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11月4日 星期四

修道入手

 修道入手(取自楞嚴經)


98, 4,25 淡水 劉芳村講師主講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見聞覺知,乃因中四心,常樂我淨,乃果上四德。死生根本即湛圓妙覺明心,依不生滅圓湛性,而成生滅,即以圓湛之性,旋轉其虛妄生滅,伏其生滅,而還其元本之湛圓覺性。如澄濁水,貯於淨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


歇妄心,猶如澄濁水,靜深不動,喻以湛旋其生滅,亦即緣久妄歇,沙土沈,清水現前,喻生滅伏,還元覺也。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喻四大離於湛圓妙覺明心,依正二報皆空,成圓明覺。


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喻成佛以後,清淨眼緣頁如境,動靜皆不成煩惱,此敘第一決定能修之心,非旋其虛妄生滅,得元明覺,不足以為因地心也。決定,即不可游移也。


觀此可知發菩提心,修大乘法者,先必明得大乘妙理,方得元明覺,得元明覺,始可起修。首要明了人身根本是無生,然後旋其現前之生滅心,生滅心伏始得元明覺,由元明覺起修,方可證妙覺果,否則,盲修瞎煉,枉費工夫。

修道入手(取自楞嚴經) 98,5,2 淡水 劉芳村講師主講


98,4,25下課回家 寫的這一張,是覺得很多在聽後學講課的前賢,對修道要如何修?都沒有很正確的認識,所以在下完課回到家中,就在想要如何引導大家進入很正確的修行道路。所以就在頭腦裡找,找看那一本經,那一段比較適合,那看一看就覺得這一段最適合。從我們開始接觸這個道,到修到成佛,都用得到,開始接觸,到成佛都用得用,就是楞嚴經,楞嚴經裡面其中一段,這一段非常重要,這是釋迦牟尼佛跟阿難講的。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如今要讓你的六根見聞覺知能夠跟如來的常樂我淨能夠契合,能夠修成佛的果位,就要先選擇生死的根本,我們生死的根本,就是佛性的本體,那個不生不滅我們佛性的本體,要按照不生不滅我們那個佛性的本體,那個圓湛性成,用我們那個本體來把生活上在用的生滅心,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面,念頭起來,念頭沒了,我們都把它降伏,降伏這些所有生滅的心,一定要把它降伏,降伏了以後,就會回來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


講義裡面寫的是元覺,伏還元覺的元覺。那個元覺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得到那個本體的元明,這個覺性,祂無生無滅,用這個為做因地心,一定要找到這個,用這個來修,然後才能修成果位,完成果地修證。所以一定要找到,好像有好幾年沒講台語了,今天講台語有點轉不過來,上來台北就沒講台語,上課的時候都講國語。見聞覺知是我們的六根,我們的六根見聞覺知,那現在我們要用見聞覺知,就是因地中四心,常樂我淨就是果上四德,就是修到佛的時候才有常樂我淨,所以我們要了解從開始的見聞覺知,直到成就的常樂我淨,都在短短的幾個字裡面。所以很重要,這裡的經文不多,假如我們能按照這樣,我們在走這個路的方向,照著這樣那就沒有錯了。


開始的時候用不生滅的心,然後修不生不滅的佛,這樣因果一致,一定會成。那假如我們在修的時候,用日常生活的心,我們日常生活的心,就是心滅心,一會出來一會又沒有,然後又一個新的又生出來,那新的生出來,又一下就沒有了,那舊的又再生出來,又一下子就沒有了,那新的又再生出來,這樣一直在生滅,我們不能用這個心來修,我們用這個生滅旳心修,你修了幾生幾世也不會成的。所以沒有先來研究修道入手,哇!那枉費工夫,盲修瞎煉,所以非常重要,一定要找到不生不滅的心,來修不生不滅的道,這樣才會成就,絕對會成。


我們要知道,我們那個生滅的心,會生會滅的心,日常生活之中,念頭起來了,生出來了,又沒有了,又生出來,又沒有,又生出來,又沒有,那個能生念頭出來的那個,那個就是不生不滅的真心,那就是我們佛性的本體。那個生出來,生出來那個是它的功能作用啦!這樣知道嗎?所以生滅的心,和不生不滅的心是不是同一體,一體二面啦!這樣可以了解嗎?歐巴桑這樣你可以聽懂嗎?所以我們修道一定要找到不生不滅的心來修啦!我們日常生活的心,都一直是生滅、生滅、生滅,那個生滅的心是我們佛性的功能作用,不是本體,那我們要成佛,一定要回到本體,才可以成佛,用本體來修才會成。用功能作用,我們眾生都用功能作用去攀緣,攀緣台語怎麼講?眾說紛云,所以大家討論就更了解意思了,就是我們用功能作用去攀緣,然後一直在六道輪迴裡面,輪迴不息,所以我們要了解我們為什麼都沒修成道,就是沒有找到 這個不生不滅的心。


我們要知道所有生滅的心,都是這個佛性生出來的,就是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祂才有能力生念頭,那我們都沒有去看能生出來的本體,都在生出來的念頭,疲於奔命,扛起布袋就到處趴趴走,就是這樣啦!所以我們如果要修道,各位前賢!在日常生活之中,如有空閒之時,就要很專注的觀照念頭,是從哪裡生出來?開始在起心動念,起心動念的時候,那個有辦法生念頭出來的那個,就是佛性本體,就是不生不滅,就是那個在做佛啦!我們要修成佛就是那個,那個可以生念頭的那個,這樣知道嗎?


