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
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赴龍華
三古龍華之會,是人人可赴的,本非難事,只要立志行持,尊崇道德,處己則先 從人道著手。如事父母宜孝,仰體其心,順從其志,而無絲毫道悖。如事兄宜悌 ,處處恭敬,遇事和睦,而無執拗之心。如事主人宜忠實,處處盡己之心,不存 狡猾。如交友,宜誠信不可欺詐。如對長上,敬之以禮,不可紊亂而驕抗,循分 依序,喪葬、祭祀、婚姻、交際無往而不以禮節之。如待人以義,遇事合宜適度 ,只須能明大義,不可遇事苛求,方合見義勇為之意。其他如廉也、恥也,更宜 講求臨財毋苟得,臨難無苟免,有喪人格之事,切莫強行。如是可尊崇八德,庶 幾人道盡而天道自合矣!能合天道,而修道自成。龍華可赴,尤須堅心,一致勇 往直前,外功多培,內功加緊,內外兼修,毅然有定守,湛然有定見,不逆意於 事前,不游移於事後,不為聲色奪,不為貨利搖,不為威武屈,不為富貴挽,不 為貧困阻,如有財者,則捨財培德,對於濟人利物之事,盡量為之,不可作守財 虜。有力者,則盡力而為,不可坐誤,內德則依法行持,逐日無間,日積月累功 圓果滿,自有赴龍華之日。人人如此,人人可赴,雖為空前絕後之舉,恰亦易能 貴之事也,謂予不信,跂予望之。
歸統系
凡是我們修道的人,都應該明白道脈的傅承。探尋根本,追求源頭直到極始。循 序漸進,尊師重道,不可跨越,也不可急躁進行。比如每個家庭至每個民族,都 是有世世代代相互承襲的系統,既不能跨越,也不能藐視。所以遵守家庭的規範 及民族的律法,就叫作規規矩矩遵守秩序。一切事情都能有條有理而不會紊亂, 然後才能期望每個家庭及每個民族都能年年繁榮茂盛。在修心養性方面也是一樣 ,而且更應該瞭解道統的根源及脈系。有些人本來已有自己的組線卻捨根本而追 求虛幻,不知道自己所歸屬的道統根源,而糊裡糊塗追隨旁道,甚而篾親並毀謗 其原屬組線。不僅如此,甚至連那些開導他們的點傳師、引師、保師反介紹調度 他們使之受益的諸位前輩大德等都一概置之不理,視而不見,像這種人,就叫作 忘本的人。忘本的人焉能守得住祖竅?所以認真的人,雖然每天動作不懈但還是 不成功,大多數的人就是有這方面的缺陷。像莊子所說作捕魚的竹器為的就是要 捕魚,但是,當你捕到了魚,你就認為這個竹器不重要了。曾經跌倒的人因為有 了教訓,以後就不會跌倒了。然而,以為從此不再跌倒的人卻又忘掉曾經跌倒的 教訓;講道的人就是要聞明道義的真諦,然而,聽道的人在聽完道理後就摒棄講 道的老師,不去抓住根本而去追求虛幻,像這種人,很少有不失敗的。即使草木 之類植都須有紮實的根部,然後才能生長茂盛的枝幹樹葉、綻開花朵結實緊緊, 更何況修道?所以我們豈可不去瞭解我們的道統及脈系呢?雖然在我們的道場裡 ,大部分的人都瞭解我們的道統及脈系,但是不明瞭的人也是不少啊。所以我們 必須明白我們的道是:天然古佛所傳給我們的不二法門。所以凡是得聞道義,而 蒙受益處提昇性的人,都必須遵守恩師的教誨。恩師賜給我們的教導非常尊貴, 永遠都是我們的道統及脈系。修道的人,如果都能明瞭我們的道統及脈系,就一 定能攜手合作一同回歸老⊙的身邊,歸根故里。這一點小小的心意,還希望各位 前賢大德共勉。
尊師傳
三教聖人,莫不有師,千古帝王,莫不有師。當此普度,有掌道統之師尊,末後 收圓亦有辦理收圓之祖師。不敬三師,是為忘恩,何能成道?尊敬師長者,敬其 有道,就是年紀小於我,才學不及我,功名不如我,言詞不勝我,氣象不高我, 既然受開示之恩德,就要尊之敬之。若師之年紀大,才學高,功名有,言語氣象 ,皆可佩服,則尊之敬之,更不待言。尊敬有幾層講法:
