叫做殺父,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研究就是要透徹。
「貪愛就是母」,把貪愛都殺掉,就是殺母,完全不同。阿羅漢就是自私,我們把自私的心殺掉,都是公心一片,就很理想。
「破合和僧」就是我們不要蘊積五蘊,我們在生活之中都在蘊積色、受、想、行、識,我們現在了解了就不要蘊。我們在凡塵生活第一個最容易產生的就是怨,各位有沒有發現「怨」很容易產生?可能都不知道,「怨」產生的時候也不知道。只要不順我們的心都會「怨」,怨好像跟隨我們很緊,我們要了解,「怨」有毒,不知清除的話,毒性愈來愈強,就變「恨」,恨就比較嚴重了,「怨」怎麼來?就是從怨而來。怨不知道清除就恨,怨、恨、惱、怒、煩,都有毒,我們在生活之中已經在蘊釀毒,毒在我們性分之中,下一生轉世的時候就是毒蛇,全身都是毒,所以只要我們全身充滿怨、恨、惱、怒、煩,人家敢不敢跟我們接近?是不是敬而遠之?會說:那個人最好不要跟他碰上。我們在生活之中就是不要蘊釀五蘊,所以破合和僧就是不蘊釀五蘊。
「惡心出佛身血」,就是想害佛,那個就是嫉妒,他成佛而我做眾生,然後嫉妒想要害佛。佛說:「我們要把這一生的身體當成是最後身了,我以後不再來了」。所以要把它殺掉,殺掉佛身血,完全是要我們成佛的修持方法,我們有沒有那個決定的心,說我這一生這一身是最後了,以後不再來了,有沒有?發願來可以,不要被業力推來。可是我們大部份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是被業力推來,沒有來凡塵還不行耶!
所以我們要把業全部都消除,消除業最好的方法,就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不產生念頭,不起心動念,所以只要我們一直告訴自己:「不起心動念、不要有妄想」,久而久之,我們念頭一起來馬上會發覺:「啊!要起念了」,發覺了以後,念頭就不會延續,不會一念接一念;那我們沒發現,都會一念消失了又接新的一念來,沒有停止的時候。所以佛告訴我們,凡塵真的都是我們的真心,我們因為落入凡塵被形相誘惑,我們去追求形相,不知道所有萬相都是我們真心。我們既然都知道以後就不用分別,都是我的真心。我們沒有心就沒有萬相,是不是看萬相都是心?沒有心就沒有相,看到什麼知道什麼,都是心。佛在教我們的都是從真理的角度出發,絕對都不會錯。
大慧菩薩問釋迦牟尼佛:「我們怎麼樣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修道人?」
大慧菩薩問釋迦牟尼佛:「我們怎麼樣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修道人?」各位前賢,怎麼才是一個真正的修道人?我們聽起來這個問題很普通、很平常,可是大慧菩薩竟然這樣問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就用一個偈語回答:「觀察自心所現,遠離生住滅見,善知外法無性,專求自證聖智」,所以要做到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修道人。後學稍微把內容詳細解說一下:
第一句「觀察自心所現」
釋迦牟尼佛的意思,就是凡塵所有一切,山河大地、萬相萬事全部都是我們真心,我們要去觀察我們自己真心所呈現的所有一切,真的修道就要做。要知道山河大地都是我們性分之中所呈現的,一般我們沒有研究會以為山河大地跟我沒有關係,可是要了解,山河大地也是我們性分之中的真性所呈現出來的、所有萬象也是我們性分之中的真性裡面所呈現出來的,所以要觀察自心所現。
第二句「遠離生住滅見」
我們念頭生了,住在我們的念頭,念頭消失了(滅了),生住滅見要遠離。因為整個凡塵就是我們的真心,所以沒有對待,不用生出念頭。所以我們生出念頭就不對,所以要遠離生住滅見。假如全部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那就是正確。只要我們起心動念,就叫邪念,都不正確,不正確的那些念頭引起我們造業,我們造了業就要來受苦,在凡塵六道輪迴。假如我們不產生(即沒有念頭),沒有生住滅見,都遠離了,我們就不會受苦,因為沒有造苦因,苦因我們不造,就不用接受果報,所以要遠離生住滅見。