(是不是我們的想法,我們的念頭?)我們日常生活裡跑入念頭的內容裡面那個叫攀緣,現在是要回過來要迴光返照,把我們的注意力收回來,看那個會生念頭出來的是誰?因為那個能生念頭出來的,就是我們不生不滅佛性的本體,那我們現在要觀照,要看祂,要修,要修工夫,都在這裡,就要看能生念頭出來的這個,你一直一直看祂,看久了就成佛啦!真的啊!因為就是祂在成佛,那你要先認識祂呀!那你不認識佛,你怎麼成就?是能生念頭的這個,這個在做佛的啦!這樣可以了解了嗎?那我們思索非常多的問題,那個叫戲論。戲論你聽懂嗎?演戲時在講的口白,演戲呀!演戲在講的那些台詞,那個就是戲論,就是沒有用,這樣聽懂嗎?(懂!)聽不懂就問哦!因地心就是我們要開始修的心,果地覺是已經成就了。


所以因地心跟果地覺一定要一樣,因果同時(那個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嗎?)對啊!那個就是我們的真心佛性呀!(劉講師那這樣講,大家因地心都還沒契入,所以要修的心還沒發出來。)對啊!所以才心想要來寫,你看!那個98年4月25日 就是上禮拜六,從這裡回去才寫的,大家都很努力修,修到背後去,聽得意思嗎?修到背後去什麼意思?就是付水流的意思一樣,付諸水流就是沒有成效。所以還是國語比較好,不過有一些以前老人家講的話,就像我在說你很「仙 ㄙㄨㄞ」(台語)各位前賢!什麼意思?回到台北問沒有一個人知道「仙 ㄙㄨㄞ」什麼意思?(「散仙」知道!「仙 ㄙㄨㄞ」不知道!)「散仙」跟「仙 ㄙㄨㄞ」是不同,就是人家講的話,我們都不肯相信那一種叫做「仙 ㄙㄨㄞ」。那國語應該怎麼講?(冥頑)冥頑!那又不同了,冥頑不化那是太愚了,那這個不是愚。這是很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是有一點,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台灣話有一些俚語都是蠻好,像說有影沒?(台)那就有實在的體才有影子。沒影!沒影!那沒影,就是沒有實在的體呀!


人一過世的時候,說:他過身了!過身了。呀!他過身了?對!過身了!你看喔!不是死了,是過身,是這個身沒有了,又去過另外一個身。你看真的!台灣話很傳神,沒死啊!是過身啊!過另外一個身,那假如在凡世間做得壞,過另一個身就變畜牲的身,牠就披一個畜牲的殼出來,就一生了,那如果做得很好,就過一個身,過到天道去了,看到人家在迎媽祖那個,就是過到媽祖身去了。讓眾人在迎神,那也都是過身。所以我們的台灣話很傳神,所以講義比較淡的是用不一樣的筆寫的,比較黑的就是經的本文。小字的就是要讓大家比較更了解經文的意思,我們生死的根本,就是我們佛性的本體,我們如果沒有那個根本,就沒有身體的生死。我們要知道身體是天地的物質,水火風土眾緣集合借我們用的,100年後我們還要還給天地,水火風土都不是我,所以那個我就是如來,我就是佛,就是那個會生念頭出來的那個,那個就是我,身體不是我,身體是天地的物質,這樣聽懂嗎?坐在你隔壁那個學生今天怎麼沒來?(回家了!)


我們就是因為有佛性,所以才可以讓我們在凡世間用到看你要做什麼,祂都不會拒絕。佛性本體祂都不會拒絕,你要做好,你要認真修做佛,祂也很支持你,那你要為非作歹,要去三惡道祂也都服從你。有人說:為什麼那麼笨?把它擋住就好了。所以說如果佛性會阻擋我們叫我們不要使壞,那凡世間都是佛了,大家都是佛了。所以佛性祂沒有主張,祂沒有,祂整個就跟虛空一樣,你看虛空能做什麼?什麼都不會做對嗎?我們的佛性跟虛空一樣,什麼都不會做,但是你做任何事出來,都在虛空裡面,我們蓋的房子,也是在虛空裡面,我們所有生出來的萬物,也都在虛空裡面。虛空都不拒絕,要出來你就出來,那你自己會沒了,久了就沒有了,一段時間它就沒有了。從空而來,然後又歸於空。萬相都是這樣,都是空的,所以在生活中不用跟人計較。什麼都是空的,萬相都是空的,不用計較。


(劉講師!因地心沒有辦法發起來,是因為對現象很認真,貪戀凡塵?)對!都是對現象把它當成真,認為現象就是真,不知道佛性,佛性不知道,沒有形相的佛性完全都不知道。甚至會說:有嗎?我們求過道了,比較不會。這樣社會人士他就會問你:有嗎?有佛性嗎?假如有人問你,我們有佛性嗎?你要怎麼說?因為以前在開計程車,就有客人曾經跟後學講:我們有佛性嗎?聽了當下都傻了,真的!要不然現在是誰在跟我講話?跟我講話的那個就是佛性啊!那這個就是人啊!你看嘛!他如果要修到明心見性,那還要用多少工夫?


我們研究就是要了解萬相萬事是怎麼來的,怎麼變化的,那我們為什麼會在凡塵?我們為什麼會出世在凡塵?這要了解,了解為什麼我們會在凡世間出世?那有辦法離開凡世間嗎?就是在研究這個理,因為我們本來都是佛,我們都是佛,那現在落在凡世間,就是因為不知道真理,而去造業造了業,現在是要來還債,現在要把這些業債都還完,還完了就成佛了。 我們如沒研究真理,那在還債之時,不但沒有還完,愈欠愈多,本來欠人100元,現在變成欠人10000元了,這下子,變成欠這麼多,不想還了,賴皮了。那真理是不能讓你賴皮的。因果就是因果,你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種胡瓜一定生胡瓜。


(劉講師!有人問:我們人死了就死了,我們本身沒有經過那個歷程,你怎麼知道你死了。你難道有看過那個地方嗎?後學有時候不曉得怎麼回答?人死了就死了,一了百了,難道你有看過嗎?真的有嗎?)