一者要心誠意實,不可欺瞞於師。
二者說話要謹慎,不可沖撞於師。
三者禮貌要周到,不可輕慢於師。
三者之外,更要聽師交代,凡事遵命,不可違命,即有能辦應辦之事,受師交代 之後,不辭勞苦,竭力去做,做之不到,也要盡心。自己或有過錯,尊師勸戒, 或犯規矩,師責懲,更要低聲下氣,受教改過,切莫暗動私心。就是師長有差錯 之事,誤責之處,亦不可生氣爭辯,久後自明,平時迎接師到,飲食須要清潔、 供養需要誠懇,疾病須要小心服侍,功德銀錢,交與師手,不可起疑惑之心,其 尊師之大者,替師開荒,替師辦學,接引原人,鋪張道場,盡忠盡孝,始終勤苦 ,做出尊師榜樣,使人皆知尊師,則功大矣!其次或奔走幫忙,或言語扶持,總 要顧住道中大義,顯得道中好處,皆尊師之事也。若遇風考,先要設法保全,或 者師有大意之處,未免無過錯,亦不妨於背後相勸,照規條上委婉諫之,若練之 不從,亦惟自己護守其正,不照他行為可也。不得反面失體,揚師之短,彰己之 長,為師的好歹,自有上天監察,上天查考,與你後學無干,亦只要你自己真好 ,師即壞了事,也連累不到於你,只管尊師到底,重道到底,神必記功,斷不虧 負。況既有師資,辦了多年道場,開了多少原人,經了累次風考,根基緣分,總 在你後學之上,未必真有壞事,至所謂壞事者,或出附會之說,或涉疑似之間, 多由於誤傳誤聽,未免受屈受冤,為後學者,正當原情按理,替師設想一番,何 得妄口毀誣,自陷欺師之大罪,試思師先前渡你之時,千言萬語,苦心叮嚀,恨 不得一年半載,就把你帶到天堂。我們後學,自初入門,依法行持,久之冤孽上 身,漸漸生了疑病,漸浙懈怠,就把大道看輕了,輕道必然輕師,輕師必然欺師 。現在男女欺師者,多歸於墮落,有因受責懲,忍耐不住,動火而輕師者。有搶 功奪果,說師心偏為,變心而欺師者。有貪弄錢財,騙收功德,昧己而欺師者。 自性情高傲,脾氣乖僻,仗勢而欺師者。有心術詭詐,翻扯是非,狡口而欺師的 。有私謀不遂,暗生怨恨,捏故而欺師的。有希圖外賞,投他人而欺師的。有虛 假哄誘,裝模作樣而欺師的。有把持地方,招生忘妒而欺師的。有受考招風,使 生退悔而欺師的。層層孽障,訴之不盡,合而言之,欺師即欺心,欺心則欺天, 其所遭天譴者必矣。凡在道男女,總要一心重道,一心尊師,聽師言,依師行, 靠得師尊,定然沾師的光,報得師的恩。目下群魔並出,紛紛擾亂,鬧得世人 心昏眼花,也不知誰真誰假,一時恍惚,動腳就錯,今要自己用自己的智慧判斷 其來歷根由,纔不至迷於前程。蓋有真師,即有真根,即有真祖,而師之所靠者 ,正為真根真祖之故,依其祖必歸其根,歸其根,必尊其師,若不尊師,必無師 矣!無師即無根,無根即無祖,無祖不能還原返本。只有一樁不幸,師為冤孽所 使,或信邪投魔悖了天命,滅了祖根,則斷乎不可從也!能諫者,力為諫正,不 能諫者,總其自魔,切勿徇其平時情面,將就生死大事要緊,只可隨師上天堂, 不可跟師下地獄,若遇此等師傅,無可奈何,則宜訪上歸根認祖,若是無路可訪 ,無信可通,則可閉門修己,依法而行,上天原有照顧,久後亦能還原,切不可 結魔黨之緣,信魔黨之事矣。
一者要心誠意實,不可欺瞞於師。
二者說話要謹慎,不可沖撞於師。
三者禮貌要周到,不可輕慢於師。
三者之外,更要聽師交代,凡事遵命,不可違命,即有能辦應辦之事,受師交代 之後,不辭勞苦,竭力去做,做之不到,也要盡心。自己或有過錯,尊師勸戒, 或犯規矩,師責懲,更要低聲下氣,受教改過,切莫暗動私心。就是師長有差錯 之事,誤責之處,亦不可生氣爭辯,久後自明,平時迎接師到,飲食須要清潔、 供養需要誠懇,疾病須要小心服侍,功德銀錢,交與師手,不可起疑惑之心,其 尊師之大者,替師開荒,替師辦學,接引原人,鋪張道場,盡忠盡孝,始終勤苦 ,做出尊師榜樣,使人皆知尊師,則功大矣!