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顯示具有 人物生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人物生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7月5日 星期二

李小龍

李小龍的圖片搜尋結果

傳奇功夫明星李小龍在42年前的今天,1973 年 7 月 20 日於九龍塘離世。他是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UFC開創者、MMA之父、功夫影帝、功夫電影的開創者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亦是「功夫片」電影始祖一代武術宗師、中國功夫首位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
他革命性地推動了世界武術和功夫電影的發展。李小龍去世之後,他的銀幕形象對全球華人以至世界各地都依然有著巨大影響力。
他已經離去40多個年頭了,但是也許你不知道,至今這位東方功夫巨星仍保持著多項難以打破的世界紀錄,他的無數傳奇故事依然為今天的我們津津樂道…
李小龍喺美國三藩市出世。祖籍廣東順德,響家下均安鎮。老豆係粵劇李海泉,阿媽係商人何甘棠個女 Grace 何愛榆,亦都係香港人
李小龍有一仔一女,個仔係李國豪,個女係李香凝
李小龍喺二次大戰後返香港,1949年起先後讀過德信學校喇沙書院同埋聖芳濟書院。佢喺1946年到1959年做童星,拍咗幾十套粵語片,包括《細路祥》同埋《人海孤鴻》。
李小龍響12歲時拜葉問為師學詠春。除此之外,佢重練過洪拳白鶴拳譚腿少林拳戳腳節拳等等。1957年佢奪得香港校際拳擊比賽少年組冠軍。1959年5月去咗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哲學心理學。響美國嗰陣,佢仍然進修緊武藝,除咗傳統中國武術之外,重研究西洋武術,正式確立咗佢嘅武道哲學「截拳道」。
1964年佢出席咗美國加州長堤國際空手道錦標賽(Long Beach Karate Tournament)。響嗰度佢被電視劇《蝙蝠俠》製作人威廉多茲爾(William Dozier)賞識,邀請試鏡。結果喺1966年4月30號,李小龍同美國廣播公司簽咗30集電視劇《青蜂俠》嘅演出合約,飾演配角「加藤」(Kato),但只能夠播出一季共 26 集。其後佢以加藤角色演出咗三集《蝙蝠俠》,同理喺《無敵鐵探長》(Ironside)同《新娘駕到》(Here Come the Brides)中客串。
由於佢唔願意只係響《青蜂俠》扮特技人,決定返香港拍電影,同著名電影人鄒文懷合作拍攝咗五部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死亡遊戲》。當時香港電影經過咗六十年代最高峰之後,票房一直慘淡,李小龍嘅戲為香港電影重新註入活力,重令到功夫片成為港產片嘅主流。佢嘅戲影響重遍及全球,全球包括香港在內,都掀起咗一陣「李小龍熱」。
李小龍係香港電影史上一個最具影響力嘅人物,尤其係佢以功夫武打片挽救咗當時瀕臨玩完嘅港產片,重開創咗華人打入荷里活嘅先河。喺呢一點上,華人演員入面,都暫時重未有其他人可以好似李小龍咁,影響全球之外,重風靡咗好幾十年。
佢嘅電影使出嘅都係真功夫,而佢所施展嘅就係「截拳道」,係李小龍集各家大成而自創嘅。
李小龍一生共拍咗五部功夫片。雖然只得五部,但呢五部戲就刺激咗動作片響香港嘅發展。動作片喺港產片全盛期係最賣座嘅一類,捧紅咗唔少動作巨星,好似有成龍洪金寶李連杰甄子丹等等。其中成龍重話:「冇李小龍就冇我。」
為咗紀念李小龍,香港星光大道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都有李小龍像,其中沙田嘅李小龍像會展覽五年,之後會搬去將來起好嘅李小龍永久紀念館。