對呀!這個才有那個理論,裡面有說一了百了,那個就是斷滅,那是斷滅,那人生下來,突然「踫!」沒有原因而來,死了!沒有了,生沒有原因,那個沒有因果。那凡塵要不要行善?沒有因果了,那要不要行善要不要?(要!)那沒有因果了啊!對啊!你做好也沒有報應,做壞也沒有報應,你要做嗎?所以我們就要是了解到,這個現象的生滅是因緣聚會,因緣聚會現象才會產生啦!那因緣消失了,沒有了,事情也是這樣,也是因緣聚生才產生的,事情過去了,又沒了,又消失了。都是這個樣子而已啦!它的本體,本來本體就是空的,本來就是什麼都沒有,叫寂滅,本來就這樣我們的佛性本來狀態,湛然常寂,本來就是這樣,那就是我們太閒了,我們太閒了,頭腦才胡思亂想,想到就讓我們下來凡塵出世,有聽過嗎?頭一次聽到的,所以閒閒的不要胡思亂想,閒閒就給它閒,做閒仙仙不要有念頭,因為我們有念頭,那個念就是業,念頭啊!念就是業,那既然有念,有念頭,有業了啊!業已經種了,念頭起來,種業了,那就變成轉相,那轉相就變現象,就出來了,那就是一念無明,生三細。


一念的無明,三個一個是業相,一個是轉相,一個是現相,現相了我們就下來凡塵出世了,就有了啦!那有現相了,就境界為緣,長六粗。(六粗還是六入?)六粗!那個就是智相,智相就是你看到什麼就知道什麼不是說智慧,是我們能看什麼就知道什麼,比如說看到房子,就知道是房子;看到日光燈,就知道日光燈;看到桌子,就知道是桌子等,那個就是智相,智慧的智,但是它不用智慧解說,是我們了解說:你看到什麼,就了解什麼,這樣而已。


第二個就是相續相,相續就是一直相續,一直接著,一直接著,沒有斷掉。是相續相。再來第三個就是執取相,我們很執著,執著然後就想擁有,執取相。第四個計名字相,這就是麥克風、這就是書、這是桌子,名字,計名字相,第五個起業相,我們就起業了,造業了。第六個就被業綁住了,就是業繫苦相,這就是境界為緣,長六粗。六個,這已經是比較粗,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都是在楞嚴經裡面,我就把比較重要的,關係著我們開始從修道到成道,用少少的文字,把它寫出來,所以我們在凡世間出生,是父母生的,父母只能生我們的身體,那在主宰我們身體活動的,那是不生不死。那個是不會生不會死的,有生有死的是現相,主宰身體的那個,沒有形相,因為沒有形相就不會死。所以我們就要追求那個沒有形相,因為我們現在有形有相,要來追求沒有形相,我們會沒力,(那是本不生,可是大家都說是老母所生)所以理要靠領悟,有一些因為面對大眾,有一些是不能講,(沒講是二法,在二法裡)不是!是怕眾生毁謗,要了解佛怕眾生種了那個罪業很重的罪業,會下到無間地獄、阿鼻地獄。


所以佛菩薩都盡量不讓眾生毁謗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不能毁謗,毁謗大乘佛法,絕對是下到阿鼻地獄、無間地獄沒有第二句話。所以佛菩薩在講的當中,都非常小心,不敢講到令人反感而來毁謗。所以我們就要了解,人家已經不愛聽了,已經起厭惡的心了,你還一直講講到口沫橫飛,他回去的時候就開始罵了。這個就叫毁謗,要了解這個毁謗不得了,什麼罪都很輕啦!毁謗大乘佛法罪最重,一定無間地獄。所以外面在學什麼法門,修什麼或什麼花樣,隨喜就好,不要批評啦,隨喜就好。


(劉講師!我們道場在說反道敗德,跟那個反道是不是也是謗道?)


你說沒因沒果,一了百了,那個生來無因來,那個叫反道,違反道,一了百了,有人消極想自殺,就說:一了百了了,那個就叫沒因果,那你如說:沒有因果,眾生假如相信沒有因果,那做惡,殺人放火,都沒有那個果報對吧!是不是愈做就愈厲害嗎?那整個天下就不像個樣子了,所以那個叫反道敗德。違反道,已經跟道相違反,只要你有求道,為什麼台灣能發展到這麼廣宏展?就是傳過來時,那些前人輩從大陸過來,語言不通,他們說國語,我們說台灣話都不通,那要怎麼渡?那他們又很發心要渡化眾生,開荒下種,然後又捨身辦道,都發這些愿出來,那就真的去做。


就先去鄉下的地方,去渡這些不識字的歐里桑、歐巴桑渡他們求道,可能也認為他們不認識字,所以比較好溝通,就請他們來求道,然後這些歐里桑、歐巴桑年歲也大了,所以經過一段時間,一定有人先回去。回去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哎喲!自我出生到現在也沒有看過,一般如果人死了還不到 一兩 個小時就硬梆梆了,哪有還軟棉棉的。所以不用我們去宣傳,他們就會自己去大家告訴大家,然後就會等什麼時候可以再來辦道,為什麼會宏展就是這個原因?南部那些歐里桑、歐巴桑如遇到開法會,以前台北沒有開法會的道場,都是常到南部,那些老人家都搶著做廚房的工作,挑菜啦!用大竈煮飯、煮菜啦!都搶著做,老人家說:我們不會講,我們會做就我們做,那你們去聽,那會講的就去講,就是這樣發展到可以說整村的都求道,很宏展!就是這樣,那現在因為我們的科技很發達,現在的人就會想,那有什麼,以前是很稀罕,仙佛來借竅是不是很稀罕?那現在已不稀罕了。


啊!那是假的,那騙人的啦!(認為那是故弄玄虛)對!對!所以這個本來就沒有固定,法無定法,以前那個時候很適合那樣來渡化,可是現在這個時候,如果說有人過身了,身體是軟棉棉,那也沒有什麼。去地獄,那有什麼,還要用什麼跟他講?他已經都無所謂了啊!說地獄就去啊!有什麼關係!他還不知道那個苦是有多苦,那等到正在受苦,已經不知道了,已經迷昧了,已經不知道了。那是我們不忍啦!不忍心啦!對嘛!你可以成佛的,那你變成去受苦,那你在受苦,在地獄受苦完了,再來凡塵轉世,做畜牲做完,畜牲再出來做人,那再來做人時,已經是很愚昧無知了,太久都沒有聽到真理了,所以轉世出來時,只知道要吃,吃飽了就想睡,跟什麼一樣?(豬!)就是跟畜牲一樣,畜牲本來就是這樣,那他本來就是從畜牲道轉來的啊!所以不能怪他,以後渡不來,不要灰心。為什麼?根基還未到,欲速則不達,慢慢來先勸他,你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這樣就夠了,不要要求太高。你要做佛囉!那個太高了,那個哦!他連想都不敢想!