其次或奔走幫忙,或言語扶持,總 要顧住道中大義,顯得道中好處,皆尊師之事也。若遇風考,先要設法保全,或 者師有大意之處,未免無過錯,亦不妨於背後相勸,照規條上委婉諫之,若練之 不從,亦惟自己護守其正,不照他行為可也。不得反面失體,揚師之短,彰己之 長,為師的好歹,自有上天監察,上天查考,與你後學無干,亦只要你自己真好 ,師即壞了事,也連累不到於你,只管尊師到底,重道到底,神必記功,斷不虧 負。況既有師資,辦了多年道場,開了多少原人,經了累次風考,根基緣分,總 在你後學之上,未必真有壞事,至所謂壞事者,或出附會之說,或涉疑似之間, 多由於誤傳誤聽,未免受屈受冤,為後學者,正當原情按理,替師設想一番,何 得妄口毀誣,自陷欺師之大罪,試思師先前渡你之時,千言萬語,苦心叮嚀,恨 不得一年半載,就把你帶到天堂。我們後學,自初入門,依法行持,久之冤孽上 身,漸漸生了疑病,漸浙懈怠,就把大道看輕了,輕道必然輕師,輕師必然欺師 。現在男女欺師者,多歸於墮落,有因受責懲,忍耐不住,動火而輕師者。有搶 功奪果,說師心偏為,變心而欺師者。有貪弄錢財,騙收功德,昧己而欺師者。 自性情高傲,脾氣乖僻,仗勢而欺師者。有心術詭詐,翻扯是非,狡口而欺師的 。有私謀不遂,暗生怨恨,捏故而欺師的。有希圖外賞,投他人而欺師的。有虛 假哄誘,裝模作樣而欺師的。有把持地方,招生忘妒而欺師的。有受考招風,使 生退悔而欺師的。層層孽障,訴之不盡,合而言之,欺師即欺心,欺心則欺天, 其所遭天譴者必矣。凡在道男女,總要一心重道,一心尊師,聽師言,依師行, 靠得師尊,定然沾師的光,報得師的恩。目下群魔並出,紛紛擾亂,鬧得世人 心昏眼花,也不知誰真誰假,一時恍惚,動腳就錯,今要自己用自己的智慧判斷 其來歷根由,纔不至迷於前程。蓋有真師,即有真根,即有真祖,而師之所靠者 ,正為真根真祖之故,依其祖必歸其根,歸其根,必尊其師,若不尊師,必無師 矣!無師即無根,無根即無祖,無祖不能還原返本。只有一樁不幸,師為冤孽所 使,或信邪投魔悖了天命,滅了祖根,則斷乎不可從也!能諫者,力為諫正,不 能諫者,總其自魔,切勿徇其平時情面,將就生死大事要緊,只可隨師上天堂, 不可跟師下地獄,若遇此等師傅,無可奈何,則宜訪上歸根認祖,若是無路可訪 ,無信可通,則可閉門修己,依法而行,上天原有照顧,久後亦能還原,切不可 結魔黨之緣,信魔黨之事矣。
明旁門
三界內外,無量劫來,都是元會所管,一元之始,天地一開,一元之終,天地一 合。天地從無極生來,無極之天,為天外之天,是諸佛菩薩歸根之所。一元會之 終始,無極知之。諸佛菩薩,亦要應運下凡,維持世界。天開於子,地闢於丑, 人生於寅,生人之始,五老煉形,而一靈真性,從無極而降,本是仙根佛種,累 劫以來,改頭換面,年深月久,忘記歸家之路,九六原人,流落東士,貪戀紅塵 ,不得仙佛下凡點化,何能返本還原?這些原人,何以定要渡回?蓋元會盡時, 天地有壞,人物一齊消化,真性靈光,也飄散沒有了。在將來再造化乾坤,每個 分性要歸位,所以當此午會之未,要一齊渡回,為無量劫後,生化人根之計。在 辰會時,初會龍華,燃燈掌道,渡回二億。巳會時,二會龍華,釋迦掌道,渡回 二億。尚有九二原人,困在東土,這回普渡,為三會龍華,上天為普渡大事,早 於數千年間,早日安排預備,諸佛菩薩,往往來來,都是為普渡之根基。周朝末 年,三教並立,分為三大支,都是單傳先天之大道,秦漢而後,文治太盛,世事 繁華,真道藏隱而不露,儒教亦衰矣!至五代梁朝時,西方二十八代祖師,達摩 尊者,奉天命而來東土,為中華初代祖師,掃除文字,直指先天大道,乃普渡之 正脈,後傳二祖神光,三祖普庵,四祖曹洞,五祖黃梅,六祖慧能,七祖白馬, 八祖羅公遠正,在唐朝之時,七祖、八祖,法傳火宅,道歸儒家,此時普渡尚早 ,上天把大道收回,祖脈不傳,八百餘年,到了明末清初,天命黃九祖遙接祖位 ,三期時至矣!