李連杰

李連杰的圖片搜尋結果
李連杰在香港出席〝武功積極人生〞的座談會,與數百名香港中學生分享他的一些人生感受。在交流中,李連杰首次自爆由於脊椎受損嚴重,已經被醫生判了〝死刑〞,要麼拍戲要麼坐輪椅;另外他還向學生披露了他三次面對死亡時候的感受,勉勵他們要直面積極的­人生;他還說拍攝《霍元甲》的初衷就是為了要幫助年輕人可以積極面對人生。

李連杰憑真功夫在國際影壇上打響名堂,但背後的辛酸史則鮮為人知

1997年,李連杰初到好萊塢時,幾乎沒有人看好他,好不容易有一家電影公司願意請他出演,但片酬很低,只有100萬美元,而且是演一個反派角色。李連杰猶豫不決,說自己要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才能答覆。但是,等他答應出演時,對方卻改口了,片酬降為75萬美元。
近乎白演一場戲的片酬...
錢不是最要緊的,只是在20世紀90年代的東南亞電影市場,〝李連杰〞三個字早已是金字招牌,從〝功夫皇帝〞〝淪落〞到現在的境地,李連杰感到難以接受。但他考慮再三,還是決定出演,可是,沒想到對方卻又〝落井下石〞:〝50萬美元,不演拉倒。〞50萬美元,還包括律師、經紀人、宣傳公司等各項費用,再扣完稅,所剩無幾。李連杰答應得很痛快:〝我演。〞就這樣,李連杰拍了他的第一部好萊塢影片
《致命武器4》,雖然片中巨星雲集,但在影片首映當晚,李連杰就獲得7.5分,成為演員排行榜中的亞軍。

他第四部好萊塢影片,片酬就開到了1700萬美元

第二天,電影公司的老闆就親自上門,畢恭畢敬地說:〝下一部片子請您演主角,如何?〞
當實力證明一切的時候,才能輪到李連杰說話,他的第四部好萊塢影片片酬就開到了1700萬美元。
李連杰以退為進,成功地敲開了好萊塢的大門。他談起往事,感觸頗多,念了一首哲理詩: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大丈夫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尊重現實,迂迴前進
在一次電話採訪中,一個記者曾經問過我一個很好玩的問題:李連杰,你這些年都是一帆風順,你是怎麼變得這麼強大的呢?
這位記者,採訪我之前肯定沒做過認真的準備。首先,我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我在朋友中有個外號,叫〝死過一百次的生還者〞。從小我父親就過世了,家境實在太差,只好加入武術隊,靠每個月微薄的補貼養活全家;11歲開始我連續 5次拿到全國武術比賽冠軍,18歲拍了《少林寺》一夜成名,但立馬,第二年我就摔斷了腿,差點成為廢人;好不容易等到《黃飛鴻》系列電影大賣,我的經紀人又遭黑道槍殺,事業再次陷入低谷……
這些都不說,2004年印尼海嘯時,我差點妻離子散命喪異地,當洪水就在你眼前肆虐時,那種內心的驚恐與不舍,又有多少人面對過呢?
也可以理解,問這個問題的人估計從來都只是在電影中了解我,覺得我就是電影中那些硬漢,身懷絕技,從精神到肉體都是天生的強大。事實上,我只是一個血肉做成的普通人,甚至,我比很多人還脆弱,有一段時間,我天天想著出家當和尚。
但是,少林寺的一位高僧卻不同意我這樣做,因為出家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佛家還講究入世修行呢!
後來,我去好萊塢發展時,他要我記住一句話:一切困難都是為了幫自己變得更強大!這話聽起來實在不像是什麼祝福。
果然,到了好萊塢,事情並不順利,雖然台灣老闆楊登魁花了上億元幫我打造形象,創造機會,但傲慢的好萊塢並不肯接納我這個身高才170CM的華人。我忍著,直到一次在片場,導演把劇本摔到我臉上,冷冷地問我:你是不是不懂英文,所以劇本沒看懂?