(劉講師!後學有遇過,我們跟人講求道很好啊!可以超生了死,可是對方卻說:求道有什麼好,他的親戚求道後就發瘋,那時也剛進道場,就不曉得怎麼接下去?)


所以哦!我們要了解道的殊勝,就是因為我們求道有跟我們說:絕對可以回到理天,就是不要再去六道輪迴,地獄的生死簿上面的名字已經劃掉了。已經在天堂掛號,以後就是要回到天堂,那我們眾生以往在六道輪迴所種的業,所種的業我們要回去之前,就要還要還人家啦!你回去那欠的那些債,要怎麼樣?所以要了解他如果求道了,那也很認真,很認真那就比較有救啦!反之求了道,若存若亡,好像有,又好像沒有,那要討的債主,會緊張啦!就會全部靠攏過來一起討債,那就會發瘋。那他的家屬幫助他,來先行善還那些債,就會比較穩定下來,最主要還是他本身啦!他穩定以後要讓他知道這個理,他欠人家多少,就是要還人家多少,不能逃避不能半夜偷搬走逃跑,那是無路可搬了,那些都緊跟著你,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如果發心要修道,有些一定會想,有些考驗會來,其實那是債主來了,你都發心要修道了,絕對要回天堂,過去的債主就會趕緊來要,那要來要的時候,狀況就會發生了,以前不會發生的,怎麼現在都遇上了,你沒發心還不會有事,反正六道輪迴都會遇到,什麼時候討都沒關係,那你既然要回去了,不討不行,認真討,再遠也來討。


(可是這會引起還沒求道的人會怕到!)哈!我們研究道理要知道,不是說你沒求道,沒求道你要知道哦!道如果湼槃了,以後你再想要求道,沒有了!你縱使修到功果圓滿,沒了,要得道沒了,要等到下個元會。等到我們這個元會,人滅、天地都混沌,再下一個元會開始,開天闢地,我們人再來降世,那個時候再來,才有機緣求道哦!那個時候你也是要修到成,才有辦法得道哦!不是像我們現在說先得再來修,不是這樣喔!所以要知道那個理,知道那個道理,很多道親都有求道,有求道就是有資格可以恢復他的本位,本來都是佛嘛!都可以做佛,那看你要不要?要不要?(要!)要的話就你自己要努力,那你如果不要,沒關係,你就做下一個元會的種子,下個元會還會有人來降世,那誰要來?知道苦的人,都不要來對吧!那誰要來?就是這些說:有啦!有求道那沒有修啦!好啦!就是這些人,那再下去囉,再下去修,所以仙衣仙鞋就把你收起來放著,下去!


那個皇母訓子十誡不是這樣說嗎?把你的全部收回來,下去!所以我們再來看皇母訓子十誡就知道,原來是這樣哦!你都求是求啦!可是不修啊!債都不還完,也不要成佛!所以各位看我們凡塵,只羨鴛鴦不羨仙,都不想修啊!他只想說:看能夠不能夠在凡塵享受凡塵的快樂,所以我們要了解,凡塵都是虛幻不實在的,讓你的福報再怎麼大,都是很短的時間啦!福報也是從我們種福因來,有福因,才有福報啊!那現在有那個一毛不拔,好似打一文錢打24個結的人,很慳吝,很吝嗇,很慳貪,那接下來要出生要去哪?在非洲衣索比亞,在肯亞,一出世就開始去垃圾堆找東西吃,為什麼呀?他沒種,沒種那個福因呀!所以一出生依報環境就那麼不好,他的正報身心沒辦法啊!不會好看啦!所以我們出生在台灣,台灣的福報很大,福報很大,所以修道是最好的地方。在台灣修道是最好的地方,很適合修道,我們就要把握,我們人在福中要惜福!要知福,要趕快修,就是要讓我們的佛性恢復光明,把我們佛性裡面沒有的習性,全部去掉,那就好了,這樣而已啦!我們的習慣性,不合真理的,全部都它改過來,這樣就好了!這樣好修道?還是不好修?(不好修!)不好修表示你離道很遠!


後學都會比喻說:沒抽煙也沒喝酒的,你來對他說:你要戒煙,你要戒煙,他聽到了一定很高興。因為他都沒抽煙、沒喝酒,是不是很快就戒掉了?那如果已經吃得很習慣了,沒吃會很難過,你來跟他說:要戒煙、要戒酒,他會怎麼樣?(很痛苦!)修道就是這樣,如果我們離佛性很近,又沒有種什麼很大的罪業,我們要修是很簡單就回到本性了,那如果離得比較遠,感染得比較多了,那感染的那些,都是既得利益,那都得到利益了,你說放掉,哎喲!不要啦!這些都很好啦!很享受呢!哦!放掉!放掉!放掉!那些都要放棄,你才有辦法回來到本體。就很困難了,就很痛苦了,修道就不容易了,這樣子啦!所以離佛很近,來修道就很簡單,他本來就沒抽煙喝酒,那要戒煙,沒有抽就不用戒,戒酒本來就沒有喝就不用戒,不是一下子就到了嗎?容不容易?(容易)對!容易!


所以我們就要看自己啦!假如說你在看八點檔的電視劇,看到劇中媳婦被苦毒,看得眼淚直流的有沒有?(有!)哈!那種很會掉眼淚的人,是他離佛性很接近,那如果看到完了,心想那個苦毒,隨你去苦毒,那又不是我啊!那種的人就離佛性很遠啦!很喜歡哭的人,很容易感動,表示他的所有一切離他的佛性不遠很近,所以他很容易就感動,那如果時時麻痺了,那就離佛性很遠了,沒神經了啦!


