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顏回坐忘

坐忘的圖片搜尋結果



孔子的學生顏回,他的學識很好,有天他對老師說:「老師!我現在進步了。」
        老師說:「你有什麼進步了?」
       他說:「我現在將禮樂都忘記了。」老師說:「這不簡單喔!但還不夠,要繼續研究。」
       過了一陣後,他又跟老師說:「老師!對不起!我進步了。」
        老師說:「你有什麼進步了?」
       他說:「我忘了仁義。」
        老師說:「這不夠,再回去學。」
        再過了一陣子他又跟老師說:「老師!我進步了。」
        老師說:「你什麼進步了?」
        他說:「我『坐忘』」。
        孔子問他:「你對我說清楚,什麼叫『坐忘』?」
        他說:「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我把我的肉體全忘了;我的聰明智慧也全忘了;我和大道合為一體,這叫做「坐忘」。)
        孔子聽了之後全傻了,說:「佩服!佩服!我要來跟隨你了。」
        「坐忘」不是只坐在那裡,是修練的功夫。你的脾氣毛病、你的貪、瞋、痴、愛,要好好的修,要繼續修,我們才有辦法「同於大通」,和大道合為一體。所以我們要精進、要修持。

人生的大石頭

人生的大石頭的圖片搜尋結果

人生的大石頭--達道
        人生的瓶子到底是什麼?
        有個大學科系叫做「企業管理系」。有個教授在上課時,拿了一個罐子放在桌上說:「我們今天要做實驗。」然後他拿了大石頭,從瓶口放入,放到滿起來後,他問學生說:「各位同學,你們讀企業管理系的,都很聰明哦!請問各位同學:瓶子裡面還能不能放東西?」
        那些學生說:「不能,已經滿了。」
        教授笑了笑後從旁邊拿了小石子放了進去,大石頭之間的縫隙就被填滿了。教授又問:「還能不能再放?」
        這些學生中比較聰明的說「可以」,但也有些說「不可以」。
        教授就拿了一把沙子放進去,沙子就把小石頭之間的縫隙填滿了。教授又笑笑著問:「還能不能再放?」
        這時大家都說:「可以。」
        教授從旁邊拿出水,倒了進去,就滿出來了。教授說:「我們今天的實驗要問各位『你從這個實驗中得到什麼啟示?這實驗要告訴你們什麼道理?』」
        有個學生就像子路一樣馬上說:「老師,我知道。老師你要教我們『見縫插針』--有縫要鑽。」(不要告訴我「沒空」,沒空怎能在家看電視?沒空怎能「東家常,西家短」?怎麼可能沒空?你就是要在「沒空」之中,找出時間。)
        教授說:「很好!你們能夠領悟這些道理。但老師今天最主要的用意不是這個,老師今天要問你:『你今生的大石頭是什麼?』」
        現在我們把它反過來,如果我們先放水,請問你還能放什麼?你東西放不進去!東西放進去,水就跑出來了。你如果放進沙子,請問你還能放什麼?硬塞!塞進小石頭,能塞進多少?小石頭塞進去後,大石頭該怎麼放入?放不進去呀!是不是?


        如果我們將大目標放好,你能做很多事情;如果你都是忙些雜草、雜事,大事情你就不用做了。是不是?所以問我們說:「我們今生的大石頭是什麼?」把大方向擺好;大方向不要迷失,那是最重要的方向。

修行回天

修行的圖片搜尋結果

我們已經掛號、註冊完了,但是光是掛號、註冊不夠,我們要繼續修辦。
        前面說過「想上天堂」,地獄的鬼很愛上天堂。
        為什麼會當鬼?
        你看「鬼」字怎麼寫就知道了。「鬼」字底下一個「人」,這個「人」很自私,臉上戴鬼面殼,都做表面、做假的,做越壞越怕別人知道,越會暗藏,--一個人戴個鬼面具,很自私,就是「鬼」。
        鬼也想去天堂吧!地獄是不是是很累?每天被割舌頭的、被油炸的,你愛嗎?你不愛呀!大家都在等待天堂開門。
        有一天上天非常慈悲,天堂開門,地獄裡的鬼就:「衝呀!」都衝到天堂上去。奇怪!其中有一個鬼站在外面,眾鬼一直拉它,它都不進去。
        其中有個鬼問他:「大家一直等天堂開門,等很久,好不容易開了,你為什麼不進來?」
        它說:「我不要去。你們都去天堂了,我自己在這裡。你們原班人馬去天堂了,你們的心態、你們的脾氣、毛病沒改,你們去天堂不用多久,天堂就變地獄。」


        「愿不能了,難把鄉還。」所以我們求道都有立愿,我們要回去「無極理天」,問題是你沒修、沒辦,怎麼回去?沒辦法回去呀!