高僧:吃了苦頭,會使你比過去強大

那個晚上,我打電話給那位高僧。他淡淡地說:這些年你吃了不少苦頭,但回過頭來想一想,是現在的你強大,還是過去的你強大?
我一愣,想著自己這半生的經歷,的確,那些困難現在看起來都不值一提了,可當時,又何嘗不是逼得自己無路可逃?可見,困難的確在讓我變得強大,至少,讓我的承受能力越來越強!
從那以後,我不再懼怕任何困境,對困境內外甚至抱著一種〝歡迎〞的態度。
朋友都說我瘋魔了,但我心裡知道,這不過是在困難中修練自己。
你是不是也遇到困境了呢?

那不過是在困難中修練自己!

困境過後會更強大!共勉之...

郭台銘


郭台銘的圖片搜尋結果

治軍嚴厲?一意孤行?把日本人嚇到的郭董 台灣人習以為常
買下日本百年企業夏普,不只震撼台日兩地,也讓世人再一次看到郭台銘的執著,從代工起家的郭台銘,管理一向是「治軍嚴厲」著稱,也難怪夏普面對鴻海入主後的裁員和一連串的變革,讓日方非常錯愕,就連日本媒體也痛批他是「出爾反爾、一意孤行」,但看在台灣人的眼裡,似乎早就見怪不怪,認為那正是郭董的"style"!
套句郭台銘曾經說過的名言「阿里山的神木之所以大,4000年前種子掉到土裡時就已決定了,決不是4000年後才知道」,從鴻海一路走來,客戶至上、使命必達,就是一切的依歸,而這正也是鴻海可以爭取到一流客戶的本事。
郭台銘父親是一名警察,早年因派出所就在板橋慈惠宮旁,因此郭台銘一家就借住在慈惠宮廂房當中,家境並不富裕的他,靠半工半讀完成中國海專學業後,原本只是一家航運公司的業務員,1973年才以母親標會而來的10萬元,與朋友在土城創立的鴻海塑料公司,專門生產塑料產品,只是不到一年時間便因經營不善,原股東一一退出使鴻海成為郭台銘獨資企業。
當時黑白電視才剛起步,郭台銘便從製造黑白電視機選台的按鈕做起,當1977年公司轉虧為盈後,有鑑於模具是精密工業中重要的一環,郭台銘便立刻從日本購買設備建立模具廠,成為日後發展的重要基礎,爾後又投資了電鍍以及沖壓廠,也因為對設備的投入,當進入電腦代工時代,郭台銘也得以靠成熟的模具技術、以連接器、機殼等產品打入產業鏈當中,不但發展出「FOXCONN」品牌,也讓鴻海成為著名的連接器王國。
鎖定目標 爭取第一流客戶為優先
為了做到台灣、亞洲、世界第一,郭台銘一直都是以爭取第一流客戶為優先,從早年取得康柏、IBM、英特爾等大廠訂單,到爭取到蘋果的訂單,鴻海正是靠著這些世界一流的客戶累積起口碑,進而成就了現在的鴻海。當然,郭台銘的特質:嚴格的要求、講究細節,獎懲分明等等,讓他可以在決定西進後,在各地設立數十個生產據點,仍可以管理有條不紊、品質維持一致,尤其是富士的龍華基地,更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個人電腦零組件、智慧手機等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
當然,嚴格的要求、重紀律如山,猶如軍隊般的管理,曾被外界批評如一座「血汗工廠」,甚至疑似因此發生遺憾,讓郭台銘相當不服氣,帶著媒體公開他在中國的生產基地,給員工的福利一一公開在鎂光燈下。但另一面,郭台銘對員工也給的大方,每年的分紅、股票都羨煞各界。
鐵漢柔情 出手大方 經常伸出援手 贊助公益活動
尤其是對公益活動的大手筆,也經常成為話題,相當重視家庭的郭台銘,因為第一任妻子林淑如以及一起打拼的弟弟郭台成接連罹癌過世,讓他特別注重醫療公益,2007年郭台銘一口氣捐助150億元給台灣大學的醫療慈善事業協助抗癌,這項捐款更創下台灣史上最高額的單筆捐款紀錄,甚至後來連自己的現金股利也全部透過「永齡基金會」繼續捐助台大抗癌計畫。
此外,各種社會活動也經常看到郭台銘的出手,弱勢團體、希望小學、偏鄉教育等等,都有永齡的足跡,郭台銘的大方就連小朋友也知道,當紀錄片「老鷹想飛」票房不佳時,小朋友寫信請郭台銘幫忙,身為大老闆的他,一樣一口答應。
對於工作,郭台銘永遠是使出全力,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身為老闆,他認為自己應該是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下班的人,嚴格的要求自己也嚴格要求員工,拼事業總是窮盡力氣努力過後,把一切交給運氣、交給老天,篤信關公是心靈重要寄託。對於生活則是力求簡樸,鮮少見到名牌、名車。雖然社會對郭台銘的評價總是兩極,但不在乎外界眼光,永遠做自己、說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就是郭台銘。
今年,這個當年的業務小子,以台灣首富之姿買下了日本的百年企業夏普,日本、台灣甚至外資圈都質疑,但任何質疑也不會改變郭台銘投資的決心,投資之後,郭台銘不放棄任何推銷夏普的產品的機會,賣力的展示夏普的好,另一方面則在夏普一步步顯露出特有的郭式管理的風格,這一仗,對鴻海來說,只准成功、不許失敗,只是如何成就,還是得靠郭台銘的智慧與堅持。