(劉講師!哭有好幾種?)對啊!你就在哭了啊!所以後學也是一樣,看到人家做好事,我會哭,我看到別人行善的時候,我會不知不覺,我會哭(那是很感動?)對!那個是很感動,感動說他怎麼這麼善良,怎麼這麼好!(感應)對!(又有佛出現了)哈…我剛才就講,那個能生發念頭的那個,就是佛,現在我們找自己的佛,我們就要找我自己本身的佛啦!身體外面沒有佛,佛都在我們自己本身裡面,所以找佛向自己本身去找,找我們那個生念頭,念頭生出來的那個就是了,不遠!我們如果不知念頭在哪裡?生在哪裡?哇!就要認真,要認真一段時間找,那如果找到了,喔!原來就在這裡哦!無形無相,沒有形相,佛性本體沒有形相,可是就是確實存在,確實有!各位前賢!有沒有啊?(有!)很肯定的啦!絕對有!雖然祂沒有形相,可是很肯定的,祂絕對有。我們不要注重現相,我們注重佛性,這個佛性我們就要把它啟發,啟發然後培養讓祂茁壯長大,那以後我們就不怕了。因為佛性已經可以了,因為按照這一張講義所寫的,後來那個明相精純那個已經是很理想的狀態了。


下面寫的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那個就已經是成佛啦!那在去泥純水的那個中間,就是說我們的不生不滅佛性本體,有辦法可以離開我們這個身體,就是我們正報跟依報、外面的環境,我們身心全部空了。(那如果生出壞的念頭我們要怎麼去…)馬上要知覺,(知覺)知覺!你如果覺你發惡的念頭,不管善惡啦!反正只要它發念頭,你要馬上覺,你只要馬上覺,那個念頭,就在你的約束之下。你只要不覺念頭一出來就落入你的行為,然後形成業因造了,我們都這樣啊!人都這樣啊這!那個叫無明,不覺,所以就是要保持覺。覺者就是佛,佛就是覺者,我們保持覺,到後來就可當覺者。一發馬上知道,它就在你的約束之下,你要按照真理來行持,只要符合真理,就去做,不符合的馬上就遏止,不能再想,不能再起。


我們看凡塵的很多人為什麼為非作歹?作奸犯科?就是念頭起來了,都不會遏止,它都不會去遏止他的念頭。那念頭一起了,就有行為去做壞了,做了就犯法了,而被抓去關了,他的念頭,他那個生念頭的念頭也是佛啊!那他不要做佛,他要做魔鬼,本來我們是在上老子的道德經,但是看到一下子又來了那麼多新人,那是要如何講?所以我們就看這一張,「修道入手」第一段的小字,我們的死生根本,就是湛圓妙覺明心,湛圓妙覺明心就是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就是我們的佛性,就是我們的真心。為什麼說是真心?因為祂完全不生不滅,都沒有變化,所以是真,那我們要見到這個真心,就要把所有那些凡塵用的心,全部都不要,都去掉,就是無心了,我們如果全部都無心,什麼心都沒了,所有凡塵在用的心,全部都沒了,真心才會出來。所有在用的心,都是人心,那個真心就是道心,那你的人心如果沒有死,那道心就不生。


只要我們的人心在,道心不生。只要我們的六根感官在作主,我們佛性就不出來。所以我們就要降伏,把那個六根降伏,不要讓六根當家作主,不要讓它發號施令,叫它當媳婦,不要做婆婆。所以因為他有不生不滅的佛性,我們才有這些生滅的所有作用,凡塵所有的萬相,都是從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出來。我們就要用即以圓湛之性,用這個佛性本體來旋轉,把它轉,轉那個虛妄生滅,把它轉過來,轉變成都沒有虛妄,沒有生滅轉的都不要,所有生滅都不要,那就要把它,轉過來,日常生活這些會變化的這些,我們都不要讓它跑進心裡面,這些都不要。因為這些都是假的,在拐我們,在騙我們,那我們從心裡面進去,不要住在形相,只要不住在形相,就沒有煩惱。我們的煩惱都從形相來,住相才有煩惱,不住相就沒有煩惱。所以我們都不要住在形相,把那個生滅都可以降伏,伏其生滅,而還其元本之湛圓覺性,把我們本來的那個覺性,都讓祂全部都回來,讓佛性本體來發號施令,讓祂來指揮我們的身體動作,讓祂來指揮我們講話。


各位前賢!我們現在講話是誰在指揮?(佛性!)是嗎?是佛性在指揮嗎?哈…是他的識心在指揮喔!佛性指揮那就是太理想了。哈…(劉講師!佛性指揮就是天人合一了嗎?)對!天人合一了就是佛性指揮啦!那是很理想了。不會造業,好像天地、白天、黑夜、春、夏、秋、冬,它都沒有造業,它都這樣一直在運轉,那個是完全整個呈現,我們如果率性而為,就和天地一樣。它如果種胡瓜就生胡瓜,種絲瓜就生絲瓜,天地絕對是那樣的誠,所以天地就是誠,祂都沒有跟我們講情啦!假如我們跟祂說我們今天很需要,祢今天晚上不要來,24小時都是白天,好嗎?因為我今天很需要。好嗎?可不可能?(不可能!)對!所以這個就是率性而為,就是這個樣子,祂按照祂旳規則在運轉,你要把祂變,變不來的。所以你看你種什麼,祂就生什麼。有沒有很誠?(有!)所以誠者天之道,天很誠,那誠之者人之道,誠之就是我們來學,學什麼來學天地的誠,天地那麼誠我們就來學,學天地的那個誠。


我們人啊!都會說謊,天地會說謊嗎?(不會!)不會啦!你看你種了胡瓜就生胡瓜,祂不會說種了怎麼生絲瓜出來,就是很誠。所以我們就是要學天地的。如澄濁水,要修的工夫都在這裡,如澄濁水,貯於淨器。這個濁水,我們的佛性本體都用清水來比喻,那這個很濁的水,就是我們現在在六道輪迴裡輪迴啦!是濁之又濁,在五濁惡世是濁之又濁,我們現在要把這些很污濁的水,讓它潔清能夠變成清水流出來,我們就要用一個器具,把這些水裝起來,裝起來以後就要靜深不動,這就是修道工夫了。從如澄濁水,貯於淨器。靜深不動,所以就是這四個字,靜深不動就是修道的工夫了。就是我們肯研究道理了解真理,然後按照理做,能堅持,那就是靜深不動,只要堅持下去,那沙和土就一直沈下去,一直沈下去,就是我們所有累世的那些業,一直沒有了,一直沒有了,一直沒有了,都掉下去了。清水就現前,佛性就跑出來了。


