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後如何行功
以道存心,謂之德性,行於倫常,謂之綱常,有道無德,必定出魔。子曰:“苟無至德,至道不凝焉”。 德者,得也,行功即立德也。要行濟人利物之事,要有拯災救世之心,要遵三教聖人之訓,竭力躬行實踐。凡抄善書,立佛堂,廣勸化,多開荒,宣揚道義,啟發人智,化一人成道,功德實非淺鮮,外功圓滿,內功隨之而圓。至於凡情上,濟急救難,賑災匡危,小則出資獨辦,大則集資共舉,要隨地隨人隨時隨事,多方而利導之。與父言慈,與子言孝,與兄言友,與弟言恭,與夫婦言和睦,與朋友言信實,與官吏言忠正。化惡為善, 化愚為賢,則為真功,不存沽名釣譽之心理,與無惡言厲色之表現,若沽名釣譽,無所謂功矣,若性躁氣憤而勸人,則非修道之人矣。
三乘大法
三乘法者,上中下也,故有頓漸權實之分矣。真法有宗有派,有隱有顯,直指見性,口傳心印,一點成佛,一步直超,脫氣還理,謂之頓法,聞之者成聖成佛,千古不傳之秘寶,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此為最上乘之大法也。
參禪打坐,轉法輪,運周天,抽添搬運,採取烹煉,煉就冬至一陽,夏至一陰,即使幸而有成,不出陰陽二氣,由信而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證,漸法之轉空也,修之者成賢人成氣天仙,此謂中乘氣天之法也。
敲打念唱,修橋鋪路,救貧濟災,此乃迴圈之理也,今世修善,來世享福,福盡善盡,仍墜輪回,經云:若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問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如箭射虛空,力竭即墜,行之者成善人,成好人,不能成仙佛耳,此謂下乘法也。
理者,天地萬物之主宰,至虛至靜,至神至明,至尊至聖,可尊之曰上帝,可尊之曰萬靈真宰。能生天地,化育萬物,為萬物之母,故尊之曰老母。大雅曰: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
小雅云:維皇上帝。上帝者唯一之至尊之神也。天地日月,萬靈萬有,生死變化,皆上帝主宰之,否則世界息,萬物畢矣。近世科學發達,物質文明,不信神佛,以一切自然現象,認為人類發明,一切維新製造,認為人類技能,不知自然現象誰造之?人類技能誰與之?聲光電化誰生之?電生雷,雲氣化生雨,其中作用又誰為之?僅曰自然作用,可謂未窮其究竟,可謂未得其真要素。理可信乎?性可信乎?見光即知有日,見人即知有物,見子孫當知有祖宗,見天地萬物當知有造天地萬物之真宰。飲水當要思源,溯自寅會生人,父父子子,生生不息,知有其祖,而不知有其始祖,靈性來來去去,知有生身之母,而不知有生靈性之老母。慨人性之日昧,歎世道之日沉。人皆迷此根源,流浪生死,以眼見為有,以眼不見為無,如魚之在水,只見其水族;人之在氣,僅能觀其氣體,乃兩大之事務無窮,一人之知識有限故也。
真道逆行,順行成鬼,逆行成仙,古云修道如同上高杆,下來容易上去難。活佛云大法大隱有大顯,真道真考見真心。語云:玉不琢,不成器;金不煉,不值錢。道家講文烹武煉,儒家講切磋琢磨。
考者考驗其志而已。孔子厄于陳蔡,不登高山,不知顛墜之患;不臨深淵,不知沉溺之患;不臨大海,不知風波之患。芝蘭生於幽林,不因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因困貧而敗節。
