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5月1日 星期六

我們修道不求福報求脫離生死苦海

 天帝於意云何? 其人植福寧為多不? 釋提桓因言,甚多。彼之福德,若以百千萬億劫,說不能盡。

釋迦牟尼佛問天帝說:你的意思怎麼樣啊?

其人植福:這一個人他所種的福

寧為多不?他種的福多不多?

  所以各位前賢我們要了解到,我們在凡塵種的福不夠啦!你看這個描繪出來,他種的福又久又大,很久很大。

釋提桓因言:甚多,世尊

   釋提桓因就是天帝,祂就回答世尊甚多。

彼之福德,若以百千萬億劫,說不能盡

  他所種的福德,若用百千億劫時間來講都講不盡啦!非常多。所以我們要了解到,我們能夠求道、修道、辦道,能夠得到最上乘佛法,那個都不是隨隨便便的,你沒有深植德本,深深地種植那個德的根本,養身積厚,這個最上乘佛法得不到的啦!縱然你能夠聽到你也坐不住。坐不住啦!那個椅子都是針一支一支都把你紮痛了,讓你坐不住。所以我們要了解能夠得到最上乘佛法都是深值德本,深深地種植德的根本。以前後學都講說我們先累積善,讓那個善生根,然後善根有了,還要讓它成熟,那善根成熟了才有辦法接近佛法。

   那最上乘佛法你能夠得到表示都深值德本,在累世之間都有種植善根,都有在修道。所以釋提桓因就像釋迦摩尼佛回答說:用百千億劫時間都不能盡。

   所以我們這邊就了解我們修道不求福報啦!有很多福德我們都要融入虛空,讓我們的佛性能夠成就,因為我們享受福報,雖然福報這麼多總是會享用得完,那享受完了以後就要受苦了。尤其我們在享用福報的當下,大部分的人都迷惑啦!

   所以我們看看社會人士他有錢、他有社會地位,那個就是福報。我們看看他的心思、他的作為,他就不知不覺驕傲、不知不覺就高人一等,所以這樣的話就違反真理,自己把福報享用以後沒有繼續種福報,福因沒有繼續再種,所以以後福報享用完了,就沒了。

   那麼現在當下接受福報那一些作為,那個都惡因,惡因成熟了以後就要來受苦,接受果報。果報就是苦啦!驕傲的因,因為眼睛都長在額頭上面,所以他就要天上飛,天上飛就是畜生群鳥,天上飛的鳥那變成人身就沒有了,很驕傲就天上飛;心機很深水裡游,就是那個魚,大的魚在水深的地方游。所以他種的因都不好,你驕傲了、心機深了這些都不是好現象啦!

   所以佛要我們在凡塵能夠不蘊積五蘊,我們不蘊積五蘊要來出生的因就沒有,沒有業力把我們推來凡塵出生,那我們就可以「不生」,不生就沒有身體,沒有身體我們就沒有貪嗔癡,就沒有所有的罪業,就逍遙自在了。可是我們眾生都不懂,不知不覺就造了很多的業,然後受苦的時候就埋怨,埋怨的時候又做,又是業。所以又是一直惡性循環,然後我們就要了解到這個「因」就是這個樣子來的,所以我們修道不求福報。我們求脫離生死苦海,要把這個觀念種植在我們八識田中,求福報很容易只要你做好事,都一直幫助人就是福報了。絕對有,因果是鐵定的,那我們福報享用它會用完啊!你種多少福因享受多少福的果報?那一定的啊!所以我們種的這一些善因,我們都不住,不住在心裡,把它融入虛空,融入虛空無量無邊。然後果報給我們就無量無邊,那無量無邊的果報就是成佛。這樣懂意思嘛!

   我們做好事幫助人,佈施,那個都是好的方面。那果的方面我們假如住相,我們記得,我幫助過什麼人?然後我做什麼好事我們都把它記得,那個叫「有相佈施」,那有相佈施得到的果報,看看我們佈施多少就得到多少的果報。佈施一百塊得到一百塊福報,那假如說我們佈施一百塊把它摒除拋入虛空,都不去想、都不記得一百塊融入虛空,因為融入虛空它就無量無邊,就不是這麼一點點的一百塊,所以果報給我們的話就無量無邊,那無量無邊福報讓我們成佛。因為你能夠無相佈施智慧已經回歸到佛性,所以讓你能夠成就,恢復到本性,這樣懂意思嗎?都是從真理著源,我們了解到這個真理,所以你只要幫助人,佈施,絕對有果報,看看我們要接受有限量的福報?還是接受讓我們脫離苦海的「常樂我淨」那個境界?