所以薛姐告訴我說:釋迦牟尼佛在湼槃經裡講得也沒有這麼清楚,這麼透徹,那你怎麼都把它全部講出來。我說我就是這樣,所以才會被上天責罰。她說:十智菩薩,已經到十地菩薩才少少見佛性。看到佛性才看到一點點而已。我說:我們要看全部,來教大家看全部。所以這個沒地方可聽到的,外面聽不到這樣講,我們那個生念頭就是佛性本體,你看那個就是看到佛,那你把那個修好就成佛。沒地方聽得啦!所以各位根基緣份好,要把握!你們看他聽六年也沒聽過我這樣講。


(靜深不動是不是跟致虛極守敬篤一樣?)哦!對!跟老子說的,致虛極守敬篤,致就是努力的方向,虛就是空的啦!萬相萬事,都是空的,我們不要把它當作是實在的。因為我們會造業,都是把萬相萬事當做是實在的,我們如果知道它是空的,我們就不會就不會造業。就不會喜歡、討厭啦!這個都是假的,要了解這個水泥的壽命,100年而已哦!我們看房子很堅固,才100年而已!它100年如果到,它就會風化,它就會掉下來,房子就不能住了。就要打掉重新蓋,蓋新的又100年。才100年,這麼堅固的房子,100年而已!你看我們的佛性,不生不死,那100年在我們的佛性裡才一點點而已,一剎那就過了。


所以佛說無量的阿僧祗劫,因為佛就已經到了,到佛性本體回來了,所以祂已經沒有時間跟空間的約束,空間和時間的變化,祂已經都沒有了,都回到本體了。我們也可以追,我們也可以追求這個程度,一樣可以回到沒有形相,佛性本體都沒有形,沒有相,實實在在佛性本體,我們回來,回來了就是證悟本性,就是成佛。那我們求道是沒有給我們保證一定成佛,那成佛的工程太大了,所以只保證我們萬八逍遙,一萬零八百年讓你逍遙,就是我們這個元會裡面,再剩下來剛好一萬零八百年,在這做人的中間都讓你逍遙自在。不用去六道輪迴,只能保證我們這樣而已哦!過了就沒有了,沒有保證了,接下來就要你自己修。


所以我們要利用上天大開普渡,我們已經接到仙佛打開我們的玄關,已經跟整個天地合在一起,所以道很殊勝,大家都不知道,殊勝在哪裡?因為自己曾在後天廟呆了十七年,在那個時候想要求道,那有那麼簡單。到後來才了解原來他們都沒有去研究天時,上天大開普渡,佛教不承認,不承認,他說:那有這回事,他沒有研究這個天時,所以我們要了解喔!你不要研究那是你自己的事,天時一樣一直在走,不是說沒研究就沒有天時,有研究就有天時,不是這樣的。我們來看以前青陽期、紅陽期跟白陽期,是不是一直在行? 青陽期是看不到,所以紅陽期尾巴我們是看得到,以前新娘是穿紅的,對嗎?要是穿白會被打死。你看現在都穿白的,對嗎?大家都一樣白,是不是很漂亮?白陽期啊!你看是誰在提倡的,沒有啊!自然而然形成這樣,那我們所有的這樣看去,遠遠的看去灰濛濛一片,紅的不見了,對嗎?灰濛濛一片就變白的了。白陽期跑出來了,所以現在白為吉利,以白為主。


天在變,天在轉,以前老前人還在之時就常常講:接下來21世紀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我們中國人在作主。所以現在從現相來看一直過了,老前人當時在說的時候還沒有這個現相,現在一直出現我們中國人慢慢來領導世界,中國人的世紀21世紀。所以現在他們都在學中文,請媬姆也要會中文的,就是中國人的世紀啊!你看亞洲的亞字,中間是不是正好是個十字,中間空的正好是十,又有在說以後要回去開龍華大會,那個華字是不是都是十,大大小小的十全部都連在一起,對嗎?那就是我們這些全部求道的人,要領悟喔!我們還剩五分鐘而已。從那個靜深不動,沙土自沈,然後清水現前,就是我們的佛性就可以顯現,佛性就是清水,現在我們都是濁水,就是我們的識心不是佛性了,那麼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就是在這個時候,清水顯現在我們眼前之時,就是我們有辦法把這些客塵的煩惱降伏,我們的念頭來來去去,好像客人,一直在搖動不停就像灰塵,所以叫客塵。


凡塵所有一切都是客塵煩惱,我們要是不住相,那客塵煩惱就過了,就沒有了。我們不要住在形相,形相都假的一直在變化,不要去住。後學都說我們都用那個識心,都說是真心,我真心!你看男女之間戀愛是不是真心?那個心都很真!對不對?很真啦!那個剛剛很真!結婚的時候也很真,相愛也很真!古時候的人講: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那可以生死相許呢!為他生,為他死,都沒關係,都心甘情願,那不真嗎?很真的!對不對?等到一結婚,住在一起摩擦就來了,然後接著去上班,接著又外遇了,那這樣是真是假?(假!)可是相愛的時候,你說它是假嗎?真的!是假嗎?是真的!為他生,為他死,都願意耶!


所以我們就了解到,那個真心是建築在識心上面,就是他喔!建築喔!什麼人真心推薦。他推薦確實是真心,可是他建築他的真心建築在識心上面,那個識心會隨著外境的改變而改變,外境改變了他的識心隨著改變。所以那個不堅固啊!沒有像佛性不生不滅,永遠都不變異的,沒有像那樣啊!所以我們就是不要用,變化的心,我們在生活一定都是用識心,不可能用佛性真心來生活,所以後學寫這張的目的,就是鼓勵我們真的把佛性啟發了,真的用佛性在主宰我們生活,生活都是率性而為,只要我們率性而為都不造業,都沒有業,因為我們為什麼造業?就是有喜歡、討厭,那喜歡討厭,有取捨了,有取捨就是就造業,你一直行善,那都是福報啊!做不好呢?就是惡報啊!就一定有業啊!