2016年7月2日 星期六

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生平”的图片搜索结果

孫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學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後改號逸仙,旅居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1112日孫中山出生於翠亨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0歲入村塾讀書,12歲到檀香山讀書,17歲時回國。1884年與本縣盧慕貞女士結婚。1886年至1892年先後在廣州、香港學醫。畢業後,在澳門、廣州行醫,並致力於救國的政治活動。1894年上書李鴻章遭到拒絕,遂再赴檀香山,創立興中會,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
    1905年在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系統地提出其三民主義思想,並與保皇派進行了激烈的論戰。1895年至1911年策劃多次反清武裝起義,屢遭挫折而鬥志彌堅。19111010日武昌起義,得到各省響應,導致清朝專制統治的覆滅,是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政體。19124月卸大總統職,致力於經濟建設的宣傳。袁世凱竊據大總統職位後陰謀復辟帝制,孫中山乃於1913年發動“二次革命”反袁。1914年在日本組織成立中華革命黨。1915年與宋慶齡結婚。

    1917年,在廣州召開非常國會,組織中華民國軍政府,被推舉為大元帥,開展護法運動。1919年改組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擔任總理。1921年,非常國會又於廣州議定組織中華民國正式政府,孫中山就任大總統,再舉護法旗幟。1923年,孫中山第三次在廣州建立政權,成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覆任大元帥。同年接受蘇俄和中國共產黨的建議,決定國共兩黨實行合作,以推進國民革命。19241月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改組了國民黨,重新解釋其三民主義。同年秋,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孫中山應邀北上,共商國是。19253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於北京。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炸邯鄲爺