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比較出問題

三教一家的圖片搜尋結果


有個人尊奉三教,家裡有個地方專門擺著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的塑像。擺放次序是先孔子、次老君,後釋迦。


但是有道士經過看到後,會把老子移到中央,僧人看到則把釋迦放在要位,而讀書人看到又會把孔子塑像放回正中。這三位被尊為聖人的神,在聊天時都會不自禁地說,我們本來都是好好的,卻被人搬過來又移過去,搬到我們的塑像都出現破損了。看看現今的世界,不就像滿天神佛的世界嗎?而且更有極端分子,認為他們的教義才應該被尊崇,對別的教派進行血腥清洗。
聖人無爭,道理相通,人出問題!

三教一家

三教一家的圖片搜尋結果

傅大士,又稱善慧大士,是南朝梁代時候著名的禪宗居士,與金陵寶誌公禪師並稱為「梁代二大士」。
在那個時代,像傅大士一樣出入佛、道、儒的人很多。有一天,傅大士身著出家人的袈裟,頭戴道士的帽子,腳穿著儒家的鞋子去見篤信佛教的梁武帝。
梁武帝見他一身奇異的打扮,問說:「你是和尚嗎?」傅大士指一指帽子。
梁武帝又問:「那麼你是道士嘍 ?」傅大士又指一指鞋子。
梁武帝再問:「既然你不是和尚,也不是道士,那麼你是方內之士了?」大士接著又指一指袈裟。
梁武帝終於不耐煩地問:「你到底是那一家之人?」
傅大士於是作詩曰:「道冠儒履佛袈裟,會成三家作一家。」
自古以來,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都以儒、釋、道為所謂的「三教一家」。佛教裡有「五乘共法」,不但是「三教一家」,甚至佛教把基督教、回教等都納入到「五乘共法」裡面來。
儒曰:聖教。道義之門。忠恕。三綱五常。靈台。存心養性。執中貫一。
釋曰:禪教。不二法門,慈悲。三皈五戒。靈山。明心見性。萬法歸一。
道曰:玄教。玄牝之門。感應。三清五行。靈關。修心煉性。抱元守一。
教雖分三,其理則一。
偈曰:儒冠道服釋袈裟,紫竹紅概白心芽;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

長生不死之術

長生不死之術的圖片搜尋結果


    從前有一位修行者,希望能修成---長生不死,他每日有規律的禪修禪行,樂心助人行善積德。
    在一次的行善助人的時候,終於聽到一則令人喜悅的消息,在崑崙山中的某山村中,住著一位帶有天命的先天仙人,精通長生不死之術。
    於是他就放下凡俗之事,破除凡俗的親情、友情、愛情等所有一切修行的牽絆之情,千里迢迢來到崑崙山找尋夢寐以求的長生不死之仙人。
    經過了千山萬水的舟車勞頓,很詳細的尋訪精通長生不死之術的先天仙人住處,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找到了長生不死仙人居住的村莊,當他問到仙人居住的隔壁鄰居時,仙人的鄰居很肯定的告訴他,確實有此仙人住此地,可是你可能來晚了,因為這位仙人前幾天剛過世了。
    這位修道者頓時,搥胸頓的說:我應該早日了結俗事、破除情感牽絆,提早幾天來拜仙人為師,就有機緣修得長生不死之術了,如今千載難逢的長生不死的仙人已經死了,錯過這麼好的修練長生不死之術的機緣、心很痛、很可惜。
    仙人過世了,精通長生不死之術自己卻無法受用,可見肉身沒有長生之術。
    靈性不生不滅,難得幾人識得,靈魂帶著執著流浪於生死苦海,這是真明路,了劫還故鄉,無有生和死,終日煉神光,這才是究竟。

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放下得自在

濟公活佛的圖片搜尋結果

徒兒!每一個人都有問題,都有痛苦,都有難題。
如果遇上了問題要隨緣而圓,好不好?
什麼事情不要執著,就不會痛苦。
凡事隨緣、愉快、看淡、看開、學瀟灑放下。
提得起要放得下,把你身上的石頭放下, 而不要一直撿石頭放在包袱裡, 當你學著放下,就會有不同的境界。
如果你的手指緊握而不張開,那你會失去的更多。
如果打開了,那全界都是你的。
所以你的心要開闊,在人世間什麼都是假的,凡事不要看得太重,借著假相修我們靈性才是真的。

記得把手放開,放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