那個就是我們用識心來應對,那你用佛性來應對,就像天地、白天、黑夜、春夏秋冬,祂都一直在運轉,按照規則,那我們率性來做的話,都沒有業,沒有業,沒有業力把我們推的話,我們就不用到凡塵來現相。 三界就不要來,如要來可以發願來這樣子啦!可是假如說我們造業,都有喜歡討厭,然後做了很多事情都不合真理,那你說:我不要去,凡塵那麼苦!可以嗎?不可以!業就把你推來了,你看!那出生的嬰兒,哭!哭!哭!哭!歹命呀!歹命呀!又來了,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就了解在凡塵就是要看得透徹,認識透徹,知道得透徹,就對形相住相的心,就愈來愈淡泊,愈看就知道真的是假的,都一直在變化,不要住不要住在形相,那可以離相了,就可以成佛了,所以先從客塵煩惱下手,歇妄心,猶如澄濁水,靜深不動,就比喻以湛旋其生滅,亦即緣久妄歇。


只要我們真心都啟發祂出來,在日常生活之中用,那個妄一定會慢慢的消失啦!沙土沈,清水就現前。比喻這個生滅已經被我們降伏了,已經還回到本來那個佛性本體了。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這個就是修成了啦!比喻四大離於我們佛性本體,依正二報,依報就是環境,正報就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那個就是正報。我們所有生活的環境,我們所有生活的環境,我們所有的財產,所有我在用的,所有我看得到,這就是依報。那我們現在依報算是很好的,出門也很方便,要用也有,樣樣都好。所以享福啦!就要知道我們現在都在享福,依正二報全部都空了,成圓明覺,就已經成就了,已經可以成佛。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湼槃,清淨妙德。以後我們再下來凡塵,來渡化眾生,不管去哪一道,去地獄道也沒關係,餓鬼道也沒關係,只要你去,所有的變現,都不會煩惱,都不會,都不會煩惱,所有的一切都符合湼槃。不生不滅,全部都在佛性本體,都是清淨妙德,很理想的。比喻成佛以後,清淨眼,我們的眼都清淨了,然後所看的就真如的境,動靜皆不成煩惱,不管什麼樣的現象,不管什麼樣的事,不會煩惱。


所以底下就講:這個是第一決定能修之心,這就是頓法的一個來源,一定要旋其虛妄滅生,把那個生滅的都旋轉過來,要得到圓明覺,才可以為因地心,,所以決定了就不可以游移,決定了就不可以再變化。觀此可知發菩提心修大乘法,先必得大乘妙理,方得元明覺,得元明覺才可以起修,元明覺就是我們佛性本體,修到成才有圓明覺,所以我們要了解因果同時的,最下面這一段就是在說:我們要知道我們的身體,根本是無生,我們的身體是物質,這是借天地的水火風土,借給我們用的,知道身體是假的,然後主宰這個身體是元明覺,這樣就可以旋轉我們現前的生滅心,都可以把它降伏,生滅心都已經降伏了,那元明覺也就是我們現在在注意的就是不要去注意身體,注意我們的佛性。我們如果沒有研究,一定沒有一個人是在注意佛性的啦!大家都是在注意身體,都說我漂亮嗎?我這樣化粧好看嗎?那一個會去注意佛性?那一個會問說:我的佛性有漂亮嗎?沒形沒相的,才不會去在意祂咧!所以修道就要相反,佛說我們眾生都顛倒,那現在我們把他顛倒過來,就是說該注重的,我們注重,不該注重的,就看輕它。


佛說:佛性是我們要注重的。開法會不是有重聖輕凡嗎?重聖就是佛性啊!輕凡就是現相,現相都是凡,所以要把這個凡看輕,這樣就成了啦!我們在立愿時就說以後要成佛,要重聖輕凡,都要成佛,所以知道身體是天地間的物質,假的!都要還給天地,我們只要把元明覺請出來,這個身體如果一口氣不來,就無關緊要,佛性跟天地已經合在一起了,得到元明覺,生滅心伏了以後,得到元明覺,由元明覺起修,才可以證妙覺果。否則就盲修瞎煉,枉費工夫。所以這從眾生開始到成佛,都在幾個字裡面,要成佛做,就照這個方向去做好了。


(劉講師!我有問題,您剛才不是在問我們是佛性?還是識心?我們都說:是佛性!然後您就回答:是識心!可是我覺得劉講師講出的話,不是因為大德者講出來的話,不是都是用佛性做主嗎?他有可能是用識心在作主講出來的話嗎?那這是什麼情形?因為這個…我蠻欵問的。)這叫分別心,佛沒有分別心。所以我們要了解到那個是我們習慣,我們已經六道輪迴太久了用得很習慣,那所用的都是習慣法。雖然他的本來原來都是佛,都是佛性,沒錯!都是佛性!可是佛性本體已經當不了家,做不了主,那你說他是嗎?是不是識心?


(可是依中道在講心法,就是講佛法,應該是佛性在講,他應該是不會偏?)我們要知道這個差之毫釐會繆之千里,所以那個認知很重要,那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面所用的心所有的一切,雖然是從佛性本體出來沒有錯,可是我們都把它用到生滅,所以叫識心,我們認識的心在生活,不是用佛性在生活。這樣知道嗎?知道它那微細的差別嗎?就是我們有情緒,那叫識心,佛性裡面沒有情緒,那你發覺到你有情緒,全部都是識心,佛有情緒嗎?佛沒有情緒?(沒有!)那你有沒有情緒?(我有!)那是佛嗎?佛要是有情緒,那供桌上一定坐不住的。佛沒有情緒啊!那我們有啊!所以我們就是要把那個情緒去掉,不要它!佛性裡面沒有情緒。


我們為什麼有?就是習性,為什麼會變習性?六道輪迴太久了,都已經習慣了,自然而然,沒有感覺到它嘛!那它自己跑出來呀!也沒有說:情緒!你出來!沒有啊!它自己就「碰」就出來啊!不是這樣嗎?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害我們最慘的就是情緒,讓我們一直六道輪迴的就是情緒啊!所以要把情緒去掉,不要它,我不要落入情緒,落入情緒真理就走不進去了,所以就不能落入情緒,不要有他。如果那個人已經在情緒化,你跟他講道理,他聽得進去嗎?聽不進去對吧!聽不進去了。所以就不能落入情緒,不要有!我們盡量修,修者改也,把那個情緒改掉,就好了,情緒改掉就好了。不要有就好了。