九祖傳吳十祖,十祖傳何十一祖,十一祖傳十二袁祖,十二祖初 開普度,通行道根,乃傳徐、楊十三祖,頂劫而歸先天,五老定會銀城,天人交 接,定下普度章程,姚十四祖,王十五祖,劉十六祖,此乃紅陽十六代圓滿。道 傳白陽,彌勒應運,路祖為白陽初祖,大開普渡,後渡弓長祖,繼續辦理末後一 著,三曹普傳,平收萬教,十方十地,五十四頭頂,萬部天恩,鋪張佈置,大道 偏於九洲,海角天涯,原人返本,此乃奉無極之敕命,千千諸佛,萬萬菩薩,都 要皈依這個章程,纔能成功定果。看起來,是何等罕見罕聞之大事?奇緣奇遇? 萬劫一傳,只有一門,並無二道,何以正道之外,又有許多旁門?蓋普天下,男 男女女,不盡然是原根原種,有天妖、有地魔、有山精水怪、有草木之妖,輪迴 中,有千萬類之畜生,是為異類,雖人形,全無佛性,上天命眾仙佛,來收原人 ,又命眾魔王,來收異種,各做各的文章,旁門比正道更多。如潘門、姚門、大 乘門、道士清淨門、和尚三寶門,雖無真功,且能拔渡;更有添大金丹二十四門 、小金丹七十二門、文開門、武開門、喜怒哀樂四門,都是有象之雜法,招魔招 病,沾不得的;更有邪門,專講法術,或能觀音假彌勒,以騰雲駕霧,飛砂走石 ,能放飛刀,能使雷聲,有移山倒海之神通,此時六陽將盡,一陰已生,六萬年 來,修成妖怪,部是出頭害人,擾亂世界;更有五斗天魔,只動干戈,大鬧得天 昏地暗,鬼哭神嚎,任是鐵打漢子,也難逃出三期。原來種子,如何經得起這白 陽大劫?所以萬佛下世,普泛慈舟,把老⊙兒女,接引在慈舟之上,這慈舟亦無 形無象,然而佛法無邊,神通廣大,妖見喪魂,鬼見忘形,且只渡原人,不渡異 類,而千萬異類,各鑽入千萬旁門,以魔引魔,各從其類;大道一明,那些異類 同歸消滅,只有正法能赴龍華,是真原人,實有慧心,斷不肯走上不歸路。也有 那些異類之法,又惜此假煉個真人,歸正覺,夫旁門分明,本不同道,而尤難辦 矣。一道之中,正變為旁,以旁亂正,道內生魔,分枝生葉,更是考人的題目, 多少大角色,考得心昏眼花,認題目不一,文章做錯,選佛場中,去了名字矣。 每逢交盤之時,有一代真祖師,又有一代假祖作魔,當初水祖掌事時,周葛稱尊 ,自立門戶,設下劍旗牌號,有形有象,惑亂人心,佈滿天下,坑害賢良,是為 天魔。金祖掌事時,有假五行,自稱收圓,擾亂統系,亦大天魔也。金祖歸西, 密交姑太,風同道一,不幸三姑西歸,四川又出小西華者,此乃天魔也。總而言 之,一切去濁留清,一以借端考道,大凡根淺孽重者,貪高妄想,不依法則,種 種毛病,一齊打入魔道,同歸於敗而己。至於真原人,實要高舉慧眼,認清題目 ,何以根之所在,即祖之所在也。能歸根即能認祖,祖之所在者何?道根即祖也 ,男女眾生,寡聞少見,不識不知,隨波逐流,尚無大能,至於大小恩堂,更要 眼亮耳硬,站穩腳跟,若背天理,而信魔說,圖便宜而投魔軍,自魔魔人,自誤 誤眾,則一墮落,萬劫難翻。惟當靠定道根,從公從正,始終不二,自有成功。 總之新奇熱鬧,改口訣,說天機,以收圓明道即在目前者,皆魔也。今年不改, 又指來年,節節支誤,自行敗露,癡呆男女,甘受愚朦,失誤今生好事,都由累 劫孽根,實是可憐,莫能救度,若真正歸根,依法辦事,則守冷淡之家風,按平 常之情理,不妄謀天機,不輕言劫運,韜光養晦,默待天心,盡力隨緣,死而後 己!斯可擇善知識矣!旁正二字,關係最緊,惟得正而輔之,勿論才之大小,功 之巨細,皆有可靠,皆能沾光,總在龍華會中之人。若錯輔旁門,雖有才是枉用 其才,雖有功是白送其工,即是盡孝,反為不忠不孝,皆天命之故也!順天者存 ,逆天者亡,可不畏乎?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