“炸邯鄲爺”的图片搜索结果

邯鄲出生時,父母雙亡,由隔壁的朋友扶養長大,因為長的魁武有力,又有慈悲心,將種植的蔬菜、水果,採收以後,分發給貧窮的人家過活,所以是地方上的大善人。有一天,田裏工作完畢,因為天氣悶熱,所以在附近的河流洗澡,當洗完澡要上岸的時候,發現岸上站了一位美麗的姑娘。邯鄲因為沒有穿衣服,故不敢上岸,心想等待這位姑娘離開以後,再上岸也不遲;所以邯鄲繼續等,奇怪?已經到日落時分,姑娘為什麼還不離開呢?就大聲喊:「姑娘!天黑了,請你趕快離開,我要上岸了。」姑娘說:「這裏的地理很好,我打算在這裡跳水自殺。」邯鄲說:「姑娘!你長得這麼漂亮,為甚麼要自殺呢?」姑娘說:「我是宰相的女兒,因為我長得漂亮,所以很多人前來提親,但是很不幸的,提親的準新郎,三天以後,都死掉了,到現在已經死掉很多人了;有一次,我的父親看到這種情況,就跟我說:『乾脆嫁給這隻狗好了!』想不道經過三天,那隻狗也死掉了,想到這裡,我非常傷心,為甚麼會命運這麼坎坷?乾脆死掉算了,免得害死更多的人。」邯鄲說:「那嫁給我好了!」姑娘一聽,就帶邯鄲去見宰相,並且說明提親之事,經過三天,邯鄲沒有死,後來就娶宰相爺的千金為妻。
    但是為何要「炸寒鄲」呢?相傳邯鄲爺天性怕冷,天寒時即心痛,因此當邯鄲爺出巡時,信眾以火炮為財神爺驅寒取暖,故而有此「炸邯鄲爺」之稱謂。所以「邯鄲爺」是否即是「玄壇爺」?目前仍未有確切的答案。「玄壇爺」出自封神榜,本名趙公明,商朝魯國人,任武官,又稱峨眉山羅浮洞主,武王伐紂時協助聞太師抵抗周軍的進攻,為姜子牙以厭勝之術所殺。後周封為趙大元帥,三教稱呼為萬靈天尊,在封神台上受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又稱銀主公王,俗稱武財神;又是五路財神裡的中路財神,又受封於太上老君法旨及玉皇大天尊玉旨,封為天上三十六天官之首,率領三十五天官,管領凡間禍福。其神像為黑面濃鬚,右持打神鞭,左拿封天印,座駕黑虎將軍。總之武財神是趙公明,文財神是比干也。
【啟示】:
邯鄲因為心存善念,為國捐軀,忠義精神,英靈不昧,理財有術,所以在封神臺冊封為神,因為生性怕寒,稱為邯鄲爺。人們感其功績,以火炮為財神爺驅寒取暖,流傳至今。據說台灣邯鄲爺,由台東市康樂橋下養鴨信徒為起源,某次颱風溪水暴漲,供奉者避難前擲筊請示神明是否同行,結果並無允許,養鴨人只好讓神像留置原地,家人則自行離去避難;當颱風過後,返回家園,發現其他東西都被大水沖走,唯獨供奉邯鄲爺的屋子矗立原地,因有此神蹟,台東人才知道有此神明。後來養鴨人欲返回西部發展,經由綽號「大豬」的鄭藤請求,將邯鄲爺留在台東;然而養鴨人離去前,僅簡略交代此神明愛吃火炮,越炸越發,每年元宵節要出來讓民眾炮炸,於是炮炸邯鄲爺的活動,從此在台東留傳下來,也成為元宵節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又有一說:鹽水蜂炮:相傳在明清時期,鹽水這個地方,因為有一次鬧瘟疫,那時大家的信仰是拜邯鄲爺,大家就求神問佛,結果問出的結果,神明說抬著它的神轎繞村中一周,然後沿路放鞭炮,後來沒多久,瘟疫消除了,大家的病也漸漸好了,為了紀念這件事,所以才有現今的鹽水烽炮邯鄲爺的民俗活動。

2016年6月6日 星期一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人,是北宋的名臣,曾經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他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兩句名言,概括了他憂國憂民的一生。他許多的生平事蹟,也被後人一代一代地傳頌著。
范仲淹兩歲時,父親就病逝了,只靠母親為人家縫補來維持生計,他常常一天只能吃到兩頓粥。冬天時,將粥盛在盆裏等到凝凍後,再劃成一塊塊的,一頓吃兩塊。後來他的母親也去世了,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後,他的生活就更加艱難了。