(劉講師!後學有問題)好!你問!(就是我們同事他們常在讀書會裡面做心性的工夫啦!就是比如你剛剛有講到情緒這個部份,他們反應出來的時候,那如何去…等於說這個情緒已經發出來了,我們還沒有辦法到那個境界,所以當你情緒發出來的時候,如何去做洗心滌慮的工夫?然後說去探討那個內在那個情緒工夫,在這之前一直在跟後學討論這個問題。)有!那個心理學裡面,(是!)後學時常聽到一個李姐李玲婉,她有學心理學,時常說情緒處理啦!要怎麼樣來情緒處理,她有學那個。她跟我講說:那個真的是很多咧!處理不完喔!(那這個念一直出來)對啊!對啊!那你要一直處理啊!(對嘛!就覺得很煩耶!一直在愈講愈多)對!她就說:聽這個性理心法才是好啦!這個從根源解決,(根源斷!)對!從根源解決。(而不是在末端,處理那些有的沒有的。)對!對啊!那個有情緒處理,那個心理學有,有情緒處理,她有學過她有跟我講。(那這樣不是浪費很多時間嗎?)哦!那個凡塵就要啊!(他們還一星期二次的在探討心性的工夫,這個叫在做工夫。)你做心性工夫,要明心見性,要做明心見性的工夫,不要做情緒處理啦!那個做情緒處理,那個是千差萬別,是處理不完的,處理不了的。如果從明心見性下手的話,直達根源,直接到達根源。


所以我時常就講:佛教我們在日常生活不是有看到萬相,這個看到是它跑到我們眼睛來?還是我們眼睛跑到形相上?(是眼睛出去)不是它過來哦?(出去的啊!)所以你看!我們每天都在看,是眼睛出去看的,不是形相跑過來,(那是不是識?後學有沒有說錯弄錯?不對了)沒有弄錯!你在講都對了,是識。(是眼識出去的啊!)是啊!就是識(是識神嗎?)可是哦!因為佛樣講是比較明顯,讓我們知道,我們已經有在起心動念,然後佛就講祂說既不是形相跑過來,也不是眼睛跑過去,眼識也沒有過去,而是我們的心知道,心知道,所以明心,就要明這個心。哇!明心太容易了,那日光燈對不對?壞掉一個了,不亮了,是不是心知道?這樣明心容不容易?(劉講師!那後學可不可以說,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明心了,是不是這樣子嗎?)對啊!明心。(明心也見了性了,而不是說…)因為我們的錯覺是說:認為明心見性就成佛了,我們是認為這樣。


(那是看當下的那種狀況就是了。)對啊!對啊!(那是我們把它想遠了。)哦!對啊!對啊!本來就在眼前本來就在當下,是我們把它想得很遠,離我們很遙遠。(一定要想到什麼樣的程度,才叫明心見性。)對!我們把它想得很遙遠,想得很困難,其實很簡單的。在我們的生活裡面就是了。心就是你看到什麼,你知道是什麼,那就是心。眼睛是心的工具,那佛性要見性,就是會生念頭的那個,那個就是我們的佛性。那你如看到你生念頭的那個,就見性了。這樣有簡單嗎?簡單沒?各位回去就努力看,念頭在那裡?跑出來,跑出來給我看,這樣知道了。叫什麼?茫茫然!


(後學要提問。)好!你說!(後學以前有看過郭明義點傳師的心靜成佛這本書,他就講說以前的禪宗,他們常會有參話頭這個部份。)哦!對!(他就給你一句話讓你去參,參多久可能是三年、五年、八年、十年,然後他說參話頭的時候,就是我們在思索,就是我們在守玄的那個當中,那你的念頭一直守在那個守玄的當中的時候,當他的師父認為時機差不多的時候。因為他一直有參,就在參那個話頭。就參那句話,那他當頭棒喝,突然間醒了以後,因為以前沒有所謂明師指點的這個部份。那他只有說,讓他用時間累積守玄的工夫,到達爐火純青的時候,當頭棒喝下去的時候,他就壑然開朗了。啊!原來就是這樣子,稍為幾句話他就懂了。我在講故事嗎?)


這大家比較喜歡聽!所以執著在玄關,活佛老師曾經來說:執著玄關跟人走,忘了玄關已成佛。因為我們人會死啊!你執著在玄關,那死了呢?被埋了,玄關也埋起來了。(玄關是個入門處,內在那個真主人才是。)對啊!我們就是要一定明白,人家說當頭棒喝,那個當頭棒喝不管用聲音,不管是真的打到身體。那個覺就是那一個覺啦!那一個覺就是要的那個覺,所以..(那個覺是一種體悟嗎?突然間的感覺。)


正常!這個正常!我們要了解有一位智賢禪師,他也是他根基很好,老和尚要成全他,說父母還沒有生你之前,把你的根源講一句來,我要記你。喔!他把所有他學過都拿出來講,和尚說:你全說不對!不是!不是!不是這個,智賢就說:那麼請老師講給我聽聽看。老師說:我講的是我的啊!跟你什麼關係?他就很感嘆,枉費我在修,就把所有自己看的經,自己的筆記,全部燒掉。然後回家做個吃稀飯僧人,就回去了。去到一位國師的家鄉,在他的墳墓附近安居。他正在鋤草的中間時候,正好鐮刀去敲到小石頭,那小石頭去敲到竹子。「咚!」的敲到竹子發出的聲音,那智賢禪師當下領悟到。


啊!就是這個啦!啊!老師在教我的就是這個,他就趕緊回去沐浴更衣,然後朝著老師的方向,向老師拜。說當時老師如果跟我講就沒有今日,就是老師當時沒講,我今天才有辦法領悟。所以就是跟你剛才看的一樣,怎麼看出來的,是不是靈光一閃,就出來了。對不對?就那一種,我們要了解到佛性不侷限,你要跟祂說怎樣,怎樣,怎樣,那個都不正確啦!不正確!所以那個「咚!」他就講:一擊忘所知,一擊呀!忘所知。把所知道的全部忘,一擊呀!就是說那個,「咚!」就是道啦!道就是這樣,在當下。當下就已經是了,你所知的,能知的,全部放下。沒有了,沒能知,沒所知,所以一擊忘所知,更不加修治。都不用修了,就已經到了。佛性本體就是這樣,就已經到了。我們這邊不是有抄嗎?下課了。