    因為進入常樂我淨就沒有形象,所以誘惑的力量就不大,那你看人在享受福報就羨慕了,喔!又有錢、又有社會地位這麼好,這樣懂意思嘛!享受就完了啦!所以你看想孩子有的一出生,所有的親屬、家屬家人都當作寶貝,我們用台灣話來講就是含著金湯匙來出世的。含著金湯匙出生所以他要吃、要用都不用煩惱,日常生活大家都保護得很好,那個福報就是很大,就是他種來的福報。

   那有一些小孩子生下來父母親要賺錢沒有時間照顧,所以小孩子都在地上爬,然後有養雞有養家禽就抓著雞屎來吃,那個他就是沒有種福因啦!所以出生了以後就沒有福報。所以我們就了解這個道理,各有因緣莫羨人,不要去羨慕別人各有因緣,他有它的因緣。

   所以後學都講我們人真奇怪,比如說:我們人要跟人應對進對,我們都不知不覺的在找對方的毛病,一直在找對方的不是啦!這個很自然的喔,看他那裡不對趕快聽詳細,等一下跟他制裁。所以我們要了解到對方所種的那一些福因,他不會分給你,他所造的罪業你也不用去承擔,所以對方好不好你不要管,管你自己就好,因為我們自己很實在的。你種的福就有那個本,你有那個根本,看看你要享受福報呢?還是要想成仙做佛?那你造了罪業你自己要去承擔,所以我們自己本身重要啦!不要去管別人。那我們能夠擬清這個角度煩惱就少了很多,你跟人家應對進退就不會跟人家摩擦,不然的話一跟人家講話就在找語弊,嘿一講錯了就馬上要攻擊,就很高興,是不是這樣?很奇怪喔!都是看別人不對,自己不對都不知道。所以我們有一句話「坐著談論別人,站著被人談論」,然後等到我們站著就給別人談論,社會一般現象不是這樣嗎?

  所以我們要了解到這個沒有用的,我們講出來不合真理的,沒有用的話我們就不用講,那沒有用的那一些心思,那一些念頭就不要去起,我們不要造罪。那佛就講:別人稱讚你,你不要高興,為什麼?稱讚你,你得不到功德,稱讚你的他已經得到功德了,所以你不用高興。那人家罵你,人家諷刺你,你也不用悲傷,因為他造罪了,那你一點損失都沒有,所以你不用悲傷,佛講的多明白,可是我們都住在裡面,人家一讚揚飛上天了,人家一諷刺了氣得七竅生煙,我們都這樣啊!

   所以都沒有研究真理,所以我們造罪都不知道叫做「不覺」,不知不覺。仙佛是先知先覺,賢人是後知後覺,我們是不知不覺。我們就是不知不覺才造業,因為造業才受苦。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個改變,不要起心動念,「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個念頭都沒有整個佛性都呈現出來,你看多容易,六根才動就被雲遮,只要你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管哪一根一動了,你的佛性就沒有了,佛性沒有就造罪啊!我們自己在造罪自己都不知道,還洋洋得意。

   所以佛就講我們最可怕的就是什麼?就是「所知障」,被所知障礙啦!我們的所知障礙我們自己沒有辦法成仙作佛,最厲害的就是這個,我們都認為對、對、對,自以為是,最可怕的就是這個。本來那個良知良能無知無覺,那個才是我們的本體。對本體都不認識,那我們所學的、所知道的都不是真理,結果障礙我們去了解到不生不滅的無知無覺,實在是很可憐啦!我們還洋洋得意,為什麼?因為我們認為說這個很正確,結果就一直推廣,就向別人講也要求別人也做,自己錯了沒關係還拉別人,自己要進地獄怕沒有伴啦!還拉了一大堆我們大家一起走。我們要把人帶上天堂啊!要真正的慈悲喜捨,不能把人帶到地獄去變成魔王,我們都變波洵,魔王很高興嘿又一個魔子魔孫。所以我們了解能夠供養諸佛那個功德無量無邊,百千億劫說知不能盡。 

南極仙翁慈訓:

此時當務之急已到末後,要來修這一點了,不要再一直往外放。

既然得道,這德化眾生的菩薩道是一定要行的,在明心見性【之前】,行菩薩道來使「自己找自己的性」,要用功夫,用心進去才能接引眾生,否則就是以盲引眾

◎我們法執最難去掉,釋迦牟尼佛講他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概修了五百世,可是竟然沒有一位佛來給他授記,修了正確但為什麼沒有,就是因為他心中有所住,住在最殊勝的無上正等正覺法(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前我們都用養寵物貓來作比喻,你很愛貓的話,你要輕輕的撫摸,貓才會蹲在你的身邊;你若是把貓抓抱的緊緊,貓就跑了。懂意思嗎?我們抱的很緊,叫法執。那你輕輕的撫摸,就是放下。放下才會成功。你抱的很緊,法執還在,永遠都差一點,百尺竿頭,缺少更進一步。各位前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什麼?百尺竿頭還有依賴喔,你更進一步全部都空了,依賴都沒了,會摔死喔!所以都不敢放,不敢放就不會成就。所以放下了,所有的有形有相全部都不見了,無形無相整個呈現,就是剎那見全身,毗盧遮那整個都出來,成就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