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幸受真傳

唐三藏的馬的圖片搜尋結果

 聽說本來就是長安城一家磨坊裡的一匹普通的白馬。這匹馬一生下來,就在磨坊裡面幹活,身體非常強壯,吃苦耐勞,老老實實,從不搗蛋。

        唐三藏想:西天路途遙遠,去的時候要坐牠,回來的時候要馱經書啊:況且自己的騎術也不是很好!挑來挑去,還是挑老實一點的馬匹吧!選來選去,他就選到了這一匹普通的白馬。

        這一匹白馬跟唐三藏一去西天(印度)取經,總共十七年,走了十萬八千里,閱歷了很多的國度風光,立下很多汗馬功勞。等到唐僧回到東土大唐的時候,他已經變成名滿天下的傳奇英雄。而這匹馬也跟著被譽為「大唐第一名馬」。

        牠衣錦還鄉啦!來到昔日的磨坊看牠的老朋友啊!一大群的驢子和老馬就圍著白馬,聽白馬講西天取經途中的見聞!

        大家都很羨慕牠今日的榮耀:「喔!聽說你西天取經,真的很羨慕啦!」

        結果白馬很平靜的說:「各位,我也沒什麼了不起啊!我只不過有幸被玄奘大師選中了。我一步一步,西去東回,非常踏實的走著。這十七年間,你們也都沒有閒著啊!只不過你們在家門口來回打轉。其實我走一步,你們也走一步啊!咱們走過的路還是一樣長啊!一樣的辛苦啊!」

        驢子和老馬心想:「是啊!自己也沒閒著啊!怎麼人家就成就了『大唐第一名馬』呢?有榮譽,有地位,自己還是老樣子呢?」

        我們也被誰選中了?我們被 老娘、被 師尊師母選中了。對不對?所以我們才能夠「幸受真傳」。同樣都是人啊!同樣都是得到「幸受真傳」啊!我們有沒有發現,有人最後很有成就--他成佛了!他成聖了!結果很多人還是茫茫眾生啊!所以西天,就有如我們所謂的天堂。我們是不是像白馬一樣,把握難得的機緣,踏實的往理想方向勇往邁進,做一個既成功又有價值不朽的志者?還是要像眾馬一樣,忙著原地打轉,沒有偉大的理想、目標呢?你還要在人間打轉嗎?你還要在六道輪迴裡面打轉嗎?這不是跟眾馬一樣嗎?對不對?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狐狸進葡萄園的圖片搜尋結果

 有一隻狐狸肚子餓了。牠拼命找東西,剛好看到一個葡萄園。

        葡萄成熟時,垂涎欲滴啊!牠就想要進去了。但是有圍籬笆啊!牠頭已經鑽過去了!但身體沒有過。為什麼身體過不去?太胖!只好怎樣?再鑽出來。狐狸就開始減肥。哇!就一直動啊!減肥啊!好!減到差不多了,鑽過去了。拼命吃!拼命吃!吃!吃!吃!趕快跑!被抓了就糟糕!趕快跑!頭鑽出來,慘了!身還是鑽不出來!因為怎樣?吃太多,又胖起來了。只好再怎麼辦?再減肥啊!再趕快運動運動!減肥啊!好!鑽出來了!

        狐狸走著走著,回頭一想:「不對啊!我剛才進來的時候,肚子餓餓的啊!現在出來了,哇!也是肚子餓餓的!」

        牠發現到:原來我進去的時候是空的,出來也是空的。

        這就是我們講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當你死亡來臨的時候,雙手空空,叫做「歸空」。歸到「空」啊!「零」啊!什麼你都帶不走啊!而且人生又很虛幻、很短暫啊!是不是?一眨眼而已,你看都老了欸!一眨眼而已!我們前人常講:「我都已經走到『八德路』了!走不太動了,毛病一大堆了,需要人家攙扶了,需要人家看顧了。」這個時候,你才曉得人生真的短暫,如夢一場!

英雄最怕病來磨

英雄最怕病來磨的圖片搜尋結果



三國的張飛,他每一天都唱一首歌:「我什麼都不怕!我什麼都不怕!」每天都在唱。

        諸葛亮(孔明)聽到了以後,跟他說:「三將軍,您真的什麼都不怕嗎?來!您的手給我一下。」他就在他的手上寫了一個字。什麼字?病。

        張飛說:「喔!我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蛟龍,我什麼都不怕,就怕這個字。」

        「英雄最怕病來磨」!等到你生病的時候,軟趴趴的在那裡,英雄都變狗熊!對吧?吃,吃不下!喝,喝不下!軟趴趴的時候,你再看看那病的可怕。老了,很容易病。病完了呢?死亡。最終的目的--墳墓,沒有一個人是可以免的。

目標決定成就

目標決定成就的圖片搜尋結果

有三個女孩子,同時拜師學藝。在傳法的時候,師父問她們:「你想要什麼東西?想求什麼東西?」
        甲女說:「我想要財富。我越有錢越好。」
        乙女說:「我要愛情。我想要嫁個好丈夫,甜甜蜜蜜過日子就好。」
        丙女說:「我要智慧。」

        結果三個人都如願。但是我們要了解:境遇完全不同。

        你所求的不一樣,你的境遇就不一樣,你以後所得到的命運就不一樣。我們來看他們有什麼不同的境遇:

        甲說「要求財富」。所以她所做的事業越做越大,越來越有錢,可是心靈呢?太忙碌、空虛。心靈太空虛了,愛情也不得意,幾次想要自殺,人生對她來說,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不知道錢要做什麼--錢太多,不知道要怎麼用錢。