既解于厄,孔子顧二三子曰:陳蔡之間,丘之幸也,二三子皆幸也。當知刺激乃發奮之始,成之者,豈不在斯乎?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考者,上天之成全也。比喻省府之甄別縣長,投考者,限之以資格,不得任何人皆能投考。孔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朽也。佛緣深厚之人,上天考之,苟非其人,其皆能成天考耶。
附:以覺為師
末後時期,顛倒眾生應該進入正道,要自修自覺而不只是以戒為師。此時,當要以「覺」為師,要覺佛覺性,度化眾生是自覺覺他的事。個個以覺為師,才能突破外在的種種束縛,而外在的種種法門為的是方便接引眾。徒兒們,要成全自己,若還要佛規禮囑、戒律來約束自己的話,就還在外道上學道,在被動上學道。
語云:“曲高和寡,道高毀來,德修謗興。”然道大理微,俗學之士,何能窺測,難免疑惑叢生,出謗言流語。
孔子云:“人不知不慍,不亦君子乎。”道不謗不興。
佛云:經過一次謗,就了一分冤愆。
孔子當傳道時,人皆謗之,以後道成天上,名留人間,聖廟滿布海內,中外無不欽仰。
無極動一生,一本散于萬殊,天得一則清,地得一則寧,人得一則聖,故佛曰明心見性,萬法歸一;道曰修心煉性,抱元守一;儒曰存心養性,執中貫一。一者理也,人得天之理以成性,得天之一以成形,故在先天,一性圓明,渾然天理,不飲不食,無思無慮,隨母呼吸,一氣流行,迨降生而後,的一聲,陰陽二氣,從口鼻而入,則一分為二矣。蓋先天只一性,
後天又一命,性命分二,各失其一。性失一乾變離,離者離也,離則必散,散則虛,一點靈性,離了舍利子本位,本位虛矣,一點靈性,散於眼而知觀色,散於耳而知聽聲,散於鼻而知香臭,散於口而知語言與飲食,散於四肢而知動作,散於皮膚而知痛癢,散於毛孔而知冷熱,散於臟腑而知饑飽,散於心而生六欲,散於意而有七情,東飄西蕩,醉生夢死,昏沉下墜,危殆不安,則命又失一,坤變為坎,坎者坎坷也,坎坷即陷,這點靈性,陷於七情六欲,泊沒於酒色,淹埋於財氣,轉於四生六道之輪回,而不能返本還原。天失一,則星辰亂度;地失一,則山崩海潰;人失一,則陷到輪回。性者“理”也,理失一,則“埋”,得一成理,語云:“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1、人身難得,2、三期難遇,3、中華難生,4、真道難逢。
老子云:“吾患此身,吾愛此身。”患此身者,色身有六賊,即眼耳鼻舌身意,眼之欲色,耳之欲聲,鼻之欲嗅,舌之欲味,身之欲觸,意之欲貪妄,如財色誘於外,情識開於內,內外交感,為善之心,不能自主,為惡之心,不能自遏,造成無底地獄,此身實堪患矣。
人為萬物之靈,性藉此身以存,身藉此性以生,真不離假,假不離真,真假打成一片,舍利子,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藉此身以超此性,苟無此身,此性何以超之,此即愛此身也,苟無至道,不明真假,不明利害,糊糊塗塗,草了一生而已矣,三期末劫者,亦為三陽開泰,劫泰並行之謂也,即青紅白三陽之轉運也。然道,非時不降,非人不傳,比如人之患病垂危,必治之於醫藥,藥應病而服,道應劫而降,屆此三期末劫,三災八難齊現,空前一大險象也,非真道不足以救拯,泰在真道降世,萬靈普救,故曰三期難遇。
中華位居亞洲,亞(繁體字“亞”)字為白十字也,天地之樞紐,曰中國,中華,中原,中央。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聖人脈脈而出,開化最早,古稱天朝,真道降始之地也,故曰中華難生。
三期萬教齊發,真者法不二門,假者貿貿皆是,佛云:“摸著根的成佛祖,摸不著根的瞎修行。”
真道非佛緣深厚,祖德蔭澤之人,實難遇之,故曰真道難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