所以各位在日常生活之中,空閒的時候儘量能夠做萬緣放下一念不生,不要起心動念,我們時常沒事就會胡思亂想,各位前賢會不會啊?(會),都會,這是我們人的常情,太閒了就常胡思亂想,又不用付錢,所以就胡思亂想。要知道我們之所以落入凡塵,就是一念妄動,就是胡思亂想來的。我們要回到佛的本位,就要先把念放下,不要起,不要有念,不要有念了我們就回到本來,很容易做,可是我們都不願意做,願不願意做?(願意),把念頭都放下,不要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都是我們感官(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遇到外面六塵景象,然後念頭才產生,念頭都是這樣產生的。
所以這些都不真,都是因緣聚會才有,都是假的。所以我們把這些假的念頭都不要,把它放下,放下以後我們性就清淨,一清淨就回到本來,本來我們就是佛了,只要能夠長時間都很清淨的話,整個佛性就非常光明,很理想。所以我們有時候沒有了解真理,愈努力結果就愈偏,偏的愈遠。我們了解以後,透徹知道真理,知道有一些是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只是我們不知道那個原理。那現在知道了嘛?念頭就是業,我們起心動念就已經造業。我們平常不會去想,起心動念太容易,所以就沒去管制,一直讓祂起心動念,一念接著一念,所以造了很多業,所以六道輪迴脫離不了。現在知道「原來輪迴的源頭就是在起心動念」,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儘量就不要起心動念。
第三句「善知外法無性」
我們要善知外面的萬法,它沒有佛性(外法都沒有佛性)。所以看到的萬相萬事,都是虛幻不實在,沒有佛性在。我們知道外法(外面)全部都沒有佛性在,我們就不會住相,不住相我們就不會產生念頭,沒有念頭就恢復清淨,佛告訴我們要做一個真正的修道人就是要這個樣子。
第四句「專求自證聖智」
專門來追求我們自己證悟自己所具備的,我們就是聖人,聖人的智慧我們本身就有,只要把凡塵所學的都放下,我們本身所具有的智慧就產生,叫做般若,我們有般若了就知道凡塵的事要怎麼應對,應對凡塵事用般若就不會造業。
有一位前賢的父母都已經不在世了,常常他會用感恩的心去懷念父母,我們說緣起緣滅,當緣盡的時候我們應該讓他過去,學習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這邊是不是有什麼樣的衝突?
劉講師答:我們要了解能夠做一家人都是有因緣,台灣話說:互相欠債,有欠債有瓜隔,才會形成一家人。變成一家人以後,又會產生很多磨擦出現,最多就是產生一些埋怨。跟家人相處,會沒有埋怨大概是很少。
除了那個愛你入骨,什麼樣的事都已經不計較以外,大部份都會有。很小的事情都會產生一些磨擦,那我們要了解說有因緣聚會了,不管什麼緣一定要把它轉成善緣,不要最親的家人又有埋怨產生。
既然已經過往了,可以想像,我們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投入的心都是真心,照顧孩子要讓他長大,那個都是真心。我們用這樣的心來感恩我們的祖先上一代,因為有上一代對我們的付出,才有我們在凡塵社會的立足,所以我們要感恩。
那我們要了解佛性互相之間都是平等,祖先佛性跟我們都是一樣,他也會去別的世界受生,這個跟我們後代子孫有什麼關聯?後代子孫如果能夠很孝順你的長輩祖先,會使你的祖先心裡很安慰。一個不孝順的人,祖先會壓抑他,讓他不成功,不希望你成功。因為你都不孝順了,讓你成功的話,凡人會受苦,受到你的牽連。他會壓制你,讓你做事都不順。假如非常孝順自己的長輩,自然你會慈愛你的晚輩。你這樣做人就成功,就沒有虧欠。
所以我們修天道,由人道做起。一定要人道齊全,天道才可以到達,所以我們做事時,心存敬畏祖先,慈愛來教導我們的晚輩,我們人道才無虧欠,修起天道來,自然得心應手,就會如意。
求道根基緣份很殊勝
害死岳飛的秦檜,他現在轉世在台中。是個坤道,生了四個小孩,先生已經過世了。道親渡她求道,佛堂在二樓,要上樓梯的時候,我們外人看她是原地踏步,可是她一直在講:你們的樓梯怎麼那麼高?都爬不到,我們看她沒在爬只在原地踏步而已,就是她沒有根基,沒有緣份。秦檜認識嗎?她在轉世坤道之前,她轉世為牛,從她害死岳飛以後,轉世牛到現在,民國時還當牛,在民國以後才轉成人的身體。你看多久?受那麼多苦,很久的時間都在受苦,所以了解我們能求道根基緣份都很殊勝。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