        這個乙說「要求愛情」。所以她保住了一個瀕臨破裂的婚姻,代價是她跟她的丈夫一起到異國,赤手空拳打天下。她本來是個歌星,洗盡鉛華,甘願跟著先生到外國打拼,白手起家, 疲於奔命好幾年,如今苦撐著一家小餐廳,就怕垮了會怎樣?「貧窮夫妻百世哀」。你如果貧窮是很可憐,三餐不知該如何解決。

        這個丙女說「要求智慧」。煩惱越來越少,因為她有智慧;這是她當初最有勇氣,現在是最有福氣。她不求眾人渴望的財富、愛情,她在智慧的海裡歷經了幾番大起大落、大得大失,終於體悟到:人生本來就是無常的呀;明白所有的事情都是「因果」呀;懂得如何收、放、取、捨;懂得從更寬廣的角度來處理各種事物。(有智慧沒?當然有智慧呀!心胸就開呀!對不對?不會煩惱一大堆呀!)從此外境再也綁不住她了!她的心真正的自由、快樂了!因為她注重內在心靈的提升,她不去追求外在的。這是個行善者、真正的智慧者。

        這三位女子,甲、乙都是求眼前的快樂,後來的煩惱卻無窮;丙一開始就把眼光放遠,所以苦盡甘來,修得了智慧。真的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不對?有遠慮的人代表他有智慧嘛!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圖片搜尋結果

有一顆蘋果,有甲、乙、丙、丁四個人。

        甲說:「只有一顆蘋果,沒有刀子。你咬一口,我咬一口,會傳染B型肝炎,這樣不好。那我們來看,誰能吃這顆蘋果。」

        乙說:「這顆蘋果應該給我吃。」

        眾人說:「為什麼要給你吃?」

        乙說:「你看我禿頭呀。禿頭是什麼?是『絕頂聰明』,我們裡面我最聰明,所以要給我吃。」

        丙說:「你們看,我一隻眼睛看不見,所以要先吃。」

        眾人說:「為什麼一隻眼睛看不見要先吃?」

        丙說:「因為我『獨具慧眼』。」

        丁說:「慢著慢著,我跛腳,應該我先吃。」

        眾人說:「為何你先吃?」

        丁說:「因為我『舉足輕重』,在我們裡面,我最重要。」

        甲聽完他們的話後,馬上拿起蘋果啃了起來。

        眾人說:「慢著慢著,為何你拿起來就啃?你還沒說原因呢!」

        甲說:「你們沒看到我『麻臉』嗎?因為我不要臉。」

        這不是教我們不要臉,是告訴我們:知道好吃就快吃,不必講一大堆;光知道沒用,要去做。

        所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你看顏回非常貧窮,可是他樂在其中;居在「陋巷」,「一簞食,一瓢飲」,吃得很簡單,住在沒人要住的破巷子,可是卻樂在其中。

父死,子死,孫死。

安享天年的圖片搜尋結果

  有一個富翁希望他家族能永遠興旺下去,特別恭請仙崖禪師寫句祝福話,好當作傳家之寶,世代相傳。

        仙崖在一張好紙上寫道:「父死,子死,孫死。」

        富翁看了大怒,罵說:「我想請你寫一些祝福的話,你怎麼詛咒起我們來?這個玩笑未免開得太大了!」

        仙崖說:「我不是在開玩笑。如果你的兒子比你先死,那你一定會十分悲痛。如果你的孫子比你的兒子先死,你和你兒子一定也會非常悲痛。如果你家的人能一代一代照我寫的順序死,這就叫安享天年,也是我所理解的真正興旺。」

        真正好的東西,我們還會怕。跟你說「道好」,你還會怕被騙去。所以我們要有信心來好好修辦道。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自修自得

老和尚曬海帶的圖片搜尋結果

古時候,有一位參學僧來到一處叢林。為了供應眾人的伙食,所以設有一座大寮(廚房)。大寮由典座師負責裡面所有的事務。這所寺院裡的典座師年事已高,但仍十分勤勞;廚房內的大小事務,都是由他一人打點。
        有一天,有人買來許多海帶。由於海帶是溼的,他必須趁著陽光很強時拿出來曬,才不會發黴。那位參學僧看到駝背、瘦弱的老僧獨自一人在烈日下曬海帶,感到「於心不忍」!
        他走到老僧面前,問:「老和尚!您幾歲了?」
        老和尚說:「七十八歲」
        參學僧又問:「工作這麼多,太陽又這麼大,你為什麼不叫年輕的僧人幫忙呢?」
        老和尚說:「別人又不是我。」
        參學僧說:「那你為什麼不等陽光小些再做呢?」
        老和尚說:「時日已不多了!」
        老和尚說:「別人又不是我。」凡事「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自修自得」。勞作是一分福德;不分貴賤尊卑;別人作的福德是別人得,自己作的福德是自己得。老和尚又說:「時日已不多了!」我已經老了!我已經活到七、八十歲了(我已經吃過七賢路,到八德路了)。我還有多少時間?我不趕快做怎麼行?
        這則禪宗公案,就是教我們好好「忙裡偷閒」,抽空閒時間,不要老是說自己沒空。休息很好!休息雖然是為走更長遠的路。但是休息都不能安靜,想東想西,我們無法真的心靈沉澱,煩惱越來越多。有的人在忙碌時都不會想,一休息就想東想西,一有空就胡思亂想:有的人想學第二專長,有的人要怎樣怎樣……。但是我們都學錯了!都在學怎麼賺更多的錢!我們不如來淨化提升、來「修辦道」。「修辦道」才是正確的方向:忙裡偷閒好修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