那時他借住在一間廟裡,晝夜不停地苦讀,疲乏時就用涼水澆臉驅除倦意,累了就趴在桌上或靠著睡,五年未曾解衣就枕。他經常喝粥度日,甚至在粥不充裕時,一天只喝一碗粥充飢。這種情形被他的一位同學發現就回家告訴父親,於是他父親就叫人給范仲淹送來許多的飯菜。可是幾天過去後,食物都壞了,仍不見范仲淹吃一口。那位同學問他爲什麽不吃時,范仲淹說:“我很感激你的厚意,只是我巳習慣於粗茶淡飯了,如果現在享受這麼豐盛的飯菜,那以後我還能喝得下粥嗎?”

有一回,宋真宗率領百官浩浩蕩蕩到了南京,人們爭先恐後地跑去看皇帝。有個同學特地跑來叫他:“快來看啊!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范仲淹隨口說了一句:“將來再見也不晚。”便頭也不回地繼續讀書了。果然,第二年他就高中進士,見到皇帝了。

雖然處在貧賤中,范仲淹仍不為利益所動:有一次,他發現自己居住的房中藏著一甕白銀,就一聲不響地把它掩埋好。後來他做了大官,寺裏僧人向他募款時,他寫封信去說明藏白銀的位置,結果真的在他原來住的房中找到了這些白銀。僧眾見到這種情況,紛紛地讚揚說:“范仲淹為官,百姓就可以放心了”。

在蘇州做官時,他曾買下一塊宅地,準備造屋居住,風水師看到就道賀說:“此乃寶地,在此興建住宅,家中定會公卿輩出。”范仲淹聽了以後笑著說:“與其獨佔寶地,不如讓出辦學,豈不出更多的公卿將相之才?”於是他在該地創設學府,延攬名師講學。不久,造成空前盛況,各地也紛紛仿效。故後人有“蘇學天下第一”之譽。

有一次,他在天平山見到一個風水師為別人選墓地時說:“這塊地上的巨石看起來像亂箭穿心、是塊絕地,會絕五代子孫的。“范仲淹一聽,心想:“我在朝為官,實在難做,不如讓我買下來做為祖墳,讓子孫從此不再為官。要絕就絕我一家吧!不要再害別人了。”於是就買下來做為祖墳之用。老百姓知道這件事以後,紛紛對天祈求道:“老天呀!你忍心讓范大人這麼好的人絕子絕孫嗎?”也許是他的善舉感動了上天,在范仲淹高祖落葬的那天,突然雷鳴電閃、狂風暴雨大作,把原本萬箭穿心的巨石統統豎立起來,成了”萬箭朝天“,絕地變成了寶地。因為天平山埋葬范仲淹的祖先,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天平山改名為“范墳山”。

范仲淹還有一個義田的故事。尚未富貴顯達時,他曾經立志設置義田,照顧貧困的鄉親,但他為官三十年一直無力完成,直到後來他當了招討使,參與朝廷大政,才有足夠的俸祿和賞賜,來達成願望:他在家鄉附近購置一千畝的良田,然後選擇族中年長且賢能的人,掌管財物收付及資金的調配,以救濟貧困及親族的人。且鄉親遇嫁娶婚葬,都有補助;曾當官而今退職在家,或等待新職的人,也給予救助;如果當官任職了,就停止補助。他去世後,後代子孫也都能繼承他這項濟助族人的遺願。


范仲淹雖然居高官、享厚祿,卻把薪俸都用來救濟貧民,以致一生窮困。他一直到晚年,都沒建造一座像樣的宅第,而且死後入殮時,子孫也沒有餘錢為他辦好喪事。縱使如此,可是人們對他哀悼的場面是很風光的:數百族人來到祠堂,像死去父親一樣痛哭哀傷,且齋戒了三天才散去;因爲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所以他從政過的地方百姓也紛紛為他建祠畫像。老百姓在傳頌他的一生時說:“朝廷無憂有君,京師無事有希文”(希文